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池塘蛙鸣散文随笔
池塘蛙鸣散文随笔
远处池塘传来几声蛙鸣,丫丫立时兴奋起来,一边喊,一边跑,深一脚浅一脚,冲着正在锄田的奶奶叫:“奶奶,奶奶,妈妈来了!咱们赶快回家吧。”老人望着孩子脏兮兮的小脸儿,木呆呆的。“丫丫,妈妈在老远的城市挣钱,不回来的;不然,奶奶这把年纪就不会在这山沟里捋锄头了。”“不,您听,蛙儿都叫了,妈妈就要回来啦。”奶奶弯腰从篮子里摸出一块馍:“宝儿,饿了吧,垫口,太阳落山俺们就回家。”丫丫委屈地抹起了眼泪。
丫丫两岁时,爸爸妈妈来到千里之外的.一座城市打工,学了足疗、搓澡、修脚等手艺。人实诚,手艺也出了名,后来受聘于一家会所,收入不错。为了多挣些钱,夫妻俩三年只回过二、三趟家,还不是春节好赚钱的时候,而是七、八月的淡季。正是池塘的蛙儿叫得最欢的时节,丫丫有了记性,蛙儿一叫,妈妈就该回来了。
丫丫哪里晓得,前些日子城里给奶奶捎话来,说会所关闭了,爸爸妈妈只好到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工程转包好几圈才到他们包工头手里,靠加班加点才能有些工资,没人肯歇工回家,且劳动条件差,时有民工在工地被砸伤。
祖孙俩正嘟哝着,地头有人喊起来:“丫丫奶奶,赶紧回吧,家里来人啦。”丫丫高兴地跳起来:“啊,妈妈来啦!妈妈来啦!”老人一听,愣在田里……
第2篇:蛙鸣声声惹人醉散文随笔
蛙鸣声声惹人醉散文随笔
前几日的夜晚,华灯初上,我便和妻出门散步。徜徉至现河公园通往植物园观景桥时,忽听蛙鼓阵阵,蛙鸣声声,一阵紧似一阵,真像是夏夜青蛙演唱会,一如醉人的天籁之音。悦耳的蛙鸣声留住了我俩的脚步,只见桥上已站满了人,而此时的我已听不清他们的说话声,因高亢的蛙鸣声力压群雄。一旁的妻说:“好多年没听到这么多的蛙鸣声了。”我说:“是啊,这样的蛙鸣与当年乡村的蛙鸣有得一比,撼动人心。”说着说着,我就想起了那久违了的蛙鸣,蛙鸣勾起了我的思乡情。
从小在农村长大,听着蛙鸣就像听着乡情,现在每每回味起来,是那么亲切动听。尤其是在乡村的夏夜里,玩童那颗不安分的心是锁不住的,总是和小伙伴们追逐、嬉戏于乡间、河边、田野,间或也就听过不一样的蛙鸣。
有时坐在大街上乘凉听蛙鸣。儿时陪伴着家人和小伙伴们在大街上乘凉,那时乡村的蛙鸣、萤舞、虫飞……那是记忆里永远抹不掉的场景。乘着美丽的夜色,蛙声便从河边、田间、菜园、草丛里传来,唱出无穷的快乐。时而听到东河里,村西头的蛙鸣声,时而听到南院子、北坡地传来不同的蛙鸣声,还有房前屋后、庭院里的蛙鸣声。此起彼伏,遥相呼应,声声入耳,就像青蛙在暗夜里打擂台。再屏息静气地听一会儿,时而东河里的青蛙叫,时而屋后田野里的青蛙叫,似乎在比试着谁叫得好听、叫得更响亮。时而四周的蛙鸣声又一个频率了,蛙鸣声汇成一片,仿佛是一场蛙鸣大合唱。多年来,我一直分不清这美妙的蛙鸣声。
有时躺在东河岸边细软的沙滩上听蛙鸣。东河岸边有一片几百米长的白茫茫的沙滩,那是夏夜乘凉的`好去处,儿时常和小伙伴们赤脚趟过小河,奔向细软的沙滩,在沙滩上追逐、嬉戏。累了就索性躺倒沙滩上,头枕着细软的沙滩,眼望着皎洁的月亮,耳听着美妙的蛙鸣,这时的蛙鸣从河岸的不同方向传来,听起来是那么清晰,这是我童年记忆里最原始的歌谣,也是我生命中最熟悉的声音,写作的当儿,还在耳旁回响。“咯咯、咯咯;咕咕、咕姑姑;呱呱呱、呱呱……”
有时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听蛙鸣。行走在田野、河边、村间的小路上听蛙鸣,这时候的蛙鸣声时近时远,时断时续,时而高昂,时而低吟。那里的蛙鸣声远离了,这里的蛙鸣声又走近了,不知是脚步声在伴随着蛙鸣声,还是蛙鸣声在伴随着脚步声?是那么的合拍,清新自然,蛙声跌宕起伏,婉转沉雄,合奏出美丽乡村的交响乐,蛙鸣声声,唱出了乡村田园之美,唱响了乡民内心深处清脆的乡音。
经历了乡村生活,听到了不一样的蛙鸣,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真有点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味道。其实在这些蛙鸣声里,还有最完美的背景音乐,那就是—青蛙唱和,那是天底下的绝唱,也是最美的绝配。单只青蛙叫不能算唱和,两只青蛙的叫起来那才叫抑扬顿挫,一群蛙鸣遥相呼应,也能细听出它们一唱一和的节奏,这唱和的节奏里演绎着一段美丽的故事,其实这段故事我以前曾讲过,今天在这里讲更能体味青蛙为何唱和的意义。
