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生态文明示范村工作总结式样
生态文明示范村工作总结式样
村西村位于湟里镇区东郊,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13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54人,全村经济蒸蒸日上,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内环境优美,村民们和谐相处、共同致富,村内治安稳定,实现了农村和谐、农业增收、农民增收的目标。
近年来,村西村以村庄规划建设整治为重点,在全村开展了各项创建工作,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卫生村、武进区生态村、武进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三清达标村、武进区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武进区红旗党组织等荣誉。
一、 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完善的创建网络
成立了以李良平为组长,丁海青为副组长,周国平、鞠峰、申金秀、金钢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要求和时序进度,把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二、 加大宣传发动力度,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通过组织村干部、队长、党员和村民代表参观学习;发放宣传单、在村主干道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创建标语,营造创建氛围;通过召开村委会、支委会、队长会议和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宣传创建的意义。让全体村民都支持并投入到这次创建活动中来。
三、 严格对照创建标准、整体推进各项建设
我村经济繁荣发展,XX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3亿元,其中完成工业产值6.5亿元,服务业经营收入2.5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达80.2万元。农民持续增收,充分发挥本村花木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加快产业调整。成立常州市壹柒叁农业服务、常州市绿野禽畜、常州市村西农业服务三个专业合作社,增加股份分红收益。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800元。
我村坚持优化生态环境。完善村庄绿化,见缝插绿,将家前屋后,道路两边,河岸两边栽满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64%。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以上,坚持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村庄环境全天候保持洁净齐整。
我村的社会事业也超前发展,文体设施实现“村村有”,小型健身广场达7个,建成占地面积4800多平方米的村级文体活动场所。被征地农民和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100%。基层组织建设坚固,积极创建并成功评为武进区级红旗党组织。
我村重点项目工程有:对富柱村(东环路至一一农庄)的主干道路,补缺路面,亮化工程在原有基础上延伸3000多米;沿线两侧的绿化补缺新增面积12亩,定期人工清除杂草;全面整治沿线广告牌、乱搭建、乱堆放等,并在村主入口处悬挂主要宣传标语,沿线两侧每50米或100米悬挂标语(固定式)7个。对3个自然村进行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加大家前屋后的绿化力度,调整土地8亩,新增绿化6亩;定期清理家前屋后乱堆放,坚决拆除违章建筑;修复或拆除残墙断壁2间计56平方米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方面将村庄生活污水全部进行管网到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极大程度地解决全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村级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对老年活动室、阅览室、兵乓室等文体活动场所进行整合优化,增加富柱村篮球场、活动室、乒乓室,大场村健身活动场所;健全各类规章制度,聘请村内有积极性、威望较高的老年人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日常开支的同时,使更多的村民参与文体活动,不断丰富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XX年建造一个占地面积300亩的生态观光园,总投资2.94亿元,一期工程投入7000多万元。该公园集健身、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主要设施有灯光篮球场2面,人工草坪门球场4面,健身广场3000平方米和健身路径等,它将成为武进地区镇级对外展示和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中国整理。
我村无规模化养殖场,无养殖污水直排现象,家畜家禽全部实行圈养,粪便发酵还田,综合利用率达到100%;我村认真贯彻实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村域内工业企业主要为冶金制造、炭件、印刷,对工业污染源村每月都会定期检查一次,并要求严格按国家污染源排放标准执行,查出问题及时整改,全村工业污染治理率达到100%;我村进行广泛宣传,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全村现有672户村民使用太阳能,使用率达到83%。
XX年10月xx在党的xx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什么?这个答案也是我村创建武进区生态文明示范村的目标——不断提高农村总体素质,更新农民思想观念,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摒弃不良生活习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改变村容村貌,营造文明、整洁、优美的现代新农村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人来改造环境、环境再来改变人”这是我们村西人始终坚守的理念,我们始终没有忘记每一个村西人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他们是生态环境的建设者,也是生态环境的享受者。也正是从“人来改造环境、环境再来改变人”的转变,使村西人创造了自己的生态文明,合力形成了我村独特的生态文化。
一方面我村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宣传橱窗等形式向村民宣传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的重要性和意义,以此来提高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定期对各村小组组长进行生态文明培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加强生态环保教育,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乱砍乱伐林木,不污染环境,摒弃旧有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我村有外来流动人口300多人,我们始终把他们作为村西大家庭中的一员,村委在我村创建武进区生态文明示范村过程中,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投身环境创建的行列,让他们参加村委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使他们不断融入我村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的良好氛围。
完成区级生态文明示范村的创建仅仅是我村工作的一部分,我村将一如既往大胆开拓、创新,带领全体村民全力以赴,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委一班人坚持同心同德、求真务实、奋力拼搏,为加快新农村建设而努力奋斗。
xx镇xx村委会
XX年12月
第2篇:村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
××镇××村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
实施方案
为提升我村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美化村级面貌,持续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按照上级创建生态村的工作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村基本情况及指导思想
××村村共有×户,×人,党员×名。全村现有土地×亩,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以建设美丽乡村、全面达小康为工作思路;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支撑,以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小康为核心,着力建设民富村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使其成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的亮点,继而辐射带动全办农村的发展,加速推进全办现代化特色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动我镇农村改革发展迈向新台阶,使为加快建设美好新家园做出积极贡献。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硬化、维修村级道路
