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云雀优美散文
云雀优美散文
一
在乡下的日子,我喜欢鸟,闲暇,走上山坡,看鸟听鸟。爱鸟,山水也是要爱的。山上有树,一片的绿,连绵数十里上百里,那绿,浓得化不开。山上也有花,白的花、黄的花、绿的花、紫的花、红的花,七彩娇艳花,也可能是十彩的。山上还有石头,还有风,还有飘逸的云朵;走进山野,其实你就走进了风景。
坐在风景里看鸟,很多人享受不到。城里人享受不到,乡下的人也未必都能享受到。能享受这样美妙的生活,是爱鸟的人。乡村人,头顶日头脚蹬地,忙罢水田忙旱田,顾不上看风景看鸟。城市里有爱鸟的人,他们没时间,只能围着鸟笼转转。也只有生活在乡下,又爱鸟的人,才有这样的福气。
我就是那个有福气的人。我那时就住在乡下。其实住在乡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那个爱鸟的人。于是,我很多时候,就坐在风景里,看鸟,或者听鸟。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看起来有点奢侈,可对于我,不是。看鸟听鸟,于我而言,稀松平常。
山上很多鸟,山雀、百灵、云雀、斑鸠、鹌鹑、喜鹊、燕子,叽叽喳喳地叫。都是熟悉的鸟,熟悉的鸟鸣,它们在山坡上追逐嬉戏,自由自在。坐在山坡上,你就着了迷,好像这山这树这花草这鸟,不是原来的山原来的树原来的花草原来的鸟。好像你坐着的山坡,是一片仙境。
在家乡,我喜欢云雀,喜欢它们婉转的鸣叫,喜欢它们独特的飞翔姿态,喜欢它们成群结队觅食的情景。因为喜欢,我觉得,云雀,是最美的鸟。虽然它们并不华丽,没有鲜艳的羽毛,但这并不能改变我对它们的欣赏。
老家的山上,多云雀,走在山野里,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云雀,褐色与浅黄色相间的背,白色的腹,分叉的尾,身上布满细纹。如果你不仔细看,很可能误以为是麻雀。云雀的叫声连贯,活泼悦耳,洪亮动听。春天,是云雀的繁殖期,雄鸟为了吸引雌鸟,有时悬停天空鸣叫,有时响亮地拍动翅膀,持续发出成串的颤音和颤鸣,以此吸引雌鸟的注意。云雀,是鸣禽中少数在飞行中鸣叫的鸟类。
你行走在山野,只要听到“嘀呖呖—嘀呖呖—嘀呖呖”的鸣叫声,这鸟,就是云雀。如果你听到“吱吱—吱吱”的叫声,这是云雀遇到了危险,或者是在向威胁到它们的对象发出的警告。但是,很多时候,人和动物还没走近它们,“嗖嗖嗖”飞走了。它们是精明的鸟,不会让危险靠近自己。
当然,云雀天籁般的长鸣,不是你想听就能听到的。它们的鸣叫,只能在天空中,在自由的大地上。如果是笼养的云雀,这样的声音很难听到。云雀的长鸣,多是在求偶时发出的,养在笼子里的云雀,没有求偶时的激情,也没有求偶时的斗志,更没有大自然中的那种活泼和灵气,当然也就叫不出自由天空中的天籁之音。
阳春三月,是听云雀鸣叫的最佳时期。这个段日子,是鸟们求偶的时节,天空中,大地上,到处都是鸟的鸣叫。在晴朗的日子,躺在山坡上,仰望天空,你很容易看到悬在天空中鸣叫的云雀。那姿态,那声音,会让你沉醉不知归路。
不管你相信不相信,在春天的山野,听鸟叫,绝对是一种享受。
你相信不相信不重要,真的,不重要。你信,云雀在叫,你不信,云雀也在叫。如果有机会,你不妨走进山野,听听美妙的天籁之音。
二
