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李白之死
李白之死
李白之死
一对龙烛已烧得只剩光杆两枝,
却又借回已流出的浓泪底余脂,
牵延着欲断不断的弥留的残火,
在夜底喘息里无效地抖擞振作。
杯盘狼籍在案上,酒坛睡倒在地下,
醉客散了,如同散阵投巢的乌鸦;
只那醉得最狠,醉得如泥的李青莲
(全身底骨架如同脱了榫的一般)
还歪倒倒的在花园底椅上堆着,
口里喃喃地,不知到底说些什么。
声音听不见了,嘴唇还喋着不止;
忽地那络着密密红丝网的眼珠子,
(他自身也像一个微小的醉汉)
对着那怯懦的烛焰瞪了半天;
仿佛一只饿狮,发见了一个小兽,
一声不响,两眼睁睁地望他尽瞅;
然后轻轻地缓缓地举起前脚,
便迅雷不及掩耳,忽地往前扑着——
象这样,桌上两对角摆着的烛架,
都被这个醉汉拉倒在地下。
“哼哼!就是你,你这可恶的作怪,”
他从咬紧的齿缝里泌出声音来,
“碍着我的月儿不能露面哪!
月儿啊!你如今应该出来了罢!
哈哈!我已经替你除了障碍,
骄傲的月儿,你怎么还不出来?
你是瞧不起我吗?啊,不错!
你是天上广寒宫里的仙娥,
我呢?不过那戏弄黄土的女娲
散到六合里来底一颗尘沙!
啊!不是!谁不知我是太白之精?
我母亲没有在梦里会过长庚?
月儿,我们星月原是同族的,
我说我们本来是很面熟呢!”
在说话时,他没留心那黑树梢头
渐渐有一层薄光将天幕烘透,
几朵铅灰云彩一层层都被烘黄,
忽地有一个琥珀盘轻轻浮上,
(却又象没动似的)他越浮得高,
越缩越小;颜色越褪淡了,直到
后来,竟变成银子样的白的亮——
于是全世界都浴着伊的晶光。
簇簇的花影也次第分明起来,
悄悄爬到人脚下偎着,总躲不开——
象个小狮子狗儿睡醒了摇摇耳朵
又移到主人身边懒洋洋地睡着。
诗人自身的`影子,细长得可怕的一条,
竟拖到五步外的栏杆上坐起来了。
从叶缝里筛过来的银光跳荡,
啮着环子的兽面蠢似一朵缩菌,
也鼓着嘴儿笑了,但总笑不出声音。
桌上一切的器皿,接受复又反射
那闪灼的光芒,又好象日下的盔甲。
这段时间中,他通身的知觉都已死去,
那被酒催迫了的呼吸几乎也要停驻;
两眼只是对着碧空悬着的玉盘,
对着他尽看,看了又看,总看不倦。
“啊!美呀!”他叹道:“清寥的美!莹澈的美!
宇宙为你而存吗?你为宇宙而在?
哎呀!怎么总是可望而不可即!
月儿呀月儿!难道我不应该爱你?
难道我们永远便是这样隔着?
月儿,你又总爱涎着脸皮跟着我;
等我被你媚狂了,要拿你下来,
却总攀你不到。唉!这样狠又这样乖!
月啊!你怎同天帝一样地残忍!
我要白日照我这至诚的丹心,
狰狞的怒雷又砰訇地吼我;
我在落雁峰前几次朝拜帝座,
额撞裂了,嗓叫破了,阊阖还不开。
吾爱啊!帝旁擎着雉扇的吾爱!
你可能问帝,我究犯了那条天律?
把我谪了下来,还不召我回去?
帝啊!帝啊!我这罪过将永不能赎?
帝呀!我将无期地囚在这痛苦之窟?”
又圆又大的热泪滚向膨胀的胸前,
却有水银一般地沉重与灿烂;
又象是刚同黑云碰碎了的明月
溅下来点点的残屑,眩目的残屑。
“帝啊!既遣我来,就莫生他们!”他又讲,
“他们,那般妖媚的狐狸,猜狠的豺狼!
我无心作我的诗,谁想着骂人呢?
他们小人总要忍心地吹毛求疵,
说那是讥诮伊的。哈哈!这真是笑话!
他是个什么人?他是个将军吗?
将军不见得就不该替我脱靴子。
唉!但是我为什么要作那样好的诗?
这岂不自作的孽,自招的罪?……
那里?我那里配得上谈诗?不配,不配;
谢玄晖才是千古的大诗人呢!——
那吟‘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
谢将军,诗既作的那样好——真好!——
但是那里象我这样地坎坷潦倒?”
然后,撑起胸膛,他长长地叹了一声。
只自身的影子点点头,再没别的同情?
