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班口才表演儿歌小熊过桥教案
小班口才表演儿歌小熊过桥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口才表演儿歌小熊过桥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口才表演儿歌小熊过桥教案1
小竹桥,摇摇摇,有个小熊来过桥。
走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
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
“妈妈,妈妈,你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大声叫:
“小熊,小熊,不要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二三,向前跑,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活动目标
1练习在25厘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
2知道一个个排队走,不推挤前面的朋友。
3学念儿歌,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锻炼幼儿坚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重点难点
1、掌握走平衡木的要领。
2、遵守活动规则。
活动准备
平衡木小熊头饰报纸球。
活动过程
1、教师翻开教学大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讲述故事,朗诵儿歌。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熊是怎么样过桥的。
教师示范走平衡木,告诉幼儿要领。
熊妈妈是怎么样过桥的?(眼睛向前看,一步一步走平稳过来。)
教师示范走平衡木,利用儿歌再次帮助幼儿明白走平衡木的要领。
3、鼓励幼儿大胆走平衡木,练习3到4次。
4、组织幼儿排队走平衡木,顺利安全走过后拿苹果【报纸球】吃。
5、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走平衡木吃到苹果的心情。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教学活动。通过游戏与儿歌的相互使用,让幼儿轻松的掌握了走平衡木的要领。幼儿锻炼了肢体动作,也学习到了新儿歌。
根据我小班幼儿年龄偏小的特点,我准备了每人一个小熊头饰,激发幼儿的积极参与热情。活动前,阅读了教学大书的内容,了解了小熊过桥的故事,会朗读儿歌,然后带幼儿到准备好的场地练习走平衡木。小班的幼儿要练习好