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互联网和电力营销模式研究论文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其应用和渗透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李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电子商务、金融等行业的发展更为明显。电力行业是国家的龙头企业,科技发展电力先行。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与互联网共同发展和进步,给电力企业带来巨大的方便和效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电力企业应顺应趋势,转变传统电力营销模式,向“互联网+电力营销”新模式转型。
1“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是利用计算机、信息、通信等相关技术融合的互联网平台与其他行业和技术深度完美融合,有效发挥及优化互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作用,使得各个行业企业达到新的发展层次与高度,同时带来技术的革命和明显的经济效益。“互联网+”体现和发挥了互联网在企业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2“互联网+电力营销”的必要性
研究“互联网+”带来的经济形态变化,构建智能化、互动化的用电服务体系,既是适应客户需求变化趋势,推动新型服务模式拓展,提升客户用电服务体验的外在要求,也是电网企业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实现电源、电网和客户资源友好交互和相互协调的内生动力。
2.1电力体制改革倒逼“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及电力市场化、主体多元化发展,电网企业必须积极开展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以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更好地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客户。
2.2全球能源互联需要“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带动分布式能源的广泛接入,需求侧响应、能效服务、能源保险等新型的电能衍生产品将会陆续出现。电网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业务经验优势和业务数据积累,提前研究并布局拓展服务形态,抢占市场的先机。
2.3技术发展推动“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
目前我国互联网覆盖客户已接近6.5亿户,为发展“互联网+电力营销”提供了广阔空间。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和理念,为电网企业提升营销策划、丰富客户画像、实施精准营销提供了解决方案。
2.4客户需求促进“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行业在服务体验方面不断创新,用电群体对电力服务也提出新的要求。电网企业需要建立面向市场竞争环境和互联网模式的新型营销服务体系,为电力客户提供快捷、流畅、愉悦又兼具个性化的服务,以赢得客户信任,实现企业与客户双赢。
3电力营销现状分析
3.1业务流程过于繁琐
目前,客户办理各种业务仍局限于供电公司的营业厅和95598系统,业务报装和变更相对复杂,且智能化程度水平较低,办理过程环节多、手续多,需要多次往返于营业厅,效率低下。这严重影响了客户甚至是供电员工的积极性,给企业造成损失。
3.2互联网技术的局限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渗入,电网企业对互联网有了一定了解,将其落到实际应用中已取得一定成效,得到了客户的关注,但还不能够完全符合客户的需求,有很多不完善,仍需进一步深化。
4“互联网+电力营销”发展方向
电力企业是国家的龙头企业,必须有先进的营销理念,与时俱进,建立一个强大的智能电力运行机制。“互联网+电力营销”势在必行,其最终目的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大数据为驱动,满足广大用户需求的各项服务机制,让客户体会到“3A”(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级别的服务。
4.1依托互联网,建设智能营业厅
传统的业务办理模式是客户到供电营业厅进行业务办理,这样需要投入一定的服务平台人员,同时也给客户带来很多不便(譬如人员集中、往返营业厅等需要消耗很多的时间和资源、办事效率低下等)。对于服务平台的建设,要保证其稳定性和准确性。用户需要登录网上营业厅,确认自己的基本信息是否准确,信息无误便可进行相关业务的操作,网上营业厅再对相关指令进行处理。实行网络式营业厅模式带来的诸多方便是显而易见的,网络使一些服务很容易实行24h全天服务,电力客户通过网络平台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希望的服务,而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方面也可以达到效率最大化的目的。
4.2丰富客户画像,实施精准营销
智能化互联网技术平台应用的是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界面设计丰富精美。在网络基础上建立的智能营销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可针对不同用户提供各项服务,包括电费缴纳、资讯等各种业务,以及目前推广的智能家居、分布式电能等先进功能。
4.3完善电费控制管理,控制电能损失
通过网络平台可对用户用电进行策略管理(如图2所示),包括用户电费测算周期、测算频度、测算时间、最后测算时间、是否启动测算等值的设定,进而实现对设备的操作,即报警、停电和复电的过程。
5结语
“互联网+电力营销”的发展模式符合社会需求。电子服务平台为拓展线上受理、进度查询等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打造智能化电力营销网上营业厅,让客户得到新体验,从而提高电力营销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智能化电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成亚,陈挺,吴欣,等.“互联网+电力营销”业务运作模式探索[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6(S1):16-17.
[2]张冉.基于互联网+的电力服务营销策略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6(1):70-71.
[3]李丹,沈皓,孙薇.基于“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6(S1):127-128.
[4]郁玉娜,赵卫华.互联网模式下的电力营销浅析[J].市场营销(下旬刊),2016(6):69.
