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婆婆当妈妈对待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6-03 07:12: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把婆婆当妈妈对待散文

把婆婆当妈妈对待散文

武姐,您早!

小花,你好!

唉,这几天心里有点郁闷,不想回家了。

为什么呢?你不是很阳光的吗?

呵呵,你们看到的我经常是一幅笑脸,当然阳光喽。

那么,你为何叹气,不想回家呢?

我那婆婆话多,烦死人了,天天在我面前叫累、叫这里痛那里痛,我只想逃避她。

为什么要逃避她?她又不是坏人。

不是坏人,我就是不喜欢她的脾气,经常在我面前诉苦,说她带她儿子(小花的丈夫)的时候如何艰难,现在六十多岁了,还要帮我们“当苦差”。

这是事实呀,父母过去带孩子比我们现在是辛苦多了,那时的生活条件很差啊。她现在老了,本该享福了,就还要帮你带孩子,是很辛苦的,你应该理解婆婆的难处和苦楚。

她在老家种田,没有说什么腰痛和脚痛,今年到我家里做饭了,就喊这里不舒服,那里很痛,你说烦不烦。

哎,烦是烦,但是她是你婆婆,是你丈夫的亲娘,你已经是她的儿媳,就要把她当妈妈对待,尊重她、关心她、安慰她,有什么病痛,就要带她上医院检查治疗啊。

你说的也是,可是,我就是做不到,总觉得跟婆婆有隔阂似的。

如果你把婆婆当做自己的妈妈看待,随她说些什么,你只管仔细听、认真做,能够办到的事情,就尽量早点办好。如果你把她的话不当一回事,她当然不高兴。将心比心,你所讲的话,也希望对方听进去啊。

真的,你这样一说,我想起来了,是觉得自己有点不对。你看啊,婆婆有天发脾气说:“你们到底是耳聋了,还是怎么的,我讲的话一点都听不进,你们是学医的.,我腰痛腿痛几年了,你们要不要负责带我去医院看一看!”她边说边跺脚。我以为腰突症没什么大事,吃点药就好了。听你这样说,我真的要带她来医院看看了。

腰突症有轻重之分,老人家是实在痛的厉害了,不能坚持做事了,才会向你们发脾气的。你应该带她到医院检查治疗,我们医院收治腰突症病人较多,有的还需要手术治疗。

嗯,我还记得有一次,在男家,我看见婆婆走路有点不对劲,一拐一拐的,不太正常似的。

那是压迫神经之后,引起反射性腰腿痛的典型症状,你们太不重视了。现在已经是慢性的了,稍微劳累、受寒,就可能加重病情。你这做媳妇的,赶快的尽孝,好好关爱和照顾婆婆吧。

唉,在婆婆面前,到底不知如何做才能赢得婆婆的欢心?

老古话,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六十多岁的婆婆话多是正常现象,你首先要理解尊重她,要耐心倾听婆婆跟你讲的话,并且要服从婆婆的吩咐,尽量按她的意愿把事情办好,使她感到你这样的媳妇就像女儿一样体贴她,她就慢慢地把牢骚化作鼓励的话语,说你如何对她好了。这样一来,你和婆婆双方都没有意见,心里舒坦了,什么郁闷也没有了。

嗯,是不是一回家,就要说“婆婆,您辛苦了!”这很别扭啊!

说出你的内心话,而不是做作,要让婆婆一看到你回家了,心里就非常高兴。

是啊,我是有点耍小孩子脾气,看到婆婆说话,我就想出去。我在娘家也是这样,经常跟妈妈斗嘴。

是的,每个人都是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我过去也像你一样,动不动就生气,不理婆家的人,后来想多了,认为这样使性子一点好处也没有,甚至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及身心健康。后来与婆婆不住在一起了,倒想起了婆婆的好处和难处。实际上,婆婆和妈妈都是一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有孝心,在家在外都能受到他人的表扬。比如,我母亲说村里一位邻居与母亲说话,母亲说邻居能干,有木匠手艺,又有四个小孩,他们的母亲比自己幸福多了。邻居一句话“我们四个人抵不过你家小武一人。”母亲就经常在我面前说这件事,意思是她为有这样的儿女感到自豪,我们听着也很欣慰。

嗯,我婆婆就是经常讲他儿子如何能干,她培养她儿子费了多少心血,好像我这做媳妇的占他们便宜了,是我让他们受苦了。

你丈夫是能干,你也能干。你婆婆没有说错,你为何要生气呢?如果你婆婆不帮你做饭,照顾你儿子,都靠你亲自去做,你多累啊!你婆婆在你面前喜欢说话,那是她对你好,希望你明白她的好。实际上,每个人有沟通交流的需要,你和你丈夫两地分居,你回家了,婆婆跟你说话,说明她把你当女儿,当知心朋友看待。女人的心是相通的,你也想跟婆婆好好交流,只是希望她少说她如何累,要说你们对她好才是,是不是?

