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追忆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5-31 07:17: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乡风追忆散文

乡风追忆散文

追忆儿时的乡风,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纯。这个字饱含了很多内容:质朴、纯洁、善良、真诚、信任……近则街坊邻里,远到十里八乡,这些字眼都配得上。不用多想,我认为,最能体现这些字眼内涵的也是一个字:赊。

清晨,“梆梆梆!梆梆梆!”阵阵清脆的梆子声在街上响起。大人小孩都知道,换豆腐的来了。之所以用“换”,而不用“卖”,是因为豆腐多是用豆子换,而很少用钱买。农家百姓脸朝黄土背朝天,豆子家家种,而钱却稀罕。

经常到我们村换豆腐的是个外村人,每次,他用独轮车推来豆腐,也就几十斤吧。他的车技很好,可以不用手推,而是把车襻的两头分别固定在两个车把上,再把车襻的.中间部位搭在脖颈上,两侧夹在腋下,用两条臂膀掌握着平衡,推车前进,空出的双手就可以敲梆子了。

每当梆子响起,就会有零零星星的住户走出家门,用瓢、小盆等器物端着豆子笑嘻嘻地对换豆腐的说:“真早啊!换2斤豆腐。”换豆腐的放下车子,先称了豆子,然后说:“能换2斤3两呢。”说着,一刀下去,将切下的豆腐放在秤盘上,边过秤边说:“2斤3两,高高的。”

遇到青黄不接的时候,有的人家没有豆子了,但孩子想吃豆腐,家里大人就会对换豆腐的说:“家里没豆子了,先赊2斤吧。”换豆腐的丝毫不会犹豫:“好嘞!”

到我们村卖小鸡雏的也是个外乡人,比换豆腐的还远,他是骑自行车来的。一进村,他就吆喝:“赊小鸡儿喽——”声音响亮且悠长。他更直接,张口就是“赊”。当然,现钱更好,没有现钱,等到秋天卖了粮食换了钱他再来收账。到时如果还没钱则还可以继续赊下去,何时手头宽裕了何时还。

所以,这一赊,短则十天半月,多则一年半载。即使更长,也不需要任何凭证,凭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那是个缺少高楼大厦的年代,是个缺少香车宝马的年代,最不缺的就是纯朴乡风里无处不在的信任。至今追忆,还温馨着呢。

第2篇:追忆散文

追忆散文

心念,心忆,心底兀自的追忆,思念,像是渴望着什么,我沉思着,终究还是探不出结果,而我深深的知道,那儿有我美丽的家乡,有着我一直挂念于心间的父母,甚而时间久了,我想着父母的容颜,家乡的容貌,以为是大相径庭,于是当我再次踏上回家的火车时,路途中遇见的山格外的青,连绵不绝的,袅袅炊烟冒出了山峰,冲向了九霄,尽然美的如诗,美的如画,可不知为何,此刻的我分不出多余的心思去欣赏它们,留恋分外美丽的景致,自私的我,将遐想全部给予眼前浮现着的‘百花园’.......

我看到黄灿灿的油菜花,开在半亩肥沃的土壤上;我看到色彩斑斓的牵牛花,蓝色的,粉红色的,开在窗前不大的老屋下;我也看到洁白的莲花,高雅的开在池塘荷叶的怀间。百花园也是有池塘的,池塘里有着数不清的小鱼儿欢快的玩耍着,有的藏于池底的淤泥下,有的沐浴着春风,驻留在桥下,还有的呢,它们自由的穿梭在荷叶之间,它们轻吐着泡泡,荡漾起小小的波纹,看啊,看啊,一只深绿色的树蛙正在静候美食呢?