第2篇:互联网和电力营销模式研究论文
互联网和电力营销模式研究论文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其应用和渗透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李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电子商务、金融等行业的发展更为明显。电力行业是国家的龙头企业,科技发展电力先行。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与互联网共同发展和进步,给电力企业带来巨大的方便和效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电力企业应顺应趋势,转变传统电力营销模式,向“互联网+电力营销”新模式转型。
1“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是利用计算机、信息、通信等相关技术融合的互联网平台与其他行业和技术深度完美融合,有效发挥及优化互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作用,使得各个行业企业达到新的发展层次与高度,同时带来技术的革命和明显的经济效益。“互联网+”体现和发挥了互联网在企业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2“互联网+电力营销”的必要性
研究“互联网+”带来的经济形态变化,构建智能化、互动化的用电服务体系,既是适应客户需求变化趋势,推动新型服务模式拓展,提升客户用电服务体验的外在要求,也是电网企业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实现电源、电网和客户资源友好交互和相互协调的内生动力。
2.1电力体制改革倒逼“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及电力市场化、主体多元化发展,电网企业必须积极开展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以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更好地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客户。
2.2全球能源互联需要“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带动分布式能源的广泛接入,需求侧响应、能效服务、能源保险等新型的电能衍生产品将会陆续出现。电网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业务经验优势和业务数据积累,提前研究并布局拓展服务形态,抢占市场的先机。
2.3技术发展推动“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
目前我国互联网覆盖客户已接近6.5亿户,为发展“互联网+电力营销”提供了广阔空间。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和理念,为电网企业提升营销策划、丰富客户画像、实施精准营销提供了解决方案。
2.4客户需求促进“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行业在服务体验方面不断创新,用电群体对电力服务也提出新的要求。电网企业需要建立面向市场竞争环境和互联网模式的新型营销服务体系,为电力客户提供快捷、流畅、愉悦又兼具个性化的服务,以赢得客户信任,实现企业与客户双赢。
3电力营销现状分析
3.1业务流程过于繁琐
目前,客户办理各种业务仍局限于供电公司的营业厅和95598系统,业务报装和变更相对复杂,且智能化程度水平较低,办理过程环节多、手续多,需要多次往返于营业厅,效率低下。这严重影响了客户甚至是供电员工的积极性,给企业造成损失。
3.2互联网技术的局限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渗入,电网企业对互联网有了一定了解,将其落到实际应用中已取得一定成效,得到了客户的关注,但还不能够完全符合客户的需求,有很多不完善,仍需进一步深化。
4“互联网+电力营销”发展方向
电力企业是国家的龙头企业,必须有先进的营销理念,与时俱进,建立一个强大的.智能电力运行机制。“互联网+电力营销”势在必行,其最终目的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大数据为驱动,满足广大用户需求的各项服务机制,让客户体会到“3A”(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级别的服务。
4.1依托互联网,建设智能营业厅
传统的业务办理模式是客户到供电营业厅进行业务办理,这样需要投入一定的服务平台人员,同时也给客户带来很多不便(譬如人员集中、往返营业厅等需要消耗很多的时间和资源、办事效率低下等)。对于服务平台的建设,要保证其稳定性和准确性。用户需要登录网上营业厅,确认自己的基本信息是否准确,信息无误便可进行相关业务的操作,网上营业厅再对相关指令进行处理。实行网络式营业厅模式带来的诸多方便是显而易见的,网络使一些服务很容易实行24h全天服务,电力客户通过网络平台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希望的服务,而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方面也可以达到效率最大化的目的。
4.2丰富客户画像,实施精准营销
智能化互联网技术平台应用的是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界面设计丰富精美。在网络基础上建立的智能营销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可针对不同用户提供各项服务,包括电费缴纳、资讯等各种业务,以及目前推广的智能家居、分布式电能等先进功能。
4.3完善电费控制管理,控制电能损失
通过网络平台可对用户用电进行策略管理(如图2所示),包括用户电费测算周期、测算频度、测算时间、最后测算时间、是否启动测算等值的设定,进而实现对设备的操作,即报警、停电和复电的过程。
5结语
“互联网+电力营销”的发展模式符合社会需求。电子服务平台为拓展线上受理、进度查询等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打造智能化电力营销网上营业厅,让客户得到新体验,从而提高电力营销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智能化电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成亚,陈挺,吴欣,等.“互联网+电力营销”业务运作模式探索[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6(S1):16-17.
[2]张冉.基于互联网+的电力服务营销策略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6(1):70-71.
[3]李丹,沈皓,孙薇.基于“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6(S1):127-128.
[4]郁玉娜,赵卫华.互联网模式下的电力营销浅析[J].市场营销(下旬刊),2016(6):69.
第3篇:互联网和农畜产品营销模式研究论文
互联网和农畜产品营销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科技水平也得到了显著地提升,由此也有效的激发了我互联网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我国网络营销市场得以形成。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也就成为了当代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重点问题。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农畜产品的互联网+营销模式进行了分析,对其营销过程中所突出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在文章的最后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几点营销改革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为后期的产品营销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经济发展;营销模式;对策
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渐趋成熟,其应用也日趋普及,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4篇:电力营销中大用户交易模式研究论文
“老徐吃多了”为你分享11篇“ 电力营销中大用户交易模式研究论文 ”,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电力营销中大用户交易模式研究论文
电力营销中大用户交易模式研究论文
1大用户直接交易模式概述
1.1大用户直购电
大用户直购电是指符合条件的高耗能用电大户直接与发电厂签订供电合同供电,电流经过电网传输或经过发电厂与用户间架设的专线进行传输。大用户直购电是与传统供电模式不同的一种供电模式,电力直接在发电厂和大用户之间售卖,不再经过电网公司的转卖。电网公司此时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公共的交易平台。大用户直购电的实施购电的行为虽然是涉及到发电厂和大用户直接的交易合同,但是仍然会需要电网公司的调度协调,需要电网公司提供管理服务。如果用到电网公司的输电线路,还需要电网公司提供的输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