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鱼之随感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5-31 07:17:3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乌江鱼之随感散文

乌江鱼之随感散文

朋友即将远行,抛夫别子去异地继续升造学业,要好的姐妹便你昨日作东我今日请客地大家一起聚聚,只因了今后不再能与她朝夕相处。

朋友已买好明日的车票,今晚的聚会当属“扫尾工程了”了。带着些离情别绪,我们一行人携儿带女在“乌江鱼”火锅店纷纷落座。这个地方不陌生,几年来时时光顾,为的是照顾那酷嗜麻辣的肠胃和换来换去都熟识的店老板。

一盘盘荤素搭配的红红绿绿们被倒进锅里,菜的浪花泛起在红油的海洋里。服务员柔声提示我们:“先吃鱼头吧,免得一会儿煮得太烂了夹不起来!”“乌江鱼?是西楚霸王自刎的乌江里的鱼么?”我乜斜着醉眼对服务员发问。女孩子张张嘴,有些困惑的.样子,职业化地笑笑,没回答我莫名其妙的问话,转而去招呼别桌客人了。

众多的鱼块此起彼伏,争相在锅里露头,是希望早些被选中,快刀斩乱麻瞬间结束这痛苦的煎熬吧?我善解鱼意地伸出了筷子,对着汤锅。可是心里,竟如这沸腾的锅底一样,有些波澜在漾动。

“我们一起去上,再作同桌兼舍友!”朋友早就拉我下水,拉我继2000年之后再次和她一起泅渡学业的海洋。

“得了吧!一大把年纪了,副高也过了,还折腾什么呀!”一些友好的声音响起在耳边。

最终我婉拒了朋友颇令人心动的游说,发誓此生不再涉足求学生涯,一板一眼过好眼前平静的日子。可是目睹朋友的离去,还是情不自禁滋生出对另一种生活的艳羡之心,遗憾明日和她同行的人群里少了我。

人哪,总是在面临选择,因为害怕失去一些东西而艰难地取舍,忍痛割爱许多诱人的前景和看来似乎垂手可得的利益。因为不是圣人无法未卜先知,不知道怎样的抉择会是万无一失不令自己后悔的。不是圣人的凡夫俗子我,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跟着感觉走,错了也就错了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买。

吃着与乌江风马牛不相及的乌江鱼,神游万里思接千载。遥想当年,项羽在美人、生命和气节、大义之间也是犹豫权衡了许久,才狠狠心将原本对着敌人的利刃回身对准自己柔软的脖颈吧?英雄尚且如此优柔寡断患得患失,何况庸常之辈的我等?

“吃鱼吃鱼,大家都别客气!”耳畔,主人殷勤地招呼着。我唯唯连声,再次伸出筷子,对着那个硕大的鱼头,用力扎过去,有些恶狠狠地。

第2篇:乌江散文

乌江散文

乌江,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贵州第一大河。

乌江风采

乌江发源于乌蒙山东麓,为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北源六冲河与南源三岔河汇合后称鸭池河,一直向东北流到息烽县乌江渡以下方被称为乌江。

乌江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自90年代末才逐渐走出深山。谁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她那份清纯秀丽让多少粉黛颜色尽失。科考队到了乌江之后叹道:“山之雄奇酷似大三峡,水之清澈远胜大三峡。”乌江之水是清绿的,绿到了极致便如其名了。黔渝本多山,乌江自也少不了青山相对,奇峰耸峙。于是这漫长的高山峡谷形成了神奇的天然画廊。

我们乘船从沿河往下,一直到鹿角。恰是这道画廊的精华部分,被誉为乌江“百里画廊”。“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秀美的山峡景观可说是乌江的最大特色。坐在船上,看着江面时宽时窄,江水时缓时急,任峡风呼啸,江涛逼人,感受着高山横截,山重水复,忽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乌江峡谷为我们开启了一道道风景之门,久而久之恍然身在其中。