不能不想起我的青少年,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那段经历,我对乡村将是一知半解,也可以说是一张白纸。
那个贫困、艰难、孤独、寂寞的年代,山野、河流是我们的乐园,山野里有鸟、野兔、狐狸、刺猬、黄鼠狼、狼;河流里有鱼、泥鳅、黄鳝、虾、蟹。这些动物们的存在,让我们的青少年时代,充满了乐趣。
小时候喜欢在山坡上溜达,看鸟打架,看兔子蹬鹰,看黄鼠狼斗刺猬。动物们打架,很有意思。看到双方争斗,斗得你死我活,有惊喜,有担忧,有悲伤,有无奈,看得惊心动魄。尤其是看到黄鼠狼吃刺猬的场景,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悲伤。
看鸟打架是很有趣的。鸟类打架,看到最多的.是麻雀打架,两只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打起来了,忽扇着翅膀,你啄我一口,我啄你一口,斗得羽毛乱飞,最后两只麻雀倒在地上,相互啄着对方不松口。黄鹂与画眉,都是打架高手,双方虽有受伤,但没看到过被一方啄死的现象。伯劳打架,可谓是你死我活,伯劳本身就吃小鸟,凡是与伯劳打架的鸟,多被伯劳吃掉,血腥残忍。
云雀打架,虽不血腥,但场面宏大,让人观而叹之。1985年春天,我在老家的山坡上,看到云雀打架。应该说,是云雀大战。开始有几十只云雀,在山坡上飞来飞去,互相冲击,后来有一二百只云雀参战。有的在天空中你来我往斗,有的在地上斗,天空中鸟的羽毛纷飞,像春天的杨树花。
单只的云雀打架,可能是争配偶。如此众多的云雀打架,绝对不是为了争夺交配权,而是为了争领地。我不知道云雀会不会像狼那样,为争夺领地,血腥地拼杀。但那场面,应该是为争夺地盘而战。
几百只鸟,密密麻麻一大片,在一个土丘上打得天昏地暗。很多鸟在战斗中受伤,有的蹲在树梢上,有的蹲在石头上,还有的就蹲在地上,耷拉着头,既不动,也不鸣叫。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查看了一些资料,才知道云雀大战,多是为了争夺领地。斗胜的一方,夺取领地,斗败的一方,离开这里。斗败的鸟,叫寒雀。寒雀从此斗志尽失,不大鸣叫,胆小怕人。
此前也看到过云雀争斗,两只云雀“唧唧喳喳”叫一阵,像是在吵嘴,吵着吵着,就打了起来。打到最后,一只云雀灰溜溜滴跑了,另一只云雀飞到树梢上,蹲在雌云雀身边,“嘀呖呖”地叫,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看鸟们的战争,就觉得,动物与人一样,为了生存,为了繁衍,吵吵闹闹,争来争去。人与动物,也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人高级一点罢了。
这样想,就觉得少年时代,是最美好的岁月,单纯,没有欲望。
只是,我们已无法回到那个年月。逝去的,是不会再回来。想想也是,我现在还能回到家乡,坐在山坡上,看鸟们打架,听鸟们鸣叫吗?当然不能。我知道,我已无法回到过去,面对生存的压力,我只能不停地奔波,奔波。
三
养过一对云雀,一公一母,成双成对,这样的云雀好养。单只的云雀,没有伴,形影单只,太孤独,不容易养活。这两只云雀,是抓的雏鸟,直接从鸟窝里抓走的。我盯这窝雏鸟,盯了半月,抓的时候,都能扑扑楞楞飞,就选了一公一母。
