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怀念陈忠实先生散文
怀念陈忠实先生散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想要学习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怀念陈忠实先生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早上得到了陈忠实先生去世的消息,马上有一种阴郁压上心头。春光明媚的季节,怎么这样让人悲痛?
早先知道先生的身体不好,他的烟重,酒也喝得多,主要是实在,他在酒桌上不会托辞,也不会劝别人,更不擅狡辩,到了别人热情敬他的时候,他只能用酒来表达自己的谦逊和诚实。
那时他已经是一位大作家了。我在北京和几位朋友聚会,他们说今天有陈忠实到场。我当时还没有读过《白鹿原》,而《白鹿原》也没有再版,不像现在这么火,不过北京的朋友告诉我,他是陕西最有实力的作家,“陈忠实不火,天理不容!”我见朋友说得那样,心里也自然生出敬意。
见到他时,感到他确实很普通。他那次是到北京一个出版社谈出版的事,因为在场的人多,我们也没有机会详谈,况且我当时只是文学的门外汉,或者算是个中年“文青”。我记得他穿得十分简朴,好像还是一双布鞋,过时的灰布夹克衫,大家请他坐中间,他说什么也不肯,表白说,就是来和大家见上一面,向大家学习。我敬他酒,他一饮成而尽。我说请他有机会到东北,他说那你先到西北。
他随身带来几本书,拿出后,似乎有些羞怯地问在座人:“谁没有?要不?”
我们当然求之不得,于是我手中有了这本由陈忠实先生亲笔签名的《白鹿原》(是1993年版的,北京1998年第11次印刷)。
读过他的作品,我深感作品的厚重,有一股历史的沧桑在弥漫。特别在他火了之后,我更加注意他的行踪和有关他的评论,我发现他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也确实是一个脚踏实地、扎根生活的“实力派作家。他一直没有离开过那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写家乡、写西北、写曾经的历史。我曾经向熟悉他的.朋友打听,他们也介绍说,陈忠实老师确实如他平时表现得那样,丝毫没有架子,朴实得如高粱玉米,可是他对作品却十分讲究,常常为一篇稿子、一个细节反复修改,因此也耗费了他的大量精力,透支了自己的身体。
如果说,东北的作家是大气和豪放。而西北的作家则厚道和内敛,群人聚会时,高谈阔论的往往是东北风,而悄悄静坐在一旁的则是西北的黄土。然而到后来能够惊人的,却各有炸雷轰顶。
读陈忠实,更加理解了那句话:作家就是要用作品证明自己,所以作家的职业才神圣。我钦佩陈忠实先生这样的作家,对他的过早离世深深叹惋,也为能够有幸与他见过面而深感骄傲。
陈忠实语录
1、这双眼睛习文可以治国安邦,习武则可能统领千军万马。
2、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读。
3、我一生没做过见不得人的事。凡是怕人知道的事就不该做,应该做的事就不怕人知道,甚或知道的人越多越显得这事该做……你俩记住这个分寸。
4、两年准备,写了四年。有了这本将来能带进棺材垫着的枕头。
5、读书原为修身,正己才能正人正事;不修身不正己而去正人正世者不是盗名欺世;你(黑娃)把念过的书能用上十之一二,就是很了不得的人了。读多了反而累人。
6、人是个贱虫。一天到晚坐着浑身不自在,吃饭不香,睡觉不实,总觉得慌惺兮兮。人一干活,吃饭香了,睡觉也踏实了,觉得皇帝都不怯了。
7、行事不在旁人知道不知道,而在自家知道不知道;自家做下好事刻在自家心里,做下瞎事也刻在自家心里,都抹不掉;其实天知道地也知道,记在天上刻在地上,也是抹不掉的。
8、熟了倒没有绿着时有味。成熟了的杏儿,把儿松了,风一吹就落地了,风不吹也要落掉了。成熟是胜利,也是悲哀。
9、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10、朋友之交,宜得删繁就简。
11、露水没籽儿闲话没影儿。
12、我权当狗咬了。人嘛,不能跟狗计较。
13、咱们祖先一个铜子一个麻钱攒钱哩!人家凭卖尻子一夜就发财了嘛!
14、我们还得学会容纳仇恨。
15、人狂没好事,狗狂一滩屎喀!
16、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体验呼唤未来的生活,有一种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和渴望。
17、一树既老且朽,根枯了,干空了,枝股枯死,只有一枝一梢荣茂,这一枝一梢还能维系多久?
18、世上有许多事,尽管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能说出口来。有的事看见了认准了,必须说出来;有的事至死也不能说。能把握住什么事必须说,什么事不能说的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19、世事你不经它,你就摸不准它。世事就俩字:福祸。俩字半边一样,半边不一样,就是说,俩字相互牵连着。就好比箩面的箩筐,咣当摇过去是福,咣当摇过来就是祸。所以说你么得明白,凡遇到好事的时光甭张狂,张狂过头了后边就有祸事;凡遇到祸事的时光也甭乱套,忍着受着,哪怕咬着牙也得忍着受着,忍过了受过了好事跟着就来了。
20、能享福也能受罪,能人前也能人后,能站起也能圪蹴得下,才活得坦然,要不就只有碰死到墙上一条路可行了。
第2篇:怀念陈忠实先生散文
怀念陈忠实先生散文
早上得到了陈忠实先生去世的消息,马上有一种阴郁压上心头。春光明媚的季节,怎么这样让人悲痛?
