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阮江《甬江夜泊》阅读答案及赏析
阮江《甬江夜泊》阅读答案及赏析
甬江夜泊
阮元
风雨暮潇潇,荒江正起潮。
远帆连海气,短烛接寒宵。
人静怯闻角,衣轻欲试貂。
遥怜荷戈者,孤岛夜萧寥。
[注]①阮元(1764-1849):时任浙江巡抚,政绩颇多,尤其是平定海盗。
1.简要赏析颔联中的连与接。(3分)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析。(3分)
参考答案:
1.连字丰富了想象,拓宽了背景,增添了寒气;接字写出寒宵之长,可看出诗人难以入眠。这两字突出了环境之冷和心绪之重。
2.诗人由己及人,在自身感到寒冷难耐时,想到了远在孤岛戍守的军士比自己更感寒冷和寂寥,表达了诗人体恤士卒、关心海防的.情怀。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扬州仪征人。清代嘉庆、道光间名臣。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一代文宗。阮元的四步读书法,是我国古代创造的读书原则读思结合、读习结合、读行结合的发挥和运用。
赏析:
本诗是写作者夜晚在甬江上泊船时的所见所感,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联描写夜泊时的环境和背景。首句紧扣题目,点明时间在晚上。潇潇,写风雨急骤,强调了环境的凄清,撩人心思牵人情怀,写出诗人复杂心情,渲染了战斗紧张气氛。第二句表面写广袤的江上波浪汹涌,实际上运用象征手法来写战争。
颔联接上联由景及人,以景写情,写出了诗人在凄冷的海上的感受。特别是连字运用想象,把战船与海两个意象连接在一起,拓宽诗歌的意境,渲染了冷寂、凄清氛围; 短写出时间之久,暗写诗人久坐难眠。寒说明已是深夜,同时点明了诗人到感受环境寒冷,接突出诗人心绪沉郁。颔联由诗人身感寒冷,引出下文衣轻欲试貂。
颈联第一句写夜深环境的冷寂,害怕听到战斗的号角声,表现诗人渴望和平心情。因为战争就有伤亡,这与下文对士兵的体恤是一致的。后一句,写诗人身感应寒冷难耐,欲,实际是运用夸张手法突出寒冷,战斗的艰苦恶劣环境。
尾联直抒胸臆,是诗眼,诗人由己及人,想到了近正在孤岛戍守的军士比本人更感寒冷和寥寂,表达了诗人体恤士兵、关怀海防的情怀。
本诗用词准确,含蓄蕴藉,情景交融,诗意激切,表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向往。
第2篇:甬江夜泊阅读答案
甬江夜泊
[清]阮元①
风雨暮潇潇,荒江正起潮。
远帆连海气,短烛接寒宵。
人静怯闻角,衣轻欲试貂。
遥怜荷戈者,孤岛夜萧寥。
[注] ①阮元(1764-1849):时任浙江巡抚,政绩颇多,尤其是平定海盗。
22.简要赏析颔联中的“连”与“接”。(3分)
23.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析。(3分)
参考答案:
22.“连”字丰富了想象,拓宽了背景,增添了寒气;“接”字写出寒宵之长,可看出诗人难以入眠。这两字突出了环境之冷和心绪之重。
23.诗人由己及人,在自身感到寒冷难耐时,想到了远在孤岛戍守的军士比自己更感寒冷和寂寥,表达了诗人体恤士卒、关心海防的情怀。
第3篇:甬江夜泊阅读答案
甬江夜泊阅读答案
甬江夜泊
[清]阮元①
风雨暮潇潇,荒江正起潮。
远帆连海气,短烛接寒宵。
人静怯闻角,衣轻欲试貂。
遥怜荷戈者,孤岛夜萧寥。
[注] ①阮元(1764-1849):时任浙江巡抚,政绩颇多,尤其是平定海盗。
22.简要赏析颔联中的“连”与“接”。(3分)
23.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析。(3分)
参考答案:
22.“连”字丰富了想象,拓宽了背景,增添了寒气;“接”字写出寒宵之长,可看出诗人难以入眠。这两字突出了环境之冷和心绪之重。
23.诗人由己及人,在自身感到寒冷难耐时,想到了远在孤岛戍守的军士比自己更感寒冷和寂寥,表达了诗人体恤士卒、关心海防的情怀。
第4篇:《甬江夜泊》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甬江夜泊》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甬江夜泊
阮元
风雨暮潇潇,荒江正起潮。
远帆连海气,短烛接寒宵。
人静怯闻角,衣轻欲试貂。
遥怜荷戈者,孤岛夜萧寥。
[注]①阮元(1764-1849):时任浙江巡抚,政绩颇多,尤其是平定海盗。
1.简要赏析颔联中的“连”与“接”。(3分)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析。(3分)
参考答案:
1.“连”字丰富了想象,拓宽了背景,增添了寒气;“接”字写出寒宵之长,可看出诗人难以入眠。这两字突出了环境之冷和心绪之重。
2.诗人由己及人,在自身感到寒冷难耐时,想到了远在孤岛戍守的军士比自己更感寒冷和寂寥,表达了诗人体恤士卒、关心海防的情怀。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扬州仪征人。清代嘉庆、道光间名臣。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
第5篇:《秦淮夜泊》阅读答案及赏析
《秦淮夜泊》阅读答案及赏析
秦淮夜泊
贺铸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
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注:①朱箔:红色窗帘。②旆:旌旗。
1.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极妙,请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独泊孤舟,表现了作者一股淡淡的乡愁。(答到思乡,乡愁、思念故张、思念亲人均可得分)
2、“开”和“弄”。“开”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美感,能使人想象到佳人绰约的身影、优雅和体态。“弄”与出了吹箫女优美的姿势,让人感到箫声在风中的婉转悠扬。(指出“朱”“紫”并分析合理,减半给分。指出一处1分,说明好在哪里各2分)
二
(1)本诗的颔联景物描写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4分)
(2)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