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书法艺术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5-24 07:13: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略论书法艺术散文

略论书法艺术散文

汉字书法艺术起源于中国的甲骨文时期,虽然那时候没有笔墨纸砚,而仅仅使用各种兽骨,石块,或者兽皮等原始材料,但是文字已经形成了最初书法艺术的雏形。欧洲的文字设计,却起源于古埃及时代,起源于法老帝国时期。

书法艺术形式多样,并非笔墨纸砚所独具。任何材料都可以作为文字载体并可能发展成为书法艺术。书法艺术的本质是文字的书写艺术。凡是下了功夫,认真书写,并书写得具备了美学欣赏价值的文字书写方法,都可以归纳成为书法艺术。现今的人们论及书法艺术,习以为常的概念就是笔墨纸砚,当然很多人会认为毛笔,宣纸,墨汁,砚台等就代表了书法。这是一个错觉,是一种狭隘的认知心理。其他先不说,但就碑刻和印章,难道就不算书法艺术么?可见,只要是对文字进行艺术加工和美学创造的行为,都可以作为书法艺术来看,而不能局限书法艺术的具体工具和载体。

书法艺术的本质,是艺术化和美学化文字书写的过程。也就是说,书法艺术的实质是针对文字进行美化的工作,而不是针对文字内容进行删改的文学工作。那么书法艺术到底有无具体的练习规范呢?

我个人认为,创造美的书法,不存在严格的和必须的定论以及规范。人类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想象力也是不可限制的,故而,用临帖的方式去练习书法,常常会扼杀书法爱好者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对于临帖行为,不予以推荐和支持。

书法界的绝大多数人们,认定了练习书法的基本前提是练习楷书。但是,我却认为,楷书也不过是一种书写规范,而且,也仅仅局限于汉字的书写。如果用美学的观点和创造性地角度来分析,那么,书法艺术是不存在什么规范和定势的。书法艺术的本质,在于书写者能否书写出具备审美价值并能震荡人心的文字书法作品,而不是看他写出了什么符合某些概念化的规范和套路。

故而,书法艺术的行为之核心本质,和绘画,文学,摄影等等其他的艺术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为了创造美,创造能打动人心的作品而进行的主观艺术创造行为。

可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在强调临帖呢?原因有三!

一强调临帖的人,把书法艺术狭隘的归纳为汉字的书写艺术。而汉字的书写艺术,的的确确有着不少名家名帖等着书法爱好者们去步人后尘的崇拜并模仿。

二汉字的`书法艺术,讲究从最基本的笔划书写入手。而初学书法的人,往往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不知道怎么写才能写好每一个笔划,故而,楷书中概念化的笔划结构模式,往往成为书法爱好者们常用的练习规范。

三很多人以抄袭和模仿为荣,喜欢把自己作为前人的弟子而沾沾自喜。他们竭力想要追求的是抄袭的水平和模仿的仿真程度。绝大多数人不懂也不想弄懂什么叫作书法艺术。他们错把书法当成了沽名钓誉的工具和行当,以为只要师从了某一位古人的书法帖子,就可以名扬世界,就可以登入书法艺术的殿堂。他们不了解艺术的真谛,也根本搞不懂美学和美术欣赏。

书法艺术从属于美术的一个分支。但是绝大多数书法爱好者或者所谓的书法专家们,他们在事实上根本不懂得“美”是何物,根本不明白什么叫作创造和个性,根本搞不懂文字书写艺术和临帖模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只知道按部就班地去抄袭古人的作品,只知道以某一位前人的作品为师而把自己禁锢于某一种书写格式中。

中国古人论及书法,有这样一句名言:“不见字形,唯见神采,方为上乘”。又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而近代某一位国画大师更是语惊四座,谓曰:“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其艺法以达自由之境者生,学其表面而至形而上者死。可见,真正的书法和国画大师们,最终强调的还是神采而非字型。

前天去了京都市美术馆观看京都市展。在看完书法部门的所有作品后,只有一个感觉:颓丧!

绝大多数作者都喜欢工于表面的模仿和抄袭,几乎没有一幅作品配得上“书法艺术”这四个字,如果去掉“艺术”两个字,那么里面的所有作品都无可非议。因为“书法”两个字代表的无非就是书写的方法。而所有书法部门的作品,毫无疑义都是形而上地模仿和抄袭了不少名家名作的书写规范。然而,如果把他们的作品称为“书法艺术”,那么就太糟塌“艺术”这个词汇的含义了,因为没有一幅作品真正具备了书法艺术的神采和魂魄:展出的作品全都是死气沉沉的东西,没见到一个活着的文字!

形而上的抄袭和模仿,是从事书法艺术的大忌!

真正的书法艺术,是书写的方法和艺术化追求之有机结合的结果。真正的书法艺术不局限于某种具体的使用材料以及某个国家的文字。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丰富和繁荣着他们自己的文字书写艺术,所以,书法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汉字书法艺术,也不过是世界书法艺术中的一葩而已。

第2篇:书法艺术

细节管理促发展 书法教育见成效

靖宇县实验小学书法教育经验材料

书法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开展书法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了解中国文字文化,而且可以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教育学生继承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是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写好汉字,这既是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学生书法能力的培养,将书法教育纳入到教学和德育工作的体系中,并将工作做细做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树立榜样——加强书法的师资培训

