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仙汪曾祺阅读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6-25 07:13: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酒仙汪曾祺阅读答案

酒仙汪曾祺阅读答案

引导语:“酒仙汪曾祺”,是文艺界送给汪曾祺先生的一个雅号,下面是相关的知识信息,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陆文夫:酒仙汪曾祺

算起来汪曾祺要比我大一辈。作家群中论资排辈,是以时间来划分的。30年代、40年代、50年代……我们50年代的老友常把汪曾祺向40年代推,称他为老作家,他也不置可否,却总是和我们这些50年代的人混在一起,因为我们都是在粉碎“四人帮”后才活过来的。

汪曾祺虽说是江苏人,可是江苏的作家对他并不熟悉,因为他多年来都是在北京戏剧界的圈子里,直到粉碎“四人帮”后《雨花》复刊,顾尔镡当主编。有一天,叶至诚拿了一篇小说来给我们看,所谓的我们是方之、高晓声和我。小说的作者就是汪曾祺。小说的题目我记不清了,好像是《异秉》.内容有一个药店里的小学徒,爬到房顶上去晒草药等情节。我之所以至今只记得这一点,是因为我家当年的隔壁也有一个小药铺,所以看起来特别亲切,至今也印象深刻。我们3个人轮流读完作品后,都大为赞赏,认为写得太好了,如此深厚纯朴、毫不装腔作势的作品实在久违。同时也觉得奇怪,这样好的作品为什么不在北京的那几份大刊物上发表,而要寄到《雨花》来。

叶至诚说稿件已在北京的两大刊物吃了闭门羹,认为此稿不像小说也不像散文,不规范。这话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出于政治考虑的托词。我们几个人对此种说法都不以为然,便要叶至诚去说服主编顾尔镡,发!顾尔镡号称顾大胆,他根本用不着谁来说服,立即发表在《雨花》的显要位置,并且得到了普遍的赞扬和认可。从此,汪曾祺的作品就像雨后春笋,在各大刊物出现。

上世纪80年代的初期,作家们的活动很多,大家劫后相逢,也欢喜聚会。有时在北京,有时在庐山,有时在无锡,有时在苏州。凡属此种场合,汪曾祺总是和我们在一起。倒不是什么其他的原因,是酒把我们浸泡在一只缸里。那时方之已经去世了,高晓声、叶至诚和我,都是无“酒”不成书。汪曾祺也有此好,再加上林斤澜,我们四五个人如果碰在一起的话,那就热闹了。一进餐厅首先看桌上有没有酒,没有酒的话就得有一个人破费。如果有,几个人便坐在一起,把自己桌上的酒喝完,还要到邻桌上去搜寻剩余物资,直喝得服务员站在桌子旁边等扫地,有时候我们也会找个地方另聚,这可来劲了,一喝就是半天。我们喝酒从不劝酒,也不干杯,酒瓶放在桌上,谁喝谁倒。有时候为了不妨碍餐厅服务员的工作,我们便把酒带回房间,一直喝到晚上一两点。喝酒总是要谈话的,那种谈话如果有什么记录的话,真是毫无意义,不谈文学,不谈政治,谈的尽是些捞鱼摸虾的事。我们都是在江河湖泊的水边长大的.,一谈起鱼和水,就争着发言,谈到后来酒也多了,话也多了,土话和乡音就都出来了,汪曾祺听不懂高晓声的武进话,谁也听不懂林斤澜的温州话,好在谁也不想听懂谁的话。此种谈话只是各人的一种抒发,一种对生活的复述和回忆。其实,此种复述可能已经不是原样了,已经加以美化了,说不定哪一会会写到小说里。

汪曾祺和高晓声喝起酒来可以说真的是陶然忘机,把什么都忘了。那一年在上海召开世界汉学家会议,他们二人和林斤澜在常州喝酒,喝得把开会的事情忘了,或者说并不是忘了,而是有人约他们到江阴或是什么地方去吃鱼、喝酒,他们就去了,会也不开了。说起来这个会议还是很重要的,世界上著名的汉学家都来了,因为名额的限制,中国作家参加得不多。大会秘书处到处打电话找他们,找不到便来问我,我一听是他们3人在一起,就知道不妙,叫秘书处不必费心了,听之任之吧。果然,到了会议的第二天,高晓声打电报来,说是乘某某次列车到上海,要人接站。秘书处派人去,那人到车站一看,坏了,电报上的车次是开往南京的,不是到上海的。大家无可奈何,也只能随他去。想不到隔了几个小时,他们弄了一辆破旧的上海牌汽车,摇摇摆摆地开上小山坡来了,问他们怎么回事,只是说把火车的车次记错,喝酒的事只字不提。

