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定王台》阅读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6-25 07:13: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水调歌头 定王台》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 定王台》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 定王台①

南宋·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②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①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②楚望:唐宋时按各地的位置规模、发展状况,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等级。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郡。③陵阙:皇帝的陵墓。

8. 结合全词,分析“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两句的作用。(5分)

9. 这首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阐述。(6分)

8.①结构:承上启下,收束了上片的怀古,引出下片的伤今。(3分)②内容:指出从来繁华难久,盛衰无常,定王台的.变迁就是历史的见证;由此联想到人世沧桑、朝代兴废,触发了反观现实的深沉思绪。(2分)

9. 答案:①表达了岁月如流、生命短暂的感慨之意。“登临处”三句,写眼前看到的万古不变的乔木落叶和大江奔流,在哀叹历史的情绪上生发出岁月易逝之叹。(2分)②抒发了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之情。“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直抒胸臆,写出报国无门之恨。(2分)③写出了满目疮痍、山河破碎、国势日颓的忧国之思。作者借苍凉冷落的深秋景色,从侧面渲染出定王台的残破衰败,暗引南宋王朝满目疮痍、国势日颓的江山残破。

第2篇:水调歌头定王台练习及答案

水调歌头定王台练习及答案

水调歌头·定王台

(南宋)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13.“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 。(1分)

14. 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时空综览,为全词奠定昂扬豪迈的基调。

B.以问答的`形式点题,唤起对古台旧事的追忆。

C.“兴废”二字承上启下,意蕴丰富而悠远绵长。

D词的下阕情与景交融,慷慨生悲,淡有余韵。

15.结合具体诗句,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本词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四)(8分)

13.(1分)词牌名

14.(3 分)A

15.(4分)上阕先实写定王台地理位置及背景,然后虚写其曾经的繁华气势;下阕先实写定王台眼前的衰败之景,再想象昔日金兵破关南下的情景。虚实结合,时空综览,使意境苍凉雄阔,内涵丰富,表达作者忧国之思及爱国情怀。

第3篇:《水调歌头·定王台》赏析

《水调歌头·定王台》赏析

袁去华,字宣卿,我国南宋诗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水调歌头·定王台》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水调歌头·定王台

朝代:宋代

作者:袁去华

原文: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释

①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

②楚望:唐宋时按各地的位置规模、发展状况,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等级。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郡。

赏析

《水调歌头·定王台》是一首吊古伤今之作。上片以“雄跨”两字领起,展示了定王台所处的位置和广阔的背景:洞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水调歌头·定王台赏析

水调歌头·定王台赏析

水调歌头·定王台赏析1

原文: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释:

①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

②楚望:唐宋时按各地的位置规模、发展状况,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等级。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郡。

赏析:

《水调歌头·定王台》是一首吊古伤今之作。上片以“雄跨”两字领起,展示了定王台所处的位置和广阔的背景:洞庭野和古湘州。纵览时空,气势不凡。在这样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下,巍然高耸台基百尺的定王台使人自然联想到定王当日的威仪,旌旗如云,华盖千乘,丝竹歌吹,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水调歌头·定王台赏析2篇

水调歌头·定王台赏析2篇

水调歌头·定王台赏析1

水调歌头·定王台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

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

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

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

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

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

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古诗简介

《水调歌头·定王台》是宋代文学家袁去华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阕叙述词人登台纵目,周览形胜,追溯昔时的繁华;下阕则抚事伤时,抒发了词人烈士迟暮、报国无门的悲愤。全词以雄健之笔写沉郁之怀,令人哀感无端。

翻译/译文

定王台建在洞庭湖之滨,位于古湘州地界上。定王台虽然在历经千年之后已经堙没,但是遗迹尚存,那残存的台基,依然高耸百尺,令我想到定王台的修建者西汉的刘发。想当年定王到此游玩时,一定是华盖如云,旌旗招展,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水调歌头 定王台》阅读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调歌头 定王台》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