2、绿化巷道
3、加强环境整治,保证创建中的各项指标全面达标。落实卫生保洁措施、绿化美化环境,把我村建设为以特色农业为主导,环境整洁,绿树常青的生态村。
通过以上措施,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真正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也将加快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农民的收入,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第3篇: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
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环境友好型示范区”的试验区创建目标,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统揽,以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实施农村治污保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以村级“六有六无”为载体,以示范村五项工程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和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环境绿化与基础设施共建的原则,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打造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一)分类指导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以人为本原则。以
第4篇:创建江夏区生态文明示范村工作总结(版)
群益村生态文明示范村工作总结
群益村是江夏区五里界街所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五里界街东南部。截止2010年底,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湾,360户,1133人。距五里界街约6公里,梁子湖大道从村庄以东擦肩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有着较为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使我村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全村经济蒸蒸日上,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内环境优美,村民们和谐相处、共同致富,村内治安稳定,实现了农村和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近年来,群益村以村庄规划建设整治为重点,在全村开展了各项创建工作,先后被评为2008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2009年度全区“五好”村党组织、2010全区“四个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完善的创建网络
成立
第5篇:创建生态示范村工作总结
XX村是XX县XX镇XX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近年来,该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县镇的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XX市实施“千村生态文明工程”的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创建生态示范村活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了农村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XX村的基本情况
绿水侧畔,青山倚背的XX村,距圩镇X公里,全村有农户X户,常住人口X人。该村从1990年开始,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决定在村边的荒地上重新规划建设新村,全部按照“七统一”要求建造新村,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征地用地,统一巷道建设,统一建设格局,统一通电通水,统一排水排污。各农户楼房设计格式特点为楼房功能区间分明,充分尊重农村传统生活生产习惯,由主楼及下回构成,主楼与下回之间为村横巷,主楼住宿,下回为厨房、卫生间、杂物
第6篇: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总结
金泉镇雍新村创建生态示范村工作总结
雍新村为金泉镇镇政府所在地,全村共9个村小组,463余户,1426余人。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雍西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着力生态建设,确保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被评为汉中市“文明村”、“小康村、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全村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村容村面貌焕燃一新,各项创建指标得到落实。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150元,农村饮水卫生合格率达100%,清洁能源普及率达55%。农膜回收率达95%,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达75%,绿化覆盖率达65%,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60%,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
第7篇: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大全(14篇)
方案的实施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需要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方案的可行性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和调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篇一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响应国家“三创”工作号召,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全镇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入到市级文明乡镇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推进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根据市、县文明委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创建市级文明村镇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镇工作,需要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围绕把大坪建设成“农业大镇、
第8篇:生态文明示范村启动演出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乡亲们,亲爱的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是伟大的“五四”运动九十四周年,我们选择今天这个日子召开蓟县骆驼安村第一届百花节暨生态文明示范村启动仪式,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在九十四年前我们前辈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描写出一段激情昂扬的历史,那时候的年轻人用自己的爱国热情唱出了一首荡气回肠的战歌,他们用生命的呐喊唤醒中国人扛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旗,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舍身忘死,浴血奋战。从此使我们的中国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帝国列强的统治,而建立起来了伟大的新中国。
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不能忘记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的五四运动。
今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但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不能忘记五四青年追求真理、不畏牺牲的豪迈。今天,我们在蓟县骆驼安村进行第一届百花节暨生态文明示范村启动,是为了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