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干部学习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二月以来,我认真按照厅党组和本单位党总支的要求,认真学习了何平九论系列政论文章。在全篇通读的基础上,重点学习领会了第七论《不说空话,多干实事》。卢展工书记指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途径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问题是领导方式转变。系列文章的发表,是对卢展工书记这一论述的深化和阐释。我们既然讲要转变领导方式,首先要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上级组织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不重视,认为是走形式,然后再以“形式”应付“形式”,就不光无益,而是有害了。
如今网络为我们查阅资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产生一些弊病,拼凑和复制影响了学习的效果。有些人离了网络写不了文章,有些人走马观花看个大意就复制了事,甚至连时间地名都没改过来。现在上级要求写出学习心得,定有不少人上网搜索,也定有不少人图省事复制些作为已用。所以,如今开会发言还是要抢先,不然等别人念了稿子,你会发现和你准备的稿子内容差不多是一样的,你就没什么可讲了。如果大家都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如何能达到省委所提的要求的呢?我认为我们每个干部,都要借此机会多读点书,多思考些实际工作,抓住重点,学深学透。
在我国历史上,魏晋时代的风流名士以清谈为风尚,被王羲之砭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后人更是批评两晋亡于清谈,清代顾炎武遂有“清谈误国”之说。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要再进行所谓的争论了!”
在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的发展历程中,确实吃了不少“假大空,浮夸风”的苦头。1958年,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就出在河南,名为“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该公社亩产仅三四百斤的麦田被浮夸成亩产3200斤,随之,相邻的西平县出现亩产7320斤的更大浮夸典型。《河南日报》、《人民日报》相继发了报道。从此以后,浮夸风越刮越大,还出现过亩产几十万斤的大典型。继之,在大炼钢铁运动中,新的浮夸典型更是不断涌现。
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河南的一些领导干部却始终解放不了思想,自然也就难以实事求是。他们总以守旧的,僵化的思维来做决策,宁左毋右。工作方法也是老一套,而且有特别重的‘典型’情结,有些人为当典型造假,上级也为了尽快树立典型而不问真假。为了克服干部队伍作风上存在的这些问题,1990年11月召开的中共河南省第五次党代会上向全省各级党组织提出了“三防四实”的要求,即防止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说实话、办实事、抓落实、求实效。后来,又把“抓落”实改为“鼓实劲”,只是从结构上看起来更工整一些,内容是一致的。我的体会是,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一些错误倾向,完全杜绝确实很难,提出这三防确实是很有必要,也是很高的要求。但是把“说实话、办实事”都写到文件中,一方面说明我们干部队伍中假大空的东西太多了,另一方面,我们对干部的要求标准是不是也太低了,“说实话”是我们经常教育小孩子的。我的体会是,如果文件中要求人们怎么做,是因为这样做的人太少了,如果要求大家不要怎么做,是这样做的人太多了;如果文件中说某些干部如何如何,其实已经相当普遍,如果文件中说某些程度存在什么什么问题,往往是已经相当严重。我们目前对干部的要求确实太低了,比如,“不准收取现金、有价证券或支付凭证”,这些道理再浅显不过了,还要对我们的先锋队讲吗?比如山西省整顿吏治,省纪委书记曾在会上无奈地讲,“我的要求不高,大家能在上班的时间上班吗?”
