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我的老师》教案设计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我的老师》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班级科任老师,愿意和老师交往。
教学重点:
1、愿意和老师交往
2、知道自己班级的各科任教老师
3、学习与老师说话(交流),感受老师的关爱
4、结合教师节,启蒙学生爱师、尊师的感情
教学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己童年照片一张、学生照片数张。
2、游戏道具。
3、剪刀、纸张、水彩笔等。
4、实物投影仪、图片。
5、分调查小组,发调查表。
活动一:
1、猜一猜老师手中的照片是谁。(有一张是老师小时候的)
2、老师讲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
3、师生同乐做游戏。
活动二:
1、课前小调查。
分组调查自己班里的老师每天要上多少节课、批改多少本作业、备课要花多少时间。
2、观察课本第9页的图,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和老师在干什么。
3、想一想,说一说老师还帮过我们什么。
4、角色扮演,猜一猜我演的是哪位老师。
5、公布调查结果,教师小结。
让学生感受教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对教师的爱。
活动三:
1、让学生课前请教父母或高年级的同学:9月10日是什么节日?
2、观察课本上的画面,说说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3、动手做一做给老师的贺卡。
把自己想告诉老师的话写或画在贺卡上,不会可以请大人帮忙。
4、情景判断:他们做得对吗?(投影显示图片)
情景一:见到老师不打招呼。
情景二:问教师问题时不用礼貌语言。
引导学生懂得爱老师应从语言、行为中体现出来。
5、填一填。
当我———时,我会告诉老师。
(1)开心(2)不高兴(3)紧张、害怕(4)有不懂的问题
(5)有小秘密(引导学生多与老师交往)
6、教师小结。
第2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我的老师》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班级科任老师,愿意和老师交往。
教学重点:
1、愿意和老师交往
2、知道自己班级的各科任教老师
3、学习与老师说话(交流),感受老师的关爱
4、结合教师节,启蒙学生爱师、尊师的感情
教学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己童年照片一张、学生照片数张。
2、游戏道具。
3、剪刀、纸张、水彩笔等。
4、实物投影仪、图片。
5、分调查小组,发调查表。
活动一:
1、猜一猜老师手中的照片是谁。(有一张是老师小时候的)
2、老师讲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
3、师生同乐做游戏。
活动二:
1、课前小调查。
分组调查自己班里的老师每天要上多少节课、批改多少本作业、备课要花多少时间。
2、观察课本第9页的图,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和老师在干什么。
3、想一想,说一说老师还帮过我们什么。
4、角色扮演,猜一猜我演的是哪位老师。
5、公布调查结果,教师小结。
让学生感受教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对教师的爱。
活动三:
1、让学生课前请教父母或高年级的同学:9月10日是什么节日?
2、观察课本上的画面,说说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3、动手做一做给老师的贺卡。
把自己想告诉老师的话写或画在贺卡上,不会可以请大人帮忙。
4、情景判断:他们做得对吗?(投影显示图片)
情景一:见到老师不打招呼。
情景二:问教师问题时不用礼貌语言。
引导学生懂得爱老师应从语言、行为中体现出来。
5、填一填。
当我———时,我会告诉老师。
(1)开心(2)不高兴(3)紧张、害怕(4)有不懂的问题
(5)有小秘密(引导学生多与老师交往)
6、教师小结。
第3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设计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设计(整理20篇)由网友 “好好7”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 学校的一天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教师自编“回家的路上”故事情节,可以是与书上相同的情节。
2.学生了解家庭与家人的电话号码。
活动过程:
1.听故事(或看录像):回家的路上。
2.亮出你的`金点子,说说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3.班级调查:放学后,那些同学是独自回家的,哪些同学和伙伴一起回家,哪些同学是由家长接回家的。
4.小测试“当我遇到陌生人”:老师扮演陌生人,对学生进行测试。当遇到陌生人来接或路上遇到陌生人搭话时,学生是怎样应付的?
