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林业育苗技术及管理论文
林业育苗技术及管理论文
一、林业育苗技术概述
在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绿化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加大对林业育苗的管理,而林业育苗技术也就变得尤为重要。林业育苗的管理主要就是对幼苗进行科学的培养,提高幼苗的存活率,推动林业的发展。尽管林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林业育苗技术及其管理不利于幼苗树根的孕育,从而出现幼苗轻细,树根稀疏等现象。所以,在对林业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育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整,加大对林业育苗技术及其管理的重视,从而使幼苗的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二、林业育苗技术内容分析
1.插条育苗技术
由于春秋季水分都比较充分,再加上气候条件适宜,所以,比较适合采用插条育苗技术。插条育苗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在树苗中优先选取质量优越的苗木,然后找到一处含水量比较充分的地方,在进行插条之前要先对周边的土壤进行清理工作。②把苗木的一头插入土中,并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从而使根系能够迅速的生长。③在幼苗生长的过程中要对周边的杂草以及石块等进行定时的清理,否则会影响根系的生长。④幼苗成活之后要进行移植工作,以便确保以后的育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分植育苗技术
分植育苗技术主要就是借用先前已经长大的林木的根系以及枝干等进行培育,这样不仅可以加大育苗的成活率,技术操作方面也相对来说不至于复杂,造林的效率也会有所提升,不仅如此,采用此种育苗技术还可以使移植后的苗木能够遗传母体的优越特性。但是,这种育苗技术还有一些问题,就是在移植的过程中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假如土壤松散或者是温湿条件不达标的话,苗木是很难成活的。
3.栽苗育苗技术
栽苗育苗技术相较于其他两种育苗技术,还有其不同之处,栽苗育苗技术是对根系保存完整的育苗进行栽种,这种育苗技术对幼苗的环境标准比较低,所以,成活率也就相对来说比较高。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实施此种育苗技术的时候,必须要从基础工作开始,只有这样才可以节约种子,从而减少成本的支出。
三、林业育苗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林业育苗技术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
在对林业育苗技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合理运用,但是,就目前而言,关于林业育苗技术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完善,这样不仅会妨碍林业的发展,还会对技术的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的林业育苗技术管理中不仅制度不完善,一些与之相关的技术方案以及实施手段也不到位,从而严重影响林业产业的发展。
2.缺乏先进的育苗技术管理观念
林业育苗技术的管理必须要具备先进的管理观念,只有这样才可以对林业育苗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有很多的育苗技术管理人员不管是管理方面还是技术经验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陷,不仅如此,对于育苗技术管理的观念也不够先进,责任意识也比较差,对林业育苗技术的管理不能够起到很好的指导的作用。3.技术人员比较缺乏根据以前的育苗管理经验得出,当前的林业育苗工作主要就是采用粗放型的方式来进行育苗管理,从而导致林业育苗技术人员的缺乏。由于技术人员的缺少,使林业育苗技术管理方面的成绩也不理想,苗木的`成活率也不高。与此同时,再加上林业工作比较辛苦,薪资方面也不甚理想,而且工作环境都是相对比较偏远的山区,致使林业育苗技术人员逐渐减少,从而导致整体技术人员的短缺。
四、提高林业育苗技术及其管理的有效方法
1.健全林业育苗技术管理的相关体制
健全林业育苗技术管理的相关体制是做好育苗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的林业育苗管理体制不仅可以推动林业的发展,还可以促使林业育苗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对林业育苗技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技术上的支持,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管理工作的落实,才可以使林业技术能够顺利的进行。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对每个阶段的工作进行责任划分,从而有效的推动林业育苗的快速发展。
2.树立先进的林业育苗技术管理理念
林业育苗技术的管理必须要树立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认识到林业育苗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才可以对林业育苗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林业育苗技术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林业育苗进行严格的管理以及规划之后,从而能够真正实现育苗技术的有效运用。
3.引进先进的林业育苗技术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育苗技术水平还处于落后阶段,不管是设备方面还是机械方面都赶不上当前林业的发展需求,所以,林业部门一定要增加对林业资金的投入,并引进先进的林业育苗技术以及设备,以满足当前林业的发展需求。除此之外,还可以申请让综合能力比较强的技术人员出国进修,或者是邀请在技术方面比较先进的企业或者是个人来进行演讲以及开展技术培训,从而提高我国林业育苗的质量。与此同时,相关林业部门也要加大对林业育苗技术管理的重要,不管是政策上还是经济上都要给予支持。
4.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能力的培训
林业育苗技术及其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问题,只有具备较高的综合技术能力,才可以做好对林业育苗技术的管理。所以,林业部门一定要对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培训,加大对林业技术知识的认知,使其不断的提升管理水平,从而确保林业育苗技术管理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总之,林业育苗技术及其管理是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对林业育苗技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大对育苗技术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林业育苗的质量,推动林业产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林业育苗技术及其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1).
