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讲堂的朗读教学方式研究论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5-25 07:14: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中学语文讲堂的朗读教学方式研究论文

中学语文讲堂的朗读教学方式研究论文

一、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分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感悟自然”模块的《赤壁赋》。学习这篇古文时,必须要了解基本的文体知识和作者背景。教师在导入时,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比如问学生有没有学过苏东坡的其他诗、词和文章,有没有人能够熟练地背诵出其中一篇。另外,还需从文章的情感脉络出发,整体感知通篇课文。《赤壁赋》中,第一段写所见,东坡夜游赤壁。第二段写所闻,东坡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箫声的悲凉。第三段写所叹,是客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第四段写所感,苏东坡用自己的见解宽解对方。主要是抒发忘怀得失、超然物外之情。如此讲授课文,学生必然很乐于学习,教学也易实现本课的知识与情感目标。

(一)问题探讨

这里笔者想谈谈“我要学”和“要我学”这两种学习方式,前者是学生自主学习,这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设问的习惯,使其思维严密性和批判性得到提高。后者则是被动学习,学生对学习感到无聊甚至反感,那教师只能将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学生根本无法消化吸收,意即填鸭式的教学。二者比较,自然是前者胜出,前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较好效果。因此,教师就必须运用与范文相关的问题诱导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发散思维、拓展思维。如何运用“问题探讨”这种方式?笔者用必修一的第二个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求学之道”模块的《劝学》《师说》来说明。

教师:同学们,读经典可以获得教养,那还有什么途径可以获得呢?

学生1:自己自觉学习,自己提高啊。

学生2:向他人学习,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著名言论……

教师:同学们,你们平时了解的关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目的的名人名言或名句有哪些呢,作者是谁,有什么代表作品?

学生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出自荀子的《劝学》。

学生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出自韩愈的《师说》……

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运用平时的积累去回答,当然学生的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门的,但多少都与要学的文章相关。那么教师可以从此着手,让学生了解名句的作者,学生对此展开讨论,查看书本及相关资料。这引发学生对文章的思考,促进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做个小结,再具体分析课文,就能帮助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掌握课文。

(二)活动体验

活动体验的含义: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学习,结合语文教材,围绕主题开展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在实践中亲自体会,才能学习、巩固、充实、提高,培养语文素养。这个板块有着强调活动、注重体验、实践形势多样等特点。教师要基于实践,结合学生的特点,因人制宜,开展活动。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第四个专题———走进语言现场的“在演讲厅”为例,此模块要求学生掌握演讲这门语言表演艺术,它要求口语表达和态势语言并重。态势语言包括几个方面:眼神、面部表情、手势、身姿、仪表,这五个方面是演讲者必须高度注意的几点。教师可以给一个特定的主题,比如“关于我最喜欢的诗人或者词人或者文学作品”,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举行一场小型班级演讲赛,通过学生写演讲稿、排练演讲再进行表演的这个实践过程,让学生自己了解演讲要领,充分掌握如何才能进行一次成功的演讲。这比教师在课堂上的平铺直叙效果要好得多。活动的开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掌握知识,理解课文内容。

二、对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反思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有赖于教师的指导、引导,更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笔者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谈几条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建议。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段落大意与情感脉络,培养阅读语感。要多朗读教材上的文学作品,教材上的文学作品是经过许多学者的反复讨论研究选择出来的,这些文章知识与情感的安排,有一定的科学性,朗读背诵也是增强语感的方式之一。其次多了解背景知识,增加积累。多看多听有关课外知识,读书看报,这是学生的业余功课,多看、多听,这是拓展学生知识面的有效途径。本文所阐述的“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这三种阅读教学方式,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进行改革后探索出的较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具有实用性与科学性,对苏教版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有促进作用。当然,阅读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唯一的。教师发挥主动能动性,合理利用教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即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握语文阅读教学,保证教学活动的质量。

第2篇:新课改论文:新课改 中学语文 朗读教学

新课改论文: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语文朗读教学是以语文教材为朗读对象,通过学习,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获得一定言语能力。朗读教学的内容包括朗读能力的训练和运用朗读手段进行阅读。目前中学语文朗读教学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师生对于朗读没有正确的认识,不明确、训练不得当、效果不明显。本篇论文着力在更新朗读教学观念和改进朗读教学策略两方面展开。通过对朗读与朗诵、诵读等概念的区分,以及对朗读教学现状的分析,对朗读教学的价值进行了再认识,探索出具体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朗读教学实施策略。朗读不同于朗诵、诵读,它的概念外延更大,表现形式更加质朴、平稳。中学语文朗读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语言功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同时也是汉语言文字韵律特色的必然要求。实际操作中,教师应该明确,加强有序的朗读训练;使用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并建立科学的朗读测试与评价体系。