还有一次是在香港,中国作家协会组织了一个大型的代表团到香港访问,代表团内有老中青三代人,和香港的文化界有着多方面的联系,一到香港就乱了,你来请,他来拉。那时香港请客比内地厉害,一天可以吃4顿,包括吃夜宵在内。汪曾祺在香港的知名度很高,特别是他在一次与香港作家讨论语言与传统文化的发言,简直是语惊四座。当时,香港有一位文化人,他的职业是看风水和看相,灵验有如神仙。不知道他怎么会听说汪曾祺也懂此道,并尊汪曾祺为大哥。他一定要请汪曾祺吃饭,请黄裳和我作陪。我因为晚上要开会,不能去。到了晚上十一二点钟,我的房门突然被人猛力推开,一个人踉跄着跌进来,一看,是汪曾祺,手里还擎着大半瓶XO,说是留给我的。大概是神仙与酒仙谈得十分投机,喝得也有十分酒意。汪曾祺乘兴和我大谈推背图和麻衣相,可惜当时我有点心不在焉,没有学会。

汪曾祺不仅嗜酒,而且懂菜,他是一个真正的美食家。因为他除了会吃之外还会做,据说他很能做几样拿手的菜。我没有吃过,邓友梅几次想吃也没有吃到。约好某日他请邓友梅吃饭,到时又电话通知,说是不行,今天什么原料没有买到,改日。到时又电话通知,还是某菜或是什么辅料没有买到。邓友梅要求马虎点算了,汪曾棋却说不行,在烹调学中原料是第一。终于有一天,约好了时间设有变,邓友梅早早地赶到。汪曾祺不在家,说是到菜场买菜去了。可是等到快吃饭时却不见他回来,家里的人也急了,便到菜市去找。一看,他老人家正在一个小酒店里喝得起劲,说是该买的菜还是没有买到,不如先喝点吧.一喝又把请客的事儿忘了。邓友梅空欢喜了一场,还是没有吃到。看来,想吃酒仙的菜是不容易的。

从陆文夫的《酒仙汪曾祺》中看出汪曾祺性格特点:内敛,不张扬,喝酒时不劝酒;儒雅,喝酒为与好友聊天,写文章助兴;随性,因喝酒忘记客人,忘记买菜宴客.

汪曾祺的文风是淡而有味,文如其人,这也是汪曾祺的性格特点.

散文——《酒仙汪曾祺》

“酒仙汪曾祺”,这是文艺界送给汪曾祺先生的一个雅号。

事实上,汪先生的恋酒也早已不是什么秘闻,汪先生早在少年时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汪先生还很小,才十几岁。他的父亲每次喝酒都要给他倒上一杯。父子俩相对而饮,想必其乐融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汪先生喝了一辈子酒。国酒、洋洒,名酒、散酒,汪先生都喝。其于酒中获得的乐趣,恐怕只有汪先生知道,别人是很难知晓的。最近两年,汪先生因为身体欠佳,几乎很少喝酒了。不知汪先生忍受了多大的煎熬。

我是1986年认识汪先生的。那年10月1日我第一次到汪先生家。在那以前,我已和汪先生有了整三年的书信来往。那天,汪先生亲自下厨,为我备了几样佳肴。入席前,汪先生对夫人说:“今天难得小宋来了,我就和小宋喝两口吧。”夫人就笑着对我说:“他身体有病!平时我是很少让他喝的。今天你来了,他挺高兴,你就陪他少喝点。”汪先生说:“小宋是煤矿出来的。煤矿出来的都能喝酒,你让少喝点,那不委屈了小宋吗?”我连忙解释道:“我开过颅,不敢多喝。但陪您喝几杯,那是完全可以的。不过,您身体有病,我也早已有所耳闻,所以我觉得您还是少喝点好。”汪先生听后,便和夫人都很关切地询问我开颅的事,然后才一一入席。席上,汪先生和夫人分别坐在我两旁,一个劝我吃菜,一个劝我喝酒,不知不觉竟放倒了一瓶。这时,先生夫人说什么也不让喝了,汪先生才很痛苦地做罢了。

