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狗十三》观影有感
《狗十三》观影有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狗十三》观影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夜里回到家,弟弟发来信息说,看看《狗十三》吧,何止是孩子的问题,教育的问题,他说在电影里也看到了自己的孤独。
于是我就在今夜看了这部电影。靠在床头看了这部电影,整个人沉浸在电影里。
很多人会把《狗十三》归结为教育的问题。青春期的女孩李玩,父母离异,爸爸再婚后又有了一个儿子。李玩叛逆,为了一只狗让家里鸡犬不宁。整个故事情节一点不狗血,很真实,一直到最后李玩爸爸开着车泪流满面的时候我才开始流泪。
生活里谁容易?生活里谁不孤独?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都有别人进不去的地方。生而为人,总要有责任要肩负,总要忙着应酬,总要心里流着泪脸上挂着笑的去面对这个世界。
无法评判李玩和爸爸,还有戏份并不多的`后妈。谁心里没有委屈?
我喜欢李玩,我知道这是一个有分寸的女孩子。看过很多叛逆的女孩,离家出走喝酒,跳舞,伤害自己,和男人接吻,甚至更出格。李玩自始至终很有分寸,在最后一次离家,喜欢李玩的男生陪着她,李玩痛哭的时候,喜欢她的男生想要吻她,李玩果断拒绝并说:“我不需要这样的安慰。”那一刻,我特别想为李玩点赞,想为编剧点赞。我觉得这种信息的传递最好。少男少女的爱情(感情)就应该是简单的,纯洁的,干净的。电影就应该
传递给孩子们这样的信息,喜欢也好,爱也罢,守护比肢体接触更重要!无论如何孤独,李玩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长大!
我同情李玩的爸爸。没有人想要离婚,走进婚姻之初的时候所有人奔的是白头偕老。生活里会有什么改变,会再遇到谁无法预料。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女儿的叛逆,老来的子的喜悦,酸甜苦辣也就只能自己品尝了。
有人说李玩并不够叛逆,其实她也在一直向成人的世界妥协。有吧,整部电影里有多处我们不想面对的成人世界的虚伪与无聊,可是它太真实了,我们不是如此吗?酒桌上推杯换盏的阳奉阴违,有钱人在自己家人面前的众星拱月……谁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吧?
《狗十三》,一部看过之后越发孤独的电影。
第2篇:观影有感
观影有感
一部好的影片能够将人带进影片中的场景,另一个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
我喜欢看惊悚片,紧张的气氛能够调动身体的每一个神经元,很有挑战性。万能钥匙,仿佛我就是那个拿着一把万能钥匙抵挡不住好奇心向小阁楼探秘的那个女主角,向着一个宗教信仰发出挑战,空气中的每个分子都是危险的,但还是执意要拯救出老人。七宗罪,天主教对人类恶行的分类,暴食Gluttony,贪婪Greed,懒惰Sloth,骄傲Pride,嫉妒Envy,暴怒Wrath,淫欲Lust。看七宗罪让我找回好几年前看柯南道尔的著作福尔摩斯的那种感觉。片中两个男主角性格鲜明,Morgan Freeman 饰演的老警探豁达睿智,Brad Pitt 则血气方刚,一段印象很深的是他追着罪犯没命的跑,最后当罪犯枪抵着他的太阳穴时那依旧高傲不屈的神情。最后反角死了,但是实际上他大获全胜,他完成了他所谓的作品,自认为是替天行道的使者。Seven deadly sins.Seven ways to die.我也喜欢动作片,越刺激越惊险越能让我感受到快乐。
但是,我却很清楚,那些都只是一时的,看完之后就渐渐地淡忘掉,最后不剩下些什麽。
昨天看了两部印度的片子,让我感触很深。
Idiots
他们却不是Idiots,兰彻比谁都聪明,这无可厚非。他们单纯,善良,却也不是任人摆布,实质上是用嬉闹的行为来抵抗印度普遍的填鸭式教育,试图改革这种教育体制。这部片子并非纯粹的喜剧,它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教育,友情,爱情,乃至思考问题的方法,兴趣和人生追求。还反映了印度严重的阶级和自杀问题。
当其他新生都被迫用脱掉裤子的方式来向学长表示尊敬时,兰彻却不服从,他用汤匙连接电线电源惩罚了在他门上排泄的学长。“盐水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初二物理知识,我们都学过,只有他会应用。”我们在学校里学过了很多知识,可悲的是它们除了应付在考卷试题上,有多少人能够把它们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呢。这就是应试教育。要的只是最后的那张文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我认为实践时体现能力的重要指标。我们都不该成为高分低能儿。如果取得低分就是智障,那同样可以把低能定义为一种残障,同样可悲。