乌江的峡谷一个连着一个,各有特色。沿河境内以夹石峡、银童峡、土坨峡、黎古峡五峡闻名;彭水以上马峰峡、龚滩峡、聚宝峡被称为乌江三峡;而酉阳境内的五峡“龚滩峡、土坨子峡、白芨峡、荔枝峡和斧劈峡”加上沿河五峡则被认为是乌江的精华所在。峡间多水泉瀑泻,坠花落玉,又多溶洞怪石,峥嵘嵯峨。果真是“除却扬子三峡美,更有乌峡多奇观哪!”作家徐迟游完乌江后评道:“似乎大、小三峡,阳朔山水甲桂林都一样,而它们已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不如乌江峡谷原生而近于自然。”

的确,原生使乌江山峡充满了生机和乐趣。这里除了怪事嶙峋,洞壑幽深之外,更有古木参天,林木浓密,百鸟争鸣,群猴嬉戏。沿河的千年乌杨一直守候在江边,迎送着来来往往的游客;两岸突兀的崖壁上离江面几十米的地带长着这里特有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中华文母;陡峭凌乱的岩石上时不时出现一群岩羊;灵巧的白鹭在江面上飞掠滑翔;乌江的麻杨河还是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这些可爱动人的生命是这片山水天地间的灵魂,是峡江的动感灵语,没有他们,再奇秀的山峡也会黯然失色。

与三峡相比,乌江少了许多厚重文化的羁绊,更多的是纤夫的血泪史和他们的坚强与坚韧。乌江多险滩,自古有“天险乌江滩连滩,过滩如过鬼门关”之叹。岸边的岩石在湍流江水日复一日的啃噬下,渐渐形成剑状石林,纵列排布。我们轮渡在急流中尚颠簸摇晃,如何能想象数百年前乃至几十年前船行乌江的惊险!船过乌江险滩靠的是纤夫一步一步的拉拽,他们数十人甚至上百人沿岸边排成一列,赤裸着身体,弯着腰,脚蹬石窝,手抓凸石,在阵阵吆喝中缓慢挪动。纤夫用他们的`生存方式维系了航运的安全。川江号子已成为过去,但纤夫的身影已与乌江纤槽融合凝固成永恒,他们血泪和汗水也穿越了千年的历史长河,浸透了这条纤道。

乌江的险滩同时造就了这里的土家文化。两岸古镇棋布,吊脚楼众多,这是自古因滩设镇的结果。因为险滩是船只停泊的关口,也是纤夫安身的所在。滩镇的设置促进了商聚中转,小镇又因中转而繁华。淇滩、龚滩和洪渡是这条“画廊”中三个较大的古镇。淇滩在沿河上游10公里处,我们没见到,洪渡古镇在江中看得并不真切,只有龚滩临江而建。那随意散落在崖壁上的木结构建筑,叠檐飞角,青瓦土墙,既古朴又从容。可惜的是这片古镇即将桑田沧海,值得保存修复的都已拆迁,五月份去时就剩一片狼藉。一条完整的乌江画廊被大坝剪成了断断续续的模糊片段,这是鱼儿们的悲哀,又何尝不是人类的悲哀?

山峡文化,土家文化和红色文化被称为乌江三大文化。我不知道随着乌江走出大山,这里的土家文化会不会消失,如果土家文化消失了,乌江画廊是不是便虚有其表?乌江画廊堪称中国画的经典,身入画中,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山水人家,皆为妙品。不知乌江几个梯级开发后,这一切是否还能存在……

乌江情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乌江以她独有的魅力影响着五十三万德江儿女,并塑造了我们的热情淳朴,她滋润了大地,使大地充满生机,她哺育了我们,使我们聪颖、恬淡。她不仅哺育了我们的身体,也滋润着我们的精神。乌江水象征灵动和智慧,奔流不息是她的本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参观乌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伫立于白果坨大桥之上,鸟瞰乌江。放眼望去,满眼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绿色。江水是绿色,两岸的山也是绿色,就连那清澈的天空,似乎也被大片大片的绿渲染着渗透着浓浓的绿意。

另一种方式是坐船逆流而上。船启动后,这种绿的感觉就显得格外明显。乌江水道蜿蜒曲折,别望文生义以为乌江水污,其实它清澈见底,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到江底,越往深处,江水就愈发绿得可爱。这是一种相当纯洁的绿,没有掺杂一点瑕疵,掬起一捧仔细地嗅,仿佛还能闻到一股清新的绿的气息。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来,指尖刚触及到水面,一丝凉意便传遍全身,继而生出一种说不出的快意,好似刚触及的是凝脂。船疾驰而过,激起了白色的浪花,顷刻间泛起涟漪,向四周荡漾开去。平整如玉的江面,霎时间变得支离玻碎。

