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美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05 07:13:3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美文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美文

人之旅游,无非是走出原本的生活情境,跑去别人的情境里寻新鲜。“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换成希腊人的说法是:你的头脑是一所房子,“休假”即意味着你把房子里本土产的家具,换成了一堆外面产的家具。

我换了一堆宏村产的家具。

在这个阳光明媚草长莺飞的周五,踏上前往宏村的客车,在车窗濛濛的水雾中写下谁的名字,写花了,就露出窗外广阔的田野,犹如心境。

导游姐姐口中的宏村像一个充满神秘感、经过了漫长历史沉淀的老者。

仿照牛的消化系统设计的水系,透着沧桑感的徽派建筑的砖瓦,古老的画像,残缺的楹联…每处特色都散发着尘土的气息——就像那种翻开尘封已久的史册时扑面而来的那种历史的气息。

最喜欢的是每处房屋都有的一方天井啊。阳光顺着天井透过庭院里伸展枝叶的大树的枝桠斑斑驳驳地倾泻下来,墙角的青苔和檐下的燕巢清晰可见。也许很多年前,这户人家的小姐也和我一样,搬来板凳坐好,仰头听晴天里的蝉鸣,看夜晚的繁星呢?如果可以无欲无求,就甘心居于天井之下做只“井底之蛙”何尝不是种“宁静致远”呢?可无欲无求哪有那么容易做到啊,世俗名利也并不是多简单就能放下的吧。也没什么好遗憾的,“采菊东篱下”的生活虽然恬淡,却未免太消极了些——秋日安宁伤感令人沉静,可春暖花开一样不可错过啊。

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是先去看人,再去看景。人,才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热闹喧嚣一点不打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有幸和几位当地人谈话。

首先是位卖茶的老伯。他告诉我黄山话其实没有多难听懂;告诉我十一月左右来这里最好——山上的树啊花啊黄的红的紫的五颜六色的;告诉我茶树都种在山腰上,大多数都被外地的商人承包了去…一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家乡就油然而生起自豪感的淳朴是那位老伯身上最可爱的地方。子女在外发展,却守着家乡的.一方净土,我不禁想起外婆告诉我的:“家乡的土地养人啊”。

而后遇见了在宏村开着一家精品店的年轻女子。她的精品店有着所有女孩子们都喜欢的配置:书签、香囊、明信片…在她停下来做生意的空闲时刻,我突兀地问她:“为什么留在这里呢?我在宏村看见的商户,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啊。”她并没有觉得莫名其妙,反而很淡定地指了指门口一个箩筐里放着的一堆唱片——那是上个世纪的老歌了,她的声音很好听,带着一种天然的戏腔:“陈旧的东西带着质感,我很喜欢。”我一知半解,收回注视唱片的目光,她笑眼吟吟。

……几个小时的旅行行程似乎太短了。

和好友把玩门环时不自觉同时脱口而出的“小扣柴扉久不开”的默契令我会心一笑;和平时看上去很有深度甚至有些难以接近的班长打了一场痛快的水漂;和热情询问我来历的人展示了文化衫胸口印着的“安庆一中”;和优雅的十一班同学们合影…

我还想去追逐山野里的清风,想听蜻蜓说悄悄话,想把云朵收集起来晒太阳。

加深了对生活的感悟,带回了沁人的茶香,这就是我的研学之旅的收获。

再见,宏村。

如果还能再见,我一定要与那些在旅途中没来得及告别就告别的一切,热烈拥抱。旅行时的自在心境,如能全然移植到平日生活里,把每一朵愁云都开成莲花——

那么也真真是不虚一行了。

第2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读《朴槿惠自传,绝望锻炼了我》有感

《绝望锻炼了我》出版于2007年,那时朴槿惠是大国家党主席,还没有成为韩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总统,再过几年出版,书名也许可以改成《绝望成就了我》。作者写作方式亲切朴实,没有大段、大段的政治描写,仅以个人视角记载作者生活与从政的经历与看法,浅显易懂,又不乏令人深思的地方。

朴槿惠的父亲是创造汉江奇迹的朴正熙,在她二十二岁那年,母亲中弹过逝,丧礼结束不过六天,没从悲痛中走出来的朴槿惠,就得打起精神,替母亲担当第一夫人,以坚强与微笑面对群众。五年后,她的父亲在总统任内同样中弹过逝。九日丧礼后,她离开青瓦台。沉寂十八年,她在韩国濒临破产时重返政坛。她被称为笔记本公主,纪录实地视察的见闻与陈情。她遵守与人民的约定,为实践约定而努力。