他们就读的那所学校,工程学院长,学生口中的“病毒”。他把填鸭式教育的体制贯彻得很好,把学校从全国二十八搞到了第一名。他给新生上的第一课就是竞争的残酷,“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三亿个精子赛跑。”“噪鹃从来不自己筑巢,它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它们会怎样?它们会把其他的蛋从巢里挤出去,竞争结束了,它们的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
然而他是在训练人,而不是教育人。他得到了好的成绩,只能说他训练得很好,一只猛烈的狮子经过训练也会乖乖地坐在椅子上,何况是一个人。
当病毒因为厌恶兰彻对他的处处反对时,他写信告知兰彻的两个朋友,法涵和莱俱的家长,说他们的孩子交友不慎。这两封信就像两枚原子弹,广岛和长崎顿时昏天暗地。印度的社会竞争激烈,父母都盼望孩子能成功,学业成功,而忽略了他们的兴趣。法涵的父亲对他说,你现在不努力,你以后就看着别人买大房子,新车子。他完全忽视了法涵对摄影的热爱和表现出来的禀赋。工程师是个好职业,摄影没有钱可以赚,这就是现实。
兰彻考试得了第一,他的两个朋友却倒数。拍集体照的时候根据名次来做位子,兰彻坐在病毒旁边。当他们两个以为兰彻不及格时,很难过替他着急,后来知道原来他得了第一时,无言以对,发现更难过,物以类聚,身边的朋友比自己卓越,替朋友高兴却也质疑自己的能力。人类行为学,朋友失败时,你难过,朋友成功时,你更难过。矛盾的人类心理。
兰彻被病毒逼到讲台上“上课”时,他说,这里是大学,而不是高压锅,这种教育方式,不是教育,而是训练一群有思想有行为能力的人,去比赛,无时不刻地陷入进比赛竞争中,增长的不是知识,而是心理上的压力。
差生乔伊被病毒放弃了,他只是成绩比别人不好,他被放弃了,他需要的只是机会。就像风雨哈佛路里的Lizz,I'm smart.I know I can succeed.I just need a chance.A chance to clib out of this place I've born in.Everyone I know are angry and tired.They’re trying to survive.But I know that there is a world out there that is better, that’s better developed.And I want to live in it.我可以寻找各种理由对生活低头,也可以迫使自己更好地生活。前者是惰性是怯懦,后者需要执着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既然都可以,为甚麽很多人不去选择后者呢。Lizz 幸运地被给予了机会,当然这取决于她的决心她的真诚和努力,她奇迹般地进入了最高学府。
而乔伊选择了自杀,他没能被给予机会,生活把他逼上了绝路。然后这不是自杀,这是谋杀。心理上的压力无法测量,但可以知道它绝对大于绳子对他脖颈的压力,这是谋杀。
兰彻对法涵说,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道你的兴趣吗?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法涵最后鼓起勇气向他爸爸提出要求,他不喜欢工程学,逼迫他去学习工程学只能给他带来痛苦,他热爱摄影,即使辛苦,钱赚得少,那房子就买小点的,车子就买小点的,但是他却得到幸福。他那顽固的爸爸最后把为他新买的电脑盖上问他一台好的摄影机多少钱,电脑能不能拿去退时,这个情节着实感动了我。父
母即使有时强势地替子女安排道路,但大多也都是为了他们能更好地生活,社会的竞争不得不让他们警惕,优胜略汰一直是不变的竞争法则。
有个细节,当他们陷入困境时,即使惶恐,却不忘拍拍自己的心念着“一切顺利,一切顺利„„”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去哄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顺利”。
填鸭式教育,即灌输式教育。我们现在在市场上买的鸭基本上都是“填鸭”。它们肥大是因为养鸭人用含糖量高的柱状饲料塞进鸭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这样的方式使鸭子的质量下降了。人们都喜欢自然生长的。填鸭式教育的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把学生训练成了没有自己的思想,只会考试的机器。填鸭式教育教育出来的天才,绝不是因为填鸭填出来的,而在于他们能够在填鸭的教育方式下,努力保持自己的思想。