这叹声,便似平远的沙汀上一声鸟语,
叫不应回音,只悠悠地独自沉没,
终于无可奈何,被宽嘴的寂静吞了。
“啊‘澄江净如练,’这种妙处谁能解道?
记得那回东巡浮江底一个春天,——
两岸旌旗引着腾龙飞虎回绕碧山,——
果然如是,果然是白练满江……
唔?又讲起他的事了?冤枉啊!冤枉!
夜郎有的是酒,有的是月,我岂怨嫌?
但不记得那天夜半,我被捉上楼船!
我企望谈谈笑笑,学着仲连安石们,
替他们解决些纷纠,扫却了胡尘。
哈哈!谁又知道他竟起了野心呢?
哦,我竟被人卖了!但一半也怪我自身?”
这样他便将那成灰的心渐渐扇着,
到底又得痛饮一顿,浇熄了愁底火,
谁知道这愁竟象田单底火牛一般:
热油淋着:狂风扇着,越奔火越燃,
毕竟谁烧焦了骨肉,牺牲了生命,
那束刃的采帛却焕成五色的龙文:
如同这样,李白那煎心烙肺的愁焰,
也便烧得他那幻象底轮子急转,
转出了满牙齿上攒着的“丽藻春葩”。
于是他又讲,“月儿!若不是你和他,”
手指着酒壶,“若不是你们的爱护,
我这生活可不还要百倍地痛苦?
啊!可爱的酒!自然赐给伊的骄子——
诗人底恩俸!啊,神奇的射愁底弓矢!
开启琼宫底管钥!琼宫开了:
那里有鸣泉漱石,玲鳞怪羽,仙花逸条;
又有琼瑶的轩馆同金碧的台榭;
还有吹不满旗的灵风推着云车,
满载霓裳缥缈,彩 玲珑的仙娥,
给人们颁送着驰魂宕魄的天乐。
啊!是一个绮丽的蓬莱底世界,
被一层银色的梦轻轻地锁着在!
啊!月呀!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
当我看你看得正出神的时节,
我只觉得你那不可思议的美艳,
已经把我全身溶化成水质一团,
然后你那提挈海潮底全副的神力,
把我也吸起,浮向开遍水钻花的
碧玉的草场上;这时我肩上忽展开
一双翅膀,越张开越大,在空中徘徊,
如同一只大鹏浮游于八极之表。
哦,月儿,我这时不敢正眼看你了!
你那太强烈的光芒刺得我心痛。……
忽地一阵清香搅着我的鼻孔,
我吃了一个寒噤,猛开眼一看,……
哎呀!怎地这样一副美貌的容颜!
丑陋的尘世!你那有过这样的副本?
啊!布置得这样调和,又这般端正,
竟同一阕鸾凤和鸣底乐章一般!
哦,我如何能信任我的这双肉眼?
我不相信宇宙间竟有这样的美!
啊,大胆的我哟,还不自惭形秽,
竟敢现于伊前!——啊!笨愚呀糊涂!——
这时我只觉得头昏眼花,血凝心冱;
我觉得我是污烂的石头一块,
被上界底清道夫抛掷了下来,
掷到一个无垠的黑暗的虚空里,
坠降,坠降,永无着落,永无休止!
月儿初还在池下丝丝柳影后窥看,
象沐罢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发一般;
于今却已姗姗移步出来,来到了池西;
夜颸底私语不知说破了什么消息,
池波一皱,又惹动了伊娴静的微笑。
沉醉的诗人忽又战巍巍地站起了,
东倒西歪地挨到池边望着那晶波。
他看见这月儿,他不觉惊讶地想着:
如何这里又有一个伊呢?奇怪!奇怪!
难道天有两个月,我有两个爱?
难道刚才伊送我下来时失了脚,
掉在这池里了吗?——这样他正疑着……
他脚底下正当活泼的小涧注入池中,
被一丝刚劲的菖蒲鲠塞了喉咙,
便咯咯地咽着,象喘不出气的呕吐。
他听着吃了一惊,不由得放声大哭:
“哎呀!爱人啊!淹死了,已经叫不出声了!”
他翻身跳下池去了,便向伊一抱,
伊已不见了,他更惊慌地叫着,
却不知道自己也叫不出声了!
他挣扎着向上猛踊,再昂头一望,
又见圆圆的月儿还平安地贴在天上。
他的力已尽了,气已竭了,他要笑,
笑不出了,只想道:“我已救伊上天了!”
第2篇:李白之死
李白之死
李白外号诗仙,那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白之死,欢迎大家阅读!
