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高二语文《将进酒》教学实录
高二语文《将进酒》教学实录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杜甫在两首诗《春日忆李白》和《饮中八仙歌》中分别写到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这两首诗都提到了李白什么样的特点?
生:好酒量,写一首好诗歌。
师:对,他豪放不羁,鄙视权贵并有着把酒论诗的风度。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与李白的诗与酒都有关系的诗:《将进酒》。
师:(板书)这个“将”是什么意思呢?
生:“劝”、“请”的意思。
师:同学们说得对。“将”是“劝”、“请”的意思。这首诗是李白套用乐府旧题写作的一首劝酒歌。《将进酒》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诗歌。
首先,请同学们初读全诗,结合注释读准字音,理解诗句意思和基本内容。同学们可以大声地读出来。
生:纷纷读诗,结合注释做出批注。
师:同学们集体读一下。
生:齐读全诗。
师:为了我们能把握好诗歌的感情起伏变化,体会作者复杂和跌宕的变化,进而朗诵好本诗,我们来梳理一下这首诗中的情感。先来探究前四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师:这四句的情感基调用一个字来表示,应该是什么?
生:悲。
师:作者在“悲”什么?
生:年华易逝,头发斑白。
师:结合现实,李白到底为什么而悲?
生:年华老去,可是功业未成,仕途不济。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那么如何理解诗歌的前两句呢?
生:(疑惑,答不上来)
师:黄河之水奔腾而来,不可遏止,势不可回,和年华老去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生:比喻时光流逝的无情。
生:用黄河的永恒反衬人的渺小卑微。
生:这一句是用比兴的手法引起全诗的'。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有道理。所以我们在读这两句的时候要注意读得悲壮、慷慨。
师:范读。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师:这几句的情感基调用一个字表示,应该是什么?
生:欢····乐····
师:同学们找对了,这两个字都可以。那么诗句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欢”?
生:(······)
师:有没有一些副词表现得很积极,很乐观自信?
生:两个“须”字,“必”字,“莫”字。
师:数量词?
生:三百杯。
师:对,还有烹羊宰牛,多豪气!“天生我材必有用”,多自信!那么,这几句整体上要读得欢快、豪放、充满信心。
生:齐读。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师:这部分的情感基调是?
生:不平···寂寞···
师:对,还不止如此。
生:还很愤懑。
师:对。哪个地方看出来愤懑呢?
生:“不足贵”、“不愿醒”。
师:还有,作者以圣贤自居,圣贤却往往寂寞,作者以曹植自比,曹植才高八斗却被兄长猜忌排挤。这里面暗含着作者因仕途失意而产生的极度的愤激不平之气。因此要读得激愤、愤懑。
生:齐读。
4、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师:这部分中你能看到李白什么样的情态?简单描述一下。
生:喝醉了。
生:很狂。
师:对。眼花耳热,颐指气使,狂放至极,最宝贵的东西都可以用来换取美酒,李白酒仙的形象跃然纸上。
师:喝酒只是为了喝酒之乐吗?
生:喝酒是因为精神太苦闷,无法排解。
师:是啊,“举杯浇愁愁更愁”,作者是为了消解那不得意的“万古愁”啊。
师小结:
第2篇:高二语文《将进酒》教学实录
高二语文《将进酒》教学实录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杜甫在两首诗《春日忆李白》和《饮中八仙歌》中分别写到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这两首诗都提到了李白什么样的特点?
生:好酒量,写一首好诗歌。
师:对,他豪放不羁,鄙视权贵并有着把酒论诗的风度。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与李白的诗与酒都有关系的诗:《将进酒》。
师:(板书)这个“将”是什么意思呢?
生:“劝”、“请”的意思。
师:同学们说得对。“将”是“劝”、“请”的意思。这首诗是李白套用乐府旧题写作的一首劝酒歌。《将进酒》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诗歌。
首先,请同学们初读全诗,结合注释读准字音,理解诗句意思和基本内容。同学们可以大声地读出来。
生:纷纷读诗,结合注释做出批注。
师:同学们集体读一下。
生:齐读全诗。
师:为了我们能把握好诗歌的感情起伏变化,体会作者复杂和跌宕的变化,进而朗诵好本诗,我们来梳理一下这首诗中的情感。先来探究前四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师:这四句的情感基调用一个字来表示,应该是什么?
生:悲。
师:作者在“悲”什么?
生:年华易逝,头发斑白。
师:结合现实,李白到底为什么而悲?
生:年华老去,可是功业未成,仕途不济。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那么如何理解诗歌的前两句呢?