为养云雀,我是费了大劲的。云雀繁殖期间,集聚而来,黑乎乎一片,在天空上盘旋,鸣叫声几里可闻,然后在山坡上做窝。寻找鸟窝,不用遍山野岭寻找,就看鸟从哪里起飞。养鸟的人知道,鸟落的地方,不一定就是鸟窝。但鸟起飞的地方,鸟窝就在附近,这叫“看起不看落。”一般来说,鸟窝多做在向阳的坡面,沙丘、土坡的草丛中,比较隐蔽的地方。当然,这是指繁殖期间。不过,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把握。
我找到鸟窝时,只有两枚鸟蛋,后来四枚,再后来就变成了小鸟,红赤赤的,身上没有一根毛。过三两天,雏鸟身上长满了白绒毛。那些天,几乎天天去山坡上看小鸟,生怕疏忽了,小鸟出了窝。鸟窝边的沙土,被我踩得明晃晃的。
那时的鸟,傻乎乎的,对人没有防备,你摸摸鸟蛋,玩玩幼鸟,它们也不会在意。现在的鸟,精能着呢,只要你动了鸟窝,或者是摸了鸟蛋,它们很快就会搬家。也可能是鸟被人抓怕了,学会了自我保护。
抓这两只云雀之前,专一问了怎么识别公母。养鸟人说,头小、颈长、身长、尾长,头后边的毛,从两边向中间长,是公鸟。头稍大,脖子短,身体肥大,头后边的毛直接长下来,不向中间集中,基本就是母鸟。另外,看鸟的公母,看喉咙也是关键,发红的是公鸟,橙黄的是母鸟。我就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抓了两只鸟,结果,还真的是一公一母。
那时候养鸟,没有多少讲究。云雀的食物,就是在山坡上捉的蚂蚱,偶尔也喂些小米。蚂蚱大的不行,消化不了,只能喂幼小的蚂蚱。那段时间,整天上山坡上抓蚂蚱,晒得黑不溜秋的,身上蜕了一层皮。
鸟养得肥实实的,看着讨人喜欢,但不大叫,任凭我怎么逗它,也很少叫,偶尔叫几声,声音有点喑哑。有的云雀,也不大鸣叫,但到了黎明时分,就开嗓大叫。我养的这两只云雀,自始至终,不肯大叫。
我少年的玩伴,后来的恋人蕾说:“养鸟,不会调教,还养啥鸟?”蕾帮我调教,还是不叫。蕾说:“养鸟不叫,多没意思。我爸会养鸟,我拿回去让他调教调教,调教好了,再送给你。”
我知道,蕾是喜欢这两只云雀,想要,但不好意思明要,就找借口。此前,我给蕾抓过两只云雀,养的很欢实。后来死了一只,蕾总觉得,养一只鸟是个缺憾,就变着法子想要我的两只云雀。我知道蕾的心思,就把两只云雀送了蕾。
蕾后来还真把云雀送了回来,但不是两只,是一只,就是蕾养的那只。蕾送回来的那只云雀,可能是死了同伴,有些伤心,或者是孤独,也不怎么叫。
蕾笑着安慰我说:“这只云雀才到你家,有点怕生,过些日子就熟悉了,就会叫了。原来在我家,叫得很好听呢!”
蕾送回来的云雀,一直不叫,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养了一段时间,就没了心情。我觉得,我不是养鸟的料,养了很多鸟,死的死,不叫的不叫,也就没了再养下去的兴趣。
那只孤独的云雀,被我拎到山坡上,手一挥,飞走了。它似乎与我没有什么感情,飞到树梢上,“嘀呖嘀呖”叫几声,算是对我养它一个多月的回报。
四
2019年春天,我在家乡看到过一次放生。近年来,一些爱心人士、富豪、宗教信徒,定期举办放生活动,他们从市场上买来鱼、龟、泥鳅、黄鳝等水产动物,运到河流、湖泊放生;买来野兔、黄鼠狼、狐狸及鸟类到山坡上放生。
爱心人士放生野生动物,本意是好的,但无形中助长了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它们抓住爱心人士举办放生活动的机会,大肆捕猎、收购野生动物,然后卖给爱心人士,以此获取暴利。因此,我对放生这一义举,并不赞成。在我看来,他们的放生,实则是杀生。
