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我身边的文化作文
我身边的文化作文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我身边的文化作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我身边的文化作文篇一
假日里,我们“鹿鸣小队”开展了一场有意义的活动,寻访身边的传统文化活动在万松书院进行,这里虽不及河坊街、吴山广场那样热闹,但它那独特的宁静与古朴,使人感觉处处洋溢着传统文化的深厚气息。
万松书院位于凤凰山北万松岭上,原是一座寺庙,叫做“投恩寺”建于唐贞观元年。在明弘治十一年时改建,因诗人白居易在《夜归》一诗中曾写下“万松皆在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句子而得“万松书院”之名,据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书院的主入口刻着三幅浮雕:正面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载的情景;左面是“拜师”图,体现了中国古代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右面是“日课”图,表现了先生不辞辛劳地教学,弟子们孜孜不倦学习的优秀素养。
走上台阶,便是三座古色古香的牌坊,因形似“品”字,所以称为“品”字牌坊,也有“做人要看人品,做官要看官品”的寓意。
再往前走,看到的是“仰圣门”。“圣”指的是堪称“万世师表”的孔夫子,那么“仰圣”就是人们对孔夫子的敬仰。走出这道门,就到了另一道门——毓粹门。“毓粹”表示要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穿过了这道门后,就意味着你已经是个极有文化素养的人了。
怀着真诚的敬仰之心穿过两道门后,就看到了一座典雅的建筑“明道堂”它的左右分别是“由义斋”和“居仁斋”它们的名字出自于孟子的“居仁有义,体用己全”。这里原是学生们住宿和自习的场所。“明道堂”前大园柱上,刻着一幅对联:大德大功还凭仁义立言冠冕百家称极致;成王成圣最是精神传世华夷一例拜先师。这里原为教师授课之处,现则摆放着工艺巨著《中国科举大观》。每一个人物,每一座建筑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令人感觉自己被一种强烈的文化气息带进了古代。深深嗅到了古典文化的气息。
跨出“明道堂”,看到的是两座亭子:曾唯亭和颜乐亭。穿过亭子就来到了古人祭祀孔子的地方“大成殿”。殿内陈列着五尊雕塑,正中间端座着孔子像,其余分别是孟子、曾子、颜回和子思的塑像。从这之中就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五位圣人的敬仰之心有多么的深厚了。在雕像左右的展板上,绘画书写着八幅“孔子行教图”。
从“大成殿”的后门出去有一块方方正正的极大的石碑上面刻着“万世师表”四个大字,不禁让人起了肃穆之心。
离开万松书院,大家互相讨论着自己所感受到的传统文化。有的说:“这里的对联对仗工整”;有的说“这里的石雕雕刻精致,特别是那幅‘孔子线刻像’,连一个石匠都如此的敬业,既有道又有德,可见人们有多崇拜孔子了”;还有的说“连这里的灯笼都勾勒着古代名人像,这也是传统文化哪!”。是啊,“万松书院”真是一座埋藏着中国文明的宝地,一块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的圣地。
我身边的文化作文篇二
“都说冰糖葫芦酸,它酸里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甜,可它甜里裹着酸。”听了这首歌,大家一定想起了冰糖葫芦,没错,今天我就向大家隆重介绍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是我国的传统美食,它酸甜可口,男女老少都喜欢吃。它不但好吃,而且好看,红彤彤的山楂果整整齐齐的`排列在竹签上,外面裹着晶莹透明的糖浆。插在粗糙的稻草棒上,沿街大声叫卖。这一串串糖葫芦既像结满硕果的小树,又像孔明的草船借箭。到了现在,糖葫芦的种类发展的很多,有桔子的,有草莓的,还有猕猴桃的......好吃极了!不过我最喜欢的就是,有好多水果串在一起的---水果大串联。
看着五颜六色的冰糖葫芦,我忍不住买下一串,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先是嘎嘣脆的糖浆,然后就是香甜的水果,真好吃呀!香脆的糖浆甜极了,酸甜的水果味在嘴里弥漫着,又互相融合着,真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好吃。
糖葫芦象征着幸福和团圆,它在北宋时期就十分有名。距今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可想而知当时的街市是多么的热闹啊!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买着冰糖葫芦。
“糖葫芦好看它竹签穿,象征幸福和团圆。它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
美味的冰糖葫芦,我爱你!
