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牛娃到CEO的励志故事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6-30 07:13: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从放牛娃到CEO的励志故事

李斌自小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外公家在安徽大别山区,牛是当地重要的生产资料。外公是四里八乡贩牛的好手,最拿手的是一摸牛的牙齿就知道牛的精准年龄。“外公要知道货源,在牛不太好的状态下用低价买过来,之后回家养好了再卖出去,还得包装一下,中间还有库存。”少年李斌是外公的劳动力,负责“包装”——找到最肥沃的草场,带着牛去吃个饱,再一头不落地赶回来。

二十几年前的放牛娃如今成为易车公司董事长兼CEO。2010年11月17日,易车(BITA)在纽交所上市,市值5亿美元,是中国第一家到海外上市的汽车互联网公司。37岁的李斌持股18.94%。“身价比较低。”他说道。

在不需要贩牛的季节,外公还卖酒药。从江苏买来酒药,回来后再分销给村里农户,中间还有一级代理、二级代理。李斌则帮忙收钱记账。“我外公是典型的农村商人。他非常进取,不单是生意好,家里庄稼种得也很好。”

外公给了李斌最为朴素的商业启蒙。“收入成本利润、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要不赚短期的钱,要不赚未来的钱。好的生意是今天能赚钱明天也赚钱,明天比今天赚更多的钱,用最少的钱赚最多的钱。”

显然,这是小人物的励志故事。大部分人选择忽略这类人的商业路径,也因在中国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但多数人忘记了追问另一个问题:生长于新经济起步期的李斌,毫无家庭背景,为何能跟着中国经济一起成长?易车网为什么能跟着中国汽车产业一起成长?为何能实现中美梦?只是李斌所说的命好?“你正好在那个时候、在那个地点、你做的事情基本是对的,就可以了。”他说。

这一切,只缘于巧合

易车的存在是一个小奇迹。2000年左右正值互联网泡沫破灭期。易车的前身,易车电子商务公司也快撑不下去了。大股东是一家国有汽车企业的经销商,股份占了6成多。一看互联网泡沫破了,决定撂挑子。“就干耗着?”这不是李斌想的人生。

2001年底最后一次董事会,李斌忍不住了。“当时,公司还剩下600万元。我说,算了,你们把钱都拿走吧。亏掉的400万,算我欠你们的债,由我慢慢还。”虽然拥有了整个公司的股权,可这也意味着2002年李斌将一分钱也没有。“我们8个人半年没发工资。我上大学的时候都是出门打车,一下子从天上到地下。那时候从北京方庄坐公共汽车到一个没有电梯的居民楼里上班,我口袋里就装着当天能够吃饭的钱,十几块钱、二十块钱。很惨。”李斌回忆,“只能硬扛。”

在互联网发展低谷期创业需要一股子疯劲儿。他的一位朋友说,李斌向来如此。小学5年级后,李斌不用天天放牛了,开始了学校住宿生活。考入县高中后,他一度迷上了游戏厅里的街机。到考试时,他临时抱佛脚,顺利地进入北京大学,专业为社会学。由于对街机的好奇,高中时期,李就在学校的AppleII机上编写BASIC程序。

“初进北大,我幸运地成为班里的副班长。我当时的念头是从政。我玩了命地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带着同学们爬长城、集体劳动、到天安门看升旗。没多久,我就累病了,住了一个多月院。出来后发现没我天下了。我仔细思考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确定了要自己创业,并且想好从学计算机开始。”

拉长李斌的个人成长史,如果没有外公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时代的李斌可能是一位计算机工程师——他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系统分析师的考试。在当时的北大,李斌是拿到这个证书的唯一文科生。

命运似乎早已安排好,李斌在北大打过50多份工后,成为连续创业者。

“第一份工作是推销办公用品,拿提成。当时新世纪饭店这一面都是我的地盘,当时这是北京西边最牛的地儿,苹果公司就在这儿。写字楼的大门没有预约根本进不了。不过,我知道有一个后门,然后可以从饭店大堂二楼绕过去,躲开门卫。我做过苹果公司的生意,卖传真纸、复印纸、各种各样的文具。”

