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哈哈镜,笑哈哈》教案
《哈哈镜,笑哈哈》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岭南版第一册第6课,其课型为设计应用。哈哈镜不但是学生熟悉的物体,更由于镜中人物变形而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本科尝试以美术与科技为切入点,以哈哈镜能使物象变形的科学观察引导学生制作会变化的画。
二、学情分析
这一阶段学生处于一种无意识思维状态,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于新事物乐于探索,也乐于与老师同学交流,但学习的持久性不强。所以,在学习中要时刻以新鲜事物引起他们的注意,保持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该学段学生具有初步绘画的经验,能够画出一些基本形和线条,会运用简单的线、色、面表现人物,动物形象。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横折、竖折和添加连接的方法,感受粗浅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法。
2.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点、线、面、色画出人物并进行夸张变形的装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兴趣和好奇。
能大胆自由地把所感想表达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横折、竖折和添加连接”的方法,做出一张会变化的画。
五、 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识和感受粗浅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哈哈画作品、彩色卡纸、勾线笔、不锈钢勺子、镜子、水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3分钟)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照镜子吗?
生:喜欢!
师:郭老师也喜欢,可是有一天,郭老师起床照镜子,却发现有点不一样了,我想请小朋友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哈哈哈哈哈……郭老师变宽了,郭老师变长了,郭老师……
师:给这位同学一点掌声鼓励一下。同学们的观察能力都非常强,郭老师到底照了什么镜子呢?
生:哈哈镜。
师:非常棒!哈哈镜还有多少秘密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哈哈镜,笑哈哈》(板书)
(二)课堂新授(15分钟)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勺子和镜子,认真照一照,说一说他们有什么不同?
生:普通镜子是平的,勺子是凸出来的。
师:还有哪位同学说一说?
生:普通镜子照出来不会变形,勺子照出来会变形。
师:给这两位同学一点掌声,回答得非常精彩。
师:这么神奇的哈哈镜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呢?现在,老师想给同学们变一个魔法。这里有一个小女孩,需要同学们一起喊“超级变变变”魔法才能生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321……
生:超级变变变。哈哈哈哈……
师:谁能告诉我,这个小女孩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小女孩的嘴里有汉堡,有可乐,有很多很多的食物。
师:非常棒,除了加入了很多奇思妙想,那还有哪些变化呢?比如,小女孩的外形。
生:小女孩变宽了。
师:非常棒,给这位小朋友一点掌声鼓励一下。
师:接下来,还有一个魔术,同学们记得我们的咒语吗?
生:超级变变变,哈哈哈哈……
师:谁能告诉我,这个小女孩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小女孩变宽了。
师:看来,如果我们横着画,哈哈画就会变宽,我们竖着画,哈哈画就会变长。
师:郭老师变的魔法神奇吗?
生:神奇。
师:现在郭老师想把这个魔法传给我们的小朋友,让每一位小朋友都能成为魔法师。
师:魔法修炼第一关,请同学们拿出彩色卡纸,跟郭老师一起折一折。首先,举起你们的左手,伸出三根手指,像老师这样,把纸折到我们手指的地方,完成了吗?
师:我们把纸翻过来,对折,这样我们就完成了魔法修炼第一关啦。魔法修炼第二关,老师有一个小问题,我们需要先折还是先画呢?
生:先折。
师:如果先画再折呢?
生:这样就连不起来了(这样哈哈镜就没有魔法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来到魔法修炼的第三关,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一幅作品大小合适?
生:中间的。
师:其他两幅呢?
生:第一幅太小了,第三幅太大了。
师:对了!我们只用比巴掌大一点就好了。同学们都非常的厉害,我们来到最后一关的魔法修炼了,我们观察一下,画在哪里更合适?
生:第二个。
师:这样,我们才能画出哈哈镜的效果。恭喜我们聪明的小朋友,那么快就拿到魔法秘籍了。可是,想要成功的变出魔法,需要记住魔法修炼的每一步。请看一看,变出哈哈镜的完整步骤。请小朋友们认真观看变出哈哈镜的`步骤。
微课播放:2分钟。
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步骤吗?