我身边的文化作文篇三
轻轻地翻开这本书,如同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大门,让我流连忘返;静静地品味书中文字,我顿时被包裹在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氛围之中。手捧《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我的心绪也随之放飞,寸步不离地追随它,穿越到博远精深的传统文化大家族,接受他们热情隆重的招待。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几千年来,她不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贵如珍宝的历史,还有那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诸如尊老爱幼、礼貌待人、互助互爱等等,这些都与我们青少年学生息息相关,让我们受益匪浅。然而,我最热衷的莫过于蕴含着无限魅力,浩如烟海,多彩缤纷的传统文化。不同门类的传统文化如同一个个音符,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编织成了一首首悠扬动听的神曲,使人听后心旷神怡,神采飞扬。
说到这儿,很自然地想起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由来久远,内涵丰富,别有风情。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要说最具有代表性的,春节是毋庸置疑的。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了它包含着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具有和睦团结的喜庆气氛。
家乡的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节前是忙碌而兴奋的。收拾好房子,置办年货,准备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是为了用崭新的、更精神、更喜庆的面貌迎春接福纳财。有句俗话说“大人望种田,小孩望过年”,春节期间,天真灿漫的孩子们是最快乐的。大年三十这一天,最重要的莫过于“谈年饭”了,也叫“团圆饭”。饭桌上,全家人其乐融融,边吃边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想:“谈年饭”不仅是为了吃一顿美味佳肴,更主要的是家人们享受全家团聚的喜悦,共度把酒畅谈的美好时光。人们沉醉在节日的氛围中久久不愿醒来。
这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经过岁月的积淀、发酵,已散发出香醇的气息,让我们年复一年地不断地去品尝,回味。
除了传统节日,家乡的茶文化也让我心驰神往。
中国作为茶的故乡,自古就孕育出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并延续发展至今。茶叶品种繁多,制作流程复杂,制作工艺精湛,饮用味道甘醇。人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各种茶叶成品群英荟萃,令人惊叹。品一杯好茶,让人神清气爽,清香与甘甜是茶对人类的最好的赠予。
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中国茶品牌多,名气大自不必说。单说家乡的五山玉皇剑茶,就足以让五山人民在世人面前感到分外荣耀。
五山是茶乡,出产茶叶历史悠久,真正产业化发展还是近三十年的事。根据地域文化特点,五山人民赋予本地茶叶一个响亮的名字——“玉皇剑茶”。除了休憩时候的品茶,小饮,茶文化的呈现形式也日渐丰富,每年会定期举行茶艺表演和茶王赛,适时举办开园仪式。电影《茶色生香》就是在五山茶产业这一大背景下,以茶为主线的五山茶人生活的缩影。人们在一起赏茶、品茶,这种茶文化的浸润,让平凡朴实的农家生活凭添了许多韵味。玉皇剑茶文化的开发,拉动五山其它产业(如旅游业)的发展,给五山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山也因此在世人眼前更加璀璨,五山人离现代文明越来越近。
除此之外,最令我欣赏和叹服的要数中华书法艺术了。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经年流传,不断演变,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像一个可爱的精灵,编织着围绕着美化着我们的生活。一个貌似简单的汉字,却有着它丰富的审美与无穷的魅力,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这大千世又有哪里一种文字敢和中华汉字的意蕴、美感媲美?
我们生活的五山镇,是一个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小镇,农俗博物馆、农家书屋,收藏馆随处可见,最有名的是位于镇中心的杜权成书画收藏馆,在这里,聚集着一大群热衷书画的人们。这里每年都是会定期举办书画培训班,书画展。书法和绘画已渗入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街道村庄,随处可见书法爱好者自己挥洒笔墨书写的对联。丰收的喜悦,生活的富足和安乐无不流露其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着、感受着并亲手创造着书法艺术的美。
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不胜枚举,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词藻,都不足以给它准确的诠释。但是,作为华夏一员,传承和保护身边的传统文化是必须的,这些瑰宝必将成为我们永恒的骄傲!
