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摆》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6-07 07:14:2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教科版《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动的幅度、摆的摆长队摆动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2、初步意识到得到精确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3、能够对自己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预测。

4、通过自己的实验,初步了解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

教学准备:

摆绳、钩码(或螺帽)、记录表、铁架、秒表。

教学过程

1、今天,我们认识一种东西,叫摆。

大家看一下,它的构成,这个叫摆锤,这个叫摆绳,这个叫摆幅。大家观察一下,它的摆动有没有规率?

2、“摆动得很稳定”,也就是说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一定的。(来回摆一次叫次数)是不是这样呢?我们验证一下。

3、让大家做一次,各次一分钟,测量两次摆的次数,并做好记录。如果半次叫0.5。

4、是不是这样呢?大家汇报一下。大体是这样的规率?为什么大家的数据不一样呢?有的多,有的少。它多,则证明它摆得快,它少,则证明它摆得慢,是不是这样呢?

5、好的',我把你们的摆拿上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

6、仔细观察,为什么有些摆快一点,有些摆慢一点呢?跟什么有关?(学生自由回答)

7、你是说跟摆锤有关?你认为越重摆得越慢?你怎样证明它?(画图,提示说明)

你是说跟摆绳的长度有关?你认为越长,就摆得越慢?你怎样去证明?(指导证明)

8、(假设学生猜想不出)你认为跟摆幅有关?摆幅越大,越慢,怎样证明?(指导做法)

9、让每小组选一个去证明摆的速度跟什么有关。(反复做)

10、交流表达。

11、做一个每分钟摆60次的摆。

板书设计:

摆锤有关?

摆的速度跟 摆线有关?

摆幅有关?

第2篇:《摆》教学设计

《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自己动手做一个摆,知道影响摆快慢的因素。

2.对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够搜集数据来验证自己的假想。3.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意识到搜集证据、验证假设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控制变量得出实验结论。

师:铁架台、自制摆实验器材、摆的配套材料、课件 学

生:笔、记录单、秒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引入摆的概念:教师出示与摆装置相似小物件,认识这种装置吗?生活中还有那些?

2.认识摆的构成,让学生明白摆线、摆锤、摆角等概念:摆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上面部分叫做摆线,下面部分叫做摆锤,摆动起来提起的角度叫摆角。

3.学生对摆进行正确计数:示范:自然松手,来回一次叫摆动一次。4.强调摆的实验中应注意的细节

二、研究摆,探究影响摆快慢的因素 1.学生合作组装摆

2.引导学生通过初步操作发现同一时间摆的摆动次数不同,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摆有快慢?引导猜想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演示实验:摆的快慢与摆角大小是否有关,告诉学生对比实验中不变条件和可变条件。

4.布置任务:分组验证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是否有关,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方案并分组实验:

5.学生分组合作实验探究摆的快慢是否与白线长短有关系? 6.汇报交流: 怎么做的?不变的是?变的是?发现了什么? 7.综合学生的研究,引导学生发现: 摆的快慢和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与摆角大小也没有关系,只和摆线的长短有关。

三、拓展延伸:

1.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摆的越快。2.应用尝试:实践应用分析

四、小结:

1.引出伽利略的故事,告诉学生就在我们身边,养成勤观察多思考的科学习惯

2.课件:视频:太空中的摆实验

摆的快慢

摆锤轻重 摆角大小 摆线长短

无关 无关 有关

第3篇:教科版《小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使学生理解“我爱我的小屋,爱那个装满整个童年的小屋”的含义。

2、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体会作者对装满童年的小屋的留恋和喜爱之情。

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操。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6、9自然段。

5、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1、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体会作者对装满童年的小屋的留恋和喜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9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我爱我的小屋,爱那个装满童年的小屋”的含义。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

教具:

小黑板。

教学流程:

第一节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宝贵、最令人羡慕的时期,每个人的童年都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绿油油的田野深处那件装满作者整个童年的小屋,去感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教科版《蚂蚁》教学设计

教科版《蚂蚁》教学设计

教科版《蚂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出蚂蚁的身体特点。

2、尝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亲近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指导。

教学难点:

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大家猜猜它是谁?

师:出示PPT猜谜语:远看芝麻撒满地,近看黑驴在运米,不怕山高道路陡,只怕跌进热锅里。 (打一小动物)

师: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蚂蚁的种类繁多,在我国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大家观察过蚂蚁吗?今天让我们仔细观察观察蚂蚁吧!

二、引导探究

师:如果让你去捕捉蚂蚁,你会选用什么方法呢?

生:我用饼干来引诱。

生:用糖块来引诱.

师:看来同学捕捉蚂蚁的方法真不少。现在教师请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教科版激光教学设计

《激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流利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9个生字,正确理解读写“研制、灼伤„„”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激光的用途,理解激光是“奇异”的光。

3、了解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并能找出本课介绍激光特点的说明方法。

4、激发学生对激光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激光的用途,理解激光是“奇异”的光。教学难点:

了解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并能找出本课介绍激光特点的说明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你对激光都有哪些了解?(指名学生介绍搜集有关激光材料)2.老师讲述激光简介。(参考书137页)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激光的世界,去探索一下激光的奥秘吧。(板书课题《激光》)。

二、确定方法,自主探究。

1.自由读文,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分自然段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烤鸭》教科版教学设计

《烤鸭》教科版教学设计

《烤鸭》教科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分层描写烤鸭特色、制作,及在旅游中的地位。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

3.激发对祖国首都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重难点: 了解烧炉烤鸭的`烤制过程,体会作者对全聚德烤鸭。

教法: 讲授法。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存有浓厚的兴趣。

教具: 投影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句子举行,全世界人目光都会集中到这里,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对我们的首都把北京又了解多少呢?

二、初读课文

1.把清文字障碍,认识生字,读准字音,认准自行。

理解字义。

2.通读课文,准确的句子各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3.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

迅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问我们介绍了几种烤鸭?思考:北京人怎么吃烤鸭呢?

四、交流互动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教科版《摆》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科版《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