哈哈,我只要她不讲我坏话就行了。

再打个比方啊,护士和医生在一个科室上班,护士做的具体事情要比医生多很多,但是护士拿到的报酬就比医生少很多,护士当然会发牢骚,说她们待遇差地位低。这是事实,谁能堵住她们的嘴不说话呢?何况从身心健康出发,及时发泄心中的不满,也是一种心理治疗手段。你婆婆为你们付出那么多,能得到你媳妇一句感恩的话,她就心满意足了。你试试吧,祝你开心!

好,谢谢武姐!我要向小雪学习了。小雪她婆婆经常说她好,因为她一回家就说:“妈妈(婆婆),您累坏了,让我来带小宝吧。”婆婆立即笑着回答:“哎,是媳妇上班辛苦了,你回家好好休息吧!”

第2篇:婆婆也是妈妈散文

婆婆也是妈妈散文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个好地方。常熟市是苏州的一个县级市,经济发达,是全国百强县的前十名。梅李是常熟最大的一个镇。上边领导到常熟必看沙家浜,那是抗日革命教育基地,有着江南人民保家卫国的精神。到梅李必看聚沙园的孝爱长廊,这里有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顺父母的典范,同时有当地十三个孝子的事迹,梅李是中国孝爱之乡,礼仪之邦。孝爱文化的赞歌在整个城镇和乡村的上空回荡。

聚沙园在梅东路和通塔路的交汇处,公园门前有一个地面铺设很漂亮的广场,就叫孝爱广场,广场和公园之间有一条无障碍通道,在这条道上经常看到,一位五十岁的中年妇女用轮椅推着一位七十岁的老年妇女,在轮椅的一边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太太,一手拄着手杖一手扶着轮椅的靠背,三个人走得很慢,到公园转转,到孝爱长廊看看,到广场瞅瞅,到街上逛逛,边走边说,边说边笑,人们看那亲热劲儿一定认为她们是三代母女吧,那就错了,她们是三代婆媳关系。到了礼拜天这个队伍里还会多上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妇女,那是老太太的重孙媳妇李慧芳。

这一家姓张,就住在公园后边的梅李东街,祖孙四代男人都是单传,姑姑姐妹倒是不少,都出嫁了,有时候会回娘家看看,她们各自家里都忙,住不下,通常是把孝敬老人的东西放下,说说话就走,饭碗也翻不过来。照顾老人的重担就是媳妇们的事情了。

老太太叫蔡太花,今年九十三岁了,身体硬朗,没有什么大的毛病,有时候还在广场舞队伍的后边比划两下,他老伴走得早,撇下了她这个老寿星,那些年都是她现在坐在轮椅上的儿媳妇姜玲伺候,当年儿子是家里的老大,也是唯一的男孩,下边有七个妹妹,后边那几个都是这个儿媳妇帮助她带大的。儿媳妇本身也是生了一个儿子,老想再生个儿子,让祖代单传的家丁兴旺一些,没有想到一连生了五个丫头片子,再也没见个带把的。上有老下有小,后边那些小姑子和自己前边那几个孩子年龄差不多,外边的人都分不清哪些是她的小姑子,还以为是她的丫头呢。

孩子多家务就多,姜玲过度操劳,落下了四肢疼痛的毛病,后来发展到了帕金森病,手脚都抖得厉害,吃饭端碗,汤都会洒出来。

姜玲的儿媳妇就是推着她的这位女人,她叫梅花红,她结婚进了这个家门,就没有闲着的那一天,老太太总是讲姜玲是怎么辛苦照顾这个家的,上行下效,有了榜样,梅花红也就有了行动,白天下地干活,回来还要做家务,还为婆婆端屎接尿,按摩四肢。

梅花红的老公问她:“妹妹们都不在身边,你这样伺候一个不能自理的婆婆,冤不冤?”

梅花红总是笑着回答:“人都有老了的时候,不管身体好坏,都有不能自理的那一天,养儿女就是为了防老,都说闺女是小棉袄,我说媳妇闺女都一样,婆婆也是妈,远亲不如近邻,还是媳妇伺候着方便,你看现在我们的儿媳妇李慧芳也挺懂事的,礼拜天一回来就和我争着干活。”

老公说:“在我们梅李孝顺媳妇有很多,就是像你这么辛苦的不多。”

“谁叫我爱着你来呢,爱屋都及乌了,爱你就要爱你这个家和家里的人。”老公感动地亲了她一下。

自从公园对面有了嘉美康健康体验管理中心,梅花红就去打听管理中心的规定和管理办法,是无限期的免费进场做高电位补充人体需要的生物电子,作用是清血排毒,活化细胞,疏通植物神经和交感神经,对三高症后遗症以及神经官能症都有一定的疗效,缺点是见效迟缓需要坚持不间断的充电才能尽快的恢复健康。知道这些还不踏实,就让自己当医生的儿媳妇李慧芳上网查询,儿媳妇说:“高电位在日本都普及几十年了,是不打针不吃药的家庭医生,我再查一下这个嘉美康是不是合法正规的三类医疗器械生产公司。”几天后,儿媳妇告诉婆婆:“这家公司是国家注册的`正规公司,还是世界非药物疗法科普推广合作单位呢,他们在苏州挂牌成立了非药物疗法科普基地。你们就大胆的去充电理疗吧,不过开始都会有排病反映,就是暂时的病情加重,只要坚持过去这一段就逐步好转了。”

