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重庆三峡学院比较好的专业名单
重庆三峡学院比较好的专业名单
重庆三峡学院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以文、工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重庆三峡学院比较好的专业名单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重庆三峡学院比较好的专业名单
1、国家特色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2、其他重点专业
重庆市特色(建设)专业:汉语言文学、民族学(经济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与计算科学
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化工自动化特色学科专业群
重庆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汉语言文学
与东南大学“1+2+1”联合培养专业:会计学、土木工程
重庆三峡学院简介
重庆三峡学院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以文、工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理事单位,“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成员,是山东大学对口支援高校。
重庆三峡学院创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四川省万县初中师资训练班,先后更名为万县大学、万县专科学校、万县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万县师范专科学校与万县教育学院合并成立四川三峡学院,并升格为本科院校。2000年,学校更名为重庆三峡学院。2003年,重庆三峡经济学校并入。2013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第2篇:重庆三峡学院怎么样
重庆三峡学院怎么样
学院占地面积达3039亩,建筑面积68.5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9.9万册,电子图书176.2万种。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重庆三峡学院怎么样,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庆三峡学院基本简介
1、重庆三峡学院(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以文、工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理事单位,“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成员,是山东大学对口支援高校。
2、重庆三峡学院创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四川省万县初中师资训练班,先后更名为万县大学、万县专科学校、万县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万县师范专科学校与万县教育学院合并成立四川三峡学院,并升格为本科院校。2000年,学校更名为重庆三峡学院。2003年,重庆三峡经济学校并入。2013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重庆三峡学院王牌专业
1、重庆市特色(建设)专业:汉语言文学、民族学(经济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与计算科学。
2、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化工自动化特色学科专业群。
3、重庆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汉语言文学。
4、高等学校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物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生物与食品基础实验教学。
5、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民族学专业分层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三峡库区机电产业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
6、与东南大学“1+2+1”联合培养专业:会计学、土木工程。
院系设置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18个二级学院,拥有涵盖工学、文学、管理学、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农学等9个学科门类的62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拥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6个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含重点培育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现有1577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08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34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4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92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25人;建有重庆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毛二可、中国科学院教授李宽意等高层次人才团队。
第3篇:重庆三峡学院旅游市场调查(问卷)
重庆三峡学院旅游市场调查问卷
1、性别
A男B女
2、您所在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大学期间您曾旅游过吗?
A有B没有
4、大学期间,您旅游的频率
A一年1次B一年2--3次C一年3--4次D一年5次及5次以上
5、您通常选择在什么时间出游?
A周末B节假日(3--7天节假日)C寒暑假D任何时候
6、您通常花费的旅游时间
A1--2天B3--5天C5--10天D10天以上
7、您出行选择的距离
A本市B本省C周边省市D国内其他省市E国外
8、您偏向哪种旅游目的地?
A自然风光B名胜古迹C宗教祠堂D繁华都市E其他
9、您出游的主要目的A休闲娱乐B增长见闻C锻炼身体D探亲访友E其他
10、您通常采用哪种旅游方式
A自助游B参加旅游团
11、您旅游伙伴的选择倾向于
A独自一人B和同学一起C和亲友D参加“驴友”团(在网上寻找志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