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回首 数风流人物还看查文红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03 07:13: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岁暮回首 数风流人物还看查文红

北京青年报2001-12-28记者 李彦春

查文红简介

上海下岗女工。1993年即与安徽省砀山县曹庄镇魏庙小学学生马小峰结对子,捐资助学。1998年,查文红下岗,45岁的她不能容忍无所事事的生活,遂去魏庙小学做了一名义务教师。此举,实现了她少年时的志愿:做一名教师。砀山、上海云泥之别,生活、工作上的种种不适使查文红几经去留徘徊……丈夫老赵的态度是:“要回来,我等着;做下去,我支持!”

1998年8月27日至今,查文红在缺水少青菜的砀山坚持1200多天。她带的班级在全县统考中三年第一。她还把城市文明一点一滴渗透到小山村,日日实践着“教育和书籍使人聪明和文明”。孩子们在“学问可大呢”的查老师的培养下一天天健康成长,而她女儿却在期盼、失望甚至怨怒中等来了母亲一次次失约:结婚、生子、看病。查文红分身无术,在自己1个孩子和47个孩子间完全倾斜了。孩子需要她,家长需要她。

又值岁暮,浪花淘不尽英雄!

此刻回首,蛇年做客“人物在线”的主人公一一重现眼前。细细点数,51个人物绝大多数是“小人物”,因为“小人物”做了绝大多数的人言到而手不至的实事。做实事的人应了毛泽东的话:“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51个人物中,2001年9月21日刊登的《学生需要我家长需要我》的主人公查文红便是五种人中的典型代表。她的故事书写着古今歌咏“位卑未敢忘忧国”。此歌一出,沪上媒体即刻呼应。

“谁把查老师带走,就放全村的狗咬谁”

9月27日,上海《解放日报热点追踪》追踪了查文红的女儿和丈夫《一个母亲的“信任危机”》。该文如火,迅燃沪上媒体。10月11日,《查文红,你后顾无忧》、《向查老师致敬为查老师解忧》。燃烧的媒体复将市民点燃。10月13日,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送魏庙小学建楼资金15万元,并承诺负责该校所有困难学生学杂费。查文红女儿赵静所在单位出台两条措施:报销全部医药费;保留工作岗位。上海博爱医院为赵静会诊,医疗费全免。奉贤县某校76届高中校友聚会前夕,查文红事迹使他们将聚会改为募捐,10800元交给查文红。上海市妇联给生活困窘的查文红家庭补助2000元。某个体户捐魏庙小学7箱服装。某公司捐赠魏庙小学10万元,华东师大捐赠一个图书馆的书籍。一匿名女士约会查文红某地,面交2万元。

上海市委副书记龚学平指示沪上媒体:带着感情采访查老师和查老师的学生。于是数十家媒体包括浙江、中央媒体聚焦查文红,查文红猝不及防,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记者追逐?砀山人特别是魏庙小学师生第一次看见如此多的城里人涌向他们。他们打出横幅,放着鞭炮“感谢查老师,感谢上海支援”。电视台请客,查文红班里47名学生第一次在镇上吃到鸡虾鱼肉,他们更加确认幸福来自查老师,也更加担心和警惕查老师会离开他们。查文红一随记者出校门,学生便误会查老师被城里人带走,于是放出话:“谁把查老师带走,就放全村的狗咬谁。”

上海人的楷模

11月22日上午,“查文红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龚学平授予查文红“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贡献奖”。龚学平说:“查文红同志身上集中体现了新世纪共产党员的可贵品质,体现了新世纪上海人的精神风貌。我们要学习查文红自强不息、志存高远、克己为人、乐于奉献、刻苦钻研、敬业乐群的精神。学习她把本职工作融合到中国强大、民族兴旺的大目标中。查文红同志在道德建设上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她的每一段故事都张扬着道德的大旗,耸立起人格的丰碑。”