【英文摘要】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n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 for object, through learning, languag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motherland, let students accumulate language materials to use language, acce to certain speech ability.Reading teaching content including reading ability training and read by means of reading aloud.At present the middle school practice reading aloud is not optimistic,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read without the correct knowledge, the purpose is not clear, training is not appropria...【关键词】新课改 中学语文 朗读教学

【英文关键词】New Curriculum th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reading teaching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

【目录】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研究6-79Abstract7

二、研究现状9-10

绪论9-1

1中文摘要

一、研究意义

三、本文研究方法10-11第一节 朗读的本质

第三节 第一章 朗读与朗读教学11-2311-13第二节 朗读教学的发展与演变13-16朗读与朗诵、诵读的概念辨析16-19学的现状分析19-2323-30

第四节 中学语文朗读教

第二章 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价值探究

第二第一节 强化中学生语言功力的需要23-24节 汉民族共同语的特点决定24-26阅读教学效率26-2727-30

第三节 能有效提高语文

第四节 能有效提高应试能力

第一节 明第三章 朗读教学的实施策略30-34确朗读目的,加强有序的朗读训练30-31读形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31-32试与评价体系32-3435-37后记

结语34-35

第二节 采用多种朗

第三节 建立科学的朗读测

参考文献

第3篇: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研究论文

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教育不断改革与发展,对职业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模式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客观上讲,对提升学生的基本语言素质有一定的影响。从主观上来讲,对我国实现中国梦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职业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应采取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职业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对策

在职业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由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有限,这便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对学习的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新改革教学的目的,需要对教学工作进行不断的优化,以促进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的更大进步。

1职业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1.1教学模式比较落后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研究论文

中 学 语 文 特 级 教 师 研 究

语文特级教师对我的影响

2014年9月11日,我开始教育实习。和我同一批次的实习生都很羡慕我,因为我的指导老师足够优秀。在跟随他实习的这两个月里,我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自己在他的潜移默化下所产生的点点滴滴的变化,无论是是教育还是教学方面,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方式方法方法。他言传身教,让初入教师这个行业的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定义和要求: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我要在教育教学过程培养良好的个人职业习惯。

(一)勤奋

勤奋是成为一位优秀语文教师的首要品质。我们都知道,成长是向着同一个方向连续攀登、不断超越的过程,必经“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

“寒亭的灯光我是一辈子也忘记不了的。我曾在灯光下背默民国期间出版的《辞海》上的词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美学视野下的中学语文朗读教学论文

美学视野下的中学语文朗读教学论文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H.R.姚斯在其接受美学的经典著作《走向接受美学》一文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以下是“美学视野下的中学语文朗读教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语文朗读教学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朗读是一种强有力的文学欣赏手段,创设情境,读书诵诗,是一种美的享受、美的陶冶。这样学生在朗读中受到了美的感染、美的熏陶,有了美的欣赏能力,从而也能生成美、创造美。著名的语音学家徐世荣先生说:“严格地说,书面上写的语言是不完全的语言。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书面上受到局限,全都表达不出来。”这表明,书面语言有着严重的缺陷,而朗读却可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美学视野下的中学语文朗读教学论文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H.R.姚斯在其接受美学的经典著作《走向接受美学》一文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以下是“美学视野下的中学语文朗读教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语文朗读教学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朗读是一种强有力的文学欣赏手段,创设情境,读书诵诗,是一种美的享受、美的陶冶。这样学生在朗读中受到了美的感染、美的熏陶,有了美的欣赏能力,从而也能生成美、创造美。著名的语音学家徐世荣先生说:“严格地说,书面上写的语言是不完全的语言。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书面上受到局限,全都表达不出来。”这表明,书面语言有着严重的缺陷,而朗读却可以使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通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中学语文朗读教学含义初探

一、朗读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朗读教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朗读这种教学方法就已出现,孔子的《诗经》就是当时的朗读教材。继《诗经》之后的《离骚》及先秦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因其符合汉语语音的特点,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成为当时主要的朗读材料。朗读材料的充实说明了人们对朗读教学的重视。韩愈也强调,“读书要反复诵读,反复玩索,深入理解词语和思想内容,汲取精华”,“沉潜于义训,反复乎句读”,“口不绝吟”,[1]读书为学才能有成。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2]宋代蒙学教育发达,“

三、百、千”成为主要的朗读教材。清代学者崔学古要求学生自己诵读琢磨,口诵心惟,教师可采用探读、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中学语文讲堂的朗读教学方式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语文讲堂的朗读教学方式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