放生活动,似乎与云雀无关,但是,我看到的放生,与云雀有着密切的关联。
这次放生,全部是鸟。一笼斑鸠,大概50多只,两箱云雀,有百余只,还有猫头鹰、雉鸡、鹌鹑等鸟200多只。很多鸟放生后,飞不起来,有的在山坡上忽扇着翅膀扑棱,有的飞了很短的距离,落在树梢上,怂头耷脑,萎靡不振。有几只雉鸡,可能是受了伤,飞不起来,刚放生没多久,就被村人抓走了。还有一只猫头鹰,只用一只翅膀忽扇,另一只翅膀耷拉着,我怕被人伤害,就抓了回去,养了十来天,伤好后,放生了。
让我揪心的是那些云雀,还未放生,就有十几只已死在铁丝笼里,它们还未呼吸到自由的空气,还未忽扇一下被束缚的翅膀,就悄无声息地死去了。看着这些死去的云雀,我的心中,顿生一种无名的伤感。
这仅仅是我看到的,那些飞行艰难的鸟,那些落在树梢上的鸟,那些身上被磕磕碰碰的鸟,它们虽然被放生,但是它们能不能熬过一个夜晚,活过一个黎明,我无法预测。我唯一能做的,是为这些大地上的精灵祈祷。
我去了花鸟市场,看到有很多卖鸟的,卖水产动物的,卖小野生动物的。我问他们有多少?他们开始有点遮遮掩掩,但当听说是买回去放生的,脸上掠过一丝笑意,说话也和蔼多了。他问“你要多少鸟?”我说:“一二百只吧!”他问:“要什么鸟?”我说:“有什么鸟?”他说:“只要是本地有的,要什么有什么。”
我看了看他的店面,除了少量的观赏鸟,并没有没多少鸟。于是我问:”你能保证货源吗?”他笑笑,对我说:“你定个时间,什么时候来拉货,到时候保证不误你的事。我们有货源,有专人送货,也就几个电话的事。”
我突然想起单位附近树林里的粘鸟网,只要鸟误撞到网上,不论大小鸟,无一能幸运逃脱。我想,他们说的货源,就是那些网鸟的人。我曾经看到过网鸟的人,每天四处张网,大鸟小鸟,尽收网中。三两人结伴网鸟,一天几十只,甚至上百只。
我看到放生的百十只云雀,也许就是网鸟的人,从网上捉回来,然后卖给放生的“爱心”人士的。可谁又知道,这些云雀被放生后,会不会再次撞到网上,再次被“爱心”人士买走放生?它们短短的一生,又能被卖多少次?我无法给出答案。
我突然就想,但愿我们的世界上,少一些这样的“爱心”人士。没有他们“爱心”的呵护,那些小动物,那些鱼虾,那些鸟,可能活得更加自由自在。
第2篇:我爱云雀优美散文
我爱云雀优美散文
我们这代人,上学念书全凭自己,父母工作忙,也无暇顾及我们的学习,只要成绩还过得去,父母也不会过多的约束我们闲暇玩耍的时间。那时功课作业的负担也不像现在的孩子这么重,也没有补课这一说,常常作业做完,就书包一扔,找小伙伴撒欢去了。那时也没有电脑、手机,更不会有让人上瘾的网络游戏。除了广播、电视,不爱看书的我,大把的时间都撒在了那户外的乡野间、野地中、小溪里。所以童年的记忆里,钓鱼、摸虾、粘知了、斗蟋蟀、捕蝴蝶是常有的片段。小时候,我养过小狗小猫,养过乌龟,它们大抵都能和我厮磨很长一段时间。在我的脑海里却始终有一段记忆让我至今仍念念不忘,那是我和三只小云雀短暂的感情故事……
儿时的记忆里,父亲工作总是很忙,下班回家也常常要伏案至深夜。可他仍尽量挤出有限的闲暇时间,跨上自行车带着我在那山林间、原野上骑行,给我讲述许多野外植物、昆虫和鸟儿的故事,培养我对它们的认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记得暑假的一个黄昏,一天的燥热刚刚略有缓解,父亲看书累了,撂下书本,拖起正在翻看小人书的我,和母亲打了声招呼,便骑着他那老旧却结实的自行车,带着我,到野外去追逐那缕缕勾勒出向晚清凉的风了。