现在,易车的几处办公室都在新世纪饭店附近。

不同的是,大学时期的李斌感觉自己很牛,感觉自己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可不嘛,上大学时,他不仅学社会学,还辅修了法律专业,考过了计算机系统分析员,赚了不少的钱。他办了自己的公司,名为南极科技,业务是在美国租几台服务器,在国内帮人注册域名、租空间。他的公司创立时有4名系统分析员,算是计算机世界里顶尖人才,那时这类人在中国不到200名。现在,年少轻狂的李斌不见了,成为一个很务实的企业管理者。

1997年,李斌参与创办科文书业信息技术公司,担任总经理。1998年底离开科文书业后,李斌想复制e-Bay的模式,做一个拍卖网站。他跟北大的一位师兄商量这事,可这位师兄把他甩开跟别人干了。

李斌有点儿伤心。此后的一年中,李斌一边经营南极科技,一边看互联网风起云涌,2000年初,他感觉再参与互联网创业就没机会了,决定到一家香港人投资的互联网公司当CEO。“我得把南极科技那些杂七杂八的事处理一下,其中有一块业务是做汽车配件管理软件的。我想交给北大的另一位师兄。他做过汽车行业咨询,对汽车行业比较了解。他说,咱们还不如合办一个汽车网站呢?我被打动了,1997年的时候,我就给一本杂志写过文章介绍微软的Carpoint网站,2000年在美国也有一家汽车网站成为上市公司。我认为汽车一定会越来也普及,汽车网站会很有前景。我当即就决定与他一起创办一个汽车网站。”

易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很快就成立了。他们在中国大饭店开新闻发布会,李斌还提出了一个口号:电子商务就是服务。

采访当天,李斌穿着休闲西服,深色牛仔裤。他不是名牌控。开的车是一辆二手奥迪。易车网上市后,他打算买一辆10万元左右的两厢车。北京一限号,购车计划被搁置了。

大股东撤出易车电子商务后,为了生存,他重操旧业,带着几个人编程序。(励志)一家汽车公司的经销商管理软件的项目让他赚了200万。

然后,2003年初,易车开始给一汽马自达做网络营销服务,建网站,去门户网站投广告。“那时候,我只能什么挣钱干什么。”李斌回忆道。这期间,李斌创建新意互动,现在已经是国内领先的网络营销服务公司。

2004年是易车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之前,易车严重地偏离了当初的设计轨道。

之后,李斌重新发布了易车的定位。易车网用于新车导购,新意互动主要做汽车互联网营销服务,加上后来的优卡网,是二手车交易服务平台。这三块业务是易车三大核心业务。那一年,李斌不仅知道了易车是谁,还知道互联网是什么。

“其实,讨论互联网是什么已经没有意义了。它已经成为空气、水一样的东西,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凡客,你不能把它定义成B2C的网站,它是一个服装品牌,互联网是它的销售通路。回到垂直类的网站,我们也是满足消费者很具体的一个一个的需求。买车需要专业的资讯,就像找工作需要专业的平台,买房需要专门的平台一样。

垂直网站有三个发展趋势:第一,争夺有价值的用户。中国一年有1800万人买车,我把这1800万人找到,这是最为重要的。这是我2004年开始非常专注地做汽车报价和经销商服务的原因。现在衡量腾讯,是用每个腾讯用户贡献多少钱来做衡量指标的。有价值的用户,现在评估互联网都在用这个做标准。

第二,平台化。我2004年想明白了一件事是,易车的资讯与服务不一定要到易车网上才能获得,这是未来的趋势。你到新浪汽车频道查询在北京买什么车用的是我的购车数据库,腾讯、网易用的是我的购车数据库。开心网有易车网的产品汽车通,iPhone4上有我的汽车通。我为什么一定把自己当成一个网站呢?平台化就是说,你要围绕着应用,你要做的是服务。你把你的服务用最大化的方式扩展出去,不管是手机、SNS还是门户网站。你做好你该做的事,这就是平台化。

