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礼仪演讲词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中国灿烂的文化 ,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无不体现我们中国人的气质与素养。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有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 意思是说,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百姓,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可见礼治具有能使百姓知道廉耻并建立有序生活的社会功能。礼的观念尚在古代已经建立而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对于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礼仪对于我们还重要吗?重要!礼仪不仅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而且对于个人而言,也是体现一个人道德和修养的尺度。
我曾经在一篇报道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可以明天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只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是主要施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他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是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很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我不想举一些伟人的例子证明文明的重要,认为文明礼仪只有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是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我们的社会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荣誉。清朝时候的(可以删去)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个公共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笑、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鲁迅先生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我国历来是“ 礼仪之邦”, 礼仪 不仅是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反映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礼仪不仅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更能折射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随着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东 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使得世界各地的礼仪习俗不断地融合与发展。大学应当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纳入培养过程。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可以是侏儒,正式一点)”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1.交际三要素
(1)沟通
所谓沟通就是相互理解,它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你知道别人不知道,二是别人知道你不知道。仅有你知道,别人不知道是没用的。(有人说沟通很简单,可是在座的同学们,你们(我们)试问一下自己,当你(我们)在办公室值班时,当你(我们)去办公室签到时,你(我们)有跟你(自己)的学长学姐打个招呼吗?你(我们)有跟你(自己)的同事问声好吗?如果没有,那么礼仪培训之后你(我们)是否会有改变呢?如果你(我们)做到了,你(我们)_是否想要做到更好呢?有人说:)
(2)认知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正式场合中,很多事物都有其一定的规则。如果你对这些规则没有认知,就会闹笑话。如喝干白可以加冰块,喝干红什么都不加,如果你喝干红加冰块,就失礼了。喝咖啡时不能乱用调羹,调羹的用途有二,一是加了牛奶、糖块搅一搅,二是觉得咖啡特别烫,搅一搅降温。如果你将调羹用于其他用途,例如拿着调羹搅着喝,就说明你不懂规矩。对规矩认知不足,不仅有损你的个人形象,也有损你所代表的企业形象。(若头发上有尘垢或者油脂会令香水变质,棉质、丝质很容易留下痕迹,千万不要喷在皮毛上,不但损害皮毛,颜色也会改变)
(3)互动
所谓互动,就是要获得对方的反馈,产生结果。譬如中国人有时候喜欢客气,请人吃饭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却说饭做得不好,请多包涵。实际上是想获得别人的赞扬。但是由于存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有时候互动也会出现问题。北京人打招呼喜欢问“吃了吗”,但是如果跟外国人打招呼,还问“吃了吗”,他就听不懂了。所以有经验的翻译一律将“吃了吗”翻译成“你好”,否则外国人会回答吃了或没吃。
2.餐桌五忌
(1)吸烟
公共场合不应该吸烟。与外人打交道时,特别是有女性、长者在场时不应该吸烟,这是一种教养。不吸烟是一个人在餐桌上的基本教养。
(2)给他人夹菜
在社交场合,应该做到让菜不夹菜。当你和外人共同进餐时,不要随便给别人夹菜,因为你并不知道对方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而且按照常识,你夹的菜,他都必须吃,这样,就会使对方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3)劝酒(我想推酒,我们用到的会更多,可以互动问在座的是怎么推酒的,自己再准备几句好的推酒词,比如:跟你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喝酒,是一种苦痛;跟你喜欢的人在一起喝酒,是一种感动。我们走到一块,说明我们感情到了位。只要感情到了位,不喝也陶醉等等)
在餐桌上应该做到助酒不劝酒。国内很多人吃饭时讲究喝一杯,喜欢劝酒,于是在酒桌上耗去了很多时间。交往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对方为中心,是否喝酒,应尊重对方的意愿。
(4)整理服饰
不应在餐桌上整理服饰。尤其是在国际交往中,女士如分不清内外,在餐桌上整理服饰,拿出小镜子补妆,就会引起麻烦了。这种行为只会让别人觉得你缺少自尊。(5)吃东西发出声音
吃东西时不应发出声音,这一点主要适用于国际交往。在西方人看来,吃东西发出声音是猪的基本特征。你们愿意做西方人眼里的猪吗(我想我们都不愿意做西方人眼里的猪)?
