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我们自己》优秀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6-30 07:13:1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了解我们自己》优秀教案

《了解我们自己》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p84~85 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让学生对自身的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实际调查,收集、整理和用不同方法表达数据,提高学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选择数据收集方法的讨论,亲历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选择和收集的方法,科学有效地收集数据。

【教学准备】

每人填写个人信息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你们想了解自己班里同学的哪些情况?

生:想了解身高、体重、年龄……[教师随机板书]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我们自己”。[板书课题]

师:课前同学们填写了自己的信息卡,谁来说一说自己的信息。

四 班个人信息卡

姓名:( )

身高:( )厘米

体重:( )千克

年龄:()岁

生日:()月份

二、确定主题、收集数据

1、渗透方法:

师:要了解这些内容,应该怎样收集这几方面的数据?

学生交流,教师出示以下方法:

a、自己对班上同学逐个询问,了解需要的数据并作记录。

b、几个同学合作,每人调查一大组或一个小组的同学,然后汇总,获得全班同学的数据。

c、每位同学把自己的相关统计数据贴在桌角,供其余同学自由查阅记录整理。

d、由老师逐项统计,同学们直接获取现成的数据。

师:选择什么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合适。今天我们运用b和c两种方法收集数据。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信息卡贴在桌子的右上角或左上角。

2、选择主题:

出示4个主题牌(兴趣小组除外):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你们小组最想了解什么?请组长上来选择。

3、小组分工:

(1)确定了统计主题,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打算如何让去收集数据?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确定方案。

(2)全班交流汇报。

●以年龄组为例,讨论明确:,年龄段要事先调查确定,再制定统计表,然后安排四名学生分组统计,最后汇总。

●以身高组为例指导分段制定统计表。

(4)说一说小组怎样分工收集数据又快又准确。在收集数据时要注意什么?

[不重复不遗漏,注意安全,前面人多就从后面开始,不要拥挤。]

4、收集数据

师:每组开始收集数据,比比哪一组又快又准确。

提问:收集好数据后我们接下来怎么做呢?

三、整理数据、完成图表。

1、整理:

各小组集中汇总,组长将汇总结果告知组员。

3、制作统计表:

请各组员独立完成统计图表,先在组内交流。

四、汇报交流、分析数据

师:刚才我们分组进行了统计,下面让我们一起分享统计的果实。

1、提问:看到我们班身高统计表,你能了解到什么?

(1)儿童9岁至11岁标准身高对照表

9岁

10岁

11岁

男[厘米]

137

141

147

女[厘米]

136

142

149

(2)请出比较符合该平均身高的同学,体会他的身高水平处于平均状态。

(3)儿童乘车购票须知:1.1米以下的'儿童不用买票,1.1米到1.4米需买半票,而身高在1.4米以上的儿童应买全票。

2、(1)看到我们班的体重统计表,你知道些什么?

(2)体重大概测量方法:

男:身高—105厘米=体重[千克] 女:身高—100厘米=体重[千克]

师:每个同学算一算自己的体重。

(3)提问:你的体重与平均体重比较怎样?你要注意什么问题?

3、师:如果我们班要举行一个班级生日会,你认为放在哪个季度最合适?

4、师:我们班同学年龄一般是9周岁和10周岁两种。

师:我们的年龄与坐飞机买票还有点关系呢?

2周岁以下

2周岁-12周岁

12周岁以上

飞机票价

票价的

半 票

全 票

比较:这两种都是条形统计图,一个是横条,一个是竖条。

5、师:哪种兴趣组最受欢迎?

五、总结反思

1、提问:通过刚才的统计活动,大家已经了解我们自己,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2、师:如果我们班要要对数学家庭作业进行改革,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作业形式

不布置作业

维持现状

分层次选做作业

人 数

师:采用d种收集数据的方法。每人只能举一次。

3、统计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作用

老师向你推荐两个网站:国家统计局的网站:www.stats.gov.cn

江苏统计局的网站:www.jssb.gov.cn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补充习题》。

第2篇:《了解我们自己》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p84~85 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让学生对自身的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实际调查,收集、整理和用不同方法表达数据,提高学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选择数据收集方法的讨论,亲历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选择和收集的方法,科学有效地收集数据。

【教学准备】

每人填写个人信息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你们想了解自己班里同学的哪些情况?

