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味道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6-20 07:14:2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柿子味道散文

柿子味道散文

六月,绿,泼墨似的,大肆渲染起来。大地的气息浓烈清新,新鲜的瓜果蔬菜新鲜可人,迷人的夏日正当时。

这时候,又想起了家乡的柿子(我的家乡称西红柿为柿子),红红的,甜甜的,香香的,入口绵绵有味,咀嚼之后,余味不尽,嗬,那味道好得不能再好。

说是家乡,实际上是指是指离家乡不远的县城。而我出生的那个地方因为地势偏高,天气偏冷,柿子的味道反倒差强人意。而县城那儿地处盆地,四周环山,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水适量,很适合植物的生长。也许因为吸足了天地精华,那里的蔬菜和水果都格外地好吃,特别是柿子,香甜不腻,柔中带硬,非常可口。

八十年代末,我毕业回到县城,时间是夏末秋初,正逢柿子红了的时候。乡下的农民把柿子装在蓝子里,一大早就赶到县里的市场出售,那柿子圆圆的,红彤彤的,弥漫着迷人的香味,充满了诱惑。我天生是个吃货,而单位出门就是市场,水果应有尽有,香瓜、海棠果、李子、桃子……可这些无法让我感兴趣,倒是那当地产的柿子,让我欲罢不能。每天,我从市场买回一些,洗一洗,不烹饪,只用刀切一切,拌上糖就吃个沟满壕平,或者索性就当水果生吃。那柿子红得通透,红得彻底,连根蒂部也是红的,尽管如此,摸起来还是硬中带软,软中有硬,且清一色都是大个头的,根本见不到现在改良后的如圣女果那样的小品种,但那柿子好吃,好吃到一吃就忘不了的地步。滋润的日子就是这么过的,味蕾被冲刷,口感被颠覆,很有享受感。因为这难得的美味,以至于在我离开那儿多年以后,每次提起小城,我就想起那散发着幽幽香味的柿子。这并不奇怪,许多的地方,让人记住的,并不仅仅当地的风光和美景,更是与味蕾有关的食物。所谓的地方特产,其实也都与味蕾有关。这也难怪,民以食为天,自古依然。

离开那儿,来到了大城市之后,虽然柿子仍是我的最爱,但那充满诱惑的味道离我越来越远。同样是柿子,城里的跟家乡的比起来,不仅名目繁多,而且大小颜色千差万别。其实,很多的品种吃起来也很可口,特别是冬季上市的那种小柿子——圣女果,小巧玲珑,模样俊俏,味道也不赖,但因其有转基因之嫌,我便有了畏惧防备之心,但每年我还是吃心不改,允许自己买一次,过一把瘾,然后才甘心罢手。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城里生活了大概十年左右,我真的吃上了曾经在家乡才拥有的那种柿子的味道。那口感啊,真的好!酸甜适宜,软绵多汁,清香淡雅,个头不大不小,入口不无骨感。就是那些红中有绿的`,表面上看起来硬硬的,其实,内瓤也都已红透。这柿子,你就吃吧,保准你一口咬下去,还想再来一口,就是好吃。用我们东北话来说,好吃的没整了。

让我吃上这么好的柿子的人是一位庄稼汉子,铜色的皮肤,粗糙的手,红血丝的双眼,一幅农民式的打扮,打眼一看就饱经风霜,日子过得沧桑辛苦。

市上,很多农民兄弟都在出售自家的柿子,独独他的格外受人欢迎,供不应求。实际上他的柿子卖价高于别人家的四、五倍,可很多人还是成了他的回头客。

我是那样地贪恋他的柿子,每天都去买,一次买四、五斤,一家人吃个够,第二天再去买。为了能天天吃上这柿子,也为了不留下季节的遗憾,我不辞辛苦,非常卖力地去做这件事。可因为上班早,每天我必须提前一个小时离开家,绕道而走,这样才能做到两不耽误。同事吃了这柿子,大呼过瘾。嘴巴挑剔的孩子吃了,竟然再也不愿意动其它的水果,且一整天,都嚷嚷着要着吃。看来,西红柿要是好吃起来,真的要人命,其它的任何水果真的不能比。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知道它的名字——草莓柿子,这种柿子特点是摸起来相对有硬度,不软,吃起来很爽口。

