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5-13 07:14:0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一条大鱼》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识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汤姆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心情的变化。

 4、在反复品读中体会父亲话语的含义,认识到自觉遵守规定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教学重难点:

体会汤姆心理变化的过程及父亲话语的含义,认识到自觉遵守规定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回顾,整体感知。

 1、回忆大鱼的大、美……,激发喜爱之情。

 2、师生共同感受汤姆钓起大鱼时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引导质疑。

【板书:放鱼】

三、品读课文、多元对话。

 1、读懂爸爸的“不容争辩”

 2、理解“规定”:

A、找出句子:读好爸爸的三句话。

B、体会语气:鼓励运用多种方式理解“不容争辩”。重点指导联系下文了解词语意思。

C、品位句意:引导学生个性理解句子中的字、词、句式,“得”“不管……都……”并联系神态、动作,读出“不容争辩”的语气。

D、口语练习:了解什么是规定。

四、合作学习、研读心理。

 1、设疑过渡。

 2、小组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3、交流展示,相机引导体会汤姆的心理变化:

A、“很不情愿”--重点读好“嚷”,想象“乞求”

B、“依依不舍”--“慢吞吞”理解生词,体会心理。

C、“失望”--感受心理变化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揭示主题

 他永远忘不了!永远也忘不了啊!他忘不了的到底是什么呢?

 2. 提升主题

 “不管……都……”。【板书:自觉遵守规定】

六、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如果你是长大后事业成功的汤姆,你会对自己的父亲说些什么呢?

七、作业设计

端端正正抄写“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要遵守规定”。

板书设计: 11、一条大鱼

 钓鱼:急切--惊喜--得意

 放鱼:很不情愿--依依不舍--失望

自觉遵守规定

第2篇:《一条大鱼》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1 学会8个字,认识8个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应该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

 4 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句子,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中描写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句子,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知道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应该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遵守社会公德的故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当你钓到一条大鱼的时候心情怎样?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今天,让我们去看看汤姆和他爸爸钓到了一条怎样的鱼,结果有怎样啦?

 (板书:11 一条大鱼)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惊喜、得意、乞求、慢吞吞、依依不舍、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4、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

 2、分组学习,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分“钓鱼”和“放鱼”两部分写的。

 3、全班学习交流。

 4、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爸爸为什么坚持要汤姆把这条大鱼放回湖中?

四、课堂小结,书写生字。

 1、教师小结。

 2、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

(2)交流,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左右结构:暗私语报攻

 上下结构:官否

 半包围结构:速迅退

(3)重点指导书写“退”字。

(4)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提问:请同学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读了第11课,你知道了什么。

 2、师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去了解大海深处是怎样的。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1-5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里可以看出汤姆钓到了一条大鱼。

 (1)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鱼竿猛地抖动了一下。

那条鱼想挣脱鱼钩,不停地蹦跳着,甩动着尾巴,水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响声,溅起点点水花。

 (2)汤姆是怎么钓起那条大鱼的。找出描写汤姆钓鱼的动作词语,说说他钓鱼的全过程。

 (3)体会汤姆从开始钓鱼到钓到大鱼,心理有什么变化?

 2、学习课文6-12自然段。

(1)讨论:要放掉这样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汤姆是多么舍不得呀!请你为汤姆可以不放掉那条难得的大鱼找一些理由,替他求一求爸爸。

(2)分角色朗读6-12自然段。

(3)想象父子对话,进行表演。

 3、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练习朗读,思考:汤姆为什么永远也忘不了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为什么永远也忘不了爸爸那坚定的话语?

三、总结全文,有感情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课文的感受。

   

第3篇:《一条大鱼》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认识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应该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

 4、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句子,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句子,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知道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应该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1、师:美国有位著名的建筑师--詹姆斯兰费蒂斯。他被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板书课题)《一条大鱼》。指名读--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村居》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散、归、趁”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春日》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春日》这首诗叙述了诗人寻春的所见所感: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里,诗人来到泗水河边踏青,一眼望去,就感到处处焕然一新。为什么?因为和煦的东风催的百花齐放,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赞美了春天的美景,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春天的源头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的品读古诗,体会诗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词语和古诗。

课前准备

 1、在黑板上划出横线,便于学生板书。2 ppt课件准备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和诗句。

 2、课前分好学习小组

教学步骤:

一、读春:积累词句(可当作课前活动)

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谁的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村居》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师自编多媒体课件,对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常规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的效率是很有意义的。下面谈谈我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在《村居》一课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情景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在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由于学生对古诗的语言不太熟悉,所以难以很快领略诗歌所展现的优美画面。如果此刻进行逐字逐词的讲解,课就会上得索然无味,也不利于学生的感悟和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于是,我在上课伊始,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孩子们在放风筝……诗句的朗诵随着画面同步出现。

 声音和图像的结合给学生强烈的印象,烘托出热烈的气氛,学生不再有畏难的情绪,从而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分步教学

动画的整体展示,使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接着,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大鱼》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鱼》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