这时可以互动,问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比较重要的礼仪,然后再适当总结一下。
结束语:鲍日新教授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要思考的学习。比如说,今天大家听了我的礼仪宣讲会,回去他对这节课的领悟力和他自身的变化力是不一样的,不一样是在于他有没有思考的学习。我把在座的同学头脑比作一潭湖水,什么湖水?这是信息之湖,因为我们都才二十左右,我们经历了一部分的人生,我们积累了一点知识,我们的大脑里不是空的,是充满了各类各样信息的,我们这些信息的大脑,有人知识面宽一点,他的信息值湖就宽一点,有人专注于一门,他的信息之湖就深一点。这就是思考的学。你思考的学了,那么我今天讲的东西就变成了一种素质,什么是素质,我们一生学很多的东西,那些留在我们身上变为我们能力的称为素质,向我今天讲的礼仪,如果你们回去有所变化,他就成为你的一种能力,我就说你的素质提高了,相反的,如果你们回去没有思考这些,好像听的很认真,听了哈哈一笑,你只有理解表面一层,而我却是在用心跟你们交流。你依然没有敲门,你依然进出办公室不打招呼,你依然遇到老师事(视)而不见,你依然乱扔垃圾…这就没有变成你的素质,我们要学礼仪讲文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是大学生,别人不做没有关系,我们学会这样做,我们做了,必定会影响别人,久而久之,别人就会被感染,我们是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塑造自己的形象,别人不做没有关系,请记住卡耐基说过,他说:船翻了,你不要管船,你要先学会游泳,我作为一个个体,没有能力把这个全校的文明礼仪建立起来,你救不了这艘船,但是,我们要先学会游泳,我们先把自己治理好,我们把自己先塑造好,那么如果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这样一个观念的话,都从自己做起的话,我相信,文明礼仪之风将因为你们(我们)在座的每一位的传播,传播到每一个角落,那么最终文明学子的形象会塑造起来,我们这些学子走向社会,应该把我们的文明之风吹向社会,大家看,我们大学生承载的责任不就实现了吗?
第2篇:尊师重教明礼仪
《尊师重教明礼仪》团会策划书 一:活动时间 二:活动地点:
三:活动主题:尊师重教明礼仪 四:活动内容:古人云:“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帮助人,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每个大学生必备的修养和美德。在尊师重教的文明社会里,学生首先要尊重老师,理解老师、关心老师,服从老师的科学管理。孟子曾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我们的老师都在尽心竭力辛勤执教,盼望我们成才,因此我们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充分尊重老师,服从老师合理的批评、积极的教育和科学的管理。
五:活动过程:⑴请同学举手讲解学生与老师相处过程中的文明礼仪,并当场示范,让每一位同学明白尊敬老师是求学路上必不可少的部分⑵全部一起唱《感恩的心》并学习手语⑶.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全体学生写下了对心中敬爱的老师的祝福,以这样的方式将尊师重道的精神传递开来,坚实的植根于每一位同学的心中。
六:活动目的:通过伟人敬师等小故事,使学生了解我国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以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开展活动,自觉地把尊敬老师落实在行动上,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水准提升到新的高度。明确怎样做才是尊师,大力表扬同学们尊师的行为,同时也指出一些有违尊师的现象,从而激发同学们对老师的热爱之情,搞好师生关系,使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七:活动总结:在本次团会中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和举手发言,在遵师重教明礼仪月这次主题活动中,明白在我们学习生活中这是必不可少的,以这样的方式将尊师重道的精神和文明礼仪传递开来,坚实的植根于每一位同学的心中。丰富多彩的团组织活动让学生们提高了个人修养,也增长了许多知识。
第3篇:明礼仪演讲稿
明礼仪演讲稿4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内容是公共文明礼仪。
公共文明礼仪是个人置身于公共场所与他人共处时所应遵循的礼仪准则。机关工作人员不论因公或因私置身于公共场所,参加公共活动,都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带头遵守公共文明礼仪,在全社会文明礼仪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
公共活动文明礼仪集中体现在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种活动中,带头践行公共文明礼仪是机关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一是餐饮礼仪
在中国传统礼仪和世界通用礼仪中,餐饮礼仪的地位十分重要,内容相当丰富,需要认真对待,正确把握。
择座礼仪
男女共同进餐,至餐厅正门时,男士应礼让女士先人。餐厅若无人引领,男士应在前开道,寻找餐位,或请服务员安排,并照顾女士先入座。随后进入餐厅,男士戴帽的应脱下帽子,女士要脱大衣、外套的,男士应
第4篇:小学生元旦演讲词
(开场白1)
AD: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合:大家新年好
AB:新的钟声
CD:新的一年
合:新的祝福
合:新的期待
A:2009年在成功和收获的喜悦中渐渐远去了
B:2010年的钟声即将敲响
C:回首往事,我们满怀豪情
D:展望未来,我们重任在肩
AB:为了点燃一个斑斓的梦,让我们共同拨亮新年的烛光
CD:让烛光如故,光明永恒
A:送你一千个祝福,祝福里有我的万语千言
B:送你一万个祈祷,祈祷里是我晶莹的杯盏
C:让欢笑伴着你,欢笑的名字叫灿烂
D:让温馨伴着你,温馨的名字叫永远
AB:我的祝福飘在长风里,如歌如梦
CD:我的祈祷飘在雪花中,如诗入画
A:今夜无眠
B:今夜有梦
C:让我们手牵手 D:让我们肩并肩
合:我们宣布2010年元旦联欢会正式开始
(结束语)
A:虽然我们无法阻拦时间的流逝,但是我们可以主宰自己的心情
B:妍丽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