[2]杨景坤.浅谈林业育苗技术及其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3):276-276.
第2篇: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技术探讨论文
摘要:该文对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技术展开讨论,从现有的工作结果来看,很多地方的林业育苗工作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苗期管理技术在整体上表现为显著的提升,植株长势比较均匀,育苗存活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后,针对苗期管理技术还需深入研究,加强各方面的技术手段实施,培养出大量的优质育苗,尽快地改善自然环境,提升森林覆盖率。
关键词:林业;育苗;管理;苗期
1林业育苗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虽然在国土面积上比较庞大,但是森林覆盖率却不断的降低,这对于长期发展而言是一种极大的威胁。针对林业育苗的问题展开分析,能够明确日后的工作重点,为苗期管理提供更多的方向指导和资料参考。
1.1苗种成活率不高
林业育苗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以及外地的购买需求,针对苗种进行针对性的培育,确保苗种的正常生长,从而在后续的移植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可从当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苗种的成活率并不理想。首先,有相当数量的林业育苗,本身的成活率就比较低,由于选苗的错误和水土不服等情况,促使大量采购的林业育苗,均没有获得预期的成长效果,出现了大量的死亡现象。其次,林业育苗工作中,并没有对育苗开展系列的养护工作,日常管理表现出较多的漏洞和不良现象,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中,林业育苗所采取的措施表现为“千篇1律”的特点,与苗种本身的情况发生严重的冲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苗种的功能及正常成长,最终出现了大量的死亡情况,促使苗种成活率进一步降低,产生了极大的损失。
1.2植株长势不均
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林业育苗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在大环境上,自然生态和土地的肥力均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因此,育苗的植株长势未得到较强的保障;在小环境上,针对植株长势的控制表现为随意的特点,不遵循客观上的条件限制和主观上的需求,导致植株长势出现了严重的混乱情况。现今,植株长势不均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林业育苗的植株长势,并不能完全地达到阶段化的标准,很多方面的管理工作都非常主观,落实的管理技术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造成的经济损失、社会损失等都比较严重。第二,植株长势的控制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并不显著,传统的手法未能向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完美过渡,导致不同的林业育苗园区,植株长势上出现了严重的差异,对森林覆盖率的提升和自然环境的恢复,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未来的苗期管理技术研究中,需高度关注植株长势不均的问题,要采取多元化的手段进行处理,将恶性循环彻底地解决。
2苗期管理技术分析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必须在效率上和质量上兼得。林业育苗工作的开展,无论是在出发点上,还是在未来的前景上,都表现比较突出。因此,选择实施的苗期管理技术,应系统化地针对林业育苗开展有效的管理,从多方面完成工作水平的提升,健全日常的管理方案,针对林业育苗的各项问题进行充分解决。
2.1改善林业育苗设备,加强新工艺的应用
与以往工作不同的是,苗期管理技术的应用,以客观实际情况为基础,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改革。该文认为,今后的苗期管理技术,硬件设备和新工艺的应用,必须充分跟随社会潮流,选择最有效的设备来进行培育,通过最强的工艺来实现保障,让每一株育苗都能正常生长,阶段化地实现培育目标。随着现代林业科技的进步,大多数传统的育苗容器已经不再使用,转而使用易穿透、易分解的容器。比如,在欧洲国家的无纺布容器是最为先进的育苗容器,在育苗实践中大大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及其质量。无纺布育苗容器其主要构成是无纺布、基质和相关的机器。这种育苗容器是焊接布缝的,无纺布卷挂在成型筒下部。通过数控电子系统的控制,对水分的进出量进行控制,当容器外部的根需要保持水分时就会在一段时间后自动停水,可以协助根系愈伤组织的更好形成。同时,由于采用的是无纺布,容器内就不会将私土作为培养基,而是采用有机肥料,这对容器内的幼苗是一个好的生长优势。如此一来,便为容器内的幼苗创造了更好的生长环境和有利条件。从以上的表述来看,在提升硬件的培育设备以及主观上的技术内容后,苗期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简单、高效,每一项问题的处理都降低了繁琐的程度,从而确保后续的收益能够持续实现。
