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迟来的微笑》评点
《迟来的微笑》评点
爷爷初次进城,车站前大大小小在包袱,装地满满的,灰头土脸在样子。蓝色粗布大衣,像是新做的,即使再新,也能一眼看出是乡下人。
【开头就用外貌描写表现了爷爷乡下人的样子,表达了“我”对爷爷的厌恶】
爷爷坐在后车座,手扒着车窗,一个劲儿地向外看,嘴里不时地嘀咕着:“这里的楼房真高,真好!”我厌烦地皱着眉头,真是没见过世面,丢人!
【爷爷的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爷爷对城市感到新奇,而“我”的心里表现了“我”的爷爷的反感,同时表现了“我”的世俗】
到家,爸妈叫我先带爷爷进门,我不奈烦地走在前面,不想和他并排走,讨厌他身上散发出的味道。邻居见了都问:“婷婷,这是你爷爷呀?”我只好僵着脸笑笑,不想把我和他扯在一起,太没面子了!
【“我”不想让爷爷和“我”在邻居们面前扯上关系】
在家里的每一天,只要看到爷爷我就会很习惯地皱着眉头,故意避开他,爷爷的眼睛盯着我,说不出是什么感觉。爷爷一个人来,没有什么钱,但他不习惯整日里在家闷着,便出去散步。最令人厌恶的是,每次他出门回来时,手里总是拎着四五个塑料瓶,放在家里,脏兮兮的。每次看到他拿这些垃圾回来我都会愤怒地看着他:“你是干嘛的啊,收废品的?”面对我的'质疑他总是憨憨地笑着说:“这些瓶子还能买几个钱呢!”我冷冷地看了一本不错的书,《格列佛游记》,于是向爸妈要钱买,他们不奈烦地说:“好好学习就行了,别看那些书,耽误学习!”我想解释可是他们太忙,没有时间理会我,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放弃家里在所有塑料瓶都消失了。
【“我”反感爷爷往家带回塑料瓶。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爷爷对“我”的理解。而“我”要买《格列佛游记》却遭到了爸妈的拒绝,为下文爷爷给“我”买埋下了伏笔】
这天以后,爷爷再没有带回塑料瓶来。
【爷爷不再带塑料瓶】
我坐在客厅里看电视,听到门前的声音。爷爷进来了,我不想看他一眼,继续沉浸在电视中,“孩子,我给你买了一本《格列佛游记》,你喜欢吗?”我不相信我的耳朵,要知道爷爷是不识几个字的,我刚要躲开,可当那本书出现在眼前,我确信了。爷爷笑着将它递到我手中:“给了,你想要的。”原来爷爷捡来的那些塑料瓶不见了,是给我买了书,我捧着这本沉甸甸的宝物,鼻子有些发酸,这本书里承载着爷爷满满的爱,沉甸甸的压着我。
【爷爷将塑料瓶卖掉,给“我”买来了“我”喜爱的《格列佛游记》,令“我”感动。其中“我”的表现先是不屑后是感动,描写生动细腻】
我嘴角向上扬,眼睛里的泪水夺眶而出,第一次笑,爷爷也会心地笑了。
【这个微笑单独成段,是重点】
爷爷抱歉,这个微笑迟来了。
【直接表达了对爷爷的歉意】
点评:一、爷爷来自农村,“我”很反感和厌恶,可当爷爷给“我”买来了“我”想要的《格列佛游记》时,“我”感动地微笑了,表达了对爷爷的感激和愧疚。二、文章节奏和谐,详略得当。写“我”对爷爷的厌恶,通过写爷爷的外貌,没有见识和捡废品来表现,写感动也是因为爷爷用捡废品的钱给“我”买来了“我”喜爱的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第2篇:媒体评点
媒体评点:改革既有宏观叙事,也有微观视角。这张小小的照片,仿佛有一个“信物”,它穿过泛黄的历史章节,向我们走来,不仅复苏了我们的记忆媒体评点:改革既有宏观叙事,也有微观视角。这张小小的照片,仿佛有一个“信物”,它穿过泛黄的历史章节,向我们走来,不仅复苏了我们的记忆,更还原了时代现场;热辣的气息,鲜活的表情,行走的步伐……无一不生动地激活了沉淀在岁月中的时代风貌。
感谢摄影记者!他无意中拍摄的这张照片,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的符号。在这张照片拍摄的翌年,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接着,从1993年到2003年,从2003年到2013年,时代苍茫,主题清晰,改革的声音从未洛沙哑。这张照片,就是洞悉时代秘密的钥匙,没有改革开放,也许就没有人生的绚丽绽放,没有国家的精神明亮。
话题拓展:一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时代风貌;回蛑一笑看改革;拥抱时尚;变化;潮流;改革,为了我们向往的生活;当理想照进现实;改革开放的美丽符号;一道永恒的风景线……
媒体评点:一个4岁孩子的“耳”丢了,是中银川全城动员,终于在一个乞讨老人的帮助下寻到;一个5岁白血病患儿,幼小心灵藏着“蝙蝠侠”梦,美国旧金山全城配童话。让孩子听见世间的多彩,坚持心中的梦,这需要更多童话般的守护。
话题拓展:温暖的城市;向善的正能量;小举动大作为;呵护梦想;童话般的守护;爱的感召;爱的共识;公益的本质,更还原了时 1