生:想了解身高、体重、年龄……[教师随机板书]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我们自己”。[板书课题]

师:课前同学们填写了自己的信息卡,谁来说一说自己的信息。

四 班个人信息卡

姓名:()

身高:()厘米

体重:()千克

年龄:()岁

生日:()月份

二、确定主题、收集数据

1、渗透方法:

师:要了解这些内容,应该怎样收集这几方面的数据?

学生交流,教师出示以下方法:

a、自己对班上同学逐个询问,了解需要的数据并作记录。

b、几个同学合作,每人调查一大组或一个小组的同学,然后汇总,获得全班同学的数据。

c、每位同学把自己的相关统计数据贴在桌角,供其余同学自由查阅记录整理。

d、由老师逐项统计,同学们直接获取现成的数据。

师:选择什么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合适。今天我们运用b和c两种方法收集数据。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信息卡贴在桌子的右上角或左上角。

2、选择主题:

出示4个主题牌(兴趣小组除外):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你们小组最想了解什么?请组长上来选择。

3、小组分工:

(1)确定了统计主题,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打算如何让去收集数据?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确定方案。

(2)全班交流汇报。

●以年龄组为例,讨论明确:,年龄段要事先调查确定,再制定统计表,然后安排四名学生分组统计,最后汇总。

●以身高组为例指导分段制定统计表。

(4)说一说小组怎样分工收集数据又快又准确。在收集数据时要注意什么?

[不重复不遗漏,注意安全,前面人多就从后面开始,不要拥挤。]

4、收集数据

师:每组开始收集数据,比比哪一组又快又准确。

提问:收集好数据后我们接下来怎么做呢?

三、整理数据、完成图表。

1、整理:

各小组集中汇总,组长将汇总结果告知组员。

3、制作统计表:

请各组员独立完成统计图表,先在组内交流。

四、汇报交流、分析数据

师:刚才我们分组进行了统计,下面让我们一起分享统计的果实。

1、提问:看到我们班身高统计表,你能了解到什么?

(1)儿童9岁至11岁标准身高对照表

9岁

10岁

11岁

男[厘米]

137

41147

女[厘米]

136

2149

(2)请出比较符合该平均身高的同学,体会他的身高水平处于平均状态。

(3)儿童乘车购票须知:1.1米以下的儿童不用买票,1.1米到1.4米需买半票,而身高在1.4米以上的儿童应买全票。

2、(1)看到我们班的体重统计表,你知道些什么?

(2)体重大概测量方法:

男:身高—105厘米=体重[千克] 女:身高—100厘米=体重[千克]

师:每个同学算一算自己的体重。

(3)提问:你的体重与平均体重比较怎样?你要注意什么问题?

3、师:如果我们班要举行一个班级生日会,你认为放在哪个季度最合适?

4、师:我们班同学年龄一般是9周岁和10周岁两种。

师:我们的年龄与坐飞机买票还有点关系呢?

2周岁以下

2周岁-12周岁

12周岁以上

飞机票价

票价的半 票

全 票

比较:这两种都是条形统计图,一个是横条,一个是竖条。

5、师:哪种兴趣组最受欢迎?

