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远山,故人散文
远山,故人散文
无论走多远,童年的家乡是一生的牵挂;无论到何时,儿时的玩伴是最深的记忆!
——题记
我的家乡坐落在赣南山区的一个偏远但还算热闹的乡镇,用青山绿水来描述似乎有点太小家子气,莽莽苍苍、无边无际的森林是我对她最深的印象!从记事起,“呦吼、呦吼”的砍树号子就是最熟悉的声音;高空索道“嗖嗖”飞快滑下的树干就是最神奇的画面;每天从家门前土路走过的是成百上千辆拉满木头的人力板车,浩浩荡荡、川流不息;门前的小河一到雨季就漂满大大小小的圆木头,你挤我拥堆满了河道,国有林场在下游修建了拦河坝……孩提时代的一切的记忆似乎都与这些树木相关。大山给外面的世界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宝贵资源,森林也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宝库,任由人们随意挥霍!但由于交通不便,加上可耕种农田稀少,这里的乡亲却一直生活得非常穷困,蘑菇、山笋都不经饿,野果也只是聊以慰藉!小伙伴中能喝饱稀饭的都还算是富人,绝大多数只能靠红薯、野菜垫肚……
在山里,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与村里的玩伴一起长大,结交了很多发小,但记忆最深的还是我们的孩子王--鸭鸡佬。他是生产队长的儿子,据说他的名字与当年割资本主义尾巴有关,因种种原因要把家里的千辛万苦饲养的鸡鸭处理掉,万般不舍中就把孩子的乳名叫成鸭鸡佬,反正在乡下名字越贱,孩子越好养,也没人太在意。因年长几岁,又机灵果敢,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村里的孩子王,他常常带着我们与邻村的孩子冲冲杀杀,惹过不少祸,但他从不恃强欺弱,颇有江湖道义。山里的老百姓虽然质朴好客,但领地意识非常强,邻村的村民常常会为水源、地界争得头破血流,所以小孩子们从小耳闻目染,常常为砍柴、拔草的地界发生冲突,打架也就难免!孩子们的规则很简单,谁拳头硬谁说了算,大人也从不参与,比如对某个地界有争议,各自聚集好队伍,打一次群架,谁输了走人,村子里的孩子都得认,所以那个时候村子里的孩子很团结,邻村里就是亲戚家的小孩也照打不误!记得有一次,为了到河弯里抓鱼(河弯鱼多),我们与河对面村子的孩子又发生了冲突,双方约好在河边决战。鸭鸡佬当即召集了村里的小孩,因为我们村子小,人数不占优,所以他带大家找了一个地势高的堤坝,让小一点的小孩子准备好很多小石头并躲起来,他带着七、八个大点的孩子在河边迎战,对方果然聚集了二十多个人,气势汹汹向他们围过来,很快就在河中间扭打在一块,不过鸭鸡佬他们很快就有意往我们埋伏的地方边打边撤,到了堤坝下,一声呐喊,我们七、八个小小孩从高处将石头一阵猛扔,对方猝不及防,不少人被砸的鬼哭狼嚎,由于不知我们的底细,对方很快溃败而逃……那时,在我们这些小跟屁虫眼里,鸭鸡佬就是我们的英雄,按现在的话,我们则是他的铁杆粉丝!
时间过得很快,八十年代初,山里的人们突然开始活泛起来,不知谁带的头,也不知哪天开始的,大家都打起了山里树木的主意,成片成片的树林被砍,没用几年,离村子近一点的山一座座就像被剃了光头,光秃秃的!后来就住进了森林公安,到处抓人,并在村里开宣判大会!山毁了,村里不少能人因乱砍乱伐也坐了牢,鸭鸡佬的家也被牵连!山里人指望靠山吃山的梦想被破灭,很多年轻人开始外出打工,鸭鸡佬也怀揣梦想到了广东,在一家化工厂干了好几年。他脑子灵活,很快就知道工厂的原料是松脂,这在家乡到处都是,所以他回到村里,开始收购老百姓的'松脂,简单加工后,用铁桶罐装好发往广东!由于采集松脂需要在一棵棵松树上划个口子,再一滴滴慢慢用容器收纳,山里老百姓还要翻山越岭拿回来,价格自然不低;后来,在广东方面的技术支持下,鸭鸡佬又掌握了用松树枝干直接熬油的办法,他在马路边上就搞了好几个土炉子,熬起了松油。这种办法成本很低,但是气味很大,加上烟熏火燎,污染非常严重,工人被呛的咳嗽不止,没多少人能坚持下来干这活,鸭鸡佬招不到人手时,就常常只能自己身先士卒、赤膊上阵!应该说,那几年鸭鸡佬赚了不少钱!