5.过渡语:当我们遇到危险时,应及时求救。除了可向路人求
第4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种子朋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
1、喜欢动脑筋,想方设法丰富自己的活动和游戏。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或认识自己的能力。
3、在生活中能够一物多用,体现创新。
4、了解安全常识,防止意外发生。
学情分析:
玩种子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与种子亲密接触的机会,各种不同的种子会引发学生的联想。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式:活动化教学
教学重点:喜欢动脑筋,想方设法丰富自己的活动和游戏。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能够一物多用,体现创新。
教学关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或认识自己的能力。
教学程序:(写清课前准备、教学过程)
一、游戏:小小美食家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小小美食家》。
游戏规则:
1.各小组选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蒙上眼睛做品尝的准备。
2.各小组再选一名同学分别选择不同的食物种子,喂给蒙上眼睛的同
第5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种子朋友》教案设计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种子朋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
1、喜欢动脑筋,想方设法丰富自己的活动和游戏。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或认识自己的能力。
3、在生活中能够一物多用,体现创新。
4、了解安全常识,防止意外发生。
学情分析:
玩种子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与种子亲密接触的机会,各种不同的种子会引发学生的联想。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式: 活动化教学
教学重点: 喜欢动脑筋,想方设法丰富自己的活动和游戏。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能够一物多用,体现创新。
教学关键: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或认识自己的能力。
教学程序: (写清课前准备、教学过程)
一、游戏:小小美食家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小小美食家》。
游戏规则:
1.各小组选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蒙上眼睛做品尝的准备。
2.各小组再选一名同学
第6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周末的晚上》教案设计
一、活动目标:
体验家庭生活的温馨和快乐,感受与人交往中有礼貌的快乐,了解周末有益的休闲方式,学习有关睡眠健康的常识。
二、活动重点:
了解健康有益的周末休闲生活;感受生活与人交往有礼貌的好处。
三、活动难点:
在公共场合的规则与行为教育引导;睡觉前健康的卫生习惯。
五、活动过程:
活动一:愉快的周末
1、课堂调查学生过周末的方式。
请学生举手选择过周末的方式:看电视、看书学习、与小朋友玩、与家人一起去公园或购物、自己一个人在家玩等。
2、归纳整理。
3、看图说一说,书中的小朋友怎样过周末。
4、给爸吗提建议,并写在纸条上带回去给爸妈。
爸爸妈妈,周末我想:——————————。
5、将《给家长的倡议书》带给爸妈。
倡议书的主要内容是: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和愉快的周末。
活动二:讲文明,有礼貌
1、观察与表达。
(1)猜一猜,课本
第7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周末的晚上》教案设计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周末的晚上》教案设计
一、活动目标:
体验家庭生活的温馨和快乐,感受与人交往中有礼貌的快乐,了解周末有益的休闲方式,学习有关睡眠健康的常识。
二、活动重点:
了解健康有益的周末休闲生活;感受生活与人交往有礼貌的好处。
三、活动难点:
在公共场合的规则与行为教育引导;睡觉前健康的卫生习惯。
五、活动过程:
活动一:愉快的周末
1、课堂调查学生过周末的方式。
请学生举手选择过周末的'方式:看电视、看书学习、与小朋友玩、与家人一起去公园或购物、自己一个人在家玩等。
2、归纳整理。
3、看图说一说,书中的小朋友怎样过周末。
4、给爸吗提建议,并写在纸条上带回去给爸妈。
爸爸妈妈,周末我想:——————————。
5、将《给家长的倡议书》带给爸妈。
倡议书的主要内容是: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和愉快的周末。
活动二:讲文
第8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作为家庭中一员应担负的责任,逐步养成爱劳动、懂礼貌的好习惯。
2。熟悉身边的各种家务劳动,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
3。愿与同伴交流、分享做家务时的体验和快乐。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开学已经很长时间了,我发现学生中,有不会洗脸的,不会刷牙的,不会整理书包的,还有自己不能吃饭、等着家长喂的,不能自己穿衣服的……他们觉得这是大人们应该做的。而家长们在家里又忽略了对孩子劳动习惯的培养,甚至是有意剥夺孩子“劳动”的权利。为了帮助学生们养成在生活中不要事事依赖大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里学着做家务的好习惯,我们开展了这次“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活动。这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小主人的责任意识,更是为了他们生活和成长的需要。
(二)物质资料准备
录音机、学生用的活动用品、活动前一个月致每位学生家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