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那封信情感随笔一则
那封信情感随笔一则
夜寒漏永千门静,破梦钟声度花影。梦想回思忆最真,哪堪短梦难常亲。
兀坐谁教梦更添,起步修廊风动帘。
可怜两地隔吴越,此情惟付天边月。
——《寒夜有怀》
常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果真是一切落下帷幕。在这看似欢喜的结局背后,又藏有多少往昔的印迹。无论历史怎样评判,结局却是尽人意的。记得晴川说过,只求真心,并一心一意地想着改变历史,挽救所爱。
或许人心无情,争斗无休,个人力量太过渺小。奇迹有过,纵然是虚拟。
我们都忘不了剧中八阿哥与晴川带给我们的喜剧性的一幕又一幕场景,也记得他们阴晴圆缺的一次又一次故事,更为他们背后许许多多的明争暗斗,波涛暗影而惊异。其实这个年岁,是不应该枉论爱情的。只是这部电视剧,真的带来不小的震撼。过多的是无关风月,只是看各个角色在年轮之下的成长,沉浮。当一切回到原点,失去心头之爱,发现:还将就怜意,惜取眼前人。珍惜所有,活在当下。是它给我们的箴言。一如四阿哥曾经那么失意地问过晴川:如果你认为的真理一下子变成谎言,你会怎么想。如果你坚定地朝一条路走,发现你所信任的朋友都是你的牵绊,你会怎么想。如果你开始怀疑你自己的那份坚定,你会怎么想。晴川很平淡的答道:我不想。其实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有起点必然有终点,既然我们选择活在当下,为什么要给自己设计那么多条条框框,不如让自己简单一点,快乐一点,等待命运给我们的每一次挑战,不是更好吗?好奇怪这么一闪而过的对话竟记得这么快,那就好比是现下处境的应证,闻后顿觉开明,不知不觉就扎根于心间。他们都那么相信自己的感觉,可是最终还是错过了。那些险恶环生,又有多少真心经得起打磨。
我们都首肯八阿哥的真情与不离不弃,无论是怎样的变动,都是安然自我。晴川终于寻得她想要的幸福。他们彼此重逢,喜极而泣。过往的蹉跎岁月,历史的威严与沉重,皆不用理会。果真是近乎完美的结局。殊不知阶前仍遗断肠人。
不要说自作孽不可活,不要说这便是绝情决意的下场,不要说权利名誉可以蒙蔽双眼,不要说就此了却。不用说恨意,不用说悔意。大概只是一种习惯,无需嗟叹,无需怜惜。大概只是处境所迫,就像是你不坚强没人陪你勇敢。四阿哥——应当是个亦正亦邪的人物吧。
面对在乎他的女子,他会利用她无处安放的情感。面对疏远他的额娘,他会掩饰内心所有。面对那么多的勾心斗角,他会做尽狠辣之事。那么多的面对,唯独面对晴川之时,保留他本真的一面。犹记得,他对素言解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喜欢她,只是觉得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或许喜欢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他对多次劝他不要争夺皇位的额娘松口:上半生我为皇位而活,下半生我将为我自己而活。名利于我如浮云,只愿与我心爱的女子逍遥于山水之间。他希望对晴川做到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只可以晴川怀揣着流光相皎洁的念想,只愿得一心人。即便是愿意做的,那样的.坏境,那么多的不可以与无奈,那么多野心家的虎视眈眈,可能吗?
当初晴川沮丧难过时,谁曾对她说:脚底踩在石板路上,脚痛了心就不会痛了。谁曾教她:当你想哭的时候,就抬头望望天空,看看眼泪能不能收到眼眶里去。这是一个有胆魄的人,只可惜不知转瞬即逝的道理。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不凡者,只可惜经历使他性格乖张跋扈。他所需要的只是一条正确的引导,将他带到权利的制高点。素言做到了,于是纷扰过后取得梦寐以求的东西,纵然没有预想的欢快。他放不下过往,于是对晴川说:既然我可以为全天下人做这么多,那么全天下人为何不容许朕这么任性一次的。他确实错了,并且是很无助的。允诺了又如何,晴川还是那个一心一意地晴川。他给晴川写的那封信感动所有人,却挽回不了结局。信中道: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喜欢
这是西藏六世**写得诗,却被胤禛恰到好处的应用了。在巅峰处该有的惶恐与不安,更需要他人的理解。千古一帝的悲哀,竟这么不加掩饰的表露。无论为权利他变得如何,当初那份真情他会铭记的。幼时的经历使他没有安全感,但有这么一个女子,曾笑着握住他的手,缓缓说道:因为踏实,所以才信任,信任了就不再害怕。结束一切,架空历史,蓦然回首万事空。不为枉论曾经,只是记忆,只是告诉我们:珍惜所有。为名为力,不只是疲惫,更是不值得。
当然历史依旧是历史:
爱新觉罗·胤禩(1681-1726)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异母弟,生于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未时,卒于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岁。母良妃卫氏。康熙自然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后署内务府总管事。雍正即位,为稳定其情绪,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同年,亡。
晴川在历史里从未存在过,一如她的出现,只是意外而已。徒留我们的猜测与明晓:活在当下。
后记:
把你捧在手上,虔诚地焚香,
剪下一段烛光,将经纶点亮,
不求荡气回肠,只求爱一场,
爱到最后受了伤,哭得好绝望!