积累了第一桶金,有了资本后,他在生意场上开始大显身手,他收购山货、贩卖特产,同时他因为熬油落下的毛病,日夜咳嗽,也逐渐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所以他还种植了近百亩果园,就在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突然在2009年春节前的某天他就咳嗽的厉害,并吐出了血痰。开始还以为是劳累过度所致,所以在家里调养,可咳嗽一天天严重,最后不得不住进了县医院。到医院检查发现整个肺都熏黑了,比每天抽几包烟的人都厉害!随即他被送到地区医院,并被确诊为肺癌!记得2008年的国庆节,我去造访他,他还精神焕发、喜气洋洋地在他的果园摘了满满一麻袋新品脐橙送给我,转眼春节的时候,他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了。地区医院的医生告诉他的家人,鸭鸡佬的生命不多了,住院或者回家都差不多。眼看这人正值壮年就要离开,家里人始终不能释怀,到处求医问药,并打听到广东有专门治疗肺癌的专家和医院,虽然这边按规定不能转院,需要全部自费,但怀抱对生命的期盼,加上家里稍有积蓄,他们还是千里迢迢赶往了广东!在广东接受了几期的治疗,病情稍微稳定,10年的国庆节他还从广东打来电话,希望我还能再到他的果园去,他还告诉我,他的一个堂兄从小体弱多病,一直有哮喘,所以从来没有去打工,只是在山里种些果树,养点鸡鸭,现在五十多岁,哮喘反而不犯了,精气神足得很,他希望回去后,好好跟他堂兄学习!他还一再叮嘱我回到家乡一定要常到他山里的果园去坐坐,并要学会早点调养自己。我还在电话里为他的病情稳定,以及他对身体的重视感到欣慰,一再要他保重,并约定来年的国庆节再在他的果园相聚!
2011年的国庆,我如约回到了家乡,可惜故人已不幸西去,据他家人说,他在7月的盛夏,终没能抗住病痛的折磨,含恨而终,还没过完他47岁的生日,他留给家人最后的嘱托:一定要多栽树,钱再多买不了洁净的空气,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再次踏上故乡的热土,斯人已逝转眼5年,望着故人生前栽下的果树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心中默愿家乡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第2篇:远山尽头-记事散文
远山尽头-记事散文
记得去年七月,我最后一次爬家乡的老鸹山。
那是我外出到遥远城市,打工回来后的事情。那天不知什么原因,单纯的很想去,爬远方那座在我童年里的山,于是我便没有迟疑的独自向着山的方向走去,就这样沿着曾经和弟弟一起走过的,已经逐渐难以辨别的路,穿过山脚的树林朝着山顶攀登。
说起这座山,在我的小时候,它却是我向往里“高大”“遥远”的山峰。直到后来慢慢长大,在爸爸的陪伴下第一次爬过这座山,后来也和弟弟嬉戏着到山上玩过几次,再后来便是我离开家乡到远方的城市上学。想来我已走过嵖岈山仰望过嵩山这些更高的山,却无法放下这家乡平原上的小山。
老鸹山,这个奇特的名字的由来,在记忆中早已变得模糊,好像是在很早的时候,我曾曾祖父成长的年代,被饿死的人的尸体都抛弃在那座山上,引来了很多乌鸦的原因,不过这只是存在于父亲曾给弟弟和我讲起他的故事里。当时几岁的我和弟弟总会爬上屋子后的柴垛,张望着晨雾与初阳下老鸹山的远与高。孩提的梦想由此而生,什么时候去看看这座山?是不是真的有很多的乌鸦。