龚学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共产党员以查文红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实践“三个代表”,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中央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要把学习查文红与本单位、本地区的先进典型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新世纪上海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该日,《新民晚报》头版评论称查文红“上海人的楷模”;后称新时代上海人道德攀登的典范。深秋季节的上海,查文红先进事迹系列报道、查文红全家及查文红日记《执教魏庙》家喻户晓。

查文红将自身发展融于社会改良中

这是她追求的也是被人们认同的价值所在

查文红被一些单位邀请和给在上海受训的贵州希望小学教师做报告《一切为了孩子》。最多时一天四场,其教化功能触及心灵。有个人和集体去了魏庙小学,看楷模在怎样的环境中度过三年。一古稀老人致信查文红:“我要深深地向您鞠躬。我虽古稀之年,但我活一天就要向您学习一天。”广州市民邓和致信查文红:“我是个85岁的老党员,党龄62年,现寄给孩子300元,以后每月寄100元。”下岗女工陈桂芬感慨:“我们夫妇下岗后,推过便民车,卖过豆制品,好不容易在小区中有了一个固定摊点,可现逢动迁,又要另谋新职。困难面前,查老师会让我们的精神振作些。”

11月26日,在“学习查文红同志先进事迹各界人士座谈会”上,华联商厦党委书记蒋慧中代表华联职工“向查老师学习!”通用汽车公司熊传林表示公司全体员工愿做查老师的坚强后盾!隧道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崔建治当场捐献2000元。交通大学愿为魏庙小学建图书室。华东政法学院捐赠千余元少儿图书。人们自觉自愿将查文红作为“镜子”,把自己及周围的人“照一照”……与会者建议:将查文红日记中词句写在地铁站的广告牌上,因为这个时代更需要奉献精神,而查文红恰是上海实现三个“三年大变样”,进入小康后的新形象代表。

查文红还启示人们,世上没有绝对的弱势群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发展,关键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不断激励创新。上海下岗工人千千万,绝大多数将眼睛盯在生存饱和的上海滩上,结果必是有生存没发展。相比之下,查文红志存高远。她将自身发展融于社会改良中,这是她追求的价值也是被人们认同的价值所在。

《解放日报》总编宋超说,查文红的事迹,使我们进一步认识道德力量、时代精神和时代需要;新闻工作者的责任,舆论工作的着力点。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就要大力宣传查文红这样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

“不会被荣誉所累,照样教我的书

荣誉是身外的,教书育人是根本”

查文红因眼疾住院10天。病房里,书包、文具堆成小山。医院附近居民每天自愿给查文红送汤:鸽子汤、鸡汤、甲鱼汤……住院期间,曹庄镇某大队书记率领学生家长代表6人带着全镇2800人的心意--硬币、毛票汇集的近2000元赴沪看望查老师。时值大雨,时值查文红住院,天不作美人不在,他们就在街上拦截询问查老师住哪家医院。他们恳请查老师痊愈后回校教书。人民日报华东版记者采访魏庙小学时,师生、家长见城市人就打探“查老师啥时回来?”记者带回全校师生600多人写给查老师的信。内容多为请查老师回来。如:“您不在的日子,我像丢了魂似的……”一年级学生用拼音表达他们的期盼“查老师快回来。查文红丈夫一封封念给眼疾未愈的妻子听,泪水使查文红眼睛愈发红肿。

走在街上的查文红总被人拦住,让她熟悉的动作是,人们问好致意的同时,在身上摸纸片请签名,说她是上海人的骄傲。中山北路一小决定与魏庙小学建联谊校,以书信、访谈、听课、观摩、授课指导等方式,培训教师,提供教育信息,安排骨干教师赴当地指导计算机操作。新华书店赠送四组书柜。区商委赠送千册图书和一台29英寸彩电,区妇联捐魏庙小学6250件服装。

查文红所居地普陀区委号召90万居民“向共产党员查文红学习”。12月24日,该区政府携600多蛇皮袋物资前往魏庙小学。上海市准备集资100万,资助有百分之百危房的魏庙中学。