虽然书名是《绝望锻炼了我》,但朴槿惠对于那段失去双亲和离开青瓦台的经历,没有过多悲伤与绝望的描写,反而写了很多那期间接受的帮助,心里的感恩。在最昏暗的日子里,作者看清世间百态,清楚认知了自己的追求与梦想。父亲之死以及接下来十八年远离政治圈的生活,是朴槿惠的成长教育,在早期对政治、外交的认知之外,补齐了对韩国社会的认知,既亲历了政治人物的丑陋,也了解到普通人的良善。种种经历,足以让人变得扭曲、冷酷、虚伪,也可能令人更加积极和清醒。一切因人而异。朴槿惠因为以前替母担当第一夫人的政治经验,和沉寂时观察到老百姓生活的社会经验,她以女性的温柔与博大的胸怀,选择了感恩,选择了国家与人民。

阅读朴槿惠的这段经历,让我想起了王维的一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用怎样的心态对待绝望的处境,是陷入泥藻还是柳暗花明的决定性因素。

在生命旅程中,当我们踌躇满志地为心中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时,竟发现山穷水尽,无路可行,悲哀失落,涌上心头。就像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即使仓皇迷茫也不要悲观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发源地。从水穷、云起到普降甘霖的过程,正如一个人的修行过程。也许,这过程有山穷水尽的绝望,有手足无措的迷茫,有与世无争的隐忍,更有不怀好意的嘲讽。书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当时连最亲近父亲的人都对我们变得冷漠……身边的人开始一一背离我们……世上的人心一天就能改变。”以朴槿惠的视角看来,许多对朴正熙的评论都有失偏颇,甚至是泼污水。本来失去双亲就悲痛欲绝,再加上外界对自己敬爱的父亲无休止的批判,朴槿惠进入了人生最黑暗的阶段。朴槿惠没有消沉、抱怨,经过内心争斗,她选择静下心来,将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重新审视内心的真实愿望。她学习中文,游遍韩国的山山水水,一路上体会到了最低层百姓的需求与愿望。

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是最需要沉稳的时候,认真思考这一路的风雨兼程究竟值不值得。如果值得,那就要坚定信心,等待拨开云雾的时候,继续走下去。如果从一开始就选错了路径,那也不要惧怕走回头路,也许在你迷途知返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新的岔路,那条路才真正适合你的脚。即使根本无路可走,也要向向日葵一样昂起头来!虽然身处绝境,但是心灵还可以乘着翅膀在蓝天纵横驰骋,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

2012年12月19日韩国时间下午6时,执政党新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朴槿惠高达51.6%的得票率当选总统。朴槿惠是韩国第一位女总统、第一位未婚总统、第一位第2代的总统(父女总统)、第一位得票过半数的总统。

财务部 栾玉静

第3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在万里长空自在飘荡,无根无蒂,没有归宿,变幻莫测。时而绚丽如虹,时而洁白如雪。傲然于苍穹之上,千般姿态,万种风情。

微凉的秋天,清冽的风穿窗而入,明净的天空,云是纯白的,象瀑布跌落在岩石上,溅起一朵又一朵雪白的浪花。一几一椅一杯茶,一本书,我一会儿看看书,一会儿看看天上的云,或望远而生云水慧心,或任思绪飞扬,享受一份寂然的欢喜,心无纷乱尘世干扰,这样的光阴是缓慢的,柔软的,静好的,简单的心,简单的欲求,世事莫不静好,宁静怡然。

那一年在清丽的秋天,去登泰山。泰山之行最令我沉醉的是在山间飘来飘去,幻化成仙境的云。一路有云的陪伴是自在的,逍遥的,幽静的。站在玉皇顶上,隔着寺庙的高墙向下眺望,云蒸雾绕,除了极近处山树青翠欲滴,就是这浓的化不开的雾了。看天上,云那么近那么近从头顶呼啸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词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古典诗词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都有着重要意义。学习古代诗词,是了解传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古诗词的教学效果欠佳,大多数教师只是让学生自由背诵,不做解释,学生学起来当然就很枯燥无味。笔者认为上好诗词课要讲究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规律才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生语感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典诗词,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1、 精挑选,为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的诗词浩如烟海,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不加筛选地去学习所有的诗词,所以教师要精选诗词,要求学生能熟练背诵,准确书写。

2、 放录音,增强学生对诗词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美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美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