时光匆匆,白雪绕发,不自不觉中李白已过六十二岁,身体每况愈下,大不从前,虽有志从军报国,但力不从心。秋意微凉,浮云飘渺,天空格外旷远,呆在屋内,心情郁闷,李白决定出去走走,携一夕阳,与山水相约,看满山枫叶,聊以慰藉已荒废多时的诗情。
走在乡间小道,风调皮地掠过他的脸庞,转眼来到了那边枫树下,撩拨地叶片哗啦啦作响,再以完美的姿态接下蝴蝶般的秋意,翩翩起舞。夕阳将淡淡的余晖在诗仙身上铺满,暖暖地轻柔,如情人的玉手在抚摸。李白的脸上惊现多日不见的笑意,眉毛轻轻舒展开来。近日他的脓胸病又犯了,黄色的粘液老是从胸口流出来,散发恶心的味道,没有蜂蝶围绕着他,包括他多情的诗意画意。夕阳逐渐下沉,余晖减弱到了恍惚的样子。李白长叹一声,望着胸口的浓汁,脸上不经意地露出凄凉,浓汁流就流吧,没事,喝点儿酒就会好起来的。一切的风流倜傥,都随着天空浮云;一切的美景似乎都不和他有半毛钱的关系。唯有怀中的美酒,还有斗酒的情怀。
五杯酒下了肚,便飘飘然了,胸部的疼痛在酒精的麻醉下似乎睡着了,不再烦扰李白了。
李白提酒出行,离开了住所。房子只是一间旧茅屋,除了酒便不再有什么了。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来到河边。河边有一条小船,船上一八旬老翁在凭船垂钓,悠然自得,胡子花白,随风舞动,一副道骨仙人的风骨。偶尔甩一下鱼竿,偶尔拿起酒葫芦呷一口,咂着美味的嘴唇,目光不离水面,陶醉其中。暮然回首,发觉李白的到来,招呼着上船入座。
有相同嗜好的人,总会聚在一起。划船畅游,水波荡漾,凉风习习,山青水绿,一竿竹篙点水,小船载两人,碧波如酒,细细品尝,眼睛离不开水里的酒,口中淅沥着葫芦的酒,两人悄悄喝醉。山野勾勒的轮廓线条逐渐模糊,将旷阔的雄姿隐藏,水面袅袅而起的月光,将苗条的小河装扮如画,空气亦朦胧。偶尔一两只水鸭子船边掠过,一条斜线飞快的荡走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一手端杯一手画卷,背依船蓬高吟起来。老翁没动静了,躺在船舱里睡了,不胜酒力。李白依旧唱着“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那发白的胡子激情的抖动,水面也晃动起来鱼儿也涌动起来,山也要动起来。一切都喝醉了,一切都那么清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哈哈,想当年我是何等的风光,玄宗请我入宫,高力士为我提鞋跟。李白越想越来劲。似乎天地间都是他的了。
“哎,现在呢?又有什么呢?”李白又愁了“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那山不在是那山了,苍老无限;那水不在是那水,只有模糊的月光。空蒙之处遗留沧桑和伤感,诗意此时也抛弃了他,独有的是那手中的空葫芦,还有残留的几滴泪花,浑浊地滑落在河间。
天黑,月亮早已上班,将时间都改成了白色,山川白了,被抹去青黛;小河白了,被沉淀了碧绿;小船也白了,渔翁也白了,连他手中的`船槁也白了,李白站在船头,不胜寒意,岁月不饶人,自古多情空余恨,此地空余李白情。四周都静谧得出奇,渔翁似乎不会醒来。
风儿吹着水波,使劲把它推到岸上去:水波急了抱着月亮不撒手,月亮只好在水里荡着秋千。摇啊摇,摇得脸都笑花了,还是不停的笑。
夜色更浓了,月亮载着水悠闲得嬉戏。李白不甚酒力,醉眼朦胧。还一直地击掌唱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那还知道自己已老,空有报国之心。李白打了一个趔趄,扶住船蓬,见船翁似醒非醒。,想起朋友孟浩然,不禁泫然泪下:朋友啊!你在何方?然而空中一月,水中一月,别无他物。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边唱边哭,人亦老便孤独,天亦老天有情。
“你别哭了,下来吧,我不是你的朋友吗?”水里的月亮开口言语。
“你真会说话了?太好了。只有你没有忘记我,陪着我。”李白欣喜若狂,手舞足蹈, 忙扔掉手中的酒葫芦扑下水去,静谧的水花尽显温柔,将投怀送抱的情人揽在胸前。没有谁比水花更多情,所有的人它都爱,爱到天荒地老。它从不抛弃任何人,只有他愿意,一直躺在它的怀里都行,直到尸体腐烂,灵魂虚脱,它也不肯放手。水花是一个多情而自私的种子,如果长期没有谁来跳水,就会引发轩然大坡,振捣不休。此时,李白将灵魂与肉体都投掷下来,水花得意地笑个不休,尽显风流。 这水真柔软,象一双巨大的手臂抱着他渐渐地隐没。
李白拉着月亮的手,月亮亦拉着李白的手。他们荡着秋千,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看着水,晃啊晃晃来一坛酒;喝着酒,喝啊喝喝来......