跟查文红同住普陀区的全国劳动模范徐虎看望了邻居查文红。徐虎真诚地表示自己该向查老师学习,因为查老师执教环境比自己差,自己再辛苦,毕竟在城市,没有经过艰苦乡村的考验。

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沪剧团准备将查文红搬上银幕和舞台。

12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查文红“生活在乡亲们的爱戴中”。

……

忽如一夜春风至,千树万树梨花开。鲜花丛中,查文红清醒:“我只是尽了一个普通党员应尽的义务,不会被荣誉所累,照样教我的书。名誉是暂时的,教书育人是根本。”她提醒丈夫、女儿:“咱们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并告知家人:“这段时间过去后还回魏庙。”这段被查文红称作“一窝蜂”的时间,媒体搅扰了她宁静的生活,这是她不情愿的,但用牺牲宁静换取更多的人关注农村教育,她又是情愿的。

2002年元旦,查文红执意回魏庙,她要跟学生一起过新年。北京媒体请她进京做节目,她首先想到能否带两个学生。她要把概念“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变为学生眼中实景。

钢琴、电脑、文具、灯具、衣服、现金……一夜间,查文红和600多孩子的命运被改写。魏庙小学现得善款数十万元,这个数字早已超过当初查文红期盼。报道的是查文红,受益的是孩子。查文红欣慰曾焦虑的已成过去,亢奋曾梦想的就要成真,这一切喜事与一个人有关。

两个价值集中在一个下岗女工身上

其典范意义尤为凸显

2000年2月18日,本版报道了安徽大学教师何家庆自费扶贫大西南,指导芋农科技种植魔芋的感人事迹。之后,全国学习何家庆--“为国分忧、为民解困、以己之力奉献自我”。2001年教师节前夕,安徽省两个先进教师代表何家庆、查文红在安徽省电视台做节目。休憩时间,查文红向何家庆诉其焦虑和梦想:“一到冬天,雪花、西北风往没有玻璃的窗户里灌,孩子冻得伸不出手写字,眼看又到冬天了,教学楼还有10万元资金缺口,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谁给呢?希望今年冬天,孩子能进楼上课。”何家庆建议查文红进京开会期间:“去找一个记者,她能帮你”。

9月4日至5日,“全国师德标兵及先进个人表彰会”在京召开,何家庆、查文红是安徽省代表。是否进京,查文红犹豫,为经费问题。三年来,她几乎倾其所有捐资助学,本已拮据的她考虑进京往返需花400元左右,如果记者帮不上忙,会使她紧上加紧。400元是她在当地5个月的生活费,这个账她不能不算。何家庆劝她不要失去机会。9月2日,何家庆在电话中向我简要介绍了查文红。听后,我感到查文红有两点价值可挖。一、作为下岗女工,没怨天尤人,消沉彷徨,而是主动赴贫困地区义务执教,为不太乐观的现实生活寻找到一个光明点,这本身已具道德感召力和现实榜样性。二、市场经济下,更要强调奉献和自强不息。两个价值集中在一个下岗女工身上,其典范意义尤为凸显。

9月4日,在“职工之家”5个多小时的采访,查文红向我细述了她大半生的经历和她追求的人生价值。说到孩子的苦和给予她的爱,几次流泪自语“你说我能走吗?!”对于眼下的苦,她说因为自己是城市人才觉得苦,当地人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苦过的,比起他们,我还算甜的。况且是自己的选择,故无怨无悔。但她有两个希望:孩子能在教学楼里,至少在有玻璃的教室里上课。这个愿望因为没钱,一个空架子支在那里,师生日日望楼兴叹。她发愿:一旦梦想成真,哪怕第二天心肌梗塞;再就是女儿的病能在好大夫的治疗下痊愈。这块心病如怨鬼般日日拉扯她在上海、砀山间做着何去何从的选择。她望媒体帮她呼吁!

