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专家出手(二):唐诗概说欣赏
专家出手(二):唐诗概说欣赏
第一节: 概述
一 引言
二 背景简介
(一) 历史背景 (二) 文化背景 (三) 士人处境
三 主要诗人
唐代主要以边塞诗称道的诗人包括:高适、岑参、王翰、王之涣、王昌龄、王湾、李颀、崔颢、祖咏、陶翰
其中成就较高的是高适和岑参,他们诗作存世较多,成就也较为突出。
四 主要题材
边塞风光;异族风情;战争徭役;历史;闺怨;思乡;友谊
第二节: 王翰、王湾、王之涣
一 引言:
二 王翰
(一) 生平:
(二) 代表作
《凉州词二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①葡萄美酒:以葡萄酿的美酒,当时是西域特产。
②夜光杯:形容酒杯的华贵。
③琵琶:本是西域马上弹的乐器,后传入中国。
(三) 艺术特色
三 王湾
(一) 生平
(二) 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①次:长途中的暂留。这里指停泊。
②北固山:在今镇江市北,三面临江,其势险固。
(三)艺术特色
四 王之涣
(一) 生平
(二) 代表作
《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 ① 鹳雀楼,在蒲州(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城上。楼有三层,面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为登临胜地,因常有鹳雀栖息其上,故名。鹳雀,鹤一类的'水鸟。
题一作《登鹳雀楼》。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①《凉州词》:乐府题名。本篇在《乐府诗集》中编入《横吹曲词》,题作《出塞》。②旗亭画壁的故事:
(三) 艺术特色
五 小结
第三节: 王昌龄
一 生平
二 代表作
《塞上曲》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①萧关:关名,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②幽并:即古代的幽州(河北)、并州(山西)。
③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①《出塞》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出入边塞征戍之事。
②秦月汉关:互文见义,泛指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
③龙城:即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卢龙县。飞将:指李广。
④阴山:山脉名,西起河套,东与兴安岭相接,横跨今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天然屏障。
三 艺术特色
四 小结
第四节: 李颀、崔颢
一 引言
二 李颀
(一)生平
(二)代表作
七言乐府:
《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注:①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为公主,远嫁乌孙(西域国名)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寂寞,使人在马上弹琵琶以为娱乐。
②蒲桃:即葡萄,本西域特产,汉武帝时使人采葡萄、苜蓿种归,种植在离官馆旁。
七言古诗:
《古意》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①《古意》:六朝以来常见诗题,内容广泛。
②磔:张开的样子。
(三) 艺术特色
三 崔颢
(一)生平
(二)代表作
七言律诗: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①黄鹤楼:因其在武昌黄鹤矶(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经过此地(见《齐谐志》),又云费文祎登仙驾黄鹤在此休息(见《寰宇记》)。昔人,即指传说中来过黄鹤楼的仙人。
②晴川:指阳光照耀下的汉江。历历:看得很清晰的样子。
③萋萋:形容茂盛的样子。鹦鹉洲:据清《一统志》载:湖北武昌府,鹦鹉洲在江夏县西南二里,祢衡墓在鹦鹉洲,今沦于江。东汉末年,黄祖杀祢衡而埋于洲上,祢衡曾作过《鹦鹉赋》,后人遂称其洲为鹦鹉洲。
《行经华阴》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去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①题一作《行径华山》。华阴即今陕西省华阴县,在华山之北,山北为阴,故称华阴。
②岧峣:高耸险峻。
③五帝祠:指汉武帝在仙掌峰下所建的巨灵祠。
④汉畤:即五畤,汉代帝王祭天地及五帝的地方,今陕西省凤翔县南。
乐府:
(三) 艺术特色
四、小结
第五节:祖咏、陶翰
一: 祖咏
(一)生平
(二)代表作
《望蓟门》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①蓟门:古地名。唐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一作关名,在居庸关中,即今居庸关。
②燕台:即幽州台,又称蓟北楼。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
③三边:古称幽、并、凉三州,此指蓟城一带边地。
④投笔吏:东汉班超为抄写文字的小吏,后投笔从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⑤请长缨:西汉终军出使南越。向汉武帝表示:以长缨系南越王至长安。后果说服南越王归附汉朝。
《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①《终南望余雪》是祖咏于开元年间在长安应进士试的诗题。按唐制规定应试诗为五言六韵十二句,但他此诗却只做了二韵四句便交卷,考官问他为何不写完,他说意尽。(见《唐诗纪事》)
②终南:终南山,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
③林表:林梢。霁色:雪后映射出来的晴光。
(三)艺术特色
二、 陶翰
(一)生平
(二)代表作
《古塞下曲》
进军飞狐北,穷寇势将变。
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
