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6-24 07:13: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应用连乘计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理解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 培养学生爱校护校的主人翁情感。

教材分析

在二年级时学生对连乘的运算顺序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于运用连乘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并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本节课的原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买矿泉水”,在“试一试”中有一道题“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本节课的实际教学内容正是因此所得到的灵感。备课时我考虑到估计学校约有学生多少人,必须基于学生对学校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恰逢我校正在开展“我爱我校”的活动,于是我灵机一动,将教学的具体内容换成了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题材,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爱校护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征对具体题目进行正确估算,哪种类型的题目要用连乘来计算。

教学关键

找关键字句解决连乘问题。估算找类型。(看哪个数最接近哪个整十整百:一类要多估,如:带钱买东西,买布做衣服等;另一类可少估,如:计算题。)

教法

分析法、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讲解鼓励等教学方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倾听等学习方式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目的以“了解学校”为主线,使学生被熟悉的校园景象所吸引,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发现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学习中。)

师:孩子们,你们已经在杭西小学学习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你们对我们学校都有哪些基本了解?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1:我们的学校很大。

生2:学校有两栋教学楼,旧楼有3层,每层有4间教室,还有一栋“逸夫楼”,里面有专用多媒体教室和( )老师办公室、校长室以及学生教室。

师:同学们对学校的建筑了解得真清楚,旧楼就是我们的教室所在的教学楼。(小黑板出示:旧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4间教室,每间教室有4盏灯。)

师:看了这段话,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那些数学问题?

生1旧教学楼一共有48盏灯,我是用乘法算出来的。

……教师将学生回答的相关信息板书)

(继续出示小黑板:三(2)班教室,老师说道: “欢迎参观三(2)班教室,我们的教室里有4组,每组有5套课桌椅,每套课桌椅148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问题“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展示出来。)

师:估计一下,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

(评析“了解班级”的教学情境一下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板书学生对自己班级所在教学楼进行了解所发现的数学信息,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目的解决“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的问题要用连乘的方法,这是本节课的一个新知识,对此结果进行估算是给孩子们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此处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一方面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和进行估算的方法,另一方面也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交流的机会。)

1.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怎样估算“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让每个孩子都有交流的机会。

2.全班交流,请代表说说自己小组的估算方法。

生1:我们组是这样估算的,一组有5套课桌椅,4组就有20套课桌椅,我们把每套课桌椅148元看作150元,20×150=3000元。

生2:我们组是这样估计的,一个组有5套,1套148元(看作150元),1组就是750元,4组就是750×4=3000元。 买矿泉水

第2篇: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6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能力目标: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法则生成的科学性和使用的便捷性,感受数学在生活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乐趣。教学重点:

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学校要开运动会了,老师要给同学们买一些矿泉水。看看老师在买矿泉水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解决,好吗?

2、师:(教师课件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遇到了什么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解决买矿泉水时遇到的问题。(板书课题:买矿泉水)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题,从中能获取那些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师:谁来汇报一下?

生:我获取的信息是:张老师买来2箱矿泉水,每箱24瓶,每瓶3元。问题是:一共花了多少元?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叙述的完整性,可让其他学生补充。)

2、初步估算,培养数感

师:张老师买2箱饮料大约需要多少钱呢?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说说自己估算的方法,生:把24瓶看做25瓶,2箱大约50瓶,每瓶3元,2箱一共最多150元。

生:1箱看做20瓶,每瓶3元,1箱60元,2箱大约120多元。生:1箱大约70元,2箱大约140元。

师:大家估得都不错,看来答案在120元和150元之间。对于学生出现的多种估算方法,肯定学生合理的估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估算策略,总结估算的方法。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师:接下来我们来算一算张老师到底花了多少钱呢?验证一下我们的估算结果。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算式的含义和计算的过程)

生1: 24×3=72(元)72×2=144(元)生2:24×3×2 =72×2 =144(元)

生3:24×2=48(元)48×3=144(元)生4:24×2×3 =48×3 =144(元)

师:我们探究出了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表示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结合算式,理解连乘算式运算顺序,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生:24×3×2 是先算一箱多少元?再算2箱多少元? 生:24×2×3 是先算两箱一共多少瓶?再算一共多少元? 师: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三、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解决后班内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2、完成试一试第2题:估计你们学校有多少人? 师:要想估计学校大约有多少人,必须知道些什么? 生:每班有多少人?有几个班级?

生:每班大约50人,约60个班级,一共有约3000人。师: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一个年级约500人,6个年级约3000人。

四、回顾与小结:

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3篇: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运动会上,张老师给同学们买了两箱饮料,共花了多少钱?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结合买饮料这个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小组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解释各自的估算过程。

3.汇报算法:

(1)一箱饮料大约70元,两箱饮料大约140元。

(2)一箱饮料超过60元,两箱饮料就超过100元,但不到200元。

4.学生独自解决共花了多少钱?。

5.小组内交流各自算法。

6.汇报算法:

(1)

(2)

三、拓展应用

1.1547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运动会上, 张老师给同学们买了两箱饮料,共花了多少钱?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结合买饮料这个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小组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解释各自的估算过程。

3.汇报算法:

(1)一箱饮料大约70元,两箱饮料大约140元。

(2)一箱饮料超过60元,两箱饮料就超过100元,但不到200元。

4.学生独自解决共花了多少钱?。

5.小组内交流各自算法。

6.汇报算法:

(1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小学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学设计(精选7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学设计(精选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合作、交流,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具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温习铺垫

1、口算

20x3= 0x6= 8x0= 24x3=

12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的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的说课稿

教学目标

1.应用连乘计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理解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 培养学生爱校护校的主人翁情感。

教材分析

在二年级时学生对连乘的运算顺序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于运用连乘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并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本节课的原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买矿泉水”,在“试一试”中有一道题“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本节课的实际教学内容正是因此所得到的灵感。备课时我考虑到估计学校约有学生多少人,必须基于学生对学校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恰逢我校正在开展“我爱我校”的活动,于是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基础上,探索连乘的估算方法和计算方法,理解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同时学会通过具体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的能力,结合生活实际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在备课时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竖式计算的方法,这一节学习的新知识点是在这个基础上的两步计算,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课前铺垫,降低教学难度。

课前复习时,复习乘法计算的一步应用题,让学生巩固乘法的意义,把新知的例题改为两道一步计算的应用题,这样就为后面学习两步连乘应用题打下了铺垫,降低了难度。

二、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让生活问题数学化。

《课标》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