自行车停靠在路边,我们向野地里走去。野地里蓬乱的草,弥漫着青新的气息,踩上去,惊起几只绿蚂蚱蹬腿展翅的飞跳。那白蝴蝶好像永远不会疲倦,仍在那苜蓿花上飞起飞落。前面有条小河,河边是杨树、槐树、银杏和柳树构成的一片密林,沿着小道走进密林深处,看见那林下的悠然花开。在这浓阴里享受了片刻宁静的清凉,便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在快走出树林时,忽然听到不远处的灌木丛中不断传来“?唧唧啾啾”,又有点沙哑的微弱叫声,循着声音,父亲扒开一处灌木丛,在那地面的草窠里有个鸟窝,里面有三只出生不久,嗷嗷待哺的小鸟,刚才的闯入,也未见它们的亲鸟,许是外出觅食未归。“我们走吧,天快黑了,它们的父母应该快回来了”,父亲合上那灌木枝,站起来准备离去。我的小脑袋里却突然闪现父亲讲述的自然界中,黑夜里的妖魔鬼怪来:在那一片漆黑之中,隐藏着太多的令人可怕的东西,它们的来袭,一般都是悄悄地猛扑过来。枭、猫头鹰用寂静无声的翅膀飞翔,足下像是垫了棉花;苗条的黄鼠狼巧妙地钻进鸟窝,连一片树叶都没碰到;还有那我最讨厌的蛇,那么迅疾,一下就咬住、扼杀了一窝的鸟儿。“我们把它们带回去养吧,它们在这里没人管,多危险啊”,我向父亲建议道。“我们把它们带走,一会儿它们的父母找不到它们,会伤心难过的”,父亲在犹豫。“放在这里,它们也未必都能长大啊,《动物世界》里不是经常有动物父母眼睁睁地看着它们的孩子被其它动物吃掉的”,为了将它们带回去,我极力争辩,哪还管自然淘汰的道理。“那好吧,带回去养大再放飞吧”,父亲的妥协,让我心花怒放。这三个小家伙连带那个鸟窝就这么被我捧回了家。
父亲告诉我,三个小家伙应该是云雀,刚刚出生的它们,光溜溜的身子,眼睛还没睁开,要多丑有多丑。父亲找来一个圆形的铁盒,里面垫了层棉花,小心翼翼的把三个小家伙放了进去。喂它们吃什么呢?父亲给我拿来一包绿豆粉,让我制作它们的口粮。说来也简单,取点绿豆粉和上凉开水,然后半干半湿的用手搓成细细的条状,再切成小小的一段段。很快,我就做好了第一批口粮,小家伙们或许是饿坏了,一点也不文雅,绿豆条刚靠近它们的嘴边,就被它们迫不及待的吞下去了,还一边吃,一边拉。父亲在一旁,偷偷看着我那有点嫌弃的眼神,忍着笑认真的说道,“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吧,以后每天喂食、清理铁盒的`事就交给你了。另外再告诉你,这小鸟睁开眼第一个看到谁,就会把他当成亲人看待”,你还别说,父亲最后的一句话,给了我极大的动力,在小家伙们睁开眼前的那几日,我都不允许其他人靠近它们,生怕它们睁开眼时,看到的第一个人不是我。小家伙们睁开眼的那日,我趴在桌上,盯着它们看了很久,其实是想让它们好好看看我,一定要把我当成它们的亲人。小家伙们长得很快,不几日就开始长毛了,它们的胃口也越来越大,绿豆条的营养已无法满足它们身体成长的需要了,它们需要吃虫子。于是,我每日又多了一项功课,那就是每日早晨趁那凉快之际,拎着一大玻璃罐,到那路边的草丛中捉蚂蚱,为了捉到更多的蚂蚱,往往要跑附近好几处有草的地方,那草尖上挑着的露滴往往将我的鞋面湿润。那蚂蚱有呆头呆脑、反应迟钝容易捕捉的,也有聪明警觉、灵活迅速难以捕获的。有的时候,连扑几次,最终还是从手中逃脱的蚂蚱,常常令我跺脚气恼。回到家,将那蚂蚱剪作几段,用镊子喂食,看着它们张大嘴巴,恨不得连镊子也吃下去的馋相,我又有种莫名的欣慰。