山水相依,这么美的水如果没有山的映衬总觉得美中不足,好在德江多的是山,在山的映衬下唯美优雅。

倘若只是单个的山,亦是意犹未尽,好在两岸起伏的群山层层叠叠,从眼前一直延伸到天际,没于云端,德江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在造化者的磨砺下,显示着其独有的风采。随处可见的灵动,怪石嶙峋,绝岩多生怪柏。山也是绿的,但是不同于江水般的绿。山的绿,层次感极强。临江的山,是深绿,满山郁郁葱葱的植被在其中显得极为苍翠。半山腰,树丛间,偶尔还能窥见一二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山村。

山的背后还是山,苍翠稍淡,山连山,高大雄伟,就像涌动着的兽的背脊。再往后,也还是山,背景却是灰蒙蒙的天幕,山尖朦胧,似乎插进了天幕。月亮出来了,暮霭像一层蝉翼般的轻纱,把山遮掩得绰绰约约。喧哗了一天的山,渐渐变得静谧,只是奔腾欢唱的乌江水,扔不知疲倦地诉说着。

青山,绿水连为一体,交织出一幅关于夏日的绿的写生,仿佛就是张大千笔下的山水泼墨画。

夏日的太阳恋情浓烈,总是落得特别迟。这不,都六点钟光景了。它才恋恋不舍地沉进了乌江的碧波里。火红的晚霞烧得江面,亮堂堂,金灿灿的,像一幅锦缎。

缥缈洁白的云儿悠闲地点缀着天空,葱绿的宽阔草地展示着勃勃生机,肥美健壮的牛羊留连于这片绿意盎然之中。这些都是你别出心裁的精心打造。每一次云消雨霁后的彩虹,每一棵崖壁上的青松,每一片雪花飞舞都是你匠心独运。你用潺潺流水声诉说山谷的宁幽与静谧,你用金黄诠释收获,用火红阐释温暖。是你在创造着一个个的奇迹。

你流淌的不仅仅是这满江的碧波,还有这满江的激情,满江的欢乐。啊,滔滔乌江水,浓浓乌江情!

从这里亲近乌江

总要在一些时候,找上一些理由,去感受乌江。

陪她,守她,读她。

甚而脱去衣裤,孩子般地投入她的怀抱,去零距离地亲近她。

遗憾的是,同伴们皆惧水,难免孤单,但我仍独自游到中流。

头枕乌江,双手如桨,划过天光日影,划过悠悠岁月。遥望着蓝天白云,遥望着“大鹏展翅”,可充分地、尽情地去享受着为自水的种种奇妙的神韵。躺在大自然的怀里,躺在母亲河的怀里,这一刻,很想忘记身外的一切,忘记岸上的同伴,甚而忘记时间。

我那些惧水的同伴们,怎么能体会这种感觉呢!

小时,我就在故乡的马摆河中游着,那是北盘江的上游,云贵两省交界的一个幽谷。

后来,关于水的记忆,又蔓延到首都的京密引水渠,蔓延到洞庭湖,还在蔓延到夏威夷的海浪中。在青岛、大连和深圳,我没下海,后来已成了一桩桩憾事。当然,那水虽各有各的吵味,但最有感觉的,还是不外乎马摆河和乌江。因为自己觉得,体内始终流躺着母亲河的血脉。

其实我们这上段的乌江,与红军长征的乌江渡、思南的乌江、重庆涪陵的乌江,还有些距离和不同。但却是它们共同组成了“千里乌江画廊”,并成为贵州的母亲河。俗话说,“饮水思源”。人们在溯源而上时,发现乌江源竟然在草海,或许准确地说,是在草海不远的一口井,那井叫石缸洞。那年为了搞“乌江纪行”,我们去了乌江的南源和北源,因为南源,我码下了纪行的第一段文字,称其为“一口井孕育了一条江”。因为乌江,我们多次进入了她最具风韵的地段,细细地口味了她的历史沉淀和风土人情。

