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三顾茅庐 教学教案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三顾茅庐 (主备:吴冬梅 审核:徐立良)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
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
“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2.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挂图、《三国演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3 月21 日 总 30 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范读。(或听录音)
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2.自渎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2)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3.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生字卡片;
诸葛亮 辅助 捆来 尊重 卧龙 疏疏朗朗 潺潺
吩咐 恭恭敬敬 半晌 时辰 策略 茅塞顿开 同塌 讨论
B.重点字音:
疏 潺 晌 辰 诸 尊 吩 塞 策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
(3)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两次,详写第三次。
(4)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刘备:尊重人才 诸葛亮:雄才大略
三、作业
1.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3 月22 日 总 31 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抽读生字卡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
(2)填空:
刘备( )前往隆中( )诸葛亮,( )地( )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3)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
(4)指导朗读,体会。
2.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学习。读课文,思考: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要点:
①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②第三自然段。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③第四自然段。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
(3)重点句理解。
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1)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2)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三、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 3 月23 日 总 32 课时)
一、总结、写作特点
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指名读有关的语句。
二、指导复述课文。
1.理清课文脉络。
两次拜访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 见面前
见面后
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
2.看板书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复述。
三、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1.指名读:“他们来到隆中……秀丽宜人”。
2.分析:写了那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3.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如:我们来到烈士陵园,只见: 。
4、自由练说,同桌说,指名说。
四、教学生字新词
1.生字字形教学;
2.指导书写:茅 尊 恭 卧
板书设计:
8 三顾茅庐
两次拜见 没见着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 见面前 见面后
亲密友情
教学反思:
《三顾茅庐》中指导有感情朗读人物对话是训练重点之一。我教完这一课之后觉得指导读好课文,关键在于深刻理解对话者的心情,并内化为自己的情绪体验,再自然地表露于朗读之中。课文中张飞、刘备的对话,一个共同特点是有感情外显的提示语,如:“斥责” 、“埋怨”、“不耐烦” 等。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的情感对话,再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很投入,有感情。
第2篇:苏教四年级下册测试题
苏教四年级下册测试题
要想在考试离取得好成绩,理想发挥的话,平常就一定要多复习巩固知识,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苏教四年级下册测试题,欢迎阅读参考!
苏教四年级下册测试题(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chǐ rǔ fán yǎn tuī jiàn zhēn zhuó shēng mìng chuí wēi
( ) ( ) ( ) ( ) ( )
shì nng jùn qiào zhāng luo hé xù fāng xiāng pū bí
( ) ( ) ( ) ( ) (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划横线。(4分)
一模一样(mó mú)宽恕(nù shù)新颖(yǐn yǐng)偶尔(ěr ér)三、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4分)
1.大家净一点儿,首点规具嘛!( )( )( )
2.故乡的古井啊,不仅为乡亲们提贡着生命的泉水,还陶治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了应孩怎样作人。( )( )( )( )
四、成语填空。(8分)
声情并() ()上添花蜻()点水()俗共赏 ()前顾后()前毖后和()相处()乱反正
写出三个表示高兴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三个表示人多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面搭配不当的词改正过来,写在括号里。(5分)
衣服大方( ) 抓住特别( ) 态度晴朗( )
细心帮助( ) 爱护祖国( ) 掌声强烈( )
关键时光( ) 执行纪律( ) 反映情景( )
六、选择恰当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3分)
1、“息”的意思有:①呼吸时进出的气;②停止,歇;③消息;④利钱;⑤儿女;⑥繁殖,滋生。
(1)我们要学会搜集信息。( )
(2)会场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
(3)将钱存进银行可以有利息。( )
苏教四年级下册测试题(二)
一、看拼音写词语,要写的规范,端正,整洁。(15分)
lányāo shēngshū túàn ɡǎnchù cuīcù
( ) ( ) ( ) ( ) ( )
hǎibīn ɡuǎiwān cǎità kuānzhǎi pòsuì
( ) ( ) ( ) ( ) ( )
chāo ɡuò jiānɡù cǎnhuò jiàoxùn jūnyún
(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幼( ) 瞧( ) 疏( ) 矩( )
幻( ) 焦( ) 蔬( ) 拒( )
斯( ) 坦( ) 遍( ) 择( )
期( ) 但( ) 篇( ) 泽( )
三、在正确的读音下面划“ ”。(1分)
矩(jǔjù)坦(tǎndàn)催(cuītuī)某(mǒu mú)
四、填空。(10分)
( )为( )知 ( )规蹈( )
( )不( )道 ( )山( )野
( )而( )举 ( )尝辄( )
囫囵( )( ) ( )光( )影
天( )酬( ) ( )能生( )
五、修改病句。(6分)
1、妈妈去市场买了黄瓜、西红柿、和蔬菜。
2、这次考试,我们班同学的成绩基本都是优秀的。
3、在班会上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苹果里的五角星》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创造力来源于“( )”
2、《最佳路径》向我们介绍了世界建筑大师为迪斯尼乐园设计路径的故事,着重记叙了他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 ),( )”的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产生了“( ),( )的路径设计策略,最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的过程。故事给人以启示.