兰彻是个很经典的人物形象,他喜欢学习,即使出身不好,没有条件进入课堂,但他穿上少爷的制服偷偷去学校上课,主人发现了让他用他儿子的名字去上课,给他儿子拿学位拿文凭。他很高兴有这个机会,注重的是学到了知识,求知使他快乐,他不会去在乎那张文凭上的名字是否是他的。他看重友情,为朋友两肋插刀,害怕莱俱期末考没过又跑去自杀而去院长室为他偷考卷。他忧心教育体制给众人带来的危害,严重的阶级歧视让差一点的人躲在角落低着头,填鸭式教育出现了像“沉默者”这类的无知人类,社会的竞争压榨了人的思想,无形的心理压力随时可以致人的命,导致了居高不下的自杀率。他追求的是
卓越,而不是成功,后者使人虚荣心膨胀,“有位智者说...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地球上的星星”是阿米尔汗的另一部类似的教育题材的作品。伊桑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因为阅读障碍,他学不会读写,一排排字母在他面前只会东倒西歪全部飘到空中跳DISCO。然而他却有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并在画画方面表现出难能的天赋。大家都忽视了这一点,父母也忽视了。他们看到的只是他不会读写,作业上都打着红杠杠。他被定义为智障。他被送到寄宿学校,他觉得父母和哥哥离他越来越远了,他就像一个被遗弃的小孩,孤僻伤心难过,连最喜欢的画画都失去了兴趣。新来的代课老师发现了他,伊桑很危险,他得拯救他!
我被他在计算3+9时的想象逗笑了。他想象着自己伊桑乘着一架太空飞船带着地球一路经过了太阳木星金星等最后发现冥王星并把它消灭了剩下地球,所以他的结果是3。九大行星中论质量地球第3,冥王星第9。多可爱的孩子,他才八岁。只是读写比较难学,但是爸妈,学校的老师对他的严厉斥责让他心生畏惧感,他怀疑自己了。
美术老师发现了,他拯救了伊桑,耐心地让伊桑接受他。乃至最后举办了一场成百上千人的美术比赛,九岁的伊桑得了第一。领奖台上他抱着老师哭了,是他改变了他。
每个小孩都不应该被放弃。他们都是地球上的小星星,都有发光发亮的潜质。他们需要关心,需要理解,需要被肯定。
第3篇:观影有感
观影有感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我们应永记长征精神,而且在建国大业中我再次为我是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
第4篇:观影有感
观影有感
这部电影我已经看过好几年了,这几天却突然想起来了,它就像是能量的聚集地,给我带来了强大的力量,也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小感悟:我们任何成功的取得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努力终会获得回报。
再次重温这部电影,心里的感触还是蛮多的,一般人是无法真的体会到主人公内心的压力有多大。面对同学、老师、陌生人、甚至连自己的父亲的嘲笑、讥讽、不理解,自己的有苦说不出。每次看到他眼里噙着眼泪,心里都特不是滋味。有句俗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人本身所存在的缺点就像人所要经历的磨难一样在所难免,仅是大小不同、性质不同而已。就像剧中的主人公,如果小时候因为自身的缺陷,放弃了学习,那么会有今天的他吗?如果没有他的坚持不懈和执着,25次面试足以让他灰心丧气。看了《叫我第一名》,内心能多一份平静,
第5篇:观影有感
观影有感
不久前,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廉政警示教育片《辉煌中的跌落》。本片反映了原湖北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汪定国,在任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犯受贿罪被判无期徒刑。影片揭示了汪国定违纪违法的主要事实,剖析其蜕变的轨迹及原因。
观看影片后引起了我的沉思,我认为,汪定国的蜕变主要原因在没有把握好三点:
一是放松了世界观改造。同其他贪污腐败分子一样,汪的蜕变正是因为他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改造,动摇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背弃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出现了严重偏差,放纵私欲,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个人谋取私利、满足私欲的工具,最终迷失了方向。这提示我们,作为共产党员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思想观、权力观、地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