夜郎王枕戈待旦的方国,在乌江。

诸葛亮祭祀七星的地方,在乌江。

奢香夫人开通“龙场九驿”的地方,在乌江。

王感叹“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的地方,在乌江。

吴三桂剿水西,酿成“水西悲歌”的地方,在乌江。

乌江是历史之河,文化之河。同时,因红军突破乌江天险,成为传奇之河、红色之河。又因她拴系着黔西北的草海、总溪河、九洞天、织金洞、百里杜鹃等世界一流景观,成为神奇之河。

在南源、北源交汇处,在化屋基——即我入水的地方,再次体验了乌江的神奇与大气。不禁又想起我们在乌江纪行结束时写下的几句话——

从某些角度看,乌江奔流着的不仅是高山流水,而且是乌江人的层层思绪。

乌江从我们的记忆之井流来,又从我们的心灵之床流过,再向我们的期盼之岸流去。它是哺育我们这片土地的一个符号,是鼓荡自己血脉的一种感觉,同时也是既清晰又有些飘渺的一个梦。

要读懂黔西北,首先要读懂乌江。

第3篇:行走乌江散文

行走乌江散文

寻找源头

水,有源头;树,有根。

水是洁白的乳液,哺育天地间的万物。包括我和树。

乌江山峡,是生我养我的温情母亲,是爱我护我的伟岸父亲,更是哄我入睡、枕我入眠的摇篮与温床。

家乡离不开山和水,恰似小孩儿离不开爹和娘。

我不是被精心折叠过的千纸鹤,但梦想依旧、仍想实现寻根问祖的心愿。

是谁说,只要有蛋吃,就不要问是哪只母鸡下的蛋?

如果人生有选择,我情愿选择做一张洁白的纸。

就算不能正本清源,就算不能装点自己,就算不能浪沫飞花,就算不能百川归海……

可我愿意,愿意被人们折叠成一只纸船儿,借着水的柔情和风的力量,逆江而上。

去追随,那水的源头;去感触,思南古城的紫色紫香。

繁花一树开——纸在水上,水在纸下。

谱写出来的:不单是光宗耀祖的辉煌历史,还有如梦如幻的美好展望。

春华秋实,百里画廊,千里乌江;硕果累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随感散文

随感散文

这个世上最让人感叹的东西,大约就是时间。

除夕夜过后那一刻,世界仿佛宁静了,所有的喧哗都停留在了昨夜,或者说,都停留在了去年。

从小到大,这个时候的我都很失落,对,这种感觉叫失落,心里空荡荡的,好像辞了旧岁,往昔的一切就真的都不存在了。这让我想起了小时代中的周崇光,美丽的夜上海,绚烂的烟火,而他,却一个人坐在华丽的公寓里,看这漫天的烟火发呆,失落。

朱自清先生说的,热闹的是他们,而我,什么也没有。

而我呢,有的太多,多到不知珍惜,多到没有。

时间总会让人明白很多道理,过去的很多日子,面对着那些明明无法改变的东西而痛苦的日子,在今天看来,显得无比幼稚可笑,但这些不会成为遗憾,不会遗憾没有早点想开,因为成长,从来都是一个痛苦与积淀并存的过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已经有很多比我们要小的孩子出现在我们的眼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司机与车之随感散文

司机与车之随感散文

以前,因为工作的原因,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司机。说起这个职业,想说的话,那可真是太多了。闲来无事,就写一写了。九九年回广州,创业初始,最先买的,是一个柳州五菱的小货。一辆旧车,没事的时候,就帮老蒋调刹车,换机油,买些大大小小的配件,最先煅练我对车的感觉。那辆车烧机油烧的厉害,最夸张的时候,跑一趟广州,就要加一次机油,车屁股后面,白烟滚滚,连后视镜也看不清,也不知后面的车在怎么骂呢,反正也听不到,哈哈。最惊险有三次,一次在右拐弯的时候,突然冲出来一辆大货,没有刹车,只好猛打方向盘,往左直冲到加油站里去了,幸亏当时加油站里没车,要不然早亲了别人的车屁股了。还有一次,就是明知有台风,可因为答应了厂方第二天付代收的货款,晚上还是去广州收款。回来的路上,那根本就不叫下雨,就好象天上在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乌江鱼之随感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乌江鱼之随感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