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人员借调过多弊端
人员借调过多弊端
借调用人,似乎已成机关常见现象。城市办运动会,成立临时性机构;机关推进某项工作,缺相关专业人才;下级机关为培养人才,给年轻人创造机会,把他们派到上级机关学习锻炼等等。确系工作需要借调一些人员,并不会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反感。问题是,借调必须有所节制、规范,不能过度。
这几年,新闻报道中一再出现“临时工现象”——某些工作人员因粗暴执法、滥用职权被曝光,其所在单位常出面声称“此人系临时工,已经被辞退处理”。这里面,有的单位可能是拿“临时工”当幌子,但联想到如今这么庞大的借调人员队伍,也可能当事人的确就是借调来的“临时工”,这也从一个侧面反证机关借调风之盛。借调的人员比正式员工还多,而且动辄上千,表明对过度借调确实有必要进行清理。
机关借调人员过多,体现出作风之弊。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机关人、事、责的匹配本有一定规制,借调人员过多,至少说明几个问题:一是机关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本来几个人够用了,但为显示个别领导的有为和才干,凭空折腾出一些事来,实际对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并无益处;二是机关的人懒散惯了,在其位而不愿谋其政,干起事来只好伸手借人,于是出现“有编制的整天晃荡,借调的人员总是忙晕”之类机关怪现状;三是能进能退的机制不畅,明知一个人能力不强难以胜任,但又无法清退,“坑”一直占着,想要的人进不来,于是只好一直借着。不管哪种情况,均共同指向作风建设中本领危机、庸懒散拖、为官不为、机制不畅等弊端,应尽快予以改正。
人员借调合同范本
甲方因工作需要,须借用乙方的员工_______(丙方)。三方就此借调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借用丙方的期限从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起,至______年____月_____日。
二、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借用期间甲方可根据需要,安排丙方的工作岗位和任务。甲方按年向乙方支付借用费_________元。
(二)借用期间甲方可要求丙方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和教育。可根据工作需求及丙方的表现,决定将丙方退回乙方,但应提前60日通知乙方和丙方。若丙方严重违规违纪,甲方可随时将其退回乙方,且不属违约行为。
三、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借用期间乙方应负责对丙方进行管理、教育和违纪处理,并按月向丙方支付税前工资______元,乙方为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义务人。同时,为丙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等。
(二)乙方可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将丙方撤回,但应提前60日通知甲方和丙方。
四、丙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借调期间丙方继续享有乙方员工的`各项保险、福利待遇,且承诺不向乙方提出辞职请求。
(二)借调期间丙方应自觉服从甲方的各种安排,遵守其各项规章制度,保守其商业秘密。
(三)借调期间丙方因特殊情况需提出辞职请求,应按《劳动法》有关规定向乙方提出,并承担劳动合同所约定的违约责任。乙方可按本协议第3条第2项约定将丙方撤回,同时为甲方推荐替补人员。
五、甲乙任何一方若需解除本协议,应提前60日通知对方进行协商。协议期满前60日,双方均无提出终止合同的意向,则本协议自行延续一个周期。否则,期限届满,协议即行终止。
六、本协议一式三份,三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字或盖章) 乙方(签字或盖章) 丙方(签字)
日期: 日期: 日期:
4.借调期间,如遇工资调整,甲方按工资调整政策对丙方予以评定,符合条件,甲方应予升级,待借调合同期满后,丙方回甲方工作时,按调整后的工资级别执行。
5.借调期间,由甲方为丙方提供住房。
6.借调期间,乙方应按月(按年度)和甲方支付__________借调职工管理费,作为丙方的保险基金。
五、政治待遇和劳动纪律奖惩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违约责任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其他协商事项
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凡属国家规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八、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
甲方:__________(签章)
乙方:__________(签章)
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2篇:多媒体教学运用过多的弊端
多媒体教学运用过多的弊端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设备,运用恰当确实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不能恰当的应用于课堂,甚至起到 事倍功半的反面作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些教师误把多媒体当做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灵丹妙药,而忽视了常规的教学方式方法,没有起到各种教学手段结合运用,互相取长补短的作用,致使课堂效果起到负面影响。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忽视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往往由于追求形式的丰富多样,注重了整个课件内容的连贯性,完整性,使学生从头到尾一直跟随课件的动画,不动手操作,最终的效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如,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有些老师整堂课只顾演示圆柱体和长方体的切割转化过程的多媒体课件,忽略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学生亲自操作,印象是很深的,他们通过学具的触摸,感知各部分与长方体相应部分的联系,这样有利于今后的巩固和应用。
二、课件的画面过多,容易使学生课堂思维不集中。就像看动画片一样,容易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有的老师,在课堂练习中,设计了过多的习题,怕学生会感到枯燥,因此,每个页面都是鲜艳的色彩,甚至加上一些卡通图案,再加上背景音乐,这时,不够自觉的学生的思维很难集中到课堂要点上。
三、学生的学习由主动思维变为被动接受。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容易致使课堂上角色错位,不知不觉地把教师变成一个讲解员,学生变成了被动的听众了。
四、多媒体课件贯穿始终,阻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制作课件时,制作者往往是根据教师课堂教学的需要先期进行的,而课堂中,学生突发的疑问是难以预测的,而老师整堂课就顺着课件走课,阻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的课堂互动也减少了,在课堂上的主题作用也凸显不出来了。
因此,我认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能离开学生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成为学生学习及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选准多媒体运用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就会使小学数学课堂有声有色,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良好效果。而过多地滥用多媒体,往往会沦为人被机器所操纵,致使教学效果不佳,甚至事倍功半。
第3篇:人员借调管理制度
人员借调管理制度
公司从2013年8月1日起,各生产车间一线员工基本实现了“计件工资制度”,为更一步完善计件工资的管理工作,特对生产中心内部人员借调活动作出如下规定:
1.各生产车间依据PMC制定的生产计划安排人员生产,如有人员需求,用工部门需向生产经理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人员借调登记表》交给PMC,借调人员名单由PMC与各生产车间协商确定。
2.PMC将《人员借调登记表》交给生产经理,生产经理依据实际生产情况审批《人员借调登记表》,签字后复印2份至PMC和行政部,便于PMC对生产车间的相关工作进行跟进以及行政部门对用工部门员工纪律、考勤方面的统计工作。
3.借出部门主管将借调人员交于用工部门后,用工部门负责人员的工作安排和管理。
4.用工部门在借调人员的工作任务完成后,将《人员借调登记表》中的借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