又过了几日,小家伙们羽毛渐渐长齐了,羽毛并不美丽,和麻雀一般,呈较暗的砂棕色,有明显的黑色纵纹,偶尔受惊时,还能看到头上竖起的短短的羽冠。它们已经能在地上蹦蹦跳跳了,我用镊子敲打装蚂蚱的玻璃瓶时,它们就蹦蹦跳跳的跑到我面前,看到镊子夹的蚂蚱,它们会扑腾的跳跃,能用嘴啄食整个蚂蚱。听父亲说,这扑腾离会飞已经不远了。再两日,小家伙们已经能在屋内飞来飞去了,狭小的房间限制了它们的自由。是时候放飞它们了,心中虽有不舍和担心,但是为了它们更好的生活,应该让它们回到大自然中去。那天早晨,我早早的出门,抓了满满一罐的蚂蚱,给它们践行。它们也似乎明白我离别的伤感,并没有在我面前“狼吞虎咽”。终于,我在阳台上赶走了它们,它们飞到对面人家的阳台上,停了下来,许是还不适应这空旷的飞行,许是还对我依依不舍。没多久,它们再次飞向天空,消失在我的视野……
它们刚离开的那几日,只要听见窗外有那清脆的叫声,我都会跑到阳台上,对着天空,不停的敲打那已空了的玻璃罐,希望它们当中有我养大的那几只云雀,希望它们听到我的敲打,能再飞到阳台上看我两眼,我心里的希望也总是落空,就像那空荡荡的玻璃罐。“孩子,它们属于空旷的原野,属于那里的天空,不属于这楼房林立、喧嚣的城市”,父亲在一旁安慰我。
三只小云雀回归大自然有段时间了,我想它们一定找到了属于它们的那片天空,属于它们自己的欢乐!我也爱上了这虽不美丽,却天性勇敢、充满欢乐的鸟儿,只要在田野间与它们邂逅,我都会驻足,静静地欣赏它们。
我爱它们,因为惊艳于它们飞翔的姿态和嘹亮有力的歌声。每当晨曦来临,天边微微染上茜红,太阳即将升起之时,如果你站在田野间,你定会看到它们像箭一样骤然地从田沟里垂直地冲上天空,待升至一定的高度,它们又稍稍停顿,浮翔于空中,而后又再次疾飞,直上蓝天。它们的歌声柔美嘹亮,高唱入云。飞高时,不见其影,只闻其声,那清脆的声音就像金杯里正捣碎一颗颗水晶的细粒,那是一首欢悦的颂歌、是一首神圣的诗篇,像黎明一样清新,像童心一样纯洁、快乐!它们就是降落,亦充满着情趣。你看,它们仍保持着上升的飞行状态,两翅向上展开着,随后突然相折,而直落于地面?之上。
我爱它们,因为钦佩它们稀有的优秀品质。大自然似乎有些亏待了它们,它们的脚爪不适合在林间栖息,只好就地筑巢,浅浅的草皮上的窝,很难抵挡那些肉食者的窥伺。但是那多灾多难的动荡生活、那无数残酷令它们伤心的苦难,并没有让它们的心变得僵硬无情,它们总是那样快活、善良、合群、满怀信心,充满着乐天的精神。它们是田野里平凡的鸟儿,却是庄稼人的珍禽。只要有一抹阳光,就有它们的歌唱,它们总是殷勤地伴随着田间耕种的人们,给他们鼓劲、加油,用歌声给他们带来收获的希望。
每当我看到它们从田沟里直冲上蓝天的身影,听到它们清脆如流泉般的柔和曲调,就会想起那坐在父亲自行车上的金色童年,想起那三只小云雀……
第3篇:我爱云雀优美散文
我爱云雀优美散文(精选8篇)由网友 “亲亲土豆泥”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我爱云雀优美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我爱云雀优美散文
我爱云雀优美散文