百花园的池塘虽然不算大,但在百花园的家系里,它的地位又算得上举足轻重了,第一次步入百花园时,所望的,浮现于眼前的必然是池塘,上方是弯曲式的过道,常有人驻留于此,坐在过道上方,偶尔买些小零食,喂给池塘里的小生物们,过了半晌,零食零零散散的漂浮在水面上,不曾少过,我也是其中人,或者时间过的久了,我很难记起自己向过道下丢过什么食物,吃剩的馒头,开封的薯片,都无从而知。不用刻意听,百花园的池塘下青蛙的叫声便传的很开,尽收耳蜗,此起彼伏的蛙鸣声,刺耳的很,现在回想起来,在这光怪陆离的城市,我想,如果再次听到那燥人的蛙鸣声也是一种享受,胜过于悦耳的音乐,我很难忘怀百花园的荷花,联想到很多书上所描述的,荷叶的生长力是顽强且又奇迹的,尤为深刻的是季老的佳作《清塘荷韵》里描绘的荷花,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平静的水面依旧往常,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到了第三年,投放莲子的地方开始发芽,渐渐的,浮现出惹人怜爱的绿叶。于是乎,又一年过去,严冬一过,池塘里的荷叶肆意的生长着,一夜间,起初的几十枝,迅速的扩散,蔓延,接踵而至的荷叶遮蔽了半个池塘。

我热衷于读季老的文字,他所具备的朴素,对于生活的热爱是我等后人理应具备的,季老对于荷叶的情有独钟,花下四年时间对于荷叶的观察入微,我不禁想起百花园的荷叶,望着池塘下的荷叶,奋力的撑开着自己的身体,把自己最美的一面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它们没有占据半个池塘,也没有占据最亮眼的一角,百花园的荷叶团结似的紧紧拥抱在一块,选择了最靠池塘边缘的一簇,盛开在阳光下,满面春风,极惹人怜爱。放眼一看,那儿有白色的荷花,《后来才知道荷花也称作莲花》,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描述过莲花的外貌,‘亭亭净植’,‘不蔓不妖’,‘香远益清’,同样的,周敦颐给荷花的描述也适用于百花园池塘下的莲花,‘亭亭净植’‘不蔓不妖’‘香远益清’,继而,世上所有美好的莲花都可以借用,燕园下的,西湖下的莲花都美的惹人怜爱。

然而好景不长,燕园下的荷花开的更加茂密了,蔓延的速度也早已将整个池塘占据,西湖的美景更加的景致,欣赏的游人也越来越多。我再次禁不住想念,为百花园的荷叶心疼,心疼它得不到阳光的沐浴,心疼它的身体逐渐干瘦,心疼再也无人欣赏百花园,再也不会欣赏到池角一簇的荷叶,荷花。

如果有一天,百花园的池塘下的荷叶再次生起一朵朵绿色的叶片,极惹人怜爱的翠色,我猜,一定是最初沐浴春风的荷叶,它们只是暂时的沉睡了,期待着来年的顽强生长,迅速的扩散,蔓延,接踵而至的,难以计数的遮蔽了整个百花园的池塘,可是无奈,这不过是我自私的想法.

沿壁桃花满树沧

我看过许多的桃树,有的生长在悬崖峭壁上,危险至极,有的生长在农家果园中,满溢芳香......,我的故乡也有桃树,生长在悬泉瀑布的上流,急促的水流流过坚挺的树干,顺势流下,或是被树干猛烈的弹回去,绕道而行。

我看过江西吉安的桃花树,我也看过湖南衡阳的桃花树,也许是机缘不巧,我会认为衡阳的桃花树结的桃果开的大而壮实,尽然我所见的桃花树很多,却依旧莫名的遗憾,总觉得空荡荡的,似乎我的生活中少了真正的桃花树,过了很多年,当我怀着雅兴在百花园里欣赏池塘下的荷叶时,突兀的狂风向我迎面而来,我看见一片片粉红色的桃花瓣飘零着,掠过我的脸庞,片片嫩色的桃花瓣随风舞动,如同粉色的精灵络绎于百花园各个旮旯,百花园因此华光四溢,精彩纷呈。

