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崔恭字克让广宗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①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出理延绥仓储,有能声。以杨溥荐,擢莱州知府。内地输辽东布,悉贮郡库,岁久朽敝,守者多破家。恭别构屋三十楹贮之,请约计岁输外,余以充本府军饷。遂放遣守者八百人。也先犯京师,遣民兵敦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居府六年,莱人以比汉杨震。
②景泰中,超迁湖广右布政使。诸司供给,率取之民。恭与僚佐约,悉罢之。公安、监利流民擅相杀。恭下令愿附籍者听,否则迨秋遣归,众遂定。寻迁江西左布政使。司有广济库,官吏干没五十万。恭白于巡抚韩雍,典守者咸获罪。定均徭法,酌轻重,十年一役,遂为定例。
天顺二年,宁王奠培不法。恭劾之。削其护卫,王稍戢①。迁右副都御史,代李秉巡抚苏、松诸府。按部,进耆老言利病,为兴革。与都督徐恭浚仪真漕河,又浚常、镇河,避江险。已,大治吴淞江。起昆山夏界口,至上海白鹤江,又自白鹤江至嘉定卞家渡,迄庄家泾,凡浚万四千二百余丈。又浚曾家港、蒲汇塘、新泾诸水。民赖其利,目曾家港为“都堂浦”。初,周忱奏定耗羡②则例,李秉改定以赋之轻重逆盈缩。其例甚平,而难于稽算,吏不胜烦扰。恭乃罢去。悉如忱旧。
③吏部缺右侍郎,李贤、王翱举恭。遂召用。翱甚倚恭,转左。宪宗即位,乞致仕。不允。越五月,母丧归。服除,起南京吏部,劾罢诸司不识者数人。十一年春命参赞机务。居三年,致仕。又二年卒。赠太子少保,谥庄敏。
——《明史·列传第四十七二十四史》(有删节)
【注】①戢:收敛,停止。②耗羡:赋税的加耗部分抵朴实耗后的所余。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除户部主事()(2)寻迁江西左布政使()
(3)官吏干没五十万()(4)酌轻重()
1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杨溥荐,擢莱州知府。/余以充本府军饷。
B.诸司供给,率取之民。/李秉改定以赋之轻重递盈缩。
C.恭自于巡抚韩雍。/其例甚平,而难于稽算。
D.遂放遣守者八百人。/十年一役,遂为定例。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延议域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
19.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为官履历看,崔恭的仕途一帆风顺,从未遭遇过贬谪罢黜。
B.崔恭认为李秉所制定的耗羡计算方法不公平,因此恢复旧例。
C.宪宗即位时崔恭“乞致仕”,说明他还想在事业上有一番作为。
D.崔恭最后在太子少保的职位上去世,朝廷为此给他加赠谥号。
20.本文从多方面展现了崔恭理政的才能,请简要概述。(4分)
参考答案
16.被授以……的官职;不久:侵吞财物;度量
17.D
18.朝廷决议建造临清城,发布告征召充劳役的人。崔恭认为现在正是春天,百姓食用不足,请求朝廷等到秋收后再征。(得分点:“城”、“檄”、“以”、“方”、“俟”)
19.A
20.答案示例:崔恭开展工作能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分清轻重缓急,做好整体规划,处置布匹、支援京师、建造临清城时都有相应的合理方案;他明辨是非,依法治理,平定各类社会问题,处置流民,弹劾宁王,惩处广济库官吏不法行为等;他重点关注民生实务,了解民意,兴革利病,疏通治理了大量河道;他还依据现实,制定或修正各类法规、制度,制定均徭法,恢复周忱所定耗羡则例等等。
参考译文
崔恭,字克让,是广宗人。正统元年考中进士,被授以户部主事的官职,去管理延绥仓库,都说他很有才能。因杨溥举荐他,升为莱州知府。内地送到辽东的布匹,都是贮藏在郡的仓库里的,时间长了就会腐烂,看守布匹的人很多都因为这个导致家庭破产。崔恭另建造三十个敞房贮藏这些布匹,规定按年送到外面去,其他的就充当莱州府的军饷,于是放回了看守的人员八百人。也先侵犯京师,崔恭派几千民兵支援京师。朝廷决定建造临清城,发布告征充劳役的人。崔恭认为现在正是春天,人民都缺少粮食,请求朝廷等到秋天收过粮食后再征。崔恭在莱州府六年,莱州的人都把他比作汉代的杨震。