第三,本地化。我们现在在77个城市有分公司办事处。我们跟经销商每个星期上门拜访一次,我们让他用我们的车易通这套系统。车易通系统是一个网络互动营销推广平台,甚至是一套市场决策分析系统。“李斌很看好汽车营销服务行业。他预测,2011年,汽车行业营销的市场蛋糕将有300个亿元左右。“我们为汽车行业提供数字营销服务,这本身是一个很有市场前景的东西。”他说道。

2009年1月2日,李斌给易车的股东写了封信,《易车犯过的6个错误》。有的股东们说,这是他们收到的最好的新礼物。可李斌不愿意公开这封信的具体内容。

到了2011年1月1日时,他没办法写东西给股东们了。“去年,我的痛苦要远远大于快乐,上市也只是做成了一件事而已。”他说道。

“2010年,是我最为纠结的一年,比2002年欠债没钱还难。在2006年底到2009年,3年的时间里,我们围绕汽车行业做了很多跨媒体运营的尝试。收购了中国最大的汽车节目制作商,在近200个电台开通汽车广播节目,还出版了杂志。要不是因为这些,我们是不需要接下来的融资的。

到2010年,我发现,这些部门之间的协作并不是我想的那么强,每个部门发展的节奏也不一致。我必须否定自己,再次重新专注在互联网。

我难受了好几个月。三、四、五月,做业务分拆,拆出了300人,2个亿的营业额。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虽然我们很多业务发展得不错,但强强都不一定能整合。我低估了整合的难度,高估了协同效应。整合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有用,那是真的能够砍成本。“

李斌是个以市场为导向、高度商业化的务实者,他绝不容忍在程序或成本方面有任何模棱两可的事情。

李斌没有商业偶像,但他佩服联想的柳传志。“柳传志非常务实。”他说。联想投资有个CEO俱乐部,李斌每年都参加。“有人问他(柳传志)问题,他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他会非常真诚地、耐心地听人家说。他在能够坦诚的范围之内已经做到最大可能的坦诚。”

2006年到2009年,易车先后进行四轮融资,联想投资投了易车网三回。

李斌把和投资者合作比喻成男女谈恋爱,大家都舒服,彼此看着顺眼,投脾气。他每次融资都不是找出价最高的投资者,听说谁有很深的背景也绕着走。

李斌不是急性子,也很少发脾气。他的苹果手机里有一个股票列表,一部分是互联网公司,还有一些与汽车相关的公司。最近,他看到易车股价跌到9美元,也没怎么着急。

李斌可能是对的,投资者只要记住中国、汽车和互联网,然后想到易车网,那么人们很快就会忘记股价的起起伏伏。

第2篇:从放牛娃到企业家

从放牛娃到企业家:“艰苦奋斗为人民、致

富不忘老乡亲”

------山东**总经理张**速记

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时代的潮起潮落,激荡起多少美丽而又高亢的浪花,其中的喜悦与曲折只有亲历过的人才了解个中滋味。时虽隆冬,阳光却分外温暖,我们慕名走进山东**,采访了**总经理张**,既是为一睹这位山东省十大孝星、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获得者农民企业家的风采,更为了掬起一朵时代的浪花,从中去追寻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光辉曲折而又波澜壮阔的历程。

