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采莲令·月华收》赏析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01 07:14: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柳永《采莲令·月华收》赏析

柳永《采莲令·月华收》赏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柳永《采莲令·月华收》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采莲令·月华收》描写的是一对恋人的离别之情。由于作者是一位善于铺叙的高手,所以把女主人公的千娇百媚,自己的满腹离愁都写得十分细致。

采莲令·月华收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前言】

《采莲令·月华收》由柳永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首别情词,行者、送者交替间夹写之,回环曲折,道尽离愁别苦。上阕写明月欲沉,霜天欲晓,征客欲行,美人执手相送,一个“泪眼盈盈”,一个“不忍回顾”。下阕写行人离去后的无限惆怅和无尽的思念,“翠娥”却抱怨征客,只贪看旅途中的景色,不知我此时的离情别绪,心如刀割。舟中征客,此刻也正“回首”“重城”,表现出无限依恋的凄迷离苦。这种用误会法加倍表达情人的离情别绪的方式,具有特殊的魅力。

【注释】

月华收:指月亮落下,天气将晓

临歧:岔路口。此指临别

轧轧:象声词,门轴转动的声音

争忍:怎忍

方寸:指心绪,心情

脉脉:含情貌

【翻译】

月亮已收起了光华,云淡淡的,地上有霜。天色已黎明。将远行西去的人,此时心情最苦。美人儿紧握着我的手,为了送我上分别的岔路,她把朱红的大门轧轧地打开。千娇百媚的脸庞、婀娜轻盈的身姿,她久久地站着,没有话,只流泪。我肠都要痛断了,又怎么忍心回头再看她一眼呢?

我乘坐的一叶扁舟,便如此急急地随着水波去了。临去前,我只顾准备走,行色匆匆,哪知离别的心绪,会万般千种地袭来心头呢!我只得心怀怨恨,含情脉脉,这满腹的话又能对谁去说呢?待到我再回过头去时,重城已看不到了。寒飕飕的秋江上,唯见天外隐隐约约地有两三株烟蒙蒙的远树而已。

【赏析】

柳永善写羁旅行役之苦,但他与很多先前的词人喜欢从女性的`角度代言抒情不同的是,他总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从不怕大胆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就使得他的词作中主体形象更加鲜明。作者是一位善于铺叙的高手,所以把女主人公的千娇百媚,自己的满腹离愁都写得十分细致。

上片首二句写明月欲沉,霜天欲晓,点出送别时间,“收”字精炼准确,以极冷静的笔触写月色,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下句有人、有景,点出离情最苦。后五句写依依惜别之景:征客欲行,美人执手相送,一个“泪眼盈盈”,一个“争忍回顾”,双方无言,生动的动作描写,烘托出离别的愁苦。上片尾句以反问作结,使离愁更为深沉。

下片写征客乘舟离去的惆怅和思念。以出发前行色匆匆不曾有离愁之感,衬托别后突然涌上心头的离情与相思之苦。由于想早日再见到心上人,因此离别之后小船“急桨凌波”而去,匆匆赶路,一路上柔肠百结,心绪万端。回首处,离别时的重城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外,只能隐隐约约地看见两三烟树,使游子的心境更加苍茫。自始至终,作品中都浮动着一个情感真挚的抒情主人公鲜明的形象。

这首送别词,既表现了送行者的无限依恋,也抒写了行人的感怀。把送别和别后相思的情景,层层铺开。深刻细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感受。最后以景结情,倍觉有情。全词铺叙展衍,层次分明而又曲折婉转。不仅情景“妙合”,而且写景、抒情、叙事自然融合,完美一致。

词牌简介

采莲令,词牌名之一。本词牌双调,又名《采莲》,双调九十一字。上下阕各八句,各四仄韵。以柳永《采莲令》为正格。词牌来源:按《宋史·乐志》,曲夏游幸,教坊所奏十八调曲,九曰《双调采莲》。今柳永《乐章集》有之,亦注“双调”。《碧鸡漫志》:“夹钟商,俗呼双调。”

作品格律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西征客、此时情苦。

中平仄、仄平平仄。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中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

贪行色、岂知离绪。

平平仄、中平平仄。

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中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仄平仄、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仄。

特别提示:以柳永《采莲令》为正格。上阕第三句、第六句均为“上三下四”句式。下阕第三句为“上三下四”句式。第五句为“上三下五”句式,第六句均为“上三下四”句式。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宋代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风婉约,词作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创作慢词独多,发展了铺叙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有重要作用。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生平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有《乐章集》。

第2篇:柳永的《采莲令·月华收》赏析

柳永的《采莲令·月华收》赏析

柳永的《采莲令·月华收》是一首离别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的原文及赏析,欢迎参考!