从此,我便知道了汪先生是非常爱喝酒的。

1988年4月,汪先生到大同为《北京文学》函授班的学员面授,和我同住一室。那时,市场上买不到汾酒,我便只好给汪先生准备了三瓶北方烧。我想,汪先生在大同只呆三天,三瓶北方烧是够了。谁知,两天不到,三瓶北方烧竟一滴也没剩下。我非常惊讶汪先生的酒量,也深知汪先生的恋酒程度,那是很少有人匹敌的。68岁高龄,两天不到,报销了近三瓶北方烧,开玩笑呢……

那三天,我想汪先生可真是过足了酒瘾。

每天中午将近十一点半汪先生就对我说:“志强,来!咱们喝口酒,吃饭。”说着,汪先生先给我倒上二两,再给自己倒满一茶碗。“我的天!”我心里暗自叫道,“这是喝口酒么?汪先生,您这口也太大了吧,”汪先生端起茶碗,吸溜就是一大口。“嗯!这酒味道不错!和汾酒不差上下。”汪先生称赞道,捏起几粒花生米,扔到了嘴里。黄昏六点多,汪先生又对我说;“来!志强,咱们喝口酒,吃饭。”又倒了满满一茶碗。晚上睡觉前,参加面授的学员们都回房间休息去了,只剩下汪先生和我。汪先生就又对我说:“志强,来!咱们喝口酒,睡觉。”依然倒满一茶碗。像汪先生这样喝酒,我以前没见过,以后也没见过。

那三天,我一直处于一种左右为难的境地。汪先生爱喝酒,在家里有夫人看着,守着,不能尽兴。如今出来了,夫人不在跟前,可以尽兴了,我又怕汪先生真的会喝坏了身子。每次汪先生喝酒,看他喝得那么香,那么有滋味,阻拦吧,实在于心不忍,不阻拦吧,又实在为他的身体担心,所以,每到吃饭时,我都事前叮嘱一些人少劝汪先生喝酒,可汪先生每顿饭依然要喝不少。但就这样,那三天,汪先生喝了那么多酒,我却没有发现一次汪先生有喝多了的迹象。汪先生似乎没有喝醉的时候。

面授后不久,我到北京看望汪先生,先生夫人问我:“小宋,曾祺在大同一定喝了不少酒。”我笑了。汪先生也笑了,说:“没喝多少,”先生夫人不信。我只好以实情相告。这时,汪先生的小孙女汪卉就摇晃着身子对我说:“爷爷喝酒……”意思是汪先生喝酒喝得站立不稳了。先生夫人对我说:“他爱喝酒,我又管不住他。在家里,有我呢,还行!到了外边,我就看不住他了……每天出去买菜,他走到一个小饭店,买几两,喝了;走到一个小饭店,买几两,喝了。回家了,他也喝够了。有一次,汪卉从窗户里看见了他,就叫我:‘奶奶,看爷爷——’我一看,又喝多了。走路的样子——就和汪卉刚才学得那样。”汪先生笑着说:“别听她的。”先生夫人说:“人们都叫他酒仙,”汪先生说:“有一回《讽刺与幽默》登了一位漫画家(哪位?我忘了)画我的漫画,题目就叫《酒仙汪曾祺》。”

第2篇:酒仙网

酒仙网概述 仙 网

酒仙网(公司原名称为北京酒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2013年9月正式更名为酒仙网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酒仙网”),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酒类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公司,主要从事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地方畅销品牌以及进口优秀品牌等酒类商品线上零售,同时为酒企提供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经营范围包括白酒、葡萄酒、洋酒、保健酒、啤酒等。

酒仙网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广州、天津、武汉等地拥有子公司和运营中心,同时,成都、沈阳运营中心正在筹建中。公司借助现代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全品类酒类及相关消费品的销售服务,除了做好酒类线上零售之外,还逐步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为酒企提供电子商务领域的综合服务。目前,酒仙网已经和国内500多家酒企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与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十余家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实现深度合作。

