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论文
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论文
摘要: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贫乏,综合文化素质较低。文章通过对人文精神的阐述,探究了体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分析了人文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情感;人文精神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体育新课程的广泛实施,人文精神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和人文精神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面对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新课程理念的实施需要,如何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并将其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探索具有时代特色,学校特色的体育人文精神的渗透方法与途径,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水平至关重要。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据美国《时代》周刊引用最新的脑部研究报告指出:真正决定人类智慧的并非智商,而是情感。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它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方面。 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既有信号功能,又有动力、感染等功能。
情感的动力功能,是指对学生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发动和调节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个体的情感具有对他人的情感施加影响的功能。教师在教学中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就可影响、感染学生,使他们精神振作、情绪高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情感的上述功能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调动这些功能来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诸方面着手进行:
一、要热爱学生
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教师一方面要热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高度信任和尊重学生;另一方面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坚定不移地要求和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决不迁就和放任自流。
二、要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情感
传授知识、运动技术和培养情感是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为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知识与情感的结合部,要讲清讲透,让学生弄懂弄通。
三、营造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的教学环境
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在体育教学训练中,情绪低落往往导致伤害事故频频发生。如在器械体操的教学训练中,有的学生或因未掌握动作要领,或因身体素质差、技术基础差,或因近日有不顺心的事,情绪低落,精神不集中,练习起来很可能动作不准确,或完成不了动作。这时教师如果能耐心指出学生动作完成不好的原因,适时地做正误动作的对比示范,并加以引导和鼓励,他很可能就会集中精神,仔细揣摩动作要领,鼓起勇气和信心去完成所学动作;反之,如果教师粗暴指责或讥笑、讽刺、挖苦学生,这就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引发自卑感,使他丧失信心,或产生逆反心理,对老师产生反感,进而对体育课产生厌恶。在这种情绪中再进行练习便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如从单、双杠、高低扛上摔下)。
因此,教师要热爱学生,关怀、体贴、鼓励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尤其是对一些基础较差、体质较差的学生,要多于鼓励、帮助和支持。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感情沟通,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学得有味,欲罢不能。怎样才能营造这种良好气氛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师应在课前检查和调整自己的情绪。教师也是人,人就都有七情六欲,在生活中教师也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情绪肯定不良。所以课前教师一定要先检查自己的情绪,发现情绪不良时,一定要理智地进行克制,及时调整情绪。
2.布置整洁、优美的训练场地。训练场地整洁优美,能给人以美感,使人心情愉快,增强练习或训练的欲望。
3.做好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体育动作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健康美、造型美、动态美、节奏美等。教师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示范动作做得准确优美,对学生是一种美的享受,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4.以优美生动的语言、动听的语调感染学生。教师的讲解对学生形成动作的正确概念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讲解时,除了讲动作要领外,还可介绍所学动作的健身、健美作用,对于培养各种心理素质(如勇敢、果断、不怕因难等)的作用以及审美价值。教师的.讲解要用准确、优美、生动的语言,有时可穿插些幽默的语言,语调要亲切、动听,注意抑扬顿挫,注意节奏。
5.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仪表美、行为美。体育教学中教师着装应该整齐、清洁、朴素大方,仪表、动作都要注意一个“美”字。要落落大方、精神抖擞,这就能用教师的行为举止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要善于让不同水平、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领略到成功的愉快。在一个班或一个运动队中,学生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水平、接受能力都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应该在“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下因材施教,以调动全班学生或全队队员的学习积极性。训练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训练内容或训练量,某项(如柔韧性)身体素质差的可适当增加这一方面的训练内容。一些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问题,则让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要予以肯定、赞许或表扬;当回答不合要求时,要肯定其中正确的部分并和属地指出其不足之处或谬误之处,给予适当的鼓励,切勿过多地指责和苛刻的批评。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让他们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激励与期待中增强信心,不断焕发前进的力量。
第2篇:体育教学理论中的人文精神论文
体育教学理论中的人文精神论文
一、体育精神对人文精神具有导向作用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导向作用,体育理论可以规范大学的行为,体育精神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忍耐力,使其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的面对生活,挑战人生。如:体育精神能体现人文精神的实质,在2008年的中国,有一个举世举目的活动——北京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向全世界表达了中国对奥林匹克的核心理念。“和”乃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千年历史一直追求的梦。《礼记·礼运篇》云:“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社会现状是一直被提倡的,在21世纪的今天,“和”的生活已经是全世界的共同目标、共同理想。北京奥运会的体育精神,向全世界表达了一个五千年悠久长远历史的中国,一直致力于“和”的发展,“和”的人文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向世界一直诉说的心声,“和”的声音会一直持续的“响”下去。大学的体育教育,对人文精神具有影响力极大的导向作用,在大学体育教学的理论中,2008北京奥运会精神乃大学体育的必修课,由体育精神的“Oneworldonedream”表达人文精神“和”的理念,不仅真实、直接、具体并极富意义,人文精神,是大学生的学习重点,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源泉之一。