“实”的反面,对应的有两个意思,一是“假”,二是“虚”。“说实话”,首先是不讲假话,把真实的政情民意报告上级,通晓百姓;二是不讲虚话套话,这些话猛一听都对,仔细一听无用。何平第七论《不说空话,多干实事》中说,有些干部习惯于打电话、听汇报、办公室里编套套,热衷找上几个人儿、出上一个题儿、做上一篇文儿,身子总是沉不下去;下基层前呼后拥,耽于迎来送往,觥筹交错,干实事的时间少之又少;看点不看面,听喜不听忧,“葫芦掉井里——还是浮在面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基层的病症越来越重。有些干部生搬硬套,开个会传达传达,下个文要求要求;心浮气躁,满足于一般号召,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说做两张皮,名实两回事,讲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来不见真招,“决心在嘴上、行动在会上、落实在纸上”。言行不一,害人误己。描写得十分形象。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不真、不实、不重干”之风在一些地方仍有“市场”,“假大空”仍值得人们警醒。河南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该办的、应干的事很多,矛盾、问题很多。有些干部为了显政绩,就会重数字,轻民生,比较关注gdp,却对百姓冷暖不大关心,甚至认为环境、资源问题可以放一放;重眼前,轻长远,忙于出政绩、急于树形象;重显绩、轻潜绩,不管群众不满意,只怕上级不注意,一心惦记怎么上去,“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耐不住磨炼,不愿用真功。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深刻领会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使自己无论是在政治理论上还是思想境界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2篇:干部学习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二月以来,我认真按照厅党组和本单位党总支的要求,认真学习了何平九论系列政论文章。在全篇通读的基础上,重点学习领会了第七论《不说空话,多干实事》。
卢展工书记指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途径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问题是领导方式转变。系列文章的发表,是对卢展工书记这一论述的深化和阐释。我们既然讲要转变领导方式,首先要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上级组织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不重视,认为是走形式,然后再以“形式”应付“形式”,就不光无益,而是有害了。
如今网络为我们查阅资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产生一些弊病,拼凑和复制影响了学习的效果。有些人离了网络写不了文章,有些人走马观花看个大意就复制了事,甚至连时间地名都没改过来。现在上级要求写出学习心得,定有不少人上网搜索,也定有不少人图省事复制些作为已用。所以,如今开会发言还是要抢先,不然等别人念了稿子,你会发现和你准备的稿子内容差不多是一样的,你就没什么可讲了。如果大家都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如何能达到省委所提的要求的呢?我认为我们每个干部,都要借此机会多读点书,多思考些实际工作,抓住重点,学深学透。
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河南的一些领导干部却始终解放不了思想,自然也就难以实事求是。他们总以守旧的,僵化的思维来做决策,宁左毋右。工作方法也是老一套
,而且有特别重的‘典型’情结,有些人为当典型造假,上级也为了尽快树立典型而不问真假。为了克服干部队伍作风上存在的这些问题,1990年11月召开的中共河南省第五次党代会上向全省各级党组织提出了“三防四实”的要求,即防止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说实话、办实事、抓落实、求实效。后来,又把“抓落”实改为“鼓实劲”,只是从结构上看起来更工整一些,内容是一致的。我的体会是,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一些错误倾向,完全杜绝确实很难,提出这三防确实是很有必要,也是很高的要求。但是把“说实话、办实事”都写到文件中,一方面说明我们干部队伍中假大空的东西太多了,另一方面,我们对干部的要求标准是不是也太低了,“说实话”是我们经常教育小孩子的。我的体会是,如果文件中要求人们怎么做,是因为这样做的人太少了,如果要求大家不要怎么做,是这样做的人太多了;如果文件中说某些干部如何如何,其实已经相当普遍,如果文件中说某些程度存在什么什么问题,往往是已经相当严重。我们目前对干部的要求确实太低了,比如,“不准收取现金、有价证券或支付凭证”,这些道理再浅显不过了,还要对我们的先锋队讲吗?比如山西省整顿吏治,省纪委书记曾在会上无奈地讲,“我的要求不高,大家能在上班的时间上班吗?”