是啊!我猛的发现,自己看过众多的桃花树,可我遗憾的是自己没有看过满树桃花哩!我追寻着,漫天的挑花来自于何处,迷人的芳香源自于何方?心有渴望,便会用行动去找寻,但我不必去找了,我知道我一定在百瓜园的一簇遇到过它,我试着摸索以前的回忆,不一会儿,一棵佝偻着脊背的桃花树开在我的眼前,四周除却芳草丛生,还有一间不知是什么的房屋,单调的很,我望着桃花树上落英缤纷,美不胜收的桃花,悲喜交织着,心悦我可以目睹如此美丽的.风景,风景是属于沿壁桃花的,自然,也属于百花园,一样的,我也会为他悲伤,看着残留的泪痕,化作琥珀的‘桃花泪’,《桃树受过伤后会产生桃胶来愈合伤口》,浅黄色桃花泪在阳光下慢慢风干,蚂蚁勤劳的在采集掉落地上的桃果,蜜蜂围绕着桃花嗡嗡的低鸣着,清洁工仍旧拿着扫帚清理着桃花树下满地的桃花瓣,一切都显的和谐,依旧如往常一样,可我平静的心不知道为何却暗自翻涌着,是出于对桃花树的保护吗?我不得而知。

联想到桃花,脑海里浮现出很多关于桃花的诗句,唐代周扑的‘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唐代吴融的‘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苏轼也爱桃花,‘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也对桃林有独自的见解,‘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放眼古今中外,桃花的诗,词,句,篇是千变万化的,各有各的特色,而相比较下来,百花园的桃花园的桃花树则没有人为他谱曲,甚至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费尽心思去在意它,一字一句都会为它反复推敲个半天。桃花树沿着墙壁而长,它把身体探出半截,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它早已明白这是自己的职责,它将阳光给予着四周的芳草,还有那不知道什么名的老屋,坚韧的生长着。于是,人们会认为这千疮百孔的桃花树注定活不了多长时间,傻傻的把最好的阳光给了身边的芳草和那不知道什么名的老屋,然而,我们都错了,它不但没有放弃生长,反倒更加富有活力的活着,盛开满树桃花,盛开落英缤纷的美丽桃花。

白居易说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而我相信百花园的桃花来的比寺庙的桃花来的更快,看呐,那悄然探出芽的树枝,历练了严酷的寒冬,漫过了金黄的秋色,越过了四季,越过了多多少少个白昼,待来年晚春盛放的愈加精彩。

第3篇:散文往事追忆

散文往事追忆

窗外不知何时下起雨来,硕大的雨滴不停的撞击着玻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只留下一声痛苦的呻吟,紧接着便化成小水滴流向了那无边的黑暗。透过模糊的玻璃向外望去,是对面教学楼灯光的朦胧。在那朦胧之后,一双灰色的眼睛注视着我,它洞穿了一切,也洞穿了那沉淀在灵魂深处的.罪恶。

十二年前的一个夏日,那天万里无云,惟独烈日当空,焦灼着人们的心灵。那时我5岁,他6岁。那天放学后,我们兴高采烈的从学校跑回家里的菜地中摘黄瓜吃。在各自手中都握着根大黄瓜后,我们便又去争抢菜刀以削刺。在那饱经沧桑的石磨旁,两个无知小儿为了把刀而争抢了起来。毕竟,他们太年幼了,什么都不懂。也就是因为什么都不懂,最后,悲剧终于发生了:只见那把锋利的菜刀在空中划过一段优美的弧线后,无情的落在了他那稚气红润的脸上。顿时,一抹殷红洒向空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追忆的散文

追忆的散文

追忆的散文1

追忆

当点点灯光帮助拼出那个夜晚时;当皎洁的月光撒下大地时;当一切都变得静谧的时候,手中原本繁忙的笔也缓慢下来,思绪也渐渐地不再起伏,目光在强烈的灯光下也开始显得模糊起来。随着空气中的电磁波,我的思想飘向了恒古的时代。不知是谁,凿壁偷光,让夜晚变得亮堂。不知是谁,十年寒窗苦读,让夜晚变得有了希望。也不知是谁,低吟着《蒹葭》,让夜晚变得如此忧伤。在那微弱的年代里,有些人,早已学会了夜晚的追忆。

追忆,夜空。就在那个盛夏的夜晚,当没有蝉鸣的时候,当没有繁忙的时候,一个人,静静的抬头仰望夜空,去想象,去回忆。想象宇宙的尽头,有没有另外一种生命在活跃,在穿行,在快乐,在悲伤。去回忆,曾经的快乐和悲伤,擦肩而过的朋友,就这样又一次被我聚集在这样的一个夜空里,没有噪杂,没有思想的夜空中。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乡风追忆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风追忆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