那酒甜而淡,不香也不腻,不渴不伤情,一切是那么平淡,一切亦远去,远去的朋友,远去的家,远去的妻子,远去的孩子。水还在月光中晃动,水抱紧了李白假装责问月亮:“你为何拉下李白,坏我清誉?”月亮笑了:“与其痛苦难堪的死去,不如快活浪漫的离去。”水窃喜闭嘴无语。
船翁救起李白,那是第二天晨光熹微之时,李白亦离肉身仙去了,留下浪漫的诗给世人评。
第3篇:李白之死
李白之死(精选8篇)由网友 “布想”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李白之死,欢迎大家分享。
篇1:李白之死
一对龙烛已烧得只剩光杆两枝,
却又借回已流出的浓泪底余脂,
牵延着欲断不断的弥留的残火,
在夜底喘息里无效地抖擞振作。
杯盘狼籍在案上,酒坛睡倒在地下,
醉客散了,如同散阵投巢的乌鸦;
只那醉得最狠,醉得如泥的李青莲
(全身底骨架如同脱了榫的一般)
还歪倒倒的在花园底椅上堆着,
口里喃喃地,不知到底说些什么。
声音听不见了,嘴唇还喋着不止;
忽地那络着密密红丝网的眼珠子,
(他自身也像一个微小的醉汉)
对着那怯懦的烛焰瞪了半天;
仿佛一只饿狮,发见了一个小兽,
一声不响,两眼睁睁地望他尽瞅;
然后轻轻地缓缓地举起前脚,
便迅雷不及掩耳,忽地往前扑着——
象这样,桌上两对角摆着的烛架,
都被这个醉汉拉倒在地下。
“哼哼!就是你,你这
第4篇:李白之死作文
李白之死作文
导语: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李白之死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时光匆匆,白雪绕发,不自不觉中李白已过六十二岁,身体每况愈下,大不从前,虽有志从军报国,但力不从心。秋意微凉,浮云飘渺,天空格外旷远,呆在屋内,心情郁闷,李白决定出去走走,携一夕阳,与山水相约,看满山枫叶,聊以慰藉已荒废多时的诗情。
走在乡间小道,风调皮地掠过他的脸庞,转眼来到了那边枫树下,撩拨地叶片哗啦啦作响,再以完美的姿态接下蝴蝶般的秋意,翩翩起舞。夕阳将淡淡的余晖在诗仙身上铺满,暖暖地轻柔,如情人的玉手在抚摸。李白的脸上惊现多日不见的笑意,眉毛轻轻舒展开来。近日他的'脓胸病又犯了,黄色的粘液老是从胸口流出来,散发恶心的味道,没有蜂
第5篇:李白之死探秘
李白之死探秘
李白(701-762),字太白,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然而,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著名诗人在死因上却留给后人巨大的争议。
第一种观点,也是学者们普遍认为的观点是李白是病死的。这一观点认为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
第6篇:李白之死辨误
李白之死辨误
世俗多言李白在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亭。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公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又李华作《太白墓志》亦云:赋《临终歌》而卒。乃知俗传良不足信,盖与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同也。
【注释】①当涂采石:今安徽当涂县内。李白墓即在此。②予:作者洪迈自称。③按:查阅。④试弦歌:做地方官。⑤俾:使、让。
【文言知识】
说简。简的本义是竹片。在纸发明以前,我国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文字是写在竹片上的,称简或竹简。简一般长一尺左右,宽约二寸,直书一二行,约二三十字。简多了,就用牛皮串起来。自东汉蔡伦发明了纸后,人们仍习惯以简称纸。上文枕上授简,这简实为稿纸。如今人们仍将书人称之为书简、简札。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第7篇:《李白之死辨误》阅读答案
《李白之死辨误》阅读答案
世俗多言李白在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亭。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公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又李华作《太白墓志》亦云:赋《临终歌》而卒。乃知俗传良不足信,盖与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同也。
【注释】 ①当涂采石:今安徽当涂县内。李白墓即在此。②予:作者洪迈自称。③按:查阅。④试弦歌:做地方官。⑤俾:使、让。
【文言知识】
说简。简的本义是竹片。在纸发明以前,我国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文字是写在竹片上的`,称简或竹简。简一般长一尺左右,宽约二寸,直书一二行,约二三十字。简多了,就用牛皮串起来。自东汉蔡伦发明了纸后,人们仍习惯以简称纸。上文枕上授简,这简实为稿纸。如今人们仍将书人称之为书简、简札。
【思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