《采莲令·月华收》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凭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赏析一

这首词写离别情。上片写离别时月落云收,霜天欲曙,即将西行的客子,此刻的心情最为痛苦。随着吱吜吱吜的声音,一层层打开红色的门户,美人紧拉他的手,一直送到岔道口。“千娇面”三句,生动细腻地描绘了离人内心的痛苦。她千娇百媚,难以自持,亭亭伫立在那里,默默无语,唯有满脸的泪珠,那神情、令人肝肠寸断,又怎忍心回头一望?下片写离人别后无限惆怅和无尽的留恋。

他感到自己所乘的扁舟“急桨凌波”而去,他人只贪看两岸景色,哪里知道离人此时的离情别绪,心如刀割、纷乱至极。而又无人可与之诉说愁苦,只能暗自含恨。其哀其痛,实是不堪忍受。末以景收,回头望去,层层的城门早已不见,只有那充满寒意的江天之外,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三两棵树木。全词以景起兴,以景作结,景中寓情,景黯情凄,语言浅淡而意深情挚。

赏析二

此词描写一对恋人的离别之情。由于作者是一位善于铺叙的高手,所以把女主人公的千娇百媚,自己的满腹离愁都写得十分细致。上阕着意刻画的是主人公的情态,“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这十一个字,把一个美丽多情的女子的形象描写得十分可人怜惜。为了烘托离别的凄苦,作者在描写这位纯情女子之先,特地把呀呀的开门声写出来,起到增加气氛的作用。开门有“轧轧”之声,而女子的送行却“无言有泪”,有声与无声前后照应,构成了一种更加令人断肠的凄惨画面。下阙写自己的落寞情绪,与心爱的女子分别,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如果一切静止该多好啊,那样自己和心爱的人就不会分离了,爱就能永恒。可惜那不解人意的扁舟匆匆前行,不长时间,心上人所居的'城市就不能再见了。

全词写到这里,作者已经把离别之苦倾诉殆尽了,为了更强调凄苦悲切的气氛,作者用写景作为结束语:清寒的江流那边,只剩下烟云笼罩的两三棵树!这种以景言情的写法在古词曲中并不少见,但此词把景致的描写放在全词的末尾,这就好比古歌曲中的“乱”,把前此所铺排的种种情绪推向了最高潮。

斜月西沉,霜天破晓,执手相送,情何以堪!这首送别词,既表现了送行者的无限依恋,也抒写了行人的感怀。把送别和别后相思的情景,层层铺开。深刻细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感受。最后以景结情,倍觉有情。全词铺叙展衍,层次分明而又曲折婉转。不仅情景“妙合”,而且写景、抒情、叙事自然融合,完美一致。体现了柳词的特色。

第3篇:柳永《采莲令·月华收》原文赏析

柳永《采莲令·月华收》原文赏析

《采莲令·月华收》是首别情词,行者、送者交替间夹写之,回环曲折,道尽离愁别苦。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柳永《采莲令·月华收》原文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采莲令·月华收

原文: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道、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采莲令·月华收》注释

①月华收:指月亮落下,天气将晓。

②临歧:岔路口。此指临别。

③脉脉:含情貌。

《采莲令·月华收》英译

LIU Yong – Lyrics to the Melody of Lotus Pickin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柳永《采莲令·月华收》英文翻译

柳永《采莲令·月华收》英文翻译

《采莲令·月华收》是柳永的一首词作。这是首别情词,行者、送者交替间夹写之,回环曲折,道尽离愁别苦。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欢迎大家阅读。

采莲令·月华收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道、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英文翻译

LIU Yong – Lyrics to the Melody of Lotus Picking

Moonlight has faded, pale are clouds in the frosty sky of dawn.

Travellers heading we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采莲令月华收翻译赏析

采莲令月华收翻译赏析

《采莲令·月华收》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前言】

《采莲令·月华收》由柳永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首别情词,行者、送者交替间夹写之,回环曲折,道尽离愁别苦。上阕写明月欲沉,霜天欲晓,征客欲行,美人执手相送,一个“泪眼盈盈”,一个“不忍回顾”。下阕写行人离去后的无限惆怅和无尽的思念,“翠娥”却抱怨征客,只贪看旅途中的景色,不知我此时的离情别绪,心如刀割。舟中征客,此刻也正“回首”“重城”,表现出无限依恋的凄迷离苦。这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柳永的《采莲令·月华收》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柳永的《采莲令·月华收》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