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礼仪习俗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6-28 07:13:2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文学常识:礼仪习俗

文学常识:礼仪习俗

习俗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及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下文是小编整理的文学常识:礼仪习俗,欢迎阅读参考!

1.年龄称谓

?襁褓:婴儿。 不惑:40岁。

孩提:2~3岁的儿童。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50岁。

总角:幼年儿童。 花甲、平头甲子:60岁。 耆:60岁。

豆蔻年华13岁女子。 古稀:70岁。

及笄:15岁女子。 耋:70~80岁。

冠、加冠、弱冠:20岁男子。 耄:80~90岁。

而立:30岁。 期颐:100岁。

2.避讳

封建社会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用改字、缺笔、空字,用同义词等方法加以回避。 如“以俟观人风者得焉”“人风”即“民风”。

3.谦辞和敬辞

?窃:私下、私自。 请:请允许我、请让我。

?敢:冒犯、冒昧地。 枉驾:有劳大驾。

?蒙:承蒙。 惠赐:指对方给以了好处。

科举职官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免:免除官职。

?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 黜:废黜、贬退。

?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 谪:降职远调。

? 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削:革职罢官。

拜:授给官职。 废:罢免或废黜。

?除:免去旧职任新职。 退:⑴撤销或降低官职;⑵自己辞职。

?出:出任。 斥:屏弃不用。

?升:提升官职。 去:去职,被调离。

?迁:调动官职升官。 左迁:降低官职调动。

?革:革除官职。 擢:提拔、选拔。

?罢:罢免、停职。 授:封给官职。

人名称谓

(1)人名 古人有名、字、号,当大官的死后有谥号。如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谥文忠。名和字间一般有联系,如诸葛亮字孔明,孔明就是很亮的意思;也有反义的,如韩愈字退之,退之就和愈相反。

?(2)一般称谓。直称姓名,用于自称,称轻视的人或客观介绍。称字、号、斋名、谥号表示礼貌发尊敬。还有称官爵名,称籍贯(如康有为称康南海)。有几 项边称的,一般是先烈是先官名,次籍贯,后姓名,如“余在史馆,闻翰林(官名)天台(籍贯)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马副使(官名)鸣录(名)。”

?(3)谦称。王侯自称孤、寡人,大臣自称臣,一般人自称仆、不地、不佞、愚等,女子自称妾。晚辈自称小子。古代年龄称谓

?孩提:幼儿时期。 不惑:四十岁。

?童龄:换牙时期(七八岁)。 知(天)命:五十岁。

?弱冠:二十岁左右。 花甲:六十岁。

?而立:三十。 古稀:七十岁。

第2篇:礼仪习俗文学常识

礼仪习俗文学常识

年龄称谓

襁褓:婴儿。

不惑:40岁。

孩提:2~3岁的儿童。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50岁。

总角:幼年儿童。

花甲、平头甲子:60岁。

耆:60岁。

豆蔻年华13岁女子。

古稀:70岁。

及笄:15岁女子。

冠、加冠、弱冠:20岁男子。

耄:80~90岁。

而立:30岁。

期颐:100岁。

避讳

封建社会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用改字、缺笔、空字,用同义词等方法加以回避。 如“以俟观人风者得焉”“人风”即“民风”。

谦辞和敬辞

窃:私下、私自。

请:请允许我、请让我。

敢:冒犯、冒昧地。

枉驾:有劳大驾。

蒙:承蒙。

惠赐:指对方给以了好处。

科举职官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免:免除官职。

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 黜:废黜、贬退。

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 谪:降职远调。

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削:革职罢官。

拜:授给官职。 废:罢免或废黜。

除:免去旧职任新职。 退:⑴撤销或降低官职;⑵自己辞职。

出:出任。

斥:屏弃不用。

升:提升官职。

去:去职,被调离。

迁:调动官职升官。

左迁:降低官职调动。

革:革除官职。

擢:提拔、选拔。

罢:罢免、停职。

授:封给官职。

人名称谓

(1)人名

古人有名、字、号,当大官的死后有谥号。如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谥文忠。名和字间一般有联系,如诸葛亮字孔明,孔明就是很亮的`意思;也有反义的,如韩愈字退之,退之就和愈相反。

(2)一般称谓

直称姓名,用于自称,称轻视的人或客观介绍。称字、号、斋名、谥号表示礼貌发尊敬。还有称官爵名,称籍贯(如康有为称康南海)。有几 项边称的,一般是先烈是先官名,次籍贯,后姓名,如“余在史馆,闻翰林(官名)天台(籍贯)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马副使(官名)鸣录(名)。”

(3)谦称

王侯自称孤、寡人,大臣自称臣,一般人自称仆、不地、不佞、愚等,女子自称妾。晚辈自称小子。古代年龄称谓

孩提:幼儿时期。

不惑:四十岁。

童龄:换牙时期(七八岁)。

知(天)命:五十岁。

弱冠:二十岁左右。

花甲:六十岁。

而立:三十。

古稀:七十岁。

第3篇:关于语文文学常识的礼仪习俗

关于语文文学常识的礼仪习俗

文章摘要: 爷爷我求求您快醒来吧?每一次尘埃落定,有失落,也有释然。语文文学常识之礼仪习俗我想可能是楼里停电,时常有这样的情况。我高兴地大叫一声;而且我还看见里面的卡通不但会动,还会说话呢,这令游戏更加刺激。教官先让各班的班长用最公平的方法抽签来决定会操的顺序。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襁褓:婴儿。 不惑:40岁。

孩提:2~3岁的儿童。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50岁。

总角:幼年儿童。 花甲、平头甲子:60岁。 耆:60岁。

豆蔻年华13岁女子。 古稀:70岁。

及笄:15岁女子。 耋:70~80岁。

冠、加冠、弱冠:20岁男子。 耄:80~90岁。

而立:30岁。 期颐:100岁。

封建社会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用改字、缺笔、空字,用同义词等方法加以回避。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文学常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作者 原名,我国伟大的、、。我们学过他的课文还有、(写出两篇)。

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_____,是___(地名)作家___所作,这是一篇回忆爸爸的文章。文章采用了____手法,题目包含两方面含义:既指 又指

3、《丑小鸭》中的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但他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作者是(国家)的,此文也是作者的自我写照,是一篇带自传色彩的童话故事。请你再写出他的三部作品、、。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作者 国诗人,史称“_____之父”,著名诗作有、、等。《未选择的路》选自,作者是 国诗人。这首诗阐述的道理是:。

5、《伤仲永》选自,作者是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字-,号____世称_____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文学常识:礼仪习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学常识:礼仪习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