**办公楼接待室内随着一阵爽朗的笑声,我们见到了张**本人,眼前这位职工口中的“张总刚毅而又不失随和,富态中透露着农民企业家朴实无华的底色。主宾落座,茶香怡人,在融洽的气氛中我们逐渐打开了话匣子,一起重温了那段令人难忘的创业历史。

筚路蓝缕,开启**事业奠基起步

“我自己本身就是农民家里出身,九岁就开始给别人放牛,期间的确吃过不少苦,1980年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自己从三竿手推磨开始了创业的初期。随后根据市场和当地老百姓的需求用机器推磨、电推磨代替了传统的手推磨。期间凭着自己的闯劲、凭着提供的实惠优质服务,逐渐得到了**店父老乡亲的认可。随后,自己先后办起了电磨厂、冰糕厂、淀粉厂和废铁屑加工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当然期间也出现过困难和挫折,记得当时厂内一台机器出现故障,却没人能修的了,我们不得不从北京聘请技术人员来给我们做维修和保养,维修和往返成本之高在当时交通条件还不是很便利的条件下难以想象,经过慎重考虑和集体讨论,自己力排众议,率先提出要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在当时人均月工资仅48元的标准下,毅然决定以年薪10万元的“天价”聘请北京的那位技术人员来我厂工作。后来的实践也进一步证明自己这次行为的正确性,得益于人才的引领,企业生产规模扩大,随后到1992年,电炉投产、冶炼开业,95年轧钢厂投产开业、生铁炉开业。这期间自己从各处考察项目、交流经验、请教技术、整合资源,弥补了产能不足的问题,企业规模进一步增强,模式也逐渐由单一向复合型发展,直到1996年邹平县**钢铁厂成立,1998年30吨电炉投产,石横安装,2000年,企业正式更名为山东**钢铁有限公司。”谈到自己的创业初期,张**谈的最多的就是要敢为人先,敢想敢做,以自己优质诚信的服务来赢得客户,赢得老百姓的认可,同时要尊重重视人才,树立长远发展眼光,用技术人才推动企业发展。

“鸟欲高飞先振翅”,对于张**来讲,如果创业初期靠的是自己的敢想敢拼,那么企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技术人才就是鸟儿的翅膀,有了翅膀才能真正实现高飞。

创新支撑,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创新和责任让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歇。”进入新世纪,张**以更加务实向上的工作作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态度、开拓创新的经营理念续写了新的篇章。2001年企业取得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年取得全国民营企业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同年180立方米高炉开工建设,2003年正式出铁水、10月搬迁新的办公大楼,成为公司发展新的起步、新的起点。随后公司进入了快节奏、跨越式的发展阶段。

为了争取资金,张**四处联系、亲自拜访至今还在**内部流传着“张总一块小豆腐换取一笔大资金的故事”:2003年的一天,张**和一位银行经理谈完业务之后,热情地请那位经理共进午餐,期间夹菜时不小心一块豆腐掉在了地上,张**用手捡起来,吹了几下放进了嘴里。这一幕刚好被那位经理看到。事后,银行最终决定给他提供一笔资金,用那位银行经理的话来讲,如此简朴务实的老总,在资金使用方面一定也不会浪费,会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这可能就是张**骨子里的朴实性格的自然流露和他自己的个人魅力所在。在他的带领下,2004年3月公司再次更名为山东**有限公司,企业规模进一步实现了质的飞跃。有了企业航母的护航,张**的集团公司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不断前行,**特钢厂成立、焦化公司化产项目投产、连铸机正式出钢坯、2006年8月第一炉钢水顺利成功出炉、综合利用公司投产、化工磨料有限公司投产、2008年带钢车间投产并加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成为会员,2009年,“**牌商标”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2010年新建电厂投产、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评委“特别明星企业”。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后,**按照“转方式、调结构、化解过剩产能”的要求,审时度势,进一步优化企业结构,进行技术创新再升级,2013年新焦化污水处理厂动工,14年投入使用、硅锰合金厂开工建设、2017年环保新项目轻体砌块项目投产等等,在新政策指引下,**的道路越走越宽。“表面平静顺利发展的背后其实暗流涌动”。2008年,爆发了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波及,张**印象最深的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各个银行纷纷抽贷,那段时间企业受大气候影响资金周转不灵、经营惨淡、举步维艰,张**本人笑称当时自己跳楼的心都有了,在关键时刻多亏当地党委政府雪中送炭、施以援手,帮助自己跑项目、争取资金才使自己度过了难关,获得了重生。此恩此情让张**终身难忘。

牢记誓言,致富不忘老乡亲奉献社会

“现在我的企业已经不是属于我个人的了,他是属于咱**镇的,属于**店广大父老乡亲的,是党的富民政策让我走到了今天,所以我要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滴水之恩,当报之以涌泉,张**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前不久,**镇成立了邹平县第一家镇级慈善总会,张**当选为第一任名誉会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老相亲们对他的认可。2008年8月,**通过镇慈善分会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20万元、2009年6月,向县慈善总会捐款10万元。几日前,**内部一名职工突发重病,向职工个人捐赠20万元,像这种事例张**不知做了多少,截至目前,张**先后对教育事业、慈善机构、敬老院、新农村建设捐资捐物达8000余万元,支撑自己的是那颗胸中有父老、热心做慈善的心。