3、《人类的“老师”》重点介绍了人类向动物学习的几个例子。“老师”就是指( )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人类从( ) 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从( )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新式飞机;从( ) 身上得到启示,改进了船体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从( )身上得到启发,设计了许多“薄壳结构”的建筑物;模仿贝壳制造了( )。此外,你还知道人类根据( ),发明了( )。
4、小芳跟随爸爸去上海游玩,乘坐了一回磁悬浮列车。假如你是小芳,看到窗外一闪而过的景物,你会想到“( )”这个成语,还可以这样说“( ) ”,以此来表现列车行驶速度之快。
七、课内阅读。(15分)
(一)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船,( )头是尖尖的,( )总是开不快。( )有圆圆的大头的鲸,( )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地“流线体”,而“流线体”放到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鲸的体形,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 )怎样用力( )不能把他捏碎。薄薄的鸡蛋壳( )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 )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许多( )轻便( )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1、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6分)
2、科学家模仿鲸的( )体形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的航行速度。(1分)
3、在文中用“ ”划出写薄壳结构特点的句子。(2分)
4、你还知道自然界的那些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为什么?(2分)
(二)
当他们的车子拐入另一个小山谷时,发现那儿停着许多车辆。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据说这是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园,她因年迈无力料理而想出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是否能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上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
回到住地,他马上给施工部拍了封电报: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1、老太太的葡萄为什么无人看管也能卖完?(2分)
2、大师为什么让施工部“撒下草种,提前开放”?(2分)
八、习作:(30分)
在“雏鹰争章”活动中,你们班里在阅读、表演、礼仪、守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肯定不少,哪些同学能获得这些奖章呢?请你推荐一人,也可以自我推荐,要写清为什么要推荐他(她)。要突出主要事迹,做到有详有略。
九、附加题(20分)
1、课外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比比谁填得好。(10分)
(1)红芳绿笋是行路, 。
(2)桃花尽日随水流,
(3)商女不知亡国恨,
(4)一曲离歌两行泪,
(5)借问梅花何处落,
2、连一连。(10分)
王昌龄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晋代
陶渊明 更吹羌笛关山月 唐代
袁枚 何处相逢非故人 宋代
陈刚中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 清代
2、“断”的意思有:①长形的东西从中间截开;②断绝,不继续;③判断,决定,判定。
(1)在危急关头要当机立断。( )
(2)阿姨家的宝宝今天断奶了。( )
(3)小亮一不小心,手里的风筝线断了。( )
七、按要求填空。(10分)
1.从终日_____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___________;从______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___________;从苍鹰那里,我学到了___________……你还从________那里,学到了______________。
2.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
3._________,浓妆淡抹总相宜。
4.君子之交淡如水,_________。
5、海内存知己,
八、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4分)
1.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端正了学习的目的。
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
3.张老师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地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发愤学习啊。”
4.玄武湖的春天是一年四季最美的地方
九、阅读短文并完成后面的作业。(26分)
(一)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 )着 ,毛毛细雨从天上( )下来 。千万条柔柳( )了鹅黄色的嫩叶 。青的草,( ),各色鲜艳的花,都像( )聚拢来,形成了( )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 )。
1、 按原文内容填空。3分
2、 写出近义词、反义词。2分
聚拢( ) 增添( )
( ) ( )
3、 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写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找出文中表示动作的词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介绍了春天的哪些的景物?写在横线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本领。一天,他来到我家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又向我要了一只苹果,说大哥哥 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 我瞧着他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 大哥哥看那 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规规矩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很少为人知道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们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给文中画线的部分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分
2.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出正确的读音,用“√”划出。3分
桌子(zhuō zuō ) 图案(tú tū ) 切苹果(qiē qi ě)
差不多(chā chà ch āi) 好奇(h ǎo h ào) 往小处说(chǔ chù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4分
近义词:清晰( )通常( )
反义词:生疏( )秘密( )
4、本文主要讲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了“我”,使“我”有了很深刻的感触,“我”又把它传给了大家。“我”要传给大家的是什么呢?文中有一句话表明了,找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小男孩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中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30分)
1.题目:我真 (可以填高兴、伤心、忧愁、烦恼……)
2.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围绕题目选择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把经过写具体
第3篇:苏教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苏教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教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苏教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1
一、本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
第4篇:苏教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xx)班,共有学生xx人。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并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少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发言不积极。我本学期需要较多地关注同学们业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整理与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