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一搭二教学反思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5-18 07:13:4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搭一搭(二)

教学内容:《搭一搭》

(二)(有余数除法竖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搭房子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书写格式。

2.通过联系具体情境说明算式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进一步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课前准备:课件、每人20根小棒。教学过程:

一、进一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用竖式该怎样表示。

1、课件出示:搭房子的的情境图

2、组织小组讨论:有16根小棒,能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

自己动手用学具摆一摆,小组讨论怎样用算式表示?用竖式该怎样计算?

3、进行全班交流。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并进一步认识余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6÷6=2(个)„„4(根)

答:可以搭2个正方形,还剩4根。

引导学生认识横式中:“16”表示把16根小棒拿去分,“6”表示摆一个房子需要6根小棒,“2”表示可以摆2个房子(强调单位“个”),“12”表示2个房子共12根(2×6=12)。“4”表示摆了2个后还剩下4根(强调单位:“根”),说明“4”是这个竖式的余数,这4根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了。

二、看一看,说一说,说说除法竖式各数字表示的意义

1、课件出示

引导先观察,再结合具体情境解释“13÷5=2„„3”的意思

(1)、左图表示:一共有13辆小坦克,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2辆,还剩3辆。

(2)、右图表示:一共有13片树叶,粘贴一朵花需要5片树叶,可以粘2朵花,还剩3片树叶。

2、进一步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思考为什么3辆坦克不能继续往下分了;3片树叶不能继续再粘一朵花了。算式中没有写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境加上单位。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第1、2、3、题。

四、总结: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要弄清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以及正确的书写方式,并且写上相应的单位;书写完后检查余数要比除数小。

作业设计:练一练”第4题

板书设计:

搭一搭

(二)16÷6=2(个)„„4(根)

答:可以搭2个房子,还剩4根。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东 南 西 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给定一个方向(东,西,南,北)能辨认教室里的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地图.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教室里的方向.

教学难点: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教具学具:多媒体(投影仪)教学流程:

一.同学们,我们昨天画了学校四个方向主要景物的设施图.

1.展示,说说分别是什么地方.(学生展示平面图,说一说各个方向都有什么设施.)

2.对比一下,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把两张方向(东、西、南、北)定位不同的平面图展示对比一下,观察不同点.)

3.你们知道吗,为了使我们每个人看平面图的时候非常的方便,清楚.图上的方向习惯上还有一定的规定呢?谁知道是什么?(齐读: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4.你能把你的图调换一个方向和图上的规定一致吗?(学生操作)

5.你能再根据这幅图说说我们的校园东、西、南、北每个方向都有什么吗?

二.我们每天在教室中学习,你能清楚的辨别出方向吗?

A:到底北在哪个方向呢?(学生判断“北”在哪儿.)

B:你们说的对不对呢?我有好办法验证一下!知道是什么吗?

1.指南针演示.一起用手指指向“北”的方向.刚才谁判断的对呢.起立!

2.转向各方,指指 “北”在哪?所以“北”的方向永远不变.

3.在教室的“北”面看到什么?穿透墙壁你能在校园里看到什么?穿透校园你能看到什么?

4.画小人图,我们面一起向北方,你的后面是什么方向?伸出手臂?左边呢,右边呢?

“当我们面向北方的时候,总是前北、后南、左西、右东.”

(“前”北“后”南,“左”西“右”东.学生自己伸臂体会.看着平面图,你可以想象自己面向北方站在图中央也就是前北后南,左西右东.)

5.在教室的南面看到什么?穿透墙壁你能在校园里看到什么?穿透校园你能看到什么?

(学生根据学校这个方向有的设施回答.)

6.自己选择“东”或者“西”在教室看到什么?穿透墙壁你能在校园里看到什么?穿透校园你能看到什么?自己说说.指名说.(小组合作、交流.)

7.如果你站在(走出)学校门口,说一说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8.出了北京,或者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到大海,沙漠、森林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辨别出方向吗?(可以用查阅到的资料为根据.)

三.请你做一个设计师,设计一个新的校园,安排一下“教学楼”和“图书馆”的位置.贴在纸上.

1.和你的同桌说说“教学楼”和“图书馆“在校园的哪个方向?用剪贴的学校设施在白纸上粘贴.

2.小组合作把剩下的部分选择好位置,设计一个新的学校.

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辨认方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景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方向图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课题:

1、上学期我们一起认识了四个描述方向的方位词语,谁来说说是哪几个词?

学生说一说。

2、在生活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辨认这些方向的呢?

学生做一做。

3、在地图上我们又是怎样确定位置的呢?

教师课件展示四个方向,学生看一看。

4、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辨认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引语:同学们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准备带大家到笑笑的学校去参观。

教师课件展示学校及周围建筑物图。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从画面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与同桌交流一下,最后老师要请同学们向全班汇报。

3、学生汇报观察到的信息。教师将汇报到的建筑物贴片贴在黑板上。

4、怎样描述更清楚一些呢?