生:(疑惑,答不上来)
师:黄河之水奔腾而来,不可遏止,势不可回,和年华老去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生:比喻时光流逝的无情。
生:用黄河的永恒反衬人的渺小卑微。
生:这一句是用比兴的手法引起全诗的'。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有道理。所以我们在读这两句的时候要注意读得悲壮、慷慨。
师:范读。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师:这几句的情感基调用一个字表示,应该是什么?
生:欢····乐····
师:同学们找对了,这两个字都可以。那么诗句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欢”?
生:(······)
师:有没有一些副词表现得很积极,很乐观自信?
生:两个“须”字,“必”字,“莫”字。
师:数量词?
生:三百杯。
师:对,还有烹羊宰牛,多豪气!“天生我材必有用”,多自信!那么,这几句整体上要读得欢快、豪放、充满信心。
生:齐读。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师:这部分的情感基调是?
生:不平···寂寞···
师:对,还不止如此。
生:还很愤懑。
师:对。哪个地方看出来愤懑呢?
生:“不足贵”、“不愿醒”。
师:还有,作者以圣贤自居,圣贤却往往寂寞,作者以曹植自比,曹植才高八斗却被兄长猜忌排挤。这里面暗含着作者因仕途失意而产生的极度的愤激不平之气。因此要读得激愤、愤懑。
生:齐读。
4、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师:这部分中你能看到李白什么样的情态?简单描述一下。
生:喝醉了。
生:很狂。
师:对。眼花耳热,颐指气使,狂放至极,最宝贵的东西都可以用来换取美酒,李白酒仙的形象跃然纸上。
师:喝酒只是为了喝酒之乐吗?
生:喝酒是因为精神太苦闷,无法排解。
师:是啊,“举杯浇愁愁更愁”,作者是为了消解那不得意的“万古愁”啊。
师小结:
第3篇:将进酒教学实录
“dasdw”为你分享13篇“ 将进酒教学实录 ”,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将进酒教学实录
将进酒教学实录
A:我们刚刚学习了辛弃疾的词,其实你们知道吗,辛弃疾除了写词外,他还是一个善饮的典型,他不但善饮而且善劝,我们大家都知道哪些劝酒歌呢?
比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感情浅舔一舔,没感情也要赏个脸。现代人已经把喝酒上升到感情的高度,相对于现代人,古人劝酒就优雅诗意得多。
大家读过吗?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王维劝酒的理由是什么?
B:“西出阳关无故人”。
A:对,再看白居易的《劝酒诗》
P: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 劝君三杯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
天地迢迢自长久
第4篇:将进酒教学实录
《将进酒》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谢谢,请坐!上课前,想和同学们共同探究一个问题:朗读和朗诵之间,有些什么样的差别。哪位同学以前思考过这个问题的,能不能给大家说说?
可能是问题比较突然,学生们没有回答,个别学生开始翻字典。
师:我看见有同学开始查字典了,这是一种好习惯。学习语文,遇见了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查字典来掌握它。请那位查字典的女同学给大家说说,字典上是如何辨析这两个词的。生:朗读的意思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朗诵的意思是大声诵读诗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师:谢谢这位女同学。你刚才介绍这两个词时,是朗读还是朗诵?
生:至多算朗读吧。我只是大声地把解释读出来,并没有表达出什么感情。朗诵是必须要把感情表达出来的。师:“朗诵是必须要把感情表达
第5篇:将进酒教学实录
将进酒教学实录
A:我们刚刚学习了辛弃疾的词,其实你们知道吗,辛弃疾除了写词外,他还是一个善饮的典型,他不但善饮而且善劝,我们大家都知道哪些劝酒歌呢?
比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感情浅舔一舔,没感情也要赏个脸。现代人已经把喝酒上升到感情的高度,相对于现代人,古人劝酒就优雅诗意得多。
大家读过吗?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王维劝酒的理由是什么?
B:“西出阳关无故人”。
A:对,再看白居易的《劝酒诗》
P: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 劝君三杯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
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
身後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A:他劝酒的理由是什么?
B: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身后金星挂北斗,
第6篇:高二语文《将进酒》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将进酒》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李白的诗是唐代诗坛上的巅峰,他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所称道。《将进酒》是一首鲜明体现诗人风格的劝酒诗,李白饮酒悲歌,一吐为快,既有大济苍生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李白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用教材教,使学生分析鉴赏古诗的能力更上一层楼。
2.李白的诗歌最适宜朗读,《将进酒》气势磅礴,可以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对李白的诗歌比较熟悉,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
2.学生对诗歌的深入挖掘和鉴赏能力较弱。高三的学生必须加大这一方面的训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感情充沛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能学会夸张的创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