再次回眸,驻足这本书时,我将真诚地感谢你,正是因为你盛情的款待,才让我与你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有了一场亲切的交流,让我享受了一顿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餐。让我们继续前行,不断地走近你,走进你,让我们与你慢慢变成不离不弃的挚友,相伴永远。
第2篇:文化,从我身边走过作文
文化,从我身边走过作文
文化,如一杯薄酒,让我不知不觉的沉醉;文化,如一阵春风,吹拂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文化,如丝丝细雨,润物无声,浸润着你我的心灵。
当我看到《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介绍饮食文化的纪录片,我异常兴奋。还记得其中一期的内容,让我回味无穷。稻米经过清水洗涤,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孩,散发出一阵阵稻香。人们把稻米加工,发酵,磨碎,做成米糕,看起来人见人爱,咀嚼起来软软绵绵,稻香熏陶着我们的胃。镜头下一位年迈的老人,他慈祥的笑容给人亲切感,他很艰难地跋涉在山谷之间,“山有多高,路就有多远”。他每天清晨起得很早,上山去采露珠闪烁的`野蘑菇,就像采下一个个调皮的小屁孩。经过阳光的照射,蘑菇脱去水分,飘逸着清纯的蘑菇香。用这种野蘑菇和鸡肉放在一起炖上半天,起锅时清透的鸡汤,散发着浓浓的香气,一道美味的佳肴出炉了。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在不经意间,勾引我们的胃,让我们读懂了生活,也读懂了饮食文化这部厚厚的书。
哦,文化,原来你就在我们的一日三餐里,和我们形影不离。
千古江山,百代风流,大江淘尽后浮在水面上的容颜,依旧生动璀璨。在古代,两个国家之间为争取方寸之地,燃起战火狼烟。一块块土地变得殷红,不是因为人们的开耕促使土地退化,而是因为战士留下的鲜血染红。孟子曾说过:“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战国时期,打仗是靠击鼓,鼓舞壮士的信心,去迎接挑战。
凭栏回首,我们在竞争着一个岗位时,往往争得头破血流。伫立于一个岗位上,职场生涯就从此启程了。你听说过吗,职场如战场,稍有一个不留神,你就会下台或降到最低层。你为自己敲击的战鼓是什么呢?当你看到职场生活中的琐事,要懂瞒天过海,这时你要运用《孙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计;当你遭遇冷眼之时,要懂得孔子的良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交良师益友,打好人际脉络。
真正的精英往往能够掌握穿透文化的丰富意蕴,也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文化的希望与未来。
哦,文化,原来你就在人们每天的工作与忙碌中穿行,和我们紧紧相依。
当我读到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苍凉时,我愿行走于漫天黄沙的边塞大漠;当我领略苏轼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浩瀚时,我愿游于猛浪湍漩的长江中;当我迷茫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山丛林时,我愿跋涉在荆棘小道上。哦,文化,原来你就在丰富的诗歌里,叫我如何不爱你!
不须“众里寻他千百度”,你已在“灯火阑珊处”,落落大方的展示自我。就像此刻,我自信的坐在考场上,闻着窗外阳光的气息,感受着文化的翰墨流香,清风将我发丝拂起,拂起我嘴角的一丝微笑,因为我知道,你正从我身边悄悄走过。
第3篇:国企文化就在我身边
国企文化就在我身边
什么是国企文化?今天,我们不必翻看字典,不必请教专家,不必百度搜索就能得到想要的答案。国企文化,不是晦涩的文字符号,不是墙上一句空洞的标语口号,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企业文化做出最完美的诠释。
国企文化的意义在于它充盈着整个单位的方方面面,并在每位职工实际工作中展现,并不断创新完善。就拿我们卫生所来说,尽管只是一个为职工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小科室,但每位工作人员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与努力拼搏:20??年?月,卫生所搬迁时,我们卫生所全体女同志不等不靠,不畏劳累,自己动手将大部分物品搬到新的工作场所。在为期两周的搬运中,没有一个人往后退缩,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对观察室旧的被褥,进行拆洗缝;对新环境出现的各种问题(电话及医
第4篇:身边的文化作文
身边的文化作文
(一)老爷庙
——李昊
农历四月十八是洮南市的庙会,地点就是在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爷庙。老爷庙也叫德安禅寺,座落在洮南市的西南方,相传建于清末民初,是洮南很有明的历史建筑。