“实”的反面,对应的有两个意思,一是“假”,二是“虚”。“说实话”,首先是不讲假话,把真实的政情民意报告上级,通晓百姓;二是不讲虚话套话,这些话猛一听都对,仔细一听无用。何平第七论《不说空话,多干实事》中说,有些干部习惯于打电话、听汇报、办公室里编套套,热衷找上几个人儿、出上一个题儿、做上一篇文儿,身子总是沉不下去;下基层前呼后拥,耽于迎来送往,觥筹交错,干实事的时间少之又少;看点不看面,听喜不听忧,“葫芦掉井里——还是浮在面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基层的病症越来越重。有些干部生搬硬套,开个会传达传达,下个文要求要求;心浮气躁,满足于一般号召,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说做两张皮,名实两回事,讲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来不见真招,“决心在嘴上、行动在会上、落实在纸上”。言行不一,害人误己。描写得十分形象。
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不真、不实、不重干”之风在一些地方仍有“市场”,“假大空”仍值得人们警醒。河南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
的基本省情没有变,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该办的、应干的事很多,矛盾、问题很多。有些干部为了显政绩,就会重数字,轻民生,比较关注gdp,却对百姓冷暖不大关心,甚至认为环境、资源问题可以放一放;重眼前,轻长远,忙于出政绩、急于树形象;重显绩、轻潜绩,不管群众不满意,只怕上级不注意,一心惦记怎么上去,“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耐不住磨炼,不愿用真功。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深刻领会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使自己无论是在政治理论上还是思想境界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www.daodoc.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3篇:干部学习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干部学习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干部学习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二月以来,我认真按照厅党组和本单位党总支的要求,认真学习了何平九论系列政论文章。
在全篇通读的基础上,重点学习领会了第七论《不说空话,多干实事》。
卢展工书记指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途径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问题是领导方式转变。
系列文章的发表,是对卢展工书记这一论述的深化和阐释。
我们既然讲要转变领导方式,首先要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
上级组织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不重视,认为是走形式,然后再以“形式”应付“形式”,就不光无益,而是有害了。
如今网络为我们查阅资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产生一些弊病,拼凑和复制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有些人离了网络写不了文章,有些人走马观花看个
第4篇:学习“何平九论”心得体会
近期通过集中学习《河南日报》关于该专题的九篇评论文章,顿觉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学习时间不长,但学的踏实,学的实在,学的值得。“何平九论”用八个关键词(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明确告诉我们:
转变领导方式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向,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高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抢抓机遇、加快崛起的客观需要,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现结合自己的工作,我谈一下认识:
一是要勤于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学习已经成为各级干部履职尽责的迫切需要。实现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更要从学习入手。端正态度,自觉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一种习惯,时刻增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真正把学习当作政治
第5篇: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
本文作者:毋晓东 好范文原创投稿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是搞好新时期各项工作的一剂“良方”
“何平九论”从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八个方面,深入论述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必须把握的关键、遵循的原则、注意的问题、方式方法等。通过
认真阅读“何平九论”,作为基层干部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的方向,进一步明确了搞好工作的着力点,那就是要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落实卢书记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重要论述,在谋福基层中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社会发展。
一、用好这剂“良方”,就要学会“望、闻、问、切” 把
脉问诊。
1、“望”眼全局。“何平九论”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围绕中原发展为更好落实“两个转变”提出的新的实施纲要、政治理论;中医治病“望、闻、问、
第6篇:学习《何平九论》心得体会
学习《何平九论》心得体会
何平九论”紧扣河南发展脉搏,从“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8个方面,深入地阐述了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握的关键、遵循的原则、注意的问题,深刻阐释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
结合我们偃师邮政储蓄银行,当前之下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让企业能够健康、常态化发展也是我们的课题,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三年以来,取得的进步也是大家都能看到的,但所面对的问题也有很多,这就正如市行领导提出的“作风硬 邮储兴”也是我们下一步狠抓作风建设,但首先应该从领导入手加强作风建设,转变领导方式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首先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起。
一是强化发展意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离开发
第7篇:学习“何平九论”心得体会
“何平九论”学习总结 安培中心 李三众
根据学校党委“六个二”活动精神的要求,我于近期通读了《河南日报》关于“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九篇评论文章,顿觉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虽说学习时间不长,但学的踏实,学的实在,学的值得。
“何平九论”用八个关键词(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明确告诉我们:转变领导方式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向,是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高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抢抓机遇、加快崛起的客观需要,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现结合自己的工作,我谈一下认识:
一、勤于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学习已经成为各级干部履职尽责的迫切需要。实现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更要从学习入手。端正态度,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