从那时起,梅花红推着这一张轮椅,三个婆婆一起天天到体验中心充电,健康管理中心的小伙伴热情细心的服务,帮着用疏导器给病区局部疏导,老太太见效最快,耳鸣的毛病没有了,梅花红手指酸痛的毛病减轻了,他婆婆的帕金森病见效很慢,她们两个有了明显的效果,她们很有信心,不管风吹雨打,坚持天天来理疗。两个月后婆婆姜玲的手抖得轻了,能够自己吃饭了。又过一个月她能够站稳了,扶着轮椅可以挪步了,第四个月,轮椅不用了,梅花红扶着婆婆慢慢走路,也不知道是科学作用还是孝心的感动,奇迹在姜玲身上发生了,走路不拄手杖,也不用儿媳妇扶着了,她的变化震撼了梅李公园的服务人员,以前是离不开轮椅,现在是看不见轮椅了,到了傍晚,三个婆婆在重孙和重孙媳妇的陪同下,在孝爱广场学着比划广场舞。

重孙媳妇李慧芳,看到老婆婆们都健康了很多,就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一台嘉美康高电位治疗仪,安装在家里,让婆婆们下雨刮风就在家里充电,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

张家媳妇孝敬公婆的事迹被传开,成为报社、电视台记者采访的热点,也成为家家户户饭后的谈资,梅花红“婆婆也是妈”的那句简单质朴的话成为梅李镇上的一句流行语,传递在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妇女中间。

第3篇:要把婆婆当亲妈吗散文

要把婆婆当亲妈吗散文

婆媳目标一致?一个唯美假设

由婆媳关系导致伴侣关系出现危机的情形,在我们身边太多了。35岁的张薇就是因此离婚的。她困惑:我和婆婆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所爱的男人的幸福,却为什么如此冲突呢?

“你和婆婆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样的想法太唯美了。”心理治疗师荣伟玲说:“我们太习惯于从唯美的角度去描述、解释人类的关系和情感,这可能会妨碍我们看到关系的本质。婆婆和媳妇之间不但没有天然的爱,而且是相互竞争的。”

在很多西方国家,婆媳关系不是个了不起的问题。他们的价值观是:夫妻关系第一重要,与父母的关系是次要的`,因此婆媳之间的界线也是明确的。但在中国,与父母的关系往往高于夫妻关系,这就使得即使在结婚后,父母也可以影响子女的伴侣生活。

荣伟玲认为:“中国人往往不懂得经营夫妻间的柔情,却更看重自己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婆婆也是妈妈的散文

婆婆也是妈妈的散文

每当我耳边响起这首《婆婆也是妈》的歌曲,就想起去年腊月发生的一件令我揪心的事。

那天,婆婆火急火燎的来我家,告诉我她的手机突然就坏了,充不进去电(因为这是去年我给婆婆买的手机),让我帮她看看。

我放下手里的活,找到原因是充电器坏了。我就给婆婆另找了个和婆婆手机型号配套的充电器,在我家里试好了,让婆婆去用。但我还不放心,怕她老人家弄不好,就随婆婆去我嫂子家(婆婆共有两个儿子,嫂子是婆婆大儿媳妇,我是小儿媳妇,我们两家也是邻居)。并在婆婆屋子把充电器试好,我就回家了。

没想到下午,婆婆又来我家,眼泪汪汪很是伤心的告诉我。说我走后,嫂子和她吵架并质问她,我去她家干嘛?她告诉嫂子她手机坏了的事情。嫂子进一步责备她:“你手机坏了,家里没人吗?人家来我家孝顺你来了,人家既然好,怎么还不让你住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当妈妈难还是当婆婆难杂文随笔

当妈妈难还是当婆婆难杂文随笔

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印象中,丈母娘疼女婿,而婆媳之间永远都不是那么和谐。

01

在我的朋友圈里,大都是年轻人,当婆婆的自然少,但是有不少已经结婚生娃了,甚至有的都有了二胎宝宝。跟她们交流起来,反馈回来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

有的庆幸嫁了个好老公,有的庆幸当初为生娃预留的资产是对的。当然,更多的朋友还是在抱怨当妈妈的不容易,尤其是二胎母亲,确实不容易。

她们一方面要肩负着全家族的寄托,现在还好,生娃观念的转变使她们免受了不少歧视,但是“重男轻女”的现象还存在,尤其是二胎政策放开后,一胎是女孩的家庭,就会想着“儿女双全”。这就要让这些妈妈们经历第二次“十月怀胎”的艰辛。

这些妈妈的.辛苦,是拉扯孩子的辛苦,是怀胎的辛苦,可是当孩子生下来之后,当讨论到让谁来帮忙照顾的时候,矛盾就出现了。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把婆婆当妈妈对待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婆婆当妈妈对待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