社会需要被称作“一根筋”或“傻子”式的人

“人物在线”创办三年一个宗旨:报道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实事的奉献型人物。去年的何家庆,今年的查文红是该版宗旨的突出体现。何家庆科技扶贫受百姓欢迎,查文红义务执教同样受百姓欢迎。二人的共同点即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在行动中。他们是产生于普通人群中、平凡生活中的草根力量。正是这股沉默而坚韧的道德劲草在推进社会改良,摒弃麻木愚昧,带动道德升华,推动文明进程。如果这些平凡伟大的劲草与周边形成互动关系,将文明薪火根根相传,则家国之幸。何家庆、查文红被上下认同的事实说明,社会需要这种被称作“一根筋”或“傻子”式的人,也激励编辑更加坚守本版宗旨。

马年,“人物在线”一如既往挖掘为国家民族燃烧自我、扎根民间的草根力量,他们是读者亦是编辑心中的道德秤杆,报道他们,是让众生见贤思齐;宣传他们,是让苟活者失去重量。

第2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刘祥德先生,1981年底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在校期间主修笛子,兼修作曲理论。1986年赴美并就读于美国多米尼克大学的音乐学院,主攻作曲。作为音乐理论研究生。留学期间,刘祥德先生对美国当时的Blues,Country,Folk,Bluegra,Jazz等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并在1986至1990年间使用大量时间去研究这些音乐,并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小提琴、钢琴、电吉他、民谣吉他、吉他音响及舞台功放音响的制作。1993年,刘祥德创立了AXL Musical Instruments Co.Ltd.Corp(AXL国际乐器),并出任CEO,由此开始了长达14年艰苦创业的路程。至2005年底,AXL公司在世界乐器杂志的“乐器-音响-舞台灯光”综合销售排名表中列位全球225强中的第40位,全美第22位,加州的第1位。

30年改革开放,中国留学生中创业有成的典范

1986年,刘祥德先生赴美国多米尼克大学的音乐学院学习,主攻作曲。在音乐学院里面,刘祥德先生主修了音乐史,特别是蓝草音乐(Bluegra Music),并抱着一颗求知若渴的心态广泛接触当时各个流派的音乐大家。其中一位是美国著名的曼陀铃演奏家Bill Monroe,在日后与刘祥德先生成为了比较好的朋友,并在一起经常谈论音乐和乐器。而当谈论到买一把吉他要花很多钱时,当时的刘祥德先生认为在中国做吉他可能性价比会高些,便在1993年走上了乐器制造之路。

刘祥德先生告诉记者,回顾过去,每当公司决定进入一种乐器的制造领域的时候,只能不停地推动着公司往前发展。而最让他难以忘怀的是AXL国际乐器公司最先踏入的小提琴的制造领域。

余音绕梁的若即若离――小提琴

1993年,AXL公司引入意大利Palatino小提琴制作技术,并在同年买下Palatino商标注册。2000至2005年Palatino小提琴连续5年被美国乐器零销杂志评为第一。1998年曾打破全国小提琴出口最高纪录达12万把。

指尖的飞舞――钢琴

在发展Palatino钢琴的时候,AXL公司特意为Palatino钢琴制造聘请了德国和美国钢琴专家。并且从德国、日本和美国采购钢琴部件进行生产制造。现在,Palatino钢琴是专业音乐学院选择最多的中国钢琴,并且被美国钢琴杂志评为“信誉最佳中国制造钢琴”。

同时AXL公司还引进德国Schimmel钢琴公司CNC电脑控制流水线的技术,并且请Schimmel技术人员出任技术厂长,成为全中国第一家出产不均等反弧音板的工厂,同时为有138年历史的德国名牌钢琴Mayberlin进行加工。