师、生:折——画——打开——装饰、画花纹——涂颜色(边说边板书)
师:我看到很多小朋友忍不住想尝试了,不要着急,我们先看一看其他小小魔法师变了哪些魔法。(边播放幻灯片边讲解)
师:现在,请拿出你们的勾线笔施展你们的魔法吧。请注意下面几点要求。1.构图饱满。2.色彩丰富。3.添加有趣的奇思妙想。
(三)学生绘画(18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并把优秀作品拿到讲台上展示。
(四)评一评,说一说(4分钟)
师:我们小小魔法师们都成功的变出了魔法啦,请魔法师们给自己一点掌声。我们评一评,谁装饰的点、线、色更漂亮?谁的变形故事更有趣?郭老师要给画得更漂亮的小组颁发“最美魔法奖”。
生:我觉得……的更有趣,因为……
师:这幅作品是哪位魔法师的?请你给我们讲一讲你的变形故事。
生:我画的是……
师:非常的有创意,让我们给这位同学一点掌声。现在郭老师要揭晓“最美魔法奖”,看看哪个小组坐得最端正?
师:今天,我们全班同学都表现得非常的优秀,郭老师的“最美魔法奖”想颁给我们一(5)班全班的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哈哈镜的制作方法。
师:哈哈镜除了用线描着色法,课后还可以用剪贴画表现。小朋友们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尝试一下。
师:今天的课上到这里,下课!
第2篇:哈哈镜笑哈哈最新教案
《哈 哈 镜
笑 哈 哈》
佛山市同济小学花园校区
余素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折叠”与“添加”的方法,感受粗浅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能用“点、线、面、色”表现人物和装饰画面。
过程与方法:在尝试探索中掌握“折叠和添加”的方法;在“大胆表现”中运用点、线、面、色画出人物并进行装饰。情感、态度、价值观:对身边事物引起兴趣和好奇;大胆自由地把所感所想表达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横折、竖折和添加、连接”的方法,做出一张会变化的画。
教学难点:创造新的“折法”如斜折法等并感受粗浅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范画、奖品、双面胶、磁铁。学具准备:水彩笔、油画棒、勾线笔、白纸、铅笔、橡皮擦。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喜欢照镜子吗?我选俩位同学回答。我刚才听到一位同学回答说不喜欢。
师问:请问你为什么不喜欢照镜子? 生答:我照镜子不好看......师:“再请一位说喜欢的孩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生答:我喜欢照镜子,因为会变漂亮......小结这里有一位姐姐和几个哥哥他(她)们也很喜欢照镜子。有一次,他(她)们发现了一面镜子,于是上前一照,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当时他们拍下了这精彩的一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一这个哥哥的眼睛个眉毛拉长了 图二的哥哥嘴巴拉宽了 图三的哥哥的眼睛变大了
小结:“所以照了哈哈镜以后跟平时照的镜子有什么不同?”
更加夸张和变形
看了哥哥们的照的哈哈镜以后你们想不想笑呀?想,那你们再笑一次吧?
你们想不想自己体验一下哈哈镜的效果呢?