五、总结反思

1、提问:通过刚才的统计活动,大家已经了解我们自己,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2、师:如果我们班要要对数学家庭作业进行改革,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作业形式

不布置作业

维持现状

分层次选做作业

人 数

师:采用d种收集数据的方法。每人只能举一次。

3、统计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作用

老师向你推荐两个网站:国家统计局的网站:www.daodoc.com

江苏统计局的网站:www.daodoc.com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补充习题》。

第3篇:了解自己的脸,认识我们的五官

了解自己的脸,认识我们的五官

教案准备:

1、望远镜、镜子、图书;香水、鲜花、臭豆腐;各种甜、咸、酸食品;小铃、沙锤、手鼓等物品若干。

2、眼罩、口罩、耳塞若干。

3、娃娃脸一个、五官。

4、磁带、录音机。

教案流程:

1、引发兴味

我看见你们的小脸了。

我们的小脸上有什么?(幼儿讲述,出示娃娃脸,逐个摆放。)

它们长在小脸的什么中央?

儿歌:小小鼻子身手大,长在脸的最中央。

鼻子上面是眼睛,鼻子下面是嘴巴。

耳朵耳朵最听话,长在我的头两旁。

小结:我们的小脸上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2、操作探究

师:旁边有许多东西,你能够本人找一个中央,用你的小耳朵去听一听、小眼睛去看一看、小鼻子去闻一闻、小嘴巴去尝一尝,看看有什么机密。

(幼儿自主选择物品,感受探究。)

留意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受探究。

3、交流谐和

方才你玩了什么?

你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了解我们自己》教学实践和反思

《了解我们自己》教学实践和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首次将“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样做的最主要原因是统计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太密切相关了,生活已先于数学课程将统计推到了学生的面前。《了解我们自己》是学生学过的统计知识的综合应用。这一内容是结合本单元数据分段整理和条形统计图安排的,对学生自身的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实际调查,收集、整理和用不同方法表达数据,提高学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关键是怎样引领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1、引发统计需要。在我们的统计教学中,我们首先应关注的是学生有没有统计的需要,如何引发学生统计的需要。统计是用来解决实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了解我们的学校》参考教案

了解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参与校园探秘活动,了解学校的有关人员、相关设施以及学校开展的活动。

过程与方法:(1)尝试着与同学合作去完成调查与交流的任务,初步了解调查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合作精神。

(2)在探究活动中懂得要遵守学校的纪律,举止文明、有礼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建立对学校生活的积极态度,增强作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刚刚入学的新生对学校里的一切都很好奇、很陌生,他们对学校开展的活动、对教他的老师、对没进去过的专用教室有很浓厚的兴趣,但他们的年龄小,胆子小,阻碍了他们对学校的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建立在学生的实际生活基础之上的,学生非常喜欢本课程。考虑到这些后,我向学生征求意见是否可以开展一次学校探秘活动,学生的反应非常强烈,积极要求参加,所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6.1了解我们的老师教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新授课教案(16)

课题:第6课 换个眼光看老师

项目一:了解我们的老师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师、敬师的情感。【知识与能力】

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知道教师的工作是特殊的、艰辛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师工作的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方法:课堂自学、合作交流、讨论质疑、探究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观看《最美女教师》。

讨论交流:教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导入,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

(一)出示自学思考题,明确自学的时间和要求:

1、教师对人类文明的作用是什么?内涵是什么?

2、教师工作的特点有哪些?最 大特点是什么?

(二)自学检查:(要求学生先在课本中找出答案,并强化记忆)了解我们的教师

(1).对人类文明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了解土壤优秀教案

了解土壤优秀教案

了解土壤优秀教案1

1、 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是岩石微粒、空气、水和腐殖质的混合物。

2、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沙土、黏土和壤土三类。

3、能用实验证明不同种类的土壤渗水性和含水性不同。

4、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5、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2、 教学目标设计依据:

(1)内容分析:本课主要通过观察各类土壤中颗粒大小的不同及沙子、黏土之间含量不同,了解土壤有不同的种类,并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进一步了解各类土壤的特性,还将通过沉淀法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物质。

(2)学生分析:根据学生的经验我这样处理教材:让学生通过查阅课外书或其它途径搜集一些有关土壤种类的资料,以便它们带着对土壤不同的经验来到课堂进行交流。

3、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

1、谈话:为了更好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了解我们自己》优秀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了解我们自己》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