代现场;热辣的气息,鲜活的表情,行走的步伐……无一不生动地激活了沉淀在岁月中的时代风貌。
感谢摄影记者!他无意中拍摄的这张照片,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的符号。在这张照片拍摄的翌年,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接着,从1993年到2003年,从2003年到2013年,时代苍茫,主题清晰,改革的声音从未洛沙哑。这张照片,就是洞悉时代秘密的钥匙,没有改革开放,也许就没有人生的绚丽绽放,没有国家的精神明亮。
话题拓展:一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时代风貌;回蛑一笑看改革;拥抱时尚;变化;潮流;改革,为了我们向往的生活;当理想照进现实;改革开放的美丽符号;一道永恒的风景线……
媒体评点:一个4岁孩子的“耳”丢了,是中银川全城动员,终于在一个乞讨老人的帮助下寻到;一个5岁白血病患儿,幼小心灵藏着“蝙蝠侠”梦,美国旧金山全城配童话。让孩子听见世间的多彩,坚持心中的梦,这需要更多童话般的守护。
话题拓展:温暖的城市;向善的正能量;小举动大作为;呵护梦想;童话般的守护;爱的感召;爱的共识;公益的本质……
媒体评点:设立“婴儿安全岛”,政府在第一时间留住的是生命,更是积极的价值理念;只有将社会个体的尊严提升到如此精心呵护的高度,人性化公共服务才能得到积极落实;只有将对最弱势的社会个体的生命保障都做到位了,人本化社会、生命敬畏感,才能不断生根发芽。著名城市社会学字桑内特说:“具有人情味的城市才是真正的文明城市。”如此,社会才能驱走情感阴霾、心理寒流以及冷若冰霜,打造更多公共温情和公共人情味。
话题拓展:拯救生命的善举;人性的温暖;文明的进步;文明的细节;包容的社会;尊严至上;敬畏生命;以人为本;公共温情;撑起一片温情的天空……
媒体评点:刘美松说:“我们的社会缺少什么?缺少信任。在一个信任缺失的社会,我们该怎么做?那就是挑战信任,建立信任。我愿意用我们的社会,只要诚信,信任仍在。只有诚信,才是我们个体的人在群体中的立足之本,我们需要它。
如今,诗人刘美松的新书《欠条》火了。但是,比这更火热的是他一路上的222张欠条。在刘美松心里,这便是222份沉甸甸的信任啊。”国为爱你们,我才走得更远。”这是刘美松在100天的行程里写下的唯一的一首诗,名字叫《每一天》。
话题拓展:信任:挑战诚信;温暖的瞬间;因为爱你们,我才走得更远;寻求信任,也是播种信任……
媒体评点:按照校规,零散摆摊违反了学校集中管理的规定;诉诸法理,学校的确没有为“鞋垫奶奶”提供生计的义务。然而,20余年栉风沐雨,“鞋垫奶奶”已经成为莘莘学子大学记忆中的难忘一幕。法律与人文的焦灼,勾勒出“鞋垫奶奶”的生存困境。对于学校而言,如果能够为七旬老人提供一方安身之所,不是更可以彰显大学的温情、以切实行动大学生上一堂人文课吗?就像以前,82岁的宿舍服务员“三嫂”袁苏妹,被香港大学授予了“荣誉院士”,颁奖词
中如此赞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
话题拓展: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爱和坚持;包容;胸怀;责任与大爱;法律与人文;大学精神;请给“鞋垫奶奶”一点制度温情;大学应有容纳“鞋垫奶奶”之大;要同情,更要规则公平……
第3篇:热点评点
2013高考热点评点
王鼎宏
(2013-3-21)
1、崇尚宪法尊严。现行宪法施行30周年。科学发展观写进宪法、写进党章。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
【例题】简答题:“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现成了中国反腐的关键词。请对“把权力关进笼子”,就要把“权利放出笼子”这句媒体评论进行说明。
2、实现中国梦要有中国力量。中国梦的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力量是中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力量,13亿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可无坚不摧,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例题】简答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中国梦”怎样实现进行阐释。
3、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已达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长期的战略方针。消费是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