早先知道先生的身体不好,他的烟重,酒也喝得多,主要是实在,他在酒桌上不会托辞,也不会劝别人,更不擅狡辩,到了别人热情敬他的时候,他只能用酒来表达自己的谦逊和诚实。
那时他已经是一位大作家了。我在北京和几位朋友聚会,他们说今天有陈忠实到场。我当时还没有读过《白鹿原》,而《白鹿原》也没有再版,不像现在这么火,不过北京的朋友告诉我,他是陕西最有实力的作家,“陈忠实不火,天理不容!”我见朋友说得那样,心里也自然生出敬意。
见到他时,感到他确实很普通。他那次是到北京一个出版社谈出版的`事,因为在场的人多,我们也没有机会详谈,况且我当时只是文学的门外汉,或者算是个中年“文青”。我记得他穿得十分简朴,好像还是一双布鞋,过时的灰布夹克衫,大家请他坐中间,他说什么也不肯,表白说,就是来和大家见上一面,向大家学习。我敬他酒,他一饮成而尽。我说请他有机会到东北,他说那你先到西北。
他随身带来几本书,拿出后,似乎有些羞怯地问在座人:“谁没有?要不?”
我们当然求之不得,于是我手中有了这本由陈忠实先生亲笔签名的《白鹿原》(是1993年版的,北京1998年第11次印刷)。
读过他的作品,我深感作品的厚重,有一股历史的沧桑在弥漫。特别在他火了之后,我更加注意他的行踪和有关他的评论,我发现他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也确实是一个脚踏实地、扎根生活的“实力派作家。他一直没有离开过那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写家乡、写西北、写曾经的历史。我曾经向熟悉他的朋友打听,他们也介绍说,陈忠实老师确实如他平时表现得那样,丝毫没有架子,朴实得如高粱玉米,可是他对作品却十分讲究,常常为一篇稿子、一个细节反复修改,因此也耗费了他的大量精力,透支了自己的身体。
如果说,东北的作家是大气和豪放。而西北的作家则厚道和内敛,群人聚会时,高谈阔论的往往是东北风,而悄悄静坐在一旁的则是西北的黄土。然而到后来能够惊人的,却各有炸雷轰顶。
读陈忠实,更加理解了那句话:作家就是要用作品证明自己,所以作家的职业才神圣。我钦佩陈忠实先生这样的作家,对他的过早离世深深叹惋,也为能够有幸与他见过面而深感骄傲。
第3篇:陈忠实先生的作品
陈忠实大部分时间都躲在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西蒋村的老家旧屋里,一求耳根清静,二求读书弥补文学专业上的残缺,三求消化他所拥有的生活资源,创作出数量上越来越多、质量上越来越高的文学作品来,直至一九九二年以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白鹿原》而一鸣惊人。《白鹿原》连载于一九九二年《当代》第六期和一九九三年《当代》第一期,一九九三年六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白鹿原》一出世,评论界欢呼,新闻界惊叹,读者争相购阅,一时“洛阳纸贵”。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可谓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所罕见。迄今人文社的累计印数(含修订本、精装本和“茅盾文学奖获奖书系”)已达六十六万一千册,此外还收入他的“小说自选集”和“文集”,海外则有香港天地图书公司版、台湾新锐出版社版和韩文版、日文版先后面世。? 《白鹿原》面
第4篇:贾平凹:怀念陈忠实
贾平凹:怀念陈忠实
引导语:4月29日7时45分,陕西当代文学巨匠陈忠实因病在西安西京医院去世,享年74岁。连日来,陕西社会各界都在沉痛悼念陕西文坛巨匠、著名作家陈忠实。其生前好友,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在谈到陈忠实的逝世时称:“能表达的,只有悲伤……”。
怀念陈忠实
贾平凹
在忠实去世的那几天,因为太悲伤,也因为参与着要料理他的后事,时间紧张,我是在撰写挽联时,挽联的注解部分被人拿去发表了。也就是大家看到的那个短文。在短文里我引用了两句古语:水流原在海,月落不离天。忠实确实是这样,伟大的灵魂都是这样,像月亮一样,落下了仍在天上。在他百日那天,一帮朋友以诗文朗诵的形式追思他,我是参加了,今天我们又聚集一起,以朋友的名义,以读者的名义,以文学的名义怀念他。
贾平凹在刚刚布置好的陈忠实追悼现场
凡是对国家,
第5篇:怀念康老国雄先生散文
怀念康老国雄先生散文
四月的早八点太阳已升高,随不太拥挤的人流走出北京西站。
昨天与康老的公子康大哥约好,10点在木樨地康老旧居碰面。木樨地距离西站不远,因离拜见的时间还早,决定舒展筋骨步行过去,观景、锻炼一举两得。
阳光不暖、清风很凉,边慢悠悠地走间或问路,有的人热情诚恳、热心仔细指点,我连连道谢也难以尽意;有人戒备的表情让我也非常理解;这个社会大骗子培育小骗子、小骗子膨大成大骗子,政府就是激素。
九点多到达非常熟悉的楼前。时间过得好快,回想几年前,有机会就到这里拜访康老,品茶读经受教、无拘无束地说笑……一幕幕如在眼前,此时心里是如巨石堵心地难受。
故地重来、物是人非、止步难移、酸楚片刻、乘梯而上。给康哥打电话过去告知我已经到达。
等待中拿出随身带的书放在窗台翻阅,一会便听到电梯门的响声,急忙前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