那请你们拿出不锈钢勺子出来照一照摸一摸勺子的外形和观察一下照出来的图形,同学们可以同桌之间互相研究讨论一下,照出来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生答:勺子凹进去照出来的人像是倒过来的。勺子凸出来的地方是可以放大的,变形的。
师答:这位同学观察的真仔细,大家鼓掌。
你们想不想看看老师是如何把一张纸变成哈哈镜的效果呢? 首先我要把这张平面的纸
折叠--画出图形(注意图形画大一些)--再添加笔画--再加花纹(可以丰富一些)---上色(多彩一些)--完成 横画和竖画的不同效果
用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画出很多其他图形,例如:动物-食物-交通工具等等
同学们想不想画了,想,请你们拿出桌面的彩色纸出来开始吧!评价:请一位学生回答构图饱满,添加的线条丰富。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这节课中,我使用多媒体课件,范画,示范用具等教具,演示“折叠和添加“的方法,达到直观的效果,使学生易于掌握,并启发、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创新,引导审美。
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心强、感知事物很直观的特点,直观教学较适合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尝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折叠和添加“的方法,掌握本课的知识点,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这些要求和目标,还要把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和水平,
第3篇:第七课哈哈镜笑哈哈
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美术优秀教学课例交流展示活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岭南版一年级上册第七课
《哈哈镜,笑哈哈》
教学理念:
哈哈镜不但是学生熟悉的物体,更由于它能使镜中人物“变形”而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本课尝试以“美术与科技”为切入点,以哈哈镜凹凸面能使物象“变形”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制作一张会变化的画,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A、掌握“折叠”与“添加”的方法,感受粗浅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
B、能用“点、线、色”装饰画面。2过程与方法:
A、在尝试探索中掌握“折叠和添加”的方法; B、能大胆地运用“点、线、色”装饰画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对身边的事物引起兴趣和好奇; B、大胆的表达所感所想。教学分析:
教材以“学生照哈哈镜”的情景导入,除激发学生记
第4篇:一年级美术上册《哈哈镜,笑哈哈》教学实录
一年级美术上册《哈哈镜,笑哈哈》教学实录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岭南版第一册第6课,其课型为设计应用。哈哈镜不但是学生熟悉的物体,更由于镜中人物变形而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本科尝试以美术与科技为切入点,以哈哈镜能使物象变形的科学观察引导学生制作会变化的画。
二、学情分析
这一阶段学生处于一种无意识思维状态,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于新事物乐于探索,也乐于与老师同学交流,但学习的持久性不强。所以,在学习中要时刻以新鲜事物引起他们的注意,保持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该学段学生具有初步绘画的经验,能够画出一些基本形和线条,会运用简单的线、色、面表现人物,动物形象。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横折、竖折和添加连接的方法,感受粗浅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法。
2.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点、线、面、色画出人物并进行夸张变形的装饰。
3.
第5篇:岭南版美术上册哈哈镜,笑哈哈》教学设计参考
岭南版美术上册哈哈镜,笑哈哈》教学设计参考
岭南版美术上册哈哈镜,笑哈哈》教学设计参考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掌握“折叠”与“添加”的方法,感受粗浅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法。
二、教育方面
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的道理。
三、发展方面
在“大胆表现”中运用点、线、色画出人物并进行装饰
教学重点:
掌握“横折、竖折和添加连接”的方法,做出一张会变化的画。
教学难点:
感受粗浅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
教学准备:
范例,制作工具,教学课件。
作业要求:
用折纸添画的方法描绘一张会变化的`人物画面。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拿出自己早餐用的不锈钢饭盒或勺子照一照、看一看、想一想:“我的脸有什么变化?拉长了,还是变宽了?什么原因产生这样的变化?”
二、发挥主体
1、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师播放教学课件,学生仔细观察“
第6篇:哈哈镜音乐教案
哈哈镜音乐教案
中班教案音乐:小娃娃照镜子篇一: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儿歌——《哈哈镜》
设计意图:
哈哈镜的神奇变化易让幼儿感到好奇,而且它的一些变化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出来,同时还可以用身体 动作进行模仿,更重要的是有很大的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用它来仿编儿歌,可以将想象与语言表达、肢 体动作相经结合,相互促进,从而让幼儿学习得更主动,有更趣。
教学目的:
1、在看看、想想、做做的过程中,理解儿歌的内容,观察并感受哈哈镜所带来的变化。
2、理解反义词:大——小,长——短,胖——瘦,高——矮 3、尝试依据儿歌的结构替换新词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a 小猫、小兔、熊猫、长颈鹿、老虎等动物卡片若干;
b 电脑及课件、录音机、磁带
2、知识准备:课前已让幼儿玩游戏《哈哈镜给我来照相》,让幼儿观察了哈哈镜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