我用尽一生一世来将你供养,
只期盼你停住流转的目光,
请赐予我无限爱与被爱的力量,
让我能安心在菩提下静静的观想
把你放在心上,合起了手掌,
默默乞求上苍,指引我方向,
不求地久天长,只求在身旁,
累了醉倒温柔乡,轻轻地梵唱!
我用尽一生一世来将你供养,
只期盼你停住流转的目光,
请赐予我无限爱与被爱的力量,
让我能安心在菩提下静静的观想
我用尽一生一世来将你供养,
人世间有太多的烦恼要忘,
苦海中飘荡着你那旧时的模样,
一回头发现早已踏出了红尘万丈!
在这般轻缓悲伤地旋律里,淡觉争斗后的美丽浮华。只求问心无愧,只求做好自己。
第2篇:当封尘揭开情感随笔
当封尘揭开情感随笔
恍惚间就这么过去了,自己变得很淡很淡,心如古井一般。即便曾经怎么疯狂过,也过去了,淡淡的,像一个石子沉入水底,就这么安静的存在着,任凭再大的风雨,依旧那么安静。
如此的结局,也早能预见的。并不是真的放不开,放不下,哪怕曾经那么刻骨铭心,那么痛彻心扉,那么心痛的回忆,如此不堪,不敢再回忆,怕的是封存已久的刀剑依旧那么锋利,不敢触碰,怕的是自己伤了自己。那样的伤痛让人望而却步,躲躲闪闪随着时光流淌。
人们说承诺只是听的`人能记得,可是我却记住了自己的承诺,或许是因为这个承诺本就是对自己的承诺吧。我说了,然后记住了,从此一如既往的守着甚至能付出更多,但是从未悔恨埋怨过。
当我能打开窗,能畅快的呼吸,能看见明媚的阳光,或许那些该忘记的真的忘记了吧。端着的水不再苦涩,吹着的风不再寒冷,外面的吵杂似乎也不是在嘲笑,终于过去了。
我以为世间任何事物都会在时光中磨灭,永恒绝不可能。心淡如水,任凭再猛烈的风浪亦随波安之。
一个不经意,踏足那片禁地。昏暗的光亮,看不到远处,黏稠的空气,压抑的呼吸,总能模糊的看见一个满身伤痕的人,这模糊的身影确实那么的熟悉,满身的伤痛是那么的清晰,似乎一直在徘徊,却从未走远。如此熟悉的身影,自己再了解不过了。原来这伤心地从未离开,从未忘记,总是跟随着自己,渐渐的刻骨铭心,渐渐的痛彻心扉,一遍又一遍......
第3篇:第三封信的随笔范文
第三封信的随笔范文
你在哪里呢?
坐在车里,阳光透过紫色玻璃窗顷泄到我的脸上,看着尘埃漫天飞舞,不小心又想到了你。
你在哪里?
我以为已经把你埋入心底,可每次看到天空、看到落叶、看到红花、看到绿草,都会让我想到你。我已经忘记了我是什么时候爱上你的,是在你丢失了那只小花猫而时候嘤嘤啜泣时?是在你堆了一个小雪人而欢呼雀跃时?还是在你侧着脸向我耍小脾气时?