我们这代人,上学念书全凭自己,父母工作忙,也无暇顾及我们的学习,只要成绩还过得去,父母也不会过多的约束我们闲暇玩耍的时间。那时功课作业的负担也不像现在的孩子这么重,也没有补课这一说,常常作业做完,就书包一扔,找小伙伴撒欢去了。那时也没有电脑、手机,更不会有让人上瘾的网络游戏。除了广播、电视,不爱看书的我,大把的时间都撒在了那户外的乡野间、野地中、小溪里。所以童年的记忆里,钓鱼、摸虾、粘知了、斗蟋蟀、捕蝴蝶是常有的片段。小时候,我养过小狗小猫,养过乌龟,它们大抵都能和我厮磨很长一段时间。在我的脑海里却始终有一
第4篇:云雀经典散文
云雀经典散文
云雀是表姐家的女儿。
云雀八九岁时,我见过她几次。
八九岁的云雀穿着红衣绿裤,红绫子扎着两条“朝天撅”的小辫子,喜欢模仿古戏里的人,背手挺胸踱方步。
那样子,常逗得大人们捧腹大笑。
去表姐家时,云雀经常缠着我给她讲这样或那样的故事。
故事讲完时,云雀听高兴了,就给我唱歌。
云雀唱: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云雀的歌声悦耳,甜美清脆。
后来,我被上大学、找工作、娶妻生子、在省城安家等诸多事情缠身,便再没有去过表姐家。
一晃,有十多年没见过表姐了。
不久前,家里的弟弟电话告诉我,表姐病了,而且病的很重。
我决定去看表姐。
双休日,我乘上开往表姐家那里的班车。车行三个多小时后,我在一个小镇上下车,又步行半个小时,翻
第5篇:优美散文
优美散文
优美散文《我的孤独》
生活是一种仰望,看得见是满足,看不见就会憧憬,而我喜欢憧憬,总感觉看得见的生活在我的记忆中没有痕迹,稍纵即逝。也许这样的方式对其他人人来说有点虚无,但是对于我来说是最合适的不过的。喜欢没有方向的风,这样就不会顺着它的脾气,丢失了自己的本真,我想我可以在凌乱的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笑逐颜开,尽管会很难,但是花开的季节,我能看见的除了它的美丽,还有它的消亡,记忆是一种过程,还是一种很混乱的过程,我试着理清思绪,但到头来我理清的除了比混乱还混乱的思绪,看见的还是混乱的思绪,也许我该明白有些东西真的不是说你想要如何就能如何的,凡事都有一定的定数,我们只不过在自己的人行道上重复了虚幻中看到的方向,然后一步步向前,直到路的尽头。
思念是一种罪恶,我用鼻涕感受到的除了寒冷还是重复
第6篇:优美散文
优美散文
秋夜听雨
听雨,在深夜,在老楼老屋。雨打在院里泡桐叶上,沙沙声不急、不密。雨声苍老、平缓、幽深。这是初秋的雨。雨声在夜色里,一滴一滴,淡凉、惆怅、肃然。像是不常来往的友...秋意盎然
一大早,喜鹊在门前的苹果树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娘的脸上露出喜悦,吐了口唾沫,捋了捋蓬乱的花发,说,今个要来客。我就笑娘,哪有客人来呀?娘已经从门后取出木叉,开...晚秋
清晨,在微寒飘零的雨雾中,坐车回故乡采集谱牒的补充资料。岚气在山间飘荡,小城和沿途的农舍在茵茵湿气中飞逝。转过月亮崖后,彤云密布的高空慢慢地露出了蓝天,山坡上的...乡间土灶
土灶,蹲在瓦屋一角,宽大、厚实、纯朴、温暖,一如我年迈的老母,总在不经意间,捂热我的胸口,撬动我的记忆。土灶和土炕一样,忠诚、古老,屈居于偏房一隅,灰头土脸地...站在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