景泰年间,越级提拔为湖广右布政使。各司所用的物品,都是从老百姓那里取的。崔恭和手下的.人作了约定,都免掉了。公安、监利的流民随意相互杀人,崔恭下令愿意入到当地户籍的人就可以随意入,要不然到秋天的时候就遣回原籍,于是那些人就安定下来了。不久,又调到江西左布政使,这里有个广利库,官吏们私自侵吞了五十两银子。崔恭将这件事告诉了巡抚韩雍,于是看守这个仓库的人都被判了罪。崔恭在江西核定了均徭法,根据轻重,每十年一次劳役,这便成了定例。
天顺二年,宁王朱奠培不遵法度,崔恭上书参劾了他。朝廷削减了宁王的护卫数,宁王稍微有所收敛。崔恭升为右副都御史,代替李秉巡查苏州、松江等府。按照规定,崔恭推荐地方上的老人向朝廷讲述利害,陈述革新的办法。崔恭和都督徐恭一起疏通仪真的漕河,又疏通常、镇河,避免了长江的险情。做完这些后,就大力治理吴淞江。从昆山的夏界口,到上海的白鹤江,又从白鹤江到嘉定的卞家渡,最后到庄家泾,一共疏通了一万四千二百多丈的河道。又疏通曹家港、蒲汇塘、新泾这几条河流。人民靠这个得到了好处,把曹家港看作“都堂浦”。原来的时候,周忱奏告朝廷定了耗羡的规定,李秉改成了按照轻重来增加减少。这个规定很平常,但难于核算,官吏们感到非常麻烦。于是崔恭免掉了李秉的,一切都按周忱原来定的。
吏部缺少一个右侍郎,李贤、王翱都举荐崔恭。朝廷召了崔恭加以任用。崔恭作了“劝惩簿”,这很有名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王翱很看重崔恭,崔恭转为左侍郎。崔恭在父亲死了丁忧后重新复为原职。宪宗当了皇帝后,崔恭向朝廷请求退休不做官,朝廷不允许。成化五年,尚书李秉罢官。商略想用姚夔,彭时想用王概,但是作言官的北方人都说实际上是彭时起跑了李秉,在朝廷上大吵大闹。彭时推说有病不出来,侍读尹直认为因为彭时、王概都是自己同乡,怕因此受到惩罚,连忙告诉了商辂,以崔恭代替了李秉。过了五个月,崔恭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除了孝服后,起复到南京吏部任职,崔恭参劾罢免了几个部门的没有才能的几个人。成化十一年春天,朝廷让崔恭参与处理国家大事。当了三年,就退休了。又过了两年,崔恭去世。朝廷赠给他太子少保的名誉官职,给他的谥号为庄敏。
第2篇:崔恭,字克让,广宗人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提举京畿学事。出理延绥仓储,有能声。以杨溥荐,擢莱州知府。内地输辽东布,悉贮郡库,岁久朽敝,守者多破家。恭别构屋三十楹贮之,请约计岁输外,余以充本府军饷,遂放遣守者八百人。也先犯京师,意欲厚索礼币,恭遣朔方民兵数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居府六年,莱人以比汉杨震。
景泰中,超迁湖广右布政使。诸司供给,率取之民。恭与僚佐约,悉罢之。公安、监利流民擅相杀。恭下令愿附籍者听,否则迨秋遣归,众遂定。寻迁江西左布政使。司有广济库,官吏干没五十万。恭白于巡抚韩雍,典守者咸获罪。定均徭法,酌轻重,十年一役,遂为定例。
天顺二年,宁王奠培不法,恭劾之。削其护卫,王稍戢。迁右副都御史,代李秉巡抚苏、松诸府。按部,进耆老言利病,为兴革。与都督徐恭浚仪真漕河,又浚常、镇河,避江险。已,大治吴淞江。起昆山夏界口,至上海白鹤江,又自白鹤江至嘉定卞家渡,迄庄家泾,凡浚万四千二百余丈。又浚曹家港、蒲汇塘、新泾诸水。民赖其利,为立生祠。初,周忱奏定耗羡则例,李秉改定以赋之轻重递盈缩。其例甚平,而难于稽算,吏不胜烦扰。恭乃罢去,悉如忱旧。
吏部缺右侍郎,李贤、王翱举恭,遂召用。置“劝惩簿”,有闻皆识之。翱甚倚恭,转左侍郎。父忧起复。宪宗即位,乞致仕。不允。成化五年,尚书李秉罢。商辂欲用姚夔,彭时欲用王概,而北人居言路者,谓时实逐秉,喧谤于朝。时称疾不出,侍读尹直以时、概皆己乡人,恐因此得罪,急言于辂,以恭代秉。越五月,母丧归,比其去,王翱以诗赠之。服除,起南京吏部,劾罢诸司不识者数人。十一年春,命参赞机务。居三年,致仕。又二年卒。赠太子少保,谥庄敏。
(选自《明史崔恭传》,有删改)