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酒仙网成为中国最大的酒类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公司,并赢得众多专业投资机构的青睐,截至2014年4月中旬,相继获得广东粤强、红杉资本、东方富海、沃衍资本、单仁资讯等机构和部分个人投资者五轮共计6.3亿元的投资。

酒仙网遵循“质真价优、快速便捷”的经营宗旨,为消费者提供名优品牌、真品保证、性价比高、配送快捷的精准服务,充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彰显消费者品位生活特质。酒仙网以诚信为本,视品牌如生命,凭借十多年的酒类经营历程,忠实履行“买真酒就上酒仙网”的道德承诺。

企业优势

酒仙网创始人及核心团队在传统经销渠道业务方面经验丰富,有着较强资源优势,已与全国80%规模以上酒企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并逐步实现了全品类扩张,充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同时,酒仙网提倡“广结善缘 合作共赢”的新电商精神,与重多平台电商实现深度合作,保持着很强的渠道优势,在酒类电商领域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除此之外,酒仙网还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发挥在电商领域的专业运营、管理、人才的优势,逐步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为酒企提供电子商务领域的综合服务,除了整体运营酒企在酒仙网官网、天猫、京东等平台上的旗舰店之外,还提供产品开发、品牌宣传、产品营销、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一系列配套服务。

此外,酒仙网还成立了酒快到子公司,启动O2O战略,进一步完善了对酒企的电商综合服务,可以帮助线下经销商分享电子商务红利。

酒仙网全体员工秉承着“一群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理念,专注于酒类行业,积极寻求模式创新及管理突破,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无国界功能,为中国酒品走向世界搭建平台,为世界酒品融入中国创造条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为成为世界一流酒类流通企业而努力奋斗。

发展历程

2014年初 酒仙网获得红杉资本续投、单仁资讯及多名个人投资者投资2.6亿元。2014年3月19日 酒仙网成立酒快到子公司,开启O2O战略,进一步完善了对酒企的电商综合服务;

2013年底 酒仙网获得沃衍资本、东方富海追加投资1.65亿元。

2013年12月 酒仙网天津子公司成立,天津运营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2013年11月11日 酒仙网单日销售突破2.21亿,较2012年双十一增长367%。2013年9月公司正式更名为酒仙网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酒仙网”。2013年7月酒仙网与京东商城实现深度合作,酒仙网携百家酒企入驻京东商城。2013年7月茅台集团与酒仙网实现深度合作,酒仙网成为茅台集团首家网络授权经销商。

2013年5月酒仙网启动啤酒板块,正式上线多款国内外知名啤酒品牌。在相继拓展红酒、洋酒领域之后,终于跨入消费最为大众化的啤酒领域,自此,酒仙网成覆盖全品类酒水的酒类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公司。

2013年4月9日 酒仙网葡萄酒分站正式上线,同时启动“万名家庭品酒师成长计划”。2012年11月 酒仙网“双十一”销量6105万,为去年同期的6倍多,是天猫双11中唯一一家参与主会场并且销量过千万的酒类电商。

2012年11月 双11酒仙网首推真酒险,与保险公司共筑双重信誉险。

2012年8月酒仙网获得C轮融资,由北京沃衍资本管理中心、华兴资本等多家基金联合投资1.1亿元,华兴资本为独家财务顾问。

2012年5月酒仙网与1号店实现深度合作。

2012年4月酒仙网与苏宁易购实现深度合作。

2012年4月酒仙网与当当网实现深度合作,当当网酒类频道由酒仙网独家运营,开创垂直电商与综合电商的合作新模式。

2011年12月 酒仙网上海、广州子公司成立,两地运营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2011年11月酒仙网成功完成B轮融资8000万元,由红杉资本和东方富海资本联合投资。

2011年11月 酒仙网联合淘宝商城举办“双十一”活动,首次日销售额突破千万大关。2011年9月酒仙网与淘宝商城实现深度合作,标志着酒仙网跨入顶级B2C的行列。2011年9月酒仙网两周年庆典在中国大饭店举行。