时间长了,跟那个庄稼汉子渐渐熟络起来。碰上休息日,就跟他聊上一阵子。

他说他的柿子之所以好吃,是因为他给地施了鸡粪和有机肥料,而不是像别人家用的都是化肥。施了鸡粪的土地长出来的柿子格外地香甜有味。他说他从不打麻将,冬季闲下来的时候,就开始预备肥料,以备来年之用,而他家的柿子也不负所望,年年硕果累累,尽管如此,仍供不应求。买他柿子的顾客,有时是一个单位,一筐筐的往车上搬,有的还直接跑到他的家地里去摘。他有两个孩子,老大是闺女,考上了研究生,现在已毕业,在北京工作。老小是儿子,现就读医学院。他卖的柿子,换来的钱,很大一部分,都用在了孩子的学业上。每每说到这儿的时候,他的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就更红了,让人看了觉得心里有隐隐作痛。是啊,农民兄弟生活哪里容易,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劳作,所得的收入都是用血汗换来的。

不得不承认,我身上感性的因子相对比较活跃,且天真的想法总是占上风,我认准了他的柿子,且认为自己不会失落,永远会拥有这一份味蕾上的惬意给予的温暖和熨帖,但很快我就发现一切都不过如此。人们折腾来折腾去,无外乎都是为了自己获得最大的好处,谁还在乎味道不味道。可土地是需要善待的,只有把良心埋下去,钻出地面的,才能是惹人喜爱的、吃在嘴里甜在心里“根红苗正”的柿子,这是再清楚不过的道理。

转眼间,那个夏天过去。再次见到他,已是下一年,想到又可以享受柿子的美味了,我甭提有多高兴。按照惯例,我又买回四、五斤,可到手的柿子,怎么吃也吃不出去年的味道,但又不得不承认他的柿子还是比别人的好吃,可从此买的热情却大减,去的不那么勤了,时间隔明显拉长,不咸不淡地吃着,买的斤数也由四、五斤变成了一、二斤。那个夏天就这么过去了。接着下一年,也就是认识他的第三个年头,又在集市上见到了他,我照例买了一、二斤,这回,柿子还是那柿子,名字没变,模样也没变,可味道已“泯然众人矣”。我只咬了一口,就直呼上当,接着就把柿子放在一边,边放边想:别扔,就留着做菜用吧,这样就可以不浪费,慢慢地消化掉了。过了些日子,集市上,再次见到他的时候,他仍满脸笑意地让我买他的柿子,但这次我虽脸上回应他的是笑容,可手却摆个不停,嘴里也不停地说,家里有的是水果,吃不过来啊,等吃完了,再来。说完,我转身落荒而逃。

显然,他也不再用有机肥料给田地施肥了,而是跟别人一样施用化肥。化肥就是给土地打上激素,催生食物的增长,却让味蕾找不到了感觉。

怪他吗?不,他根本没有错。当更有利于赚钱的事摆在面前,谁还能视而不见,置之不顾。我知道,即使现在回到家乡小城,也难以吃到当年那令我销魂的味道。时代在变,大环境在变,土地在变,人心在变,柿子的味道想不变也难啊!

就在前几天有个网友不无痛心地说人家送了她四个水灵灵的大桃子,外表煞是好看,粉红欲滴,果肉近似透明,可吃了两口,就觉得没有一点味道,马上就扔掉了.唉,要知道,这桃子可是价值不菲!最后这网友直感叹世道人心不古。

想一想也是,当世道人心是用金钱度量时,味道怎能不变。

哦,柿子——家乡的柿子,还有那农民兄弟的柿子,看来,真的只能成为心中的记忆。

第2篇:一树柿子散文

一树柿子散文

我们家的院子里栽有果树。中秋了,果实累累,石榴,桔子,枣,尤是柿子!