【注】①戢:收敛,停止。②耗羡:赋税的加耗部分抵朴实耗后的所余。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意欲厚索纳礼币 币:钱币 B.率取之民 率:全都
C.进耆老言利病 耆:年老 D.母丧归,比其去 比:等到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京畿”,古代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在唐朝的时候,将京城的旁邑作为畿县,统称京畿。
B.“朔”,北(方),如朔漠,指北方的沙漠。此外“朔”也用来指时间,即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C.“生祠” 指为还活着的人修建祠堂,往往为了纪念某人功绩或逢迎某人,修建的让人祭拜的地方。
D.“谥”又叫“谥号”,是古代帝王、大官或文人隐士等死后的称号,是对死者带有评判性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恭为官一任,治政有方。崔恭在担任莱州知府时,很多看守布匹仓库的人因为布腐烂而破产,崔恭另外修建了房屋来贮存布匹,解决问题。
B.崔恭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公安、监利的流民随意相互杀人,崔恭下令愿意入到当地户籍的人就可以入,否则到秋天就遣回原籍,那些人就安定下来了。
C.崔恭以民为本,治理河道。在代替李秉巡查苏州、松江等府时,他和徐恭疏通仪真等处河道,随后,大力治理吴淞江,共疏通河道一万四千多丈。
D.崔恭政声显著,深得信任。吏部右侍郎的位置空缺,李贤和王翱共同举荐崔恭,崔恭被召用;他作了有名的“劝惩簿”,之后转任吏部左侍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
(2) 侍读尹直以时、概皆己乡人,恐因此得罪,急言于辂,以恭代秉。
答案:
10.A【币:礼物。】
11.B【“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错,应为“农历每月初一”。】
12.B【概括不当,不属于“秉公执法,不徇私情”。】
13.(1) 朝廷决议在临清建造城池,发布告征召充劳役的人。崔恭认为现在正是春天,百姓食用不足,请求朝廷等到秋收后再征。【得分点:状语后置句、“城”、“檄”、“方”、“俟”】
(2) 侍读尹直因为彭时、王概都是自己同乡,怕因此获罪(受到惩罚),连忙告诉了商辂,用崔恭代替了李秉。【得分点:判断句式、“以” 、“乡人”、 “得罪”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崔恭,字克让,是广宗人。正统元年考中进士,被授以户部主事的官职,提举京畿学事,去管理延绥仓库,都说他很有才能。因杨溥举荐他,升为莱州知府。内地送到辽东的布匹,,都是贮藏在郡的仓库里的,时间长了就会腐烂,看守布匹的人很多因为这个导致家庭破产。崔恭另外建造三十个敞房贮藏这些布匹,规定按年送到外面去,其他的就充当莱州府的军饷,于是放回了看守的人员八百人。也先侵犯京师,想要索要丰厚的礼物。崔恭派北方几千民兵支援京师。朝廷决定建造临清城,发布告征充劳役的人。崔恭认为现在正是春天,人民都缺少粮食,请求朝廷等到秋天收过粮食后再征。崔恭在莱州府六年,莱州的人都把他比作汉代杨震。
景泰年间,崔恭被越级提拔为湖广右布政使。各司所用的物品,都是从老百姓那里取的。崔恭和手下的人作了约定,都免掉了。公安、监利的流民随意相互杀人,崔恭下令愿意入到当地户籍的人就可以随意入,要不然到秋天的时候就遣回原籍,于是那些人就安定下来了。不久,又调任江西左布政使,这里有个广济库,官吏们私自侵吞了五十万钱。崔恭将这个事告诉了巡抚韩雍,于是看守这个仓库的人都被判了罪。崔恭在江西核定了均徭法,根据轻重,每十年一次劳役,这便成了定例。
天顺二年,宁王奠培不遵法度,崔恭上书参劾了他。朝廷削减了宁王的护卫数,宁王稍微有所收敛。崔恭升为右副都御史,代替李秉巡查苏州、松江等府。按照规定,崔恭推荐地方上的老人向朝廷讲述利害,陈述革新的办法。崔恭和都督徐恭一起疏通仪真的漕河,又疏通常、镇河,避免了长江的险情。做完这些后,就大力治理吴淞江。从昆山的夏界口,到上海的白鹤江,又从白鹤江到嘉定的卞家渡,最后到庄家港,一共疏通了一万四千二百余丈。又疏通了曹家港、蒲汇塘、新泾这几条河流。人民靠这个得到了好处,为他立生祠。原来的时候,周忱上奏朝廷定了赋税加征部分的条文,李秉改成了按照赋税轻重来增加减少。这个规定很平常,但难于核算,官吏们感到非常麻烦。于是崔恭免掉了李秉,一切都按周忱原来定的。