书法教育要想抓出实效,就要有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因此,学校加大了对教师基本功训练的力度。凡在岗45岁以下教师均参加粉笔字和钢笔字的训练。鼓励45岁以上教师主动参与。学校安排具有书法特长的教师定期进行指导培训。粉笔字每天一次,钢笔字每周一次,根据每个教师上交的练功作业每天按时打分考核,成绩直接与教师责任制挂钩,教师的钢笔字作品装入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并要求教师上课板书和批改作业时,必须书写端正、标准,率先垂范。为提高教师练功的积极性,学校将教师的粉笔字练功板挂在走廊里,既方便教师之间互相比较学习,又能督促教师能够认真书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成“人人练字,人人成才”的良好风气。

二、夯实基础——抓好低年级写字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年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书写要求,基础年段的书法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我们在一、二年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书法指导。

1、“双姿”训练力求实效。良好的坐姿和写字姿势是学生写好字的前提。因此,每逢新生入学,班主任及科任教师都会不遗余力地对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教育,发现姿势不正,立即纠正。学校随机抽查,跟踪记录学生“双姿”巩固情况。深入班级听课,学生的书写姿势也是考察教师的重点内容之一。持之以恒,就在学生心中牢固树立了“端姿正势、认真学习”的意识。

2、课堂教学加强指导。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以识字和写字为主,我们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有书写指导,除了必要的范写和常规性的指导之外,还要加强总体性、针对性、、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指导,使学生对汉字书写形成全面的认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为提高写字训练的实效,我们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每周增加一节写字课,教师结合学生写字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专门指导,提高学生的整体书写水平。

3、课外辅导及时跟进。学生的书写水平要想在短时间内有大幅度的提高,仅靠课内的指导和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鼓励家长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书法特长班辅导,来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并通过不定期的书法竞赛,为有书法特长的孩子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也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获得进步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写字的欲望,爱上写字。

三、培养习惯——营造良好的书写氛围

“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我们为学生设计了富有激励意义的书法作业本——“小小书法家”,每当学生拿出作业本开始写字时,便会受到扉页上五个大字的视觉刺激,产生要当书法家的心理定势,在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下,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小书法家,写字,就是在创造书法作品。我们还鼓励教师打破写字练字的单调格式,提倡个性化的布局,安排学生感兴趣的书写内容,这样,写字不再枯燥乏味,反而变成了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作业本也变成了记载进步和荣誉的作品集。通过这种积极的引导和熏陶,使学生克服惰性,不断获得动力,将写好字内化为对自我的要求,不断提高写字的质量。

四、有效评价——形成积极的考核机制

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长久保持,但学生强烈的荣誉感能够有效延长注意力的时限。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我们制定了书法考级方案。采取班级选送和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参加考级,分三个级别“初级”、“中级”“高级”,每个级别有不同的要求。在公平公正评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规定,如一二年段全员过初级,初级过关,可自愿报名参加中级和高级的考核。学校对每个级别的过关者都颁发级别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项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练好书法的积极性,同时又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能力的平台,使书法教育在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方面实实在在发挥了功效。

五、孕育传统——凝聚学校的文化特色

由于学校重视书法教育,并从指导的细节、管理的细节入手,形成了一套富有实效的操作模式。学生的书写能力普遍较强,在县内同级学校中名列前茅。学生的书法作品在各级各类比赛中也频频获奖。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端正优美的书法特色已经成为实小学生的名片,成为实小学校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断地传承下去。

第3篇:书法艺术

第三节:书法艺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期的书法的特点是各种书体同时存在,交相发展。

楷书在汉代已出现,但属隶、揩书难分时期,由于战争传室递及公文书写需要,书写要求快捷,便利,促使隶书的波势简略、演变为楷;后又由于书写人求快难免笔画带草,就促成了草书、行书的出现。因此,楷、行、草三种书体此时期基本定型。

一、三国、两晋书法: 代表书法家及传世作品:

陆机,西晋时代文学家、书法家。华亭人(上海松口)。代表作品《平复帖》,是中国古代书法名家流传下来最早的墨迹。书法是草书中章草向今草演变时期作品,风格古朴,苍劲有力。行笔流畅。堪称稀世奇珍。现藏于北京故宫。

钟繇(151—230),今河南长葛人,擅长、楷、行书体,尤以楷书最为著称。被奉为“正书之祖”。

二、东晋书法:

是行书、草书成熟时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郭沫若书法艺术

郭沫若书法艺术

生平简介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等广阔的学术领域里留下丰厚遗产,影响深远。与其笃实的学养一脉相通,郭沫若在书法艺术方面同样成就璀璨,在现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郭沫若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与实践历时70余年。青年郭沫若的书法得到社会承认,始于辛亥年间。10年以后,他的著名诗集《女神》等作品集问世,使其书体在更广泛的读者面前显露风采。20年代末,郭沫若旅居日本,由金文甲骨入手,以字辩史,借史鉴今,谙熟了祖国文字、书体的演进轨迹,创立了古文字研究的科学模式。1937年归国抗战,在民族危难之中,其诗词创作常与书法相结合,翰墨间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沫若在繁重的国事之余从事了更为丰富的书法创作。他慷慨为人,博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书法艺术作文

书法艺术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书法艺术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法艺术作文1

我爱书法,因为它是我国一门独特的艺术;我爱书法,因为它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株永盛不衰的奇葩。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多令后人景仰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他们以及他们的书法艺术作品在历史的星河中熠熠生辉,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记得我(形,如悬针竖、撇、捺、钩),有“藏锋”(将笔尖收回画中,如垂露竖,笔画尾端呈圆形)。

结字又叫结体或间架结构。启功先生曾指出,写毛笔字一要把握间架结构,二要练好笔画特点。间架结构比笔画特点重要。间架好的字,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略论书法艺术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略论书法艺术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