我已经忘记了我是什么时候爱上你的,但我记得,你始终在我的梦你,我始终记得,你在我的梦里……
才几分钟的行驶,北风带来的哭声已经使我苍老了许多,想到你终究将属于他人,我总是忍不住会哭泣,只不过我的泪水还没流出就被北风风干,没有泪水的哭泣,让我更加苍老。
缓缓飘落的枫叶从我眼前走过,我把我的思念刻在上面,你在哪儿?如果你看到黄色的枫叶,你一定要拾起来看看,我知道,
第4篇:桌上,那封撕开的信作文
桌上,那封撕开的信作文
某局,一个普普通通的机关,桌上,那封撕开的信。这里的人们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平凡而又公式化的生活。整个局里虽如一潭死寂的湖水,却也会有人有意无意地扔几颗石子,惊起串串涟漪。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王照例将一些要签字的文件拿进张局长的办公室。
“咚,咚”小王敲响了张局长办公室的门,见无人回应,便照例推开门,径直走了进去,将文件放在办公桌上。他正待转身离去,突然发现局长敞开的抽屉里赫然躺着一封撕开了的信。黄色的信封,白色的信笺探出了头,格外扎眼。小王没敢打开仔细端详就退了出去。
午餐时间,小王和几个同事一起吃饭。一阵不着边际的神侃后,小王抿了口酒,缓缓开口道:“喂,你们听我说,我今儿送文件到张局办公室,你们猜我看见了什么?张局抽屉里竟有一封信。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写信,真老土!”
第5篇:第二封随笔
第二封随笔
今天睡了一整天,睡不着了。好想你,给你写封信吧。
你的感冒好了吗?我还在流鼻涕呢,难受死了。
其实我在这挺好的,至少我感觉是的。除了偶尔会感觉孤单。我觉得你在那边应该也会很好,嗯,你睡了吗?
前几天,额,用语音聊天的.那天。真的是变粗犷了吗?我自己听着没感觉到啊,你不要吓我啊!虽然是有些变了,毕竟也十九了,也长大了。该变的总是要变得。
我发现我变得越来越懒了,计划好的今天去买衣服、鞋和零食的。结果我中午两点多的时候才醒, 然后我就不想起床了,也不想去买东西了。哎呀,好无奈啊!就连早上上班的时候我也不想起床,八点上班,我定的是7:30的闹钟,等闹钟响了的时候,一巴掌就拍灭了。然后盯着手机,非要再睡个十多分钟。于是有的时候我连刷牙的时间都没有,直接拿凉水洗把脸就飞奔去上班。感觉赖床好难克服啊!
第6篇:关于那封辞职信
关于那封辞职信
骆总您好!
从公司2008年4月多建立,发现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所学知识还有很多欠缺,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渴望回到校园,继续深造.经过慎重考虑之后,特此提出申请:我自愿申请辞去在楚汉江文化的一切职务,在公司工作的一年多时间中,我学到很多东西,无论是从专业技能还是做人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关心和培养,对于我此刻的'离开我只能表示深深的歉意.非常感激公司给予了我这样的工作和锻炼机会.但同时,我发觉自己从事设计行业的兴趣也减退了,我不希望自己带着这种情绪工作,对不起您也对不起我自己.真得该改行了,所以我决定辞职,请您支持.敬请批准.
致礼!
骆娜
2009年3月27日
第7篇:那封情书散文
那封情书散文
逛书店时,碰到一对小情侣,他们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两人并肩坐在书架间的瓷砖上,各自手捧一书,不时低头耳语。我无心翻阅手中的书本,目光越过书架静静地看着他们:女孩扎着马尾,额前有整齐的刘海,容貌普通;男孩身材欣长,眼睛干净漂亮。他们偶尔相视而笑,笑容都很迷人,把浪漫洒向一个炎热、寂寥的午后。坐姿随意,他们的自在、惬意与幸福,都让我这个旁观者不忍触碰,于是我弯下腰,任手指划过一本本书的脊背,并在心中默念它们的名字,食指终于停止寻找——《海狼》。抽出这本书,封面上绘有波涛汹涌的大海,海身后是一片了无生机的群山,大海怀里荡着海狼的夜叉号,画面色彩暗淡,升起绝望的气息。没有迟疑,决定买下它。
关于《海狼》的故事我早知道,书的作者杰克·伦敦,著名的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他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
第8篇:致加西亚的一封那封信读后感
《致加西亚的一封那封信》读后感
看完《致加西亚的一封那封信》后感触深刻。
我认为这本书不只象本书的开头写的那样“本书所推崇的是关于敬业,忠诚和勤奋的思想观念”,在这本书里还可以看到做人的一些应有的品质。
书中一开始的那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我相信阳光、空气、菠菜、苹果酱、酸乳、婴儿、羽绸和雪纺绸。在英语中最伟大的单词就是”自信“。我觉得它真的挺震撼人的,这么简单且又震撼人的语句,把正本书的思想已经表达的淋漓尽致。
我们连一些生活中没有思想的任何一样东西,都要相信,怎能不相信你所在的公司,你所从事的工作呢?我认为信任不论是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没有了信任就等于没有了自信。这就像书中的作者简介,如果阿尔伯特.哈伯德不相信自己,不相信他自己的能力与才华,不相信他的同事与助手,不相信他的合作伙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