骍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
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
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
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
(三)艺术特色
三、 小结
第六节: 高适
一 生平
二 代表作
《燕歌行》(并序)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初赛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
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烈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①汉家:此处当借指唐朝。烟尘:风烟战尘,此处指奚、契丹之进犯。
②摐,伐:都是敲击之意,击战鼓,指出师。榆关:古关名,在河北省临榆县境,即今山海关。
③旌旆:泛指军旗。逶迤:曲折蜿蜒。碣石:山名,即今河北昌黎县西北之碣石山。
④单于:本是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呼,此处借指当时契丹等首领。猎火:围猎时所燃之火,古代游牧民族在军事行动前,每每举行大规模校猎。狼山: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北巴彦淖尔盟狼山。
⑤穷秋:深秋。腓:病,这里指草枯萎。
⑥玉箸:古代指女子的眼泪。少妇:泛指征人之妻。城南:泛指征人之乡里。
⑦三时:指一日之早、午、晚三时。刁斗:军用,铜制,白天当锅,用以做饭;夜间敲击,用以警戒。
⑧李将军:指李广。李广不仅英勇善战,而且爱惜士兵。
三 艺术特色
四 小结
第七节: 岑参
一 生平
二 代表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户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①白草:西北的一种草名,性至为坚韧,经霜后可变白。白草折:形容风极猛烈。
②衾:被子。
③角弓:饰以兽角的弓。控:拉弓。
④瀚海:即沙漠。这里当指准噶尔盆地沙漠。阑干:纵横。
⑤中军:主帅所居营帐。
⑥辕门:古代行军住宿时的军营的大门。掣:牵拽,拉。翻:飘动。
《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注:①《碛中作》为赴安西途中作。
②碛:沙碛,沙漠。
三 艺术特色
四、小结。
第2篇:专家出手:唐诗总论
专家出手:唐诗总论
第一课时(45分钟):
唐诗兴盛的原因
一、唐代发达的经济,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
二、唐代实行的宽松政治政策,
三、唐代的文化政策,
四、相对贫乏的历史积累给唐朝诗歌的君临天下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第二课时(45分钟):
盛唐诗歌概述
第一、盛唐诗的划定(713—765)
一、盛唐时期的诗歌包括安史之乱后的十年及划分的原因
二、安史之乱后的十年的诗歌与乱前的诗歌相较总体风貌一致
第二:盛唐诗坛的新趋势
一、面向外部世界。初唐诗歌发展的脉络是从宫廷御用转向个人抒情。
二、表现新的体验。即使是旧题材,也写出新体验。如边塞诗。
三、大眼光、大格局。初唐诗歌精细,盛唐诗歌阔大。
四、寒士阶层大量地走向诗坛。
第三课时(45分钟):
盛唐诗的风貌特点
第一、盛唐诗歌是唐诗的黄金时代,代表了唐诗的特点
一、盛唐诗歌之盛主要表现在诗歌的质量和韵度风貌上
二、理解“盛唐气象”的美学风貌。
第二、各个历史时期学者论述大体内容
一、殷璠、严羽的论述
二、现代学者的论述:缪钺 李泽厚 罗宗强 袁行霈
第三、盛唐诗歌按题材分类
以王昌龄、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
以李白为代表的盛唐浪漫主义诗歌
以杜甫为代表的.盛唐现实主义诗歌
第四课时(45分钟):
“盛唐气象”的表现
第一、盛唐诗歌的两个时期:(以天宝后期为界)
一、前期:表现为诗人具有投身社会和参与政治的热情,具有高度的自信和自尊。以李白为代表。
二、后期:表现为诗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暴露社会矛盾的勇气、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危机即将到来的忧虑。以杜甫为代表。
三、两个时期的比较
第二、具有“盛唐气象”的诗的分类
一、第一类诗:感动激发,希望趁时而起,建立功业;
二、第二类诗:理想与现实矛盾,针对自身所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和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发出怨怼之词。
三、李白怨怼诗仍然突出地表现了盛唐时代的精神面貌
四、杜甫安史之乱后的作品仍然突出地表现了盛唐时代的精神面貌
第3篇:语文唐诗概说
语文唐诗概说
一、导入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六朝古诗到唐诗宋词元曲,大半部中国文学史主要是诗史,所以我们谈到中国古代文学,言必称屈、陶、李、杜。人们将中国古代诗歌喻为一条灿烂的银河,这条银河中最灿烂的星群,无疑是唐诗宋词。
二、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先秦诗歌:《诗经》《楚辞》
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
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田园诗、“高岑”边塞诗、
“新乐府”“小李杜”等
五代词:李煜
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
明清诗歌:于谦、龚自珍等
三、唐诗的发展脉络
分期: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1、初唐: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这是唐诗的准备阶段。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