从2007年起AXL国际乐器集团赞助协办“帕拉天奴杯”钢琴作品作曲演奏比赛,此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每届比赛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大音乐院校、音乐界及社会各界的观众,现场可谓是人声鼎沸,热闹异常。

2011年5月,AXL公司与德国钢琴技师合作开发,将击弦器与键盘结合的速度提高了1/8秒。通过艰苦谈判,2011年6月将德国Renner公司的击弦器引入中国,合资创立击弦机公司,使中国击弦机水平又提高一步。

释放对音乐的狂热――电吉他

AXL公司率先把电吉他制造技术从美国引进中国,这使得AXL公司成为世界领导品牌Fender、Peavey和Flea Ba的首家电吉他OEM加工的中国公司。并在2004年出口专业电吉他35万把,创下专业电吉他出口最高数目记录。其中,AXL重金属电吉他在美国吉他杂志评比中获得金奖,在英国评比中得到4.5星!

让音乐的传递更为美妙――音响

AXL公司从美国、英国、德国引进不同音响制造技术,并请外国专家一起研究开发电吉他音响,并为美国Fender和德国Kittner及英国Carlsbro生产专业吉他音响,填补了中国不能生产专业电吉他音响的空白。1996年AXL公司发明了立体声舞台功放机(Stereo Powered Mixer),随后该产品普及全世界。并成功将世界电子管吉他音响第二大品牌VHT纳入旗下。

Cowboy的快乐――民谣吉他

从2005年起,AXL公司与美国专家合作生产民谣吉他。目前AXL公司是唯一可以生产高级专业民谣吉他的中国工厂,并且在美国吉他杂志评比中获得白金奖!同时成功收购了美国高级品牌The Loar和Recording King――当今全球最受欢迎的专业民谣吉他、曼陀铃和爵士吉他品牌。

在引进美国原声吉他制造技术的同时,公司对曼陀琴音板进行了革新,创造出第一把无音梁的LM-700 F型曼陀铃琴,使得世界范围内乐器界为之惊叹。至今,在美国著名曼陀铃制造大师Paul Hostetter指导下,班卓琴、爵士吉他的制作水平都一直保持在世界领先地位。

世博畅想-世界华人艺术家音乐会

由AXL国际乐器集团赞助组织的“世博畅想-世界华人艺术家音乐会” 于2010年8月8日晚上8点零8分进行。公司集团主席Alan Liu先生受邀担任上海世博音乐会组织委员会副秘书长并主持了当晚的演出。这是一场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音乐会,由享有盛名的华人艺术家与上海爱乐交响乐团共同演绎,同奏欢乐、热烈的“世博畅想曲”。这场音乐会得到世界著名华人指挥家汤沐海和世界著名华人作曲家谭盾先生等侨界艺术家的热烈响应和鼎力支持,同时还有郎郎、马友友、吕思清、沈洋、迪里拜尔、张建一等艺术大师同台献艺,轰动文化艺术界。

“我们生产钢琴吧”

说起Palatino进军钢琴制造领域,刘祥德先生说,这背后有个不得不说的小故事。

1998年刘祥德先生带领AXL国际乐器有限公司去参加德国法兰克福乐器展销会,当刘祥德先生走过钢琴展台,听到很多人在说中国的钢琴就是便宜没有质量。这些话格外触动了刘祥德先生,当即厉声呵斥道: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做不好钢琴的,你要看是谁在做钢琴。旋即刘祥德先生便同公司随行人员说“我们生产钢琴吧”。

从那时起,AXL公司就开始聘请大量的德国钢琴技术员,同时和德国很多钢琴公司合作,包括SCHIMMEL公司、IBACH公司等,开始了对钢琴制造理念、设计理念、发声原理长期的刻苦学习,最终在2000年的法兰克福展会展出第一台Palatino钢琴,并获得了超出预期的良好反应。

刘祥德说,一个人,在国外,便更认识到自己是中国人;一家公司,在世界之林,便成了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而公司的产品便是代言人。

“性价比是决定我们品牌能不能生存的关键”

