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望海楼小学作文500字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5-18 07:13: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游望海楼小学作文500字

游望海楼小学作文500字

望海楼,被誉为“江淮第一楼”。

这天,我怀着愉悦的心情,来到景区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匾额,上题“江左胜境”四个斗大的字,“江左”是指我们泰州,“江左胜境”意为“泰州优美的地方”。紧接着一阵醉人的花香扑鼻而来,公园里一排排花儿像姑娘们的笑脸,迎接着游人,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形态各异,好似守卫公园的士兵,随着香气的指引,我来到了位于公园东南角的望海楼,楼高30多米,像一个雄壮的巨人在俯视着脚下的游人。

顺着望海楼走了一圈,它的底座用一块块大理石砌成了巨大的梯形,再用几块同样的梯形拼接而成,呈乳白色。望海楼里外大多用朱红、黄、白三种颜色,用得最多的就是朱红了。

走进望海楼,首先看见的就是一块巨大的镏金漆器《重修望海楼记》,是由范仲淹的第28代子孙范敬宜所写。走上三楼,眼前是一幅庞大的.、美丽的《海天旭日图》,天连着海,海连着天,是那么的浑然天成,听说这背后还有一段故事呢。

相传储公是一位商人,一次航行中忽然狂风骤起,同船的三人俱遭灭顶。他幸运地被一个居住在此的女人救回,并和她朝夕相处,生下儿子取名储罐。

一日,父子正在海边抓鱼,发现远处驶来一条海船,东西运上船后,他们还想把那刚生下小孩的母亲接走。可就在这时,那个女人抱着小孩向海边追来。在她身后又有另一群人赶来,船上的人唯恐来者不善,那女人见不能登船,后来就绝望地带着孩子扑向大海……后来,储罐为纪念母亲,曾在泰州东郊盖了一座高楼,题名“望海楼”。

再看望海楼,我不禁感叹它的完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听了它的故事,我又感到惋惜……望海楼,不愧为“江淮第一楼”!

评点:古朴典雅的望海楼是泰州地标性建筑,取宋代建筑风格。文章线条流畅优美,表现手法高雅脱俗,通过一个传说故事,将“江淮第一楼”的风姿讲述得生动感人。

第2篇:感受“望海楼”作文500字

感受“望海楼”作文500字

我们的祖国处处都有美景,而我的家乡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点缀在万里江河之上,尤其家乡的`“望海楼”更是美中之美。

望海楼的景色优美,吸引了很多人到这里观赏,我很喜欢。下面我就来做个小小导游:

望海楼初建于南宋绍定二年,距今恰为七七七年。七起同音,连出三声,必含天意。此楼屡毁屡起,大多毁于兵火而起于盛世。相传康熙年间重起之时,始则大雨雷鸣,继则晴空鹤翔,民众惊视此象,以为大吉之兆,便愈加敬重此楼。最近之毁在抗战初期,亦为战火之祸也。可见此楼命运,实乃中华民族兴衰之表征。值此故国盛世重开,泰州百业兴隆,望海楼岂有不重起之理?

明代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州守鲍龙重建毁于大火的望海楼,称“望阳楼”。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望海楼复又倒塌,惟存遗址。清康熙年间再次重建,曰“靖海楼”、“鸣凤楼”,当地老百姓都喜欢把其称做“望海楼”,被誉为“江淮第一楼”。抗日战争期间拆除城墙时,这座古人看作是“文运命脉”的名楼被拆毁。

泰州之有望海楼,全因本地仕人身居村邑而志存高远,徘徊泥途而心在沧海,筑斯楼也,可时时登高,俯视遐迩,以极目畅怀。历代登高者,既有本地人士如著名的施耐庵、郑板桥、柳敬亭、梅兰芳,亦有外地人士如陆游、范仲淹、欧阳修、岳飞。更有袈裟如云,佛号盈耳,高僧大德,不绝於道。双双布履,层层石阶,天也愈高,地也愈广,此地何地?曰中华文化一处重要高台之所在也。

初春,泰州市政府决定重建望海楼。建筑采宋代形制,且又壮其规模,优其材料,精其工艺,以吞吐古郡风范,盛世气韵。清人咏望海楼诗云:“忍见荆榛老夕阳”,“建楼一夕万户忙。”今荆榛已除,夕阳未老,新楼既成,万户更忙。忙於登临,忙於接待,忙於怀古,忙於畅想。正可谓:本为望海筑此楼,岂料远近皆望楼;风晨雨夕独登临,方知何处是泰州。

相传站在望海楼上能够倾听到海的声音:

闭目,心聆。

“海,拍打在离你脚边不远处的岸上。“刷”似乎带走了沙粒。接着,白色泡沫接二连三爆破的声音成为了低哑的伴奏,伴着海一次次的冲刷,仿佛在洗濯着灵魂。触及了神经的微颤,不由得对海有了敬畏之心...”

谁不说俺的家乡好?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心动了吧?心动不如行动赶快来我的家乡泰州吧!