2011年7月酒仙网入选《创业家》杂志社中国最具投资价值黑马企业 50 强。2011年4月酒仙网获得广东粤强集团的A轮融资1500万元。

2011年3月 酒仙网第三次网站改版上线,标志着酒仙网技术开发与网站建设方面自我建设的进程全面提升。

2010年9月酒仙网第二次改版上线,标志着酒仙网由传统企业转型为互联网企业。2010年5月北京酒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开始全国化运作。

2009年9月酒仙网在山西太原创办。

企业文化

创业文化

酒仙网全体员工时刻保持创业时的心态,勤奋务实,追求卓越,永不放弃,加强忧患意识,不断突破自我。

专注文化

我们坚守“一群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始终专注于酒类行业,积极寻求模式创新及管理突破,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为成为世界一流酒类流通企业而努力奋斗。

合作文化

消费者、供应商、电商平台、员工及其他合作者是酒仙网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努力营造公平、简单、正直的人际文化;互助、和睦、仁爱的家文化;散财即聚财,相逢即贵人的合作文化。

第3篇:杜甫 酒仙

杜甫 酒仙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酒仙这个称号好像是李白的专利,所以老辈儿的人喝了酒就敢说有李白的感觉,随便一个酒楼都敢叫“太白楼”。还有很多李白喝酒的小故事,让人称赞喝酒的境界。比如泾川豪士汪伦,久慕李白大名,非常希望有机会一睹这位大诗人的风采。他听说李白将要到安徽来游玩,就修书一封,邀请李白赴泾川游历。其中写道:“先生喜欢旅游吗?这里有十里桃花的美景;先生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供您痛饮。”李白读后,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泾川,却根本没有看到什么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告诉他:“花是潭水名,并无桃花;万家是一位店主的姓,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哈哈大笑,尽欢而散。其实喝酒能达到仙人级别的有的是,杜甫写的那个《酒中八仙歌》里面八个人都可以叫酒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汪曾祺夏天答案

汪曾祺夏天答案

汪曾祺笔下的夏天有什么特征?大家知道哪些?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汪曾祺《夏天》阅读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人们往往把栀子花和白兰花相比。苏州姑娘串街卖花,娇声叫卖:“栀子花!白兰花!”白兰花花朵半开,娇娇嫩嫩,如象牙白色,香气文静,但有点甜俗,为上海长三堂子的“倌人”所喜,因为听说白兰花要到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酒仙老爸作文

酒仙老爸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酒仙老爸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酒仙老爸作文1

圆脸平头,眼睛又小双圆,一笑起来就成了两条缝。这人是谁?我的酒仙老爸啊!

老爸没事儿就爱喝二两小酒儿,酒后会发酒疯,那场面既搞笑又滑稽。有次老爸喝完酒,不能骑车回家,就让老妈去接驾。回来后老爸一边呕吐一边哭诉:你们都欺负我,以后我再也不跟你们玩儿了,就***对我最好,你们俩白眼狼也不去接我!你们都是坏蛋,就是***最好我和姐姐都被他说蒙了,方丽洁,方丽洁!姐姐一边指着老爸,一边给我发指令,快快快!用老爸的手机给他录视频!我二话不说,立刻拿起手机进入工作模式,老爸还在絮絮叨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汪曾祺《岳阳楼记》阅读答案

汪曾祺《岳阳楼记》阅读答案

汪曾祺

岳阳楼值得一看。

长江三胜,滕王阁、黄鹤楼都没有了,就剩下这座岳阳楼了。

岳阳楼最初是唐开元中中书令张说所建,但在一般中国人的印象里,它是滕子京建的。滕子京之所以出名,是由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国过去的读书人很少没有读过《岳阳楼记》的。《岳阳楼记》一开头就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虽然范记写得很清楚,滕子京不过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然而大家不甚注意,总以为这是滕子京建的。岳阳楼和滕子京这个名字分不开了。滕子京一生做过什么事,大家不去理会,只知道他修建了岳阳楼,好像他这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滕子京因为岳阳楼而不朽,而岳阳楼又因为范仲淹的一记而不朽。若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会有那么多人知道岳阳楼,有那么多人对它向往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酒仙汪曾祺阅读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酒仙汪曾祺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