柿子树很会长柿子。那棵大的树围盖丈些,一圈兜来,粗略毛估估那柿子,大约生了三、四百只。

小区里的人每每晚饭后便散步过来,听听院门外小花园里的百鸟声,看看我家的果子树,嘬嘬几声。

母亲很会生孩子。

一口气生了五个,四个男孩一个女孩。

父亲不甘落后地会起名字,逢上海字辈,四个男孩便分别以中国人民作了基础,女儿叫了萍。

我问过父亲,萍啥含义? 他说,你还读书人?我知道将来女婿名字带个明,明、日月也,隐意和谐,萍带水,映日月,咋啦?

中国人民生小孩,也能生,但不能带多。虽不能带多,累积了萍的,加上梅岚跟国英,父母早年认下的俩干女儿) 枝枝杈杈却也果实累累。何况,果实落地滋生也茂密出树林来。呵,至中秋,分布在昆山城东南西北的直系亲属欢聚,四世同堂,竟弄出四大桌!

乐坏了老人,愁坏了老人。小辈们车屁股后提溜进一大串吃物来孝敬,咋办?能一下吃完?尤其是月饼—中秋嘛!

清早,国英来了。

国英姐从小没母亲,认了母亲做干妈,一直当母亲是亲娘,我们的关系很特殊,也很好,说话也不用忌讳。她长相一般,文化不高,但极有个性。母亲喜欢吃柿子,她便将乡下自己家的柿子树搬了来。

来的时候是秋里,树上还有零星的枝叶。过不多久,就入冬,去了绿叶的柿子树,忽然就让人联想起娶不上媳妇的小光棍,而且是因贫、因长相、因残障的一树光棍。望着一副死相的柿子树,我笑国英,它能长出柿子来吗?国英很自信,回答说它叫柿子树,它就能长出柿子来。吐字清晰,一字不含糊。我明白她不含糊的是,我小看了她的柿子树,于是赶紧向她笑一笑说,有数了,对不起。

转眼到了夏至。夏至前树枝已泛出绿叶,长出些许绿绿的小蕊,但即使如此,绿叶仍未改变树皮本身的风化,干瘪瘪的树皮,就跟饱经风霜的老人皮肤和皱纹一样松弛、无力,轻轻用指一剥,就能剥落一片蚀锈了的块状皮。

我以为这树的皮是坚决死掉了,那柿子也休想从这样的树上长出来。可国英姐偏说它有15年,死不了。我便更不信,毛估树杆,直径也就 10公分,叫那柿子长到哪里去?在树前,我将疑问请教国英,她笑着从树上折下一小丫子,指着绿的反问我,你看这是死的吗?看我狐疑,她又起誓道,夏历六月,它若长不出柿子来,我连树都一起吃掉。看着脸上写满了自信的她,我识相,还是拭目以待吧。

六月眨眼就到。一如国英自信的笑,看似一棵砍下来当硬柴烧,都发不出火的树,竟似一夜间暴发了热力,暴发了青春,满枝满身满处结上了已不显小的青色柿子。

最让人感到惊悸、心跳、窒息和不解的'是,树身极小,树杆极瘦,横长的丫枝更是细弱抽丝,那些不懂事的青柿子却仍一径疯长,长得连杆都弯了腰!横出的两根不对称的丫枝更是自不量力,青柿子随风飘荡,随时告诉人们将要塌方,将要断掉,但它们根本就是无视一切!我耐不住又问国英,它们长成那样,敢情真是疯了,要么树也变态,世上哪有这类不顾及自己性命生产的树啊?!国英姐调侃我说,在我家地里还是挺乖的,要么怪你说它难看,说它死了,说它长不出柿子,它长给你看?

