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王安石变法会失败?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5-23 07:14: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为什么王安石变法会失败?

为什么王安石变法会失败?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变法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王安石的缺陷和变法中的'种种弊端是主要原因。

成效

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指挥下,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甘肃临夏)、岷(今甘肃岷县)等五州的作战。宋军收复5州,拓地2000余里,受抚羌族30万帐,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

结果

熙宁六年(1073年)大旱,安上门监郑侠画《流民图》,图中流民或身背锁械,或口食草根,告诉皇上说旱灾是王安石造成的,神宗大受刺激,对变法产生重大怀疑。王安石认为“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司马光又上《应诏言朝廷阙失状》,随着改革深入,变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发生动摇,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出知江宁府。变法运动由韩绛、吕惠卿等人继续执行,吕惠卿师心自用,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熙宁八年二月,召王安石回京复职,继续执行新法。熙宁九年(1076年)爱子王雱病逝,王安石求退金陵,潜心学问,不问世事。

变法失败的原因

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司马光曾经多次上书皇帝取消新法。

同时改革的最主要支持者宋神宗在关键时刻发生了动摇,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出任宰相,彻底废除新法,连很有成效的募役法也被废除。从各项经济上改革内容可以看出,王安石的新法规模甚大,其中理财方面最为重要,受到时人抨击。平情而论,王安石变法遭到失败,也不能完全推到守旧派反对上,他的政策和做法都值得检讨。

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终于掀起一次更大的变法活动。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新法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他只是一场地主阶级内部针对北宋统治危机的制度改良,没有根本触及核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矛盾。

第2篇:王安石的失败故事

王安石是一位争议非常大的历史人物,在宋仁宗朝政时王安石已经名声远播,很多大臣都在皇帝面前称赞王安石的才华,宋仁宗听后也想用这位人才,只不过因为一件小事而让宋仁宗彻底改变了心意,而且还斥责王安石是奸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邋遢:王安石极度不修边幅

王安石最大的外在特点是生活上的极度不修边幅。据说,他长时间的不换洗衣服,长时间的不洗脸、不漱口、不洗澡,他的外套上到处都是汤汁油渍汗迹等污斑。另外,宋人喜欢饮酒。于是,这种饮食习惯和上述卫生习惯相结合,产生的后果可以想见。

有一次,王安石洗澡时,一个朋友用一件干净的衣袍,换走了王安石的脏衣服,想看看他有什么反应。谁知,王安石根本没反应,穿上就是。人家问他穿的是谁的衣服,他茫然不知衣服已经换过了。

懒:王安石懒得只吃眼前菜肴

还有一次,王安石的朋友与王安石的夫人聊天。王夫人抱怨自己根本无法知道相公究竟喜欢吃什么菜。那位朋友很奇怪,他觉得王安石特别喜欢吃鹿肉丝。原因是,当天中午吃饭时,他亲眼看到王安石将一盘鹿肉丝吃得干干净净。王夫人问道:“那盘鹿肉丝当时放在什么位置?”朋友回答说:“在王安石眼前。”王夫人说:“那你们明天把鹿肉丝放得远一点试试。”第二天吃饭时,大家将鹿肉丝放得远了一点,将另外一盘菜摆在王安石眼前。结果,王安石将眼前的那盘菜,同样吃得干干净净。饭后大家问起来,他根本不知道刚才桌子上还有一盘鹿肉丝。

一件鱼饵小事 丢掉大好前程

群臣都夸王安石是贤才,宋仁宗听多了,想重用王安石。也许在宋仁宗看来,工作时间往往难以看出大臣的性情。在娱乐活动中看人,比在工作中看人更靠谱,所以他组织了一次垂钓活动来考察王安石。

活动结束,宋仁宗没有看上王安石。而且作出了一个几乎可以断绝王安石前程的判断:这家伙十有八九是个奸臣!为什么呢?

不是因为王安石不合群,而是一碟“豆子”蒙住了宋仁宗的眼睛。这碟其实是钓鱼用的鱼饵,王安石没有钓鱼,反而把眼前的鱼饵当做豆子吃了个干净。仁宗觉得,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心事里,误吃一颗,可以理解;错嚼两三颗,也情有可原。但这么一碟“鱼饵”都被吃完了,不是作秀吗?不是故意装深沉吗?

这次垂钓活动之后,宋仁宗把王安石晾了起来。连王安石从地方上带来的万言改革书,也被宋仁宗束之高阁。

第3篇: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

王安石变法从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驾崩之后渐止。新法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理财,包括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二是整军,主要包括保甲法、保马法、军器监法、置将法等;三是育材,主要包括更定贡举法、太学三舍法等。

关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近千年来不知耗费了多少智者的心血,但得出的结论至今莫衷一是。笔者以为,王安石变法短寿,固然与其个人性格及具体的策略艺术有关,但根本说来在于,变法背离和挑战了一切变法的终极目的,既无视自由的最高原则,也违背了公正平等的根本原则,最终必然会因为消减每个国民的利益总量而流产。

首先,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和动机存在问题,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赵氏王朝的统治,为了增进赵氏一家一姓的利益,不是为了增进全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为什么王安石变法会失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什么王安石变法会失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