第3篇:火烧望海楼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火烧望海楼

专业:食品科学系生物工程 班级:

(一)、(二)班

姓名:袁海彬

学号1009034112(课堂讲解)

姓名:姜福春

学号1009034211

姓名:刘绪越

学号1009034109

火烧望海楼

【摘要】望海楼被烧毁望海楼是帝国主义在天津建的一座法国天主教“教堂”。西方传教士本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但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传教士背弃了来中国传播基督教的目的,而是作为一个侵略者重要的工具。本文从望海楼的历史背景,引发火烧望海楼的导火线,以及曾国藩对该事件的处理与事件的最终结果,及该事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天津 反洋教斗争

清政府 曾国藩

法国

望海楼的历史背景

1862年,法国天主教神父卫儒梅通过法国驻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望海楼参观记小学作文600字

望海楼参观记小学作文600字

今天,盼望许久的“望海楼游览”终于开始了!我们来到了望海楼景区,走过了几条青石小巷,景区到了。

“大家看这棵连理树,两棵树相依相偎,代表着不离不弃的友情与亲情。”随着导游的介绍,我们来到了这棵连理树前,我们从下面走过,祝愿友情天长地久。

穿过了幽静的竹海,我们来到了范仲淹的雕像前。这尊雕像是写意雕像,因为写意雕像神似形不似,所以不能近看,要远看才能看出这尊雕像的神韵。在范仲淹的正前方有一块石头,石头上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题字,这句话概括了范仲淹的一生。

我们沿着河边小路向前走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世纪宝鼎”这个鼎与望海楼遥遥相对,鼎上还刻着一种抽象的神兽。后面就是壮观的望海楼了,也许,你会觉得奇怪“泰州没有海啊,为什么叫望海楼呢?”其实,在几千年前,泰州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望海楼教堂导游词

望海楼教堂导游词

著名的望海楼留下太多的故事,也记载着太多名垂千史的成功人物,就让我们跟着导游一起认识下这里吧。

望海楼教堂导游词

【望海楼入口】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凤城河风景区的一部分--望海楼景区门前,首先我们看到在大门的正中有这样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江左胜境”四个大字,这是由著名的大书法家沙孟海所书,这四个大字道出了整个景区的气势,江左指的是泰州的地理位置,长江自西向东流向,泰州处于长江的北岸,所以称为江左。两侧的匾额上分别还有四个古朴典雅的大字为“汉唐古郡、淮海名区”,是由当代草圣林散之来泰州时挥毫留下的墨宝,凸显了泰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在两侧的这副楹联“胜势壮东南遥望云霞出海曙,名园环左右喜迎梅柳渡江春”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所书。由此也可以感受到我们整个景区的历史人文气息。

【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望海楼在哪里

望海楼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洞头烟墩山,本岛海拔227米,是洞头旅游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公元434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原址位于青岙山,2007年经重建后正式对外开放。

扩展资料

景点内现建有望海楼主楼、颜延之雕像、诗词碑廊、同辉亭、泓澄亭、心赏亭、白马古道等景观。望海楼主楼一至五层分别是帆锚相依、耕海牧渔、闽瓯风情、非遗奇葩、贵宾厅,楼内对洞头丰富的海洋民俗文化进行了集中展示,还勒有启功、沈鹏、韩美林、李铎、朱关田等名家墨宝,是观赏百岛美景、领略渔村风情的窗口。

作为洞头历史文化的.窗口和百岛旅游第一景的望海楼,以其历史悠久、建筑雄伟、海洋民俗文化气息浓郁,跻身国内名楼之列,被誉为气吞吴越三千里,名贯东南第一楼,2012年11月望海楼加入中国名楼协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洞头望海楼散文

洞头望海楼散文

人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东海和南山都是那么让人景仰,而我现在就在东海的望海楼上感受着幸福。海的声音传来,灌得满楼都是。清爽潮湿的风猎猎入怀,那是海送来的问候。越上得高,越觉出这种亲切。我的心放飞了一群鸽子,那鸽子翩然成千万朵浪花。

大海正在迎娶朝阳,朝阳的目光吻遍望海楼每一个细节。风飘起朴旧的长衫,颜延之的雕像,露着一抹笑意。一千五百年前,永嘉郡守颜延之一来洞头就被美景陶醉,随即在岛上筑楼,以望东海。他曾在岳阳楼观洞庭湖水,并为之写下第一首名诗,建望海楼是将岳阳楼的文化元素综合并延展。过后四百年,岁月里走失的望海楼,已成温州刺史张又新心中的“一望”,这一望望进了《全唐诗》。至清代,望海楼还在引着诗人“天风振袂上危亭”的畅想。由此我感慨那些重修者,他们是将自己的胸怀修了进去,因而才会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望海楼导游词讲解

望海楼导游词讲解

各位游客:大家好!

【望海楼入口】欢迎各位来到泰州凤城河风景区参观游览,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凤城河风景区的一部分——望海楼景区门前。首先我们看到在大门的正中有这样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江左胜境”四个大字,这是由著名的大书法家沙孟海所书。这四个大字道出了整个景区的气势。江左指的是泰州的地理位置,长江自西向东流向,泰州处于长江的北岸,所以称为江左。两侧的匾额上分别还有四个古朴典雅的大字为“汉唐古郡、淮海名区”,是由当代草圣林散之来泰州时挥毫留下的墨宝,凸显了泰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在两侧的这副楹联“胜势壮东南遥望云霞出海曙,名园环左右喜迎梅柳渡江春”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所书。由此也可以感受到我们整个景区的历史人文气息。下面请各位随我一起进园参观,感受一下我们景区的历史文化。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望海楼古诗分析

望海楼古诗分析

望海楼① 米芾

云间铁瓮②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14.本诗颔联句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从 和 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2分)

15.对“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登楼望江,联想到了三峡的险峻。 B.片片帆影,倒映在使人的酒樽里。

C.征帆流舸,激起诗人饮酒的豪情。 D.涛声阵阵,引发诗人作诗的雅兴。

16.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加以赏析。(4分)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游望海楼小学作文500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游望海楼小学作文500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