今年的庙会特别热闹,很多人都来参加庙会了,老爷庙里到处人来人往,十分热闹。老爷庙从外面看,青瓦飞檐,有两条巨龙盘在殿顶,雕刻得活灵活现,张牙舞爪,仿佛从天上降临一般,十分壮观。殿内每根房梁都非常柱状,大气,绘制着彩画,非常精美。走进庙门,你就会感受着一种历史的厚重,透着一股很浓的文化气息。扑入眼帘的是庙里最壮观的建筑——大雄宝殿,虽然翻修过,但还可以看出大殿保持着历史原貌,殿中央立着一座铜佛,两米多高,四周香烟缭绕,很有气势。正殿后面,还有一些殿宇,供奉着观音佛祖,伽蓝佛祖等。经过人们的保护,都很雄伟壮丽的展现在我们
第5篇:身边文化相伴作文
身边文化相伴作文
中秋佳节夜,皎皎月光射入窗前,高山青青、溪水潺潺,院中一家人在谈笑风生。自古人们就认为圆是完美,是团圆,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更诠释了浓浓情意。
现在,同样是中秋夜,老人做好饭菜,急切地等着儿女回来,希望今年能和儿女吃上一顿团圆饭,而随着时间的消逝,来了一个对于儿女无关紧要的电话:我还有事,你们先吃。凉风袭来,吹冷了饭菜,也吹冷了老人的心。月亮依旧那么圆,但在老人心中,又多了一份遗憾,也无暇赏月了。对于儿女来说:一顿中秋饭可以换来更的前程,但以后想起来必定会有一丝悔意。正如《天堂的午餐》里的那样,父母逝去时,才懂得亲情的珍贵。
还有很多传统文化在我们身边,比如说传统节日还有民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回首过往,时代的变化和更替并没有阻碍文化的`传承,但为什么让人们遗忘了本来的蕴意?钱
第6篇:描写身边的文化作文
描写身边的文化作文
农历四月十八是洮南市的庙会,地点就是在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爷庙。老爷庙也叫德安禅寺,座落在洮南市的西南方,相传建于清末民初,是洮南很有明的历史建筑。
今年的庙会特别热闹,很多人都来参加庙会了,老爷庙里到处人来人往,十分热闹。老爷庙从外面看,青瓦飞檐,有两条巨龙盘在殿顶,雕刻得活灵活现,张牙舞爪,仿佛从天上降临一般,十分壮观。殿内每根房梁都非常柱状,大气,绘制着彩画,非常精美。走进庙门,你就会感受着一种历史的厚重,透着一股很浓的文化气息。扑入眼帘的是庙里最壮观的'建筑——大雄宝殿,虽然翻修过,但还可以看出大殿保持着历史原貌,殿中央立着一座铜佛,两米多高,四周香烟缭绕,很有气势。
正殿后面,还有一些殿宇,供奉着观音佛祖,伽蓝佛祖等。经过人们的保护,都很雄伟壮丽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领
第7篇:我身边的人和事文化手册方案
“我身边的人和事”地税文化手册方案
一、前期
向全局干部征集作品,包括文字和图片,主题是“我身边的人和事”,本次文化手册的编写为干部提供了一个展现良好形象,促进沟通了解的平台,希望各单位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展示风采。
要求:
1、反映自己身边的发生在工作中的令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或是一个勤奋工作的人、一个受欢迎的人、一个幽默风趣的人、一个创意无限的人;或是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一件糗事等等,只要是你认为值得说给大家听的,都可以用简单、朴实的文字来表达。字数在1500字以内,先进事迹材料字数在3000字以内。
2、以上内容相关的摄影作品,能反映真实的工作场景、体现细节,能打动人,有感染力为宜。
3、各单位要求上报典型人物3人以上、典型事件3件以上,摄影作品不限,多多益善。
第8篇:“我身边的红石文化故事”征文活动
“我身边的红石文化故事”征文活动
襄城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红石是襄城独特的文化符号,红石文化也是襄城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征文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对襄城红石文化艺术进行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激发全县人民“爱襄城、爱家乡”的热情,凝聚全社会力量,参与实力魅力活力襄城建设,县委宣传部联合县教体局、县文广局、县文联和各乡镇等,开展“我身边的红石文化故事”征文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以“弘扬红石文化——奋力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为主题,自拟题目。重点围绕襄城历史、人文自然、生态文明等方面,对有文化艺术价值的红石器件照片,有关红石文化的传说、故事等进行征集。 要求:
征文要围绕襄城优秀传统红石文化和历史古迹的保护与开发、民风民俗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结合历史和生活实际,主题鲜明,故事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