吏部缺少一个右侍郎,李贤、王翱都举荐崔恭。于是朝廷召了崔恭加以任用。崔恭作了“劝惩簿”,这很有名,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王翱很看重崔恭,崔恭转调为左侍郎。崔恭在父亲死了守丧期满后重新复为原职。宪宗当了皇帝后,崔恭向朝廷请求退休不做官,朝廷不允许。成化五年,尚书李秉罢官。商辂想用姚夔,彭时想用王概,但是作言官的北方人都说实际上是彭时赶跑了李秉,在朝廷上大吵大闹。彭时推说有病不出来,侍读尹直因为彭时、王概都是自己同乡,怕因此受到惩罚,连忙告诉了商辂,以崔恭代替了李秉。过了五个月,崔恭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等他离开的时候,王翱写诗赠予他。除了孝服后,起复到南京吏部任职,崔恭参劾罢免了几个部门的没有才能的几个人。成化十一年春天,朝廷让崔恭参与处理国家大事。居官三年,就退休了。又过了两年,崔恭去世。朝廷赠给他太子少保的名誉官职,给他的谥号为庄敏。
第3篇:高克恭,字彦敬阅读答案及译文
高克恭,字彦敬阅读答案及译文
高克恭,字彦敬。父亨,字嘉甫,有时名。世祖时,台、省交章论荐。召对便殿,称旨,世祖欲官之。固辞,归老房山卒。
克恭传家学,于群经奥义,靡不研究。江南平,选授行台掾。从御史大夫相威入觐,世祖顾问再三,曰:“是高嘉甫儿耶?”赐钞二千五百贯。二十五年,入为监察御史。是时,桑哥秉政,擢克恭右司都事,克恭刚直不阿。明年,随使江淮行省,考核簿书文法,吏多媚上,务求严苛,克恭独持以平恕。
出为江淮行省左右司郎中。浙西公田七十五万顷,克恭视民所输,较私田增二十倍,奏言:“今吏民交困,宜讲求良法,保固邦本,不当重为烦扰,复循旧弊。”疏入,不报。有以朝命至杭增湖东夏税者,自执政以下皆取认状,独克恭不肯。比去,克恭徐语之曰:“吾才不逮子远甚,子昔官于此不能增,而谓吾能耶?子毋重瘠吾民。”事卒
第4篇:明史崔恭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崔恭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下面是明史崔恭传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明史崔恭传文言文翻译
原文: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出理延绥仓储,有能声。以杨溥荐,擢莱州知府。内地输辽东布,悉贮郡库,岁久朽敝,守者多破家。恭别构屋三十楹贮之,请约计岁输外,余以充本府军饷,遂放遣守者八百人。也先犯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居府六年莱人以比汉杨震景泰中,超迁湖广右布政使。诸司供给,率取之民。恭与僚佐约,悉罢之。公安、监利流民擅相杀。恭下令愿附籍者听,否则迨秋遣归,众遂定。寻迁江西左布政使。司有广济库,官吏干没五十万,恭白于巡抚韩雍,典守者咸获罪。
第5篇:高克恭字彦敬的原文翻译及阅读训练
高克恭字彦敬的原文翻译及阅读训练
高克恭,字彦敬。父亨,字嘉甫,有时名。世祖时,台、省交章论荐。召对便殿,称旨,世祖欲官之。固辞,归老房山卒。
克恭传家学,于群经奥义,靡不研究。江南平,选授行台掾。从御史大夫相威入觐,世祖顾问再三,曰:“是高嘉甫儿耶?”赐钞二千五百贯。二十五年,入为监察御史。是时,桑哥秉政,擢克恭右司都事,克恭刚直不阿。明年,随使江淮行省,考核簿书文法,吏多媚上,务求严苛,克恭独持以平恕。
出为江淮行省左右司郎中。浙西公田七十五万顷,克恭视民所输,较私田增二十倍,奏言:“今吏民交困,宜讲求良法,保固邦本,不当重为烦扰,复循旧弊。”疏入,不报。有以朝命至杭增湖东夏税者,自执政以下皆取认状,独克恭不肯。比去,克恭徐语之曰:“吾才不逮子远甚,子昔官于此不能增,而谓吾能耶?子毋重瘠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