如何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老乡亲们办实事、办好事也是张**牵挂的重点。2006年**职工医院正式运营、2012年5月,职工公寓楼投入使用、2014年1月,**购物广场正式开业,极大满足了周边群众的购物需求、2015年以来,**投资兴建的醴泉游乐场、醴泉公园相继竣工,给**店的父老乡亲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好去处,同时也成为**镇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2017年,为解决历代**人民出行难的问题,**独自出资1亿元建设**隧道,工程竣工后使**镇到县城的路程大为缩短,为**镇镇域经济的助推加力,且竣工后将实行永久免费通行。“一人富了不叫富,大家富了才叫富”,这一直是张**朴素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一名企业家应有的社会担当和社会责任。落实环保理念、树立环保意识,如今在**已成为所有员工的共识。记得企业发展初期,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提升,环保设施不达标,损害了当地群众的利益,张**立马叫停了企业生产,带头做自我检讨,“企业要发展,但损害老乡亲们利益的事情咱坚决不干”,2007年5月,焦化污水处理工程开工、2013年12月新焦化污水处理工程开工2014年11月投入使用、2017年3月成立绿化公司、2017年9月新建污水处理站开始动工、2016年以来,投入环保资金4亿元进行料棚、脱硫、脱硝等环保改造,**内部有一条“铁规”:谁为了发展损害环境、损害老百姓利益,必将严肃处理,直至撤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留得住绿水青山才能留得住乡愁、乡情”,这也许就是张**朴素而又真挚的环保理念。

这一路走来,我们似乎见证了一个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亲历了张**个人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曲折向上的心路历程。仰望星空,张**常说是党的富民政策、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持成就了自己的梦想,脚踏实地,张**表示是**店广大父老乡亲的支持才有了自己的今天,自己只有上效国家、下报百姓才能对得起这份恩情。

张**和他的**在今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神州大地、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浪潮中只是一个很小的缩影,但却又是最鲜活、最生动的缩影,衷心祝愿张**和他的**能持续发展、行稳致远,为**镇域经济发展再立新功!

窗外,冬日的阳光和煦如春,让人感到分外温暖。

第3篇:从放牛娃到共和国将军

从放牛娃到共和国将军

2015年是陈锡联上将诞辰100周年。回顾他一生走过的历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军队担任领导职务,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聪明的放牛娃当上“红小鬼”

1915年1月4日,陈锡联出生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高桥陡山彭家村一个普通农民家里。在他三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抚养他,生活十分艰苦。为了能够吃饱,陈锡联到七八岁时就到本村的一个地主家放牛。尽管他很勤劳,却仍过着经常挨饿受冻被欺凌的日子。有一天,他从山上放牛回来,帮地主家扫地,不小心扫帚没有放好,倒下来打坏地主家的一只猫碗,地主婆就不给他饭吃。他饿着肚子回到家里,看见母亲就嚎啕大哭。母亲把他抱在怀里安抚,心疼地流下眼泪。这件事情以后,陈锡联开始动脑子想办法解决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从COO到CEO的诀窍

从COO到CEO的诀窍

2004年4月,当麦当劳CEO吉姆·坎塔卢波忽然去世后,公司董事会迅速任命了另一位高层主管——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查理·贝尔——出任CEO一职。不幸的是,不久贝尔便发现自己罹患癌症,显然,董事会需要再寻找一位CEO。由于多年来长期重视领导力的培养工作,麦当劳的董事们可以直接在公司内部找到合适的人选而不必求助于外部资源。

不过,在众多美国企业中,像麦当劳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见。根据美国公司董事协会的最新调查,美国43%的企业没有正式的CEO培养计划,61%的企业没有制定针对突发事件的CEO继任计划。

目前,美国国内要求改善这一现状的呼声很高。而且,人们对划分CEO与总裁权限的问题日渐重视,包括CEO的继任计划,其受关注的程度或者备受争议的程度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

继任问题逐渐公开化,不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从放牛娃到CEO的励志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放牛娃到CEO的励志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