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练习一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6-27 07:14: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练习一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课题 教时 (31)

学习

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练习数的组成和写法。

2、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进一步学会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思考问题。

学习

重点 会运所学知识完成本单元练习题。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数的组成。

引导学生先看图说一说再独立完成。

二、练习用“多一些,少一些”不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完成教材第二题。

完成教材第三题。

三、通过操作活动,练习数的读写,巩固对数们的理解后并进行比较。

四、用2、5、8三个数中的丙个数组成两位数,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是多少?

总结:本节课你又有哪些收获? 学生活动

独立完成教材10页第一题。

订证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如:每捆10支,五捆即5个十(50)3支是三个一,五个十加三个一是53。

学生先按要求独立完成,后用“多一些、少一些”练习说话。

如:大鸟吃的虫子比小鸟吃的多的多。

……

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组内完成,我拨你写并进行比较,并有选择的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说说组数的方法,小组内完成看看哪组写的多,并进行比较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

最大数85最小数58

板书设计

练习一

--比--多一些

--比--少一些

最大数85最小数58 教学反思

第2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练习二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课题 教时 (32)

学习

目标 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正确计算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算。

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的过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

重点 正确计算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口算:

35+5064-437-306+72

70-2038+2058-54+44

二、你能算出温差是多少吗?

北京:5--15度北就的温差是多少?

上海:10--18度上海的温差是多少?

三、比较方法:可以先算出得数后再进行比较,也可以根据左右两式关系直接比较。

四、26页第四题。

1、你喜欢哪两种玩具?需要多少元?

2、说说50元可以买哪两种玩具?

五、游戏:信鸽送信。

六、图画应用题。

26页第6题,7题。

总结:说说本节课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学生活动

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并理解“温差”的意思?

想计算出这一天的温差即:用最高温度减去最低温度。

学生独立填写,指名汇报。

完成教材26页第三题。

看图,说一说你在书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在小组内练习用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全班交流。

教师出示信箱,让学生自己写算式,向信箱内投。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自己知道了哪能些信息,再根据问题列式计算。

板书设计

练习二

一班 二班

20人 23人

一班比二班少几个人23-20=3(个)

二班比一班多几个?23-20=3(个)

两班一共有多少人?20+23=53(个) 教学反思

第3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练习三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课题 教时 (33)

学习

目标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的乐趣。

学习

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计算,提高学生计算速度。

教材32页第一题,第二题。

二、图画应用题。

三、游戏:小熊投篮。你观察到了什么?小熊投中了哪几个篮?连一连。

四、接着画:

观察:发现图中的奥秘后请独立做一做。

五、写算式。得数是37的加、减法算式。

总结:说说本节课你学的开心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

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教时计时。

第二题指名学生班演,全班学生纠正。

这是小明今天所走的路线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明从家到学校,再到少年宫,共走了多少米?

小明从家到学校比从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动手做(一)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课题 教时 四、2(15)

学习

目标 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2、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新课标第一网

3、发展初步空间观察,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

重点 能用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折一折

1.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比一比。

先想后实践,再对比。

2.把长方形、三角形、圆的纸分别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比一比。

二、拼一拼

1.利用上面剪出的图形拼一拼。

三、练一练

4.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吗?

5.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成四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用这些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四、总结:说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活动

2.展示你的作品。

3.你还能拼成别的图形吗?试一试。

1.动手剪一剪,拼出有趣的图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乘船(练习课)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课题 教时

学习

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数位上的数的理解。

3、培养学生思维多样性。

学习

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口算练习

教师利用口算卡片,采用开火车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口算练习。

二、计算练习

1、了解题目意图。

师:机灵狗不小心把订报刊的统计表弄脏了,大家从这统计表中还能了解到得信息有哪些?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师:唉!真是糟糕,小朋友们能不能想想办法,把这些弄脏的数据都恢复呢?不着急,我们一起来算算一班丢失的合计这栏的数据。

师:大家算出来了吗?哪个小朋友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师:你为什么把这3个数加起来呢?

师:真聪明!我们已经帮助机灵狗找出了一个数据,大家再努力找找二班和三班丢失的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练习四(二)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课题 教时 43

学习

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继续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的混合计算。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学习

重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你们经常和爸爸、妈妈聊天吗?

师:今天小象和象妈妈在聊天呢,我们一起去听听它们聊些什么,好吗?

二、巩固练习。

1、象妈妈的年龄

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小象和象妈妈的身边,老师请两位小朋友扮演小象和象妈妈,模仿他们说话。

师:两位小朋友演的可真好。从它们的对话中,大家能获得哪些信息?

师:看来收获的信息还真多。那么谁知道象妈妈有多少岁?谁能用一个算式解决这个问题?

师: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吗?

2、小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练习一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练习一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