2005年10月在中国浦东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世界乐器论坛上,中国轻工部、中国乐器协会、德国法兰克福、美国NAMM选出10位CEO发言人中,AXL国际乐器有限公司CEO 刘祥德先生便是其中一位。这是中国及世界乐器界对刘祥德先生为乐器发展作出贡献的肯定。

刘祥德先生一直认为,性价比是决定品牌能不能生存的关键。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知识的积累。从1993年至2006年刘祥德先生参加高级速成课达69次之多,从中向丰田、微软、3M、IBM、GE、GM等世界级公司CEO领袖人物讨教各种处理公司存在问题的经验。同时,刘祥德先生对Peter F.Drucker(杜拉克)管理学进行了长达7年的研究。对GE公司Jack Welch(杰克?维尔其)先生怎样从1983年把GE这个亏损公司办到营利公司及成为世界最大公司的过程进行长达3年的研究。

从1993年组建,刘祥德先生一直领导着AXL公司,如今AXL已发展成为 “乐器――音响――舞台灯光”三大产业中的领导公司。目前公司主要经营各类乐器、乐器音响、乐器箱包及配件的生产制造。乐器产品包括西洋古典与现代乐器。如:钢琴、吉他、大中小提琴、曼陀铃、吉他喇叭箱、扩音器、管乐器等;乐器配件包括吉他弹片、校音器、乐器包、乐器架、乐器电线、提琴弓等,产品已经远销到欧、美等136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旗下的“Johnson ”、“Palatino”、“ AXL”、“ Recording King”等品牌在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注册,现已成为国际性商标和当地著名的大众品牌,且具有较大的世界影响力。同时,AXL公司目前也是一家没贷款、没债务、不上市的纯利润公司。这是世界上少有的无任何债务的公司。

通过多年奋斗,与专业人士合作,AXL公司把民谣吉他、电吉他、舞台电声音响的制造水平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屡次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得各类奖项。其中,2010年美国Fende公司召开了全球供应商大会,一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50家供应商出席了会议。在这次会议中Fender公司特意设立了3个奖项,用以奖励和表彰那些致力于推广音乐普及音乐文化宣传的供应商,其中AXL国际乐器销售有限公司的总裁ALAN LIU 先生荣幸的得到了仅有的3个奖项中的一个――“音乐教育奖”。

AXL国际乐器刘祥德先生热衷公益,关注关心弱势群体,常年的坚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美誉。最近,AXL国际乐器中国总部驻地的嘉定区残联和徐行镇残联两级部门同时就刘祥德先生对当地的助残事业的支持给予了肯定,授予刘祥德先生为区“阳光志愿者总队”建设项目优秀志愿者和镇优秀助残志愿者两项荣誉称号!

谈及自己的成功之道,刘祥德先生说,做人,要孜孜不倦的不停学习以提高自身素养;做产品,要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为消费者提供最具性价比的产品。

第3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散文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散文

提起三湾木器厂,周、户、眉三县的群众,几乎家喻户晓。之所以家喻户晓,因为在“普九”攻坚战时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木器厂不辱使命,为周至和周边的户县、眉县等地的“普九”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木器厂坐落于田峪河畔三湾大桥处。是一个略具规模的木器加工厂。90年代初,西安市郊的七区八县,普九验收,十万火急。而周至县的.数十所中学,教师的办公用具和学生的桌凳,成了困扰各校领导的头疼事:教师的办公用具陈旧破损,学生桌凳式样老化且残缺不全,而且缺口大得惊人。在当时,周至县乃至周边各县,略具规模的木器厂寥寥无几,而且货单已经爆满。木器厂领导李庭堂临危受命,临机改制,连夜晚把生产家庭用具的生产模式,改为生产学生桌凳和“一部十五室”硬件的流水线。为了在短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工厂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岁暮回首 数风流人物还看查文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岁暮回首 数风流人物还看查文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