这是儿时常听祖母给我讲的一个故事,祖母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无论小河里、水库边、田野上都是没有青蛙的。”我听了感到很好奇,就问祖母:“奶奶,怎么现在有这么多青蛙,而叫的声音不一样,叫起来怎么是这种声音?”祖母先是笑了笑,接着便若有所思地说:“有一年夏天的一天,有一个老头和他的老伴过河,老头拄着拐棍,老伴拿着褂子,俩人牵着手慢慢地往河里走,这时候,河的上游突然发起了大水,水势很凶猛,接着就把老头的棍儿和老伴的褂儿冲走了,老头急了,老伴也懵了,老头追着喊着他的“棍儿”,老伴就追着喊着她的“褂儿”,追着、喊着就没有影了。结果,老两口都被河水冲走淹死了,最后,托生了一雄一雌两个青蛙,一直不停地喊叫着“棍儿、褂儿”,一代代繁衍生息,青蛙越繁殖越多,叫声越来越大,这才有了如今这么动听的蛙鸣。
儿时听了祖母讲《两个青蛙的故事》,觉得特别有情趣,有意思,总是缠着祖母再讲一遍、再讲一遍,祖母就不厌其烦地给我和小伙伴们讲着《两个青蛙的故事》,我听熟了,再细听、分辩着不远处青蛙叫出“棍儿、褂儿”声,还真像故事里说的美妙动听,我便一次次地沉浸在故事的情节里,也走进了现实的故事里。
曾记得儿时在门前和祖母一起浇菜园时,看到一只青蛙从菜地里突然蹦了出来,在我眼前蹦蹦跳跳的,我觉得好奇,便弯下身子,想伸手去扑。站在一旁的祖母说:“别捉青蛙。”我便停止了动作。祖母又说:“青蛙是益虫,是吃害虫的。”我听了后,再也没捉过青蛙。有一天,我和小伙伴们一起从水库边割草,见水库边田野里蹦跳着的青蛙很多,小伙伴们就丢下镰刀,蜂拥而上,捉着了很多青蛙,用镰刀削下了两条腿,剥了皮,露出了两条白光光的腿,然后,便捡拾柴草,把青蛙腿放到火里烧,一会儿工夫,周围的空气里就散发着蛙肉香,小伙伴们凑上前去品尝,有人劝说着我吃,我始终不为之所动,因为我心中记着“青蛙是益虫”。
离开乡村,离开田野,来到小城,居住在钢筋、水泥的组合里,也远离了蛙鸣,心中顿感怅然。回老家时,偶尔想起那久违的蛙鸣,走近记忆中的小河、田野,遍寻记忆中的蛙鸣,可小河几近干涸,田野农药味很足,哪还有青蛙的生存空间?哪还能听到蛙鸣?青蛙寂寥,蛙声寂寥,夏夜寂寥,乡村往日里那蛙鸣萤舞的夏夜黯然沉寂了。
蛙鸣,那是久违了的青蛙的歌声。蛙鸣已贮藏在我的脑海深处,直抵我的心灵。午夜梦回,耳边常回旋着蛙鸣声声……
第3篇:蛙鸣的散文
“汪汪”为你分享9篇“ 蛙鸣的散文 ”,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蛙鸣经典散文
蛙鸣经典散文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蛙鸣的文章,心生感慨,脑海中突然涌现出诸多儿时的生活碎片,因为曾经许多无数个烦闷的夏日,每晚都是蛙鸣伴我入眠!
我生长在农村,70年代人们的生活简朴清贫,记得那时村里的小路还都是坑洼不平的泥路,尤其是梅雨天,小路变得松软粘脚,每次走在泥泞的小路上,总是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不仅是担心滑倒,还因为鞋底沾满了厚重的泥巴,腿就像灌了铅一样的沉重,真是举步维艰……
小时候我家住在村子的最后一排,再后面就是那绿油油的'菜地,和许多深浅不一的河沟,那片菜地曾是我们儿时的游乐场,那时一个个瘦弱的身影经常穿梭于田垄之间,奔跑于河沟两旁,欢乐无忧的笑声时常响起……
农村的夜晚深沉、
第4篇:夏夜蛙鸣作文
夏夜蛙鸣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夜蛙鸣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抹炎夏,带来欲放的荷花;一缕清风,吹去春色带来夏夜蛙鸣。让我们回忆过去的蛙鸣,回忆那生气勃勃的夏天。
我们挽起裤腿,捋起袖子,准备好一瓶水,还有一个随时准备大干一场的心。我悄悄来到小蝌蚪旁边,一跃,一扑,“抓到啦!抓到啦!”我兴奋地喊着,目光迫不及待地“奔”向瓶中,可是瓶子里除了水就没有其他什么东西了。“害我溅了一嘴泥,什么都没抓到!”我泄气地丢下瓶子,坐在溪边。“没关系,再接再厉!”一个朋友将手搭在了我的肩膀上安慰我。
我站起身,抹一抹嘴上的泥巴,蓄势待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