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第二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6-16 07:14:2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藤野先生》第二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鸡西市田家炳中学导学指南2

学科 语文 时间 年月日 第周 第2课时

年级 初三年级 课题 我的母亲

备课 语文备课组 备课人 邸伟贾延平李秀兰

授课模式 四环 课型 预展型

学习目标 1.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2.积累好词佳句,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核心贴士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中的重点段落,从文章质朴的语言中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无限

的怀念之情。并从具体的事件当中体会母爱的伟大。

学习活动安排

一、 自学环节(10-15分)

(一)研读赏析(B级)

1.齐读课文第一部分,分组讨论: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

2.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

4.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5.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二)品位语言特点,理解作者感情。

(1)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找出包含作者对母亲感激之情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2)作为著名学者的胡适,在行文时却极注意用词的分寸,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加以体会。(结合研讨与练习二)

(三)拓展延伸

(1)朗读、鉴赏有关母爱的诗词。

(2)课外推荐阅读

老舍《我的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赵丽宏《母亲和书》

二、展示环节(20-25分)

四、评价环节(1-2分) 学法指导:

读的过程中要求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同学们要边做勾画批注。

从环境对人的影响方面考虑。

例:“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以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到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

重点段落展示环节请注意语言简明连贯,声音洪亮

发现问题栏目

课后反思

检查签字

邸伟

第2篇:《藤野先生》第一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预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绯红()宛如()驿站()解剖()油光可鉴()

畸形()不逊()匿名()杳无消息()深恶痛疾()

诘责()凄然()教诲()瞥见()抑扬顿挫()

2、解释加点的字。

油光可鉴()好意难却()

杳无消息()深恶痛疾()

毫不介意()出言不逊()

3、简要说说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经历,并说出他这样的选择的原因。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难点)

【自主学习互助探究】

4、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藤野先生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的人品。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着重选写了他的四个典型事例。从四个方面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A、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

B、()

C、()

D、()

5、小组讨论:同样是日本人,别的日本人是怎样看待中国人的?与藤野先生相比,你觉得他“伟大”在何处?

6、时隔20年,藤野先生仍然让作者怀念不已,快速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感情的句子和词语。

7、鲁迅去日本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离开东京?他为什么学医?又为什么弃医从文?这些都表现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

【拓展延伸】

8、鲁宝元先生做过一项调查,曾问过一些学汉语的日本留学生,最为中国人所熟知的日本人是谁。有人回答说,是为恢复日中邦交作出贡献的前首相田中角荣,有人说,是电视剧《阿信》主角的扮演者中野良子。鲁宝元先生说,你们的回答都不够准确,最为中国人所熟知,又为中国人所尊敬的是一位叫作藤野严九郎的人。同学们听了都惊奇地问,藤野严九郎是谁,如果你是鲁宝元先生,应该怎样来向同学们介绍藤野先生?如果你应邀到藤野先生的故乡去访问,你又应该怎么说?

9、你是怎样看待和评价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

孙赛芝

第3篇:《藤野先生》第三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鸡西市田家炳中学导学指南3

学科 语文 时间 年月日 周 第3课时

年级 初三年级 课题 藤野先生

备课 语文组 备课人 贾延平邸伟李秀兰

授课模式 四环 课型 预展型

学习目标 1.分析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含义。

2.研读精彩语段,体味富含感情色彩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核心贴士 本文的语言富有感情色彩,耐人咀嚼,细细品析。

学习活动安排

一、 自学环节(10-15分)

分析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含义

1、在本文中,除了着重描写藤野先生、清国留学生、日本“爱国青年”外,还多处叙述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经历,说说都叙述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哪些经历?

2、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作者是怎样抓住主要特征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形象?比喻和反语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3、鲁迅为什么要学医?是什么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藤野先生》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上课时间:2012年月日学期总第课时

教师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

课题 1.《藤野先生》 课型 探究展示课

课时 第一课时(共三课时) 有无课件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学习重点 1.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学习难点 (1)全文线索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暗线。

(2)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3)结尾部分的作用。

学法指导 朗读时不添字,不漏字,不顿读,读出作者的情感。

在不太理解的地方圈点勾画,要求至少三处。

欣赏句子要抓重点字词,修辞等。

通过质疑、探讨、解疑,整体感知课文。

资料链接

鲁迅(1881~1936),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藤野先生》第二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藤野先生》第二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