那天,仿佛是多年后的时光重现,终于我再次来到她的脚下。这段并不遥远的距离,却使自己的童年有着这么多的期盼与向往。这种感觉好像长大后上中学时,倚在教学楼栏杆向远方遥望的自己,在心里默默念叨,什么时候能够越过重重的山峦,到山那边的城市看看。我从山脚下沿着小路,穿梭在眼前这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慢慢走着,看着风景,看着回忆。漫地的小花和青草相间分布,偶尔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突然在不远的前方,一些散乱堆放着带牙石块映入眼帘。猛然我意识到我是走过这里的,曾和弟弟一起,也许山路改变了一次又一次,但不变的是存在我记忆中,那些走过路过的深刻留念。当年弟弟和我,带着些胆怯,穿过这片幽深的树林,树林的尽头是一片开盛的芝麻地,漫漫白色花的海洋,在山脚下独成一处风景。因此弟弟和我堆了这堆石块做路标,为了下次来玩。我拉着弟弟的手,从花丛中跑过,在大石头上爬过,跑进半山腰的送子菩萨庙,欢快地站在山顶大喊。“哥哥看到没,我们的家好小”弟弟指着家的地方给我说。是呢,好小好小。
我渴望着远方,同时又胆怯着远方,不过最后我还是选择了远方。即便是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做火车,第一次离家这么长时间,我终究踏着大学的启程,穿过重重的山,来到了未知的城市。我走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没有导游,没有邂逅,也没有太多牵绊,在这条分离又重合的路上成长。我跨过了那堆散乱的石块,展现在我面前的,却是一片荒芜。“已经不复存在了吗?”“那些时间呢?”我在心里反复询问自己。当我站在山顶,去向下张望,曾经那个弟弟指着小屋的家,已经不在了。那些曾经存在于视野里山下的青砖瓦房,也已经成了高楼别院。
在这通往远山尽头的旅行中,我终于明白,过去了的就再也不会回来。人生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回走,那些未知的足印下留有怎样的色彩,你想追觅怎样的生活,正待你坚定的前往。
第3篇:远山之念散文
远山之念散文
两年前,曾经有一个人在离开我时,曾那么忧心忡忡地对我说:“以后的路途中,不要太过强烈的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否则,你终将伤害的是你自己。因为,没有人会真正懂得你这样做的初衷。”当时,还没有经历很多世事的我是轻狂的:我以为,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会向她一样了解我、包容我、原谅我。所以,对她当时的担忧,我竟不以为然。现在看来,我还是错了。
终于明白,那年,那月,那日,那一刻,她转身的瞬间眼里流淌的凄伤……
此去经年,一个人就这样在佯装的麻木中一天天走了过来。不长的路途,有时候会突然觉得延伸的很长、很长。会突然觉得走了很久、很久。我以为我的心已经死在了某一角时光深处,我以为,我会就这样在忘却的静默中一直走下去,直到,一个人的天荒地老。现在看来,我还是把自己看的太过风轻云淡。
当四月的天空幻
第4篇:远山的寂静散文
远山的寂静散文
薄暮黄昏,独自一人登山闲游。归鸟的叫声不绝于耳,山间的烟雾飘散着,我轻轻的走在一条杂草丛生的山路上,脚下不时传来枯枝和落叶的声音。心中无比平静,我四处打量周遭的一切。
远处,是一片小树林,远远看去,别有一番意境。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也没有人心的复杂。我深深的呼吸着,空气中是野草和泥土的味道。我想,这样简单地置身山间,便是我所渴望的一份心灵的寂静。
目光所及之处,早已没有了人影,我喜欢这样的安静,仿佛有种遗世而独立的感觉。我是何其幸运,在有生之年能一人觅得一隅清静之地。我不愿与人分享,也不愿被打扰。如果岁月愿意流过这里,我打算就在这里苍老。那时,我会枕着枯枝落叶安眠,我会在清晨的阳光里醒来。
山路越往前走,越陡峭难行,好在我自小生长于农村,这样的路不会是我原路折返的.借口。在这样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