国英的话,我当然领教了厉害。但我还是很担心,这般超负荷生产的柿子树,不采取一点措施,会随时断送性命。我将担心诉之国英。国英马上说,不要紧,我来用竹头顶起丫枝就好了。二天,国英果然很利落地将二棵有可能随时断掉的丫枝,各在丫枝下,顶上毛竹,绑上布头,再看,就放心了很多。

现在树上的柿子直径足有10公分! 母亲指挥国英屁颠屁颠采柿子,分装了几十袋。她一挥手说,给每家的车屁股后面放一袋。又说,海国,去,给左邻右舍,前后人家都送上一袋柿子去。

第3篇:散文:红柿子

散文:红柿子

一夜风声,把秋推到了小巷深处,一堆儿一堆儿的叶子拥在一起,懒散地躺在角落里。母亲屋前的两棵柿子树,一嘟噜一嘟噜的柿子,都露出了红红的笑脸,犹如喝醉了蜜水,甜得摇摇欲坠。

周末,天晴得真好!天空被夜风吹得干净通透,蓝得像一块布。阳光明亮却不刺眼,让人感到无比温暖。我和爹娘坐在北屋门前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啪嗒”!一个柿子掉下来。这声响不仅吸引了我和娘的目光,还吓跑了停在树上的麻雀,一窝蜂地扑棱着翅膀飞起。它们四下里转了一圈,发现没什么大动静,又盘旋着飞了回来。叽叽喳喳,相互通报着平安无事!

“鸟儿都是先吃第一口的,真是小精灵。”娘坐在阳光里,抬头看着柿子树,笑着。

“多浪费!没吃两口就掉下来。”我边说边拿簸箕和扫帚,打算把它铲起来。

“这咋会浪费?咱家的小狗就特别喜欢吃柿子,它就等着鸟儿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柿子花开散文

柿子花开散文

(一)

妈妈打来电话的那刻,我正缩着脖子穿行在异乡城市的街头,秋风肆虐挟裹着雨点吹落下满地的梧桐黄叶,寒意深,秋意浓。

“天冷了,要注意保暖,对了,我们院子后的柿子熟了,你喜欢吃,都给你留着呢!”妈妈的声音柔柔的从话筒传来,感觉她的体温一波一波地温暖着我。“嗯,我知道了,妈。”我挂断电话,泪水湿润了双眼。

路上行人稀少,都带着匆忙的神色,无人留意我的脆弱,踩着凋零的落叶,踩着这座城的冷漠,继续我的脚步,前行中风干了泪痕。

独自漂泊着,为了让妈妈的腰椎少些疼痛,为了圆妹妹的大学梦,为了让家里生活条件好点,离开家的三年里,我把自己打磨成一枚核,在凄风苦雨里坚硬。

这泪分明来得有些猝不及防。

(二)

午夜,无睡眠。

逼仄的出租房里,点燃一支烟在指间寂寞燃烧,明明灭灭之间,青烟缭绕、散开、直至虚无,打开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柿子熟了散文

柿子熟了散文

每年的农历九月份以后,柿子便大量上市了。这时候的柿子,个大,饱满,甜度高。拿起柿子,你只要捏着蒂把儿,轻轻地一旋,再一揭,一瓣一瓣的红红的柿囊,立马呈现在你的面前。就着口水,舔着它,吸着它,那凉凉的软软的感觉,是相伴一生的所爱呵!

柿子给我的记忆,就这样深深地烙进了我的童年。

我的脑海里,至今仍能清晰地浮现出老家的院子内,那三棵蓬勃的柿子树。温厚的父亲谈起过柿子树的来历。在一次与生产队长到外地赶集的途中,他们合伙买下六棵柿子树苗。精明的生产队长挑了三棵大的,将三棵小的给了父亲。生产队长的三棵大的,死了两棵,剩下的一棵,结出来的柿子,还是扁的。父亲的三棵小的,全都成活,其中的两棵,结出来的柿子,竟然是圆的,个特大。父亲在谈笑间,充满了对生活的知足。我就是在父亲的柿子树下长大的。借着柿子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柿子味道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柿子味道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