教师将另外的四个方向统一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5、请同学们用描述方向的八个词来说一说笑笑学校四周的建筑物。

教师课件展示题,让学生说一说。

三、制作方向板:

1、教师展示方向板,学生观看。

2、教师指导方向板的制作方法: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最后把纸摊开后再对角对折。在出现的八条折痕上标出八个方向。

3、同学交流谁的方向板做得好,谁的需要改进。

四、利用方向板:

1、在教室里辨认八个方向。

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分别是哪位同学。

五、实践综合应用:

1、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吉林、上海、四川和自己的家乡。

2、完成书上第23页的第1题。

3、学生看书第23页第2题,说一说图中建筑物的方向。

六、全课小结:

除了今天在课堂上学习的关于方向的例子,你们在生活中还了解到哪些和方向有关的知识或者例子吗?

七、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和自己每天放学回家所走的路线,设计出自己的回家路线图。

第2篇:搭一搭二数学教学反思

搭一搭二数学教学反思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搭一搭二数学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搭一搭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1

《搭一搭》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时,我主要分成三个环节,环节一:搭一搭,说一说—初步体会余数:我让学生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边搭边思考:可以搭几个,还剩几根?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体会学习余数的必要性,这里我重点让学生说说余数1表示的意思,为什么会剩下,让学生明白剩下的小棒不够搭一个正方形了才剩下。环节二:搭一搭,填一填—发现余数比除数小:本环节,我先让学生用14,15,16根小棒搭正方形,再画一画并列式,这里主要让学生讨论填写单位,接着在画一画用17,18,19,20根小棒搭正方形,最后让学生观察操作图,交流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这里,我重点追问每次余下的根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余下的.根数都比4根少呢……让学生经历多次的思维碰撞,自己感受余数要比除数小;环节三:搭一搭,想一想—进一步验证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为了引发学生再次思考,这时我提出质疑:余数真的比余数小吗?让学生用25根,31根小棒搭正方形……

纵观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索,操作,交流,发现,感受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当然学生在动手搭一搭环节,还是处理得不好,部分孩子搭小棒时还是流于形式,没发挥到它的作用,而且秩序有点乱,用学具确实可以帮我们把一些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但怎样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呢?这是我接下来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搭一搭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2

本节课通过旧知激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同时分散难点,将不在同一平面上的2个面的画法点拨出来,帮助扫清新知中不必要的知识障碍,在“难“这一切入口,激发学生认清新知的生长点(即增加了一个立体块),通过老师的演示引导,学生的想象,感受到数目上的增加,带来的是形式上更加多样的变化,以帮助学生发展更高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学生自己解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怎样想”的,即观察方法上的指导,整个过程由抽象----直观经验---抽象的训练,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活动在学生想一想,摆一摆,画一画,再想一想中完成。

在练习设计上通过3个练习,各有侧重点,第五题通过大量的摆、画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在学生头脑中通过直观形成丰富的表象;第六题是对学生进行检验,同时强调了不仅要求画的多,还要画的准,也是进一步强化训练;第七题是逐步由直观—抽象,不通过摆而是通过想象,知道每个面的形状,整个过程,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独立完成、订正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方法,不仅重结论,更重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想一想,摆一摆,再想一想这一过程,着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在设计中,也有意识的体现由抽象(图形)----具体(摆实物)---抽象(由图形判断)这样一个通过直观手段来解决问题,再逐步到抽象的想象问题答案这一不断训练过程,引导学生逐

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3篇:《搭一搭》教学反思

《搭一搭》教学反思

《搭一搭》教学反思

在教学《搭一搭》这一课时,抓住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只有对立体图形多方面的认识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属性,才能真正理解观察物体的内在本质。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达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课堂中通过提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是什么形状这样的问题来进行设计,通过探究解答小结探究的学习。

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无遮挡和有遮挡的立体图形,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进行观察、想象。由浅到深,由表及里,从直观到抽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摆一摆活动,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再通过学生自己和小组合作操作观察来印证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最后通过试一试练习进行学生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训练。经历这一过程,学生自然地感知了二维与三维的关系,埋下了看到表象猜测内里的.种子,有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搭一搭(一)》教学反思

《搭一搭

(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学生在搭、画的过程中,积累了关于余数除法的感性经验,为他们建立“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观念打下了基础。

学生从搭到画,再到算式,层层递进,逐渐明白为什么余数要比4小,又为什么余数都比除数小。孩子们的语言描述虽不是那么流畅,那样到位,但都是孩子们通过努力思考得到的感性认识。我们教师就需要适时地捕捉,提炼,共享。

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那么每天的学习目标不也就水到渠成了吗?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搭一搭二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搭一搭二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