2.2加强苗期管理
林业育苗工作的开展,是从最初的幼苗就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工作,保证最终得到的育苗成绩,可以满足森林建设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后续的苗期管理技术落实当中,苗期的管理将成为核心的内容。第一,苗期管理的内容、责任、标准等,必须进行详细划分与处理,要在整体上把控好育苗的长势情况,结合具体的苗种类型,选择差异化的维护措施,包括除草、除虫等等。第二,苗种的存储、处理等,需按照最严格的标准来进行。现阶段的部分林业育苗,虽然在生长速度上较快,但取得的自然生态能力并不理想,未达到最初的诉求。针对育苗的存储、处理、土壤选择等进行分析,之后进行相关的播种处理,严格把控阳光、水分的影响,可提升育苗的质量、效率,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育苗的存活率,并且在客观上创造出更大的效益。综合而言,林业育苗以及苗期管理技术,必须以育苗为主,在各个方面落实系列的管理技术、培育技术、成长干预技术等,将内部的影响因素和外部的影响因素均充分解决,促使每一株育苗都能够获得最理想的效果,为将来的森林覆盖率提升以及自然环境的改善,做出卓越的贡献。除了掌握好容器育苗技术,还要加强苗期管理,以保证苗木正常顺利地生长,因此在苗期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苗期管理,为了给苗木生长提供优良的条件,就要做好育苗前期的准备工作,如种子的贮藏以及处理、作床、土壤消毒以及播种等,同时为了保障苗床的湿润,工作人员应定期为苗床浇水,满足苗木对水的需求,当苗木出土后,为了防治苗木病害,应及时地喷洒农药500倍液,如多菌灵、退菌特等,并定期为其喷洒消毒液,根据土壤板结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除草工作,一般情况下,在幼苗长出真叶前后开始,每隔30d进行1次除草工作,待苗木出齐后,工作人员按照留苗量400~500株/m2开始进行间苗,要做好育苗的追肥工作,在施肥过程中,应按照育苗生长的具体情况进行追肥,一般工作人员每年会对新育苗进行3~4次的追肥,待苗木出齐后,会增加对苗木追肥的次数,一般会每隔10~15d进行1次追肥。
3结语
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林业育苗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将既有的各项问题充分解决,同时避免造成社会效益的下降和经济上的损失。与一般的建设工作不同,林业育苗工作的目的在于,充分提升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实现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保持生态的平衡。为此,在苗期的管理技术当中,需要考虑到较多的影响因素,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执行系统化的管理方案,避免产生林业育苗的较多阻碍。
参考文献:
[1]刘勇,胡俊晓.我国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15,15(7):104-105.[2]魏红亮,周晓光.浅谈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3(3):120-121.[3]洪菊生,侯元兆.分类经营是热带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J].林业科学,2014,17(4):115-116.
第3篇:分析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技术论文
分析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技术论文
摘要: 林业育苗工作是我国生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育苗及苗期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绿化建设的质量与效益,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关注。加强林业育苗及苗期的技术研发,对于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主要针对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借鉴。
关键词: 林业育苗;苗期管理技术;建议
目前育苗仍然采用传统的育苗技术,育苗的质量和水平都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苗期也欠缺一定的管理,对林业资源的建设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要加大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推动我国林业资源的稳定与发展。
1传统林业育苗的相关论述
传统的育苗大多数采用塑料袋作为育苗的容器,具体的操作流程为:首先要选取优质的苗木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