二、体育情感对人文精神具有促进作用
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体育课程教学方案,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如:在进行长跑运动之前,教师应进行长跑的理论教学,让学生注意长跑的技巧。如:在起跑的时候不应太快,切忌用尽全力,同时,要合理调整好跑步的节奏,还有“极点”问题的处理技巧,抢位和超越时必须注意安全和避免违规等等。要引导学生突破自身的极限,让他们面对困难,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充满斗志;在情感问题上要适时的开导他们,这才有利于将培育学生学会自我调节,面对困难,在体育教学中慢慢开阔到现实社会中去。其实,社会与体育一样,一样有不少的困难,也一样需要坚持,更需要勇敢的去面对。如:羽毛球选手林丹,与李矛的冲突和殴打吉新鹏事件,让媒体都的矛头都指向了他,在纵多的非议面前,林丹学会了用调节心态来收敛个性。在备战奥运会的过程中,他经常会摔断球拍来发泄情感,不过他把断了的球拍留在房间里,提醒自己不要这样做,并告诉自己,奥运会越来越近了,必须要调整好状态和情绪。最后,林丹获得了奥运会冠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情感态度,才能逐渐形成自信、道德、品格、勇敢并进的情感,促使学生情感的和谐健康发展。所以,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体育情感的教育,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学生的人文教育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只有促进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才能让学生逐渐形成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格。
三、将体育教育和人文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将体育教育和人文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重视体育精神对人文精神的导向作用,“Oneworldonedream”的体育精神能充分表达中国五千年来一直宣扬的.“和”精神,更为激情,也更真实、直接。此外,体育情感对大学生有促进作用,大学生的情感问题多式多样,体育能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乐观的情感态度,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培养出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优秀人才。同时,因为体育运动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加融洽。因此,要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首先要重视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只有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体育观,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减轻学生在学习上的负担和压力,磨练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学会团体合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良的品格。故此,将体育教育和人文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广大教师引起重视。
四、结语
体育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大学的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创造体育精神、解决学生情感问题,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要让体育和人文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对社会的发展一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教育需要广大教师坚持以人为本,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对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尊重人文精神,重视人文教育的全过程,要培养学生的信念和意志,提高学生的忍耐力和抗挫力。
第3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一些教育评价机构及学校只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与其形影不离的人文性,致使课程目标残缺不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发展,缺乏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素养。针对存在这种教育不良现象,本文从重视工具性的同时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论述在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几个观点。
关键字:小学语文 人文精神 语文素养 正文:
语文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其它学科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它不仅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文字,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其他学科知识。语文
第4篇:数学教学中人文精神初探论文
数学教学中人文精神初探论文
摘要:
本文通过两个学生在数学课上突然发病的事件,引发自身的教学反思,使教学观念得以改变,并尝试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系列改革,让人文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注入新的活力,取得可喜的成效。
关键词:
突发事件,人文精神,人性化,生活化,情趣化
20xx年x月x日,我在03级小学数学教育一班上数学课。不到十分钟,一学生突然脸色发紫,双目翻白,牙齿紧闭,四肢抽蓄,渐渐不省人事,从座位上滑了下去,倒在了地上。全班同学个个吓得惊慌失色,不知所措。我当即电话联系医务室,马上请老师帮忙。经校医及时救护,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下,该同学脱离了危险。医师诊断的结论是:该生得的是癔病。
在此之前,该班也曾有一例类似的事件,只是病情较轻,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前后两次事件,深深地触动了我的思想和灵魂。他们为什么会
第5篇:浅谈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浅谈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加强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振兴民族优秀文化的迫切需要。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仅是人文学科的任务,自然科学也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体育教育不仅包括人类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播,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因素,烘托人文精神
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很多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教师在教学时要把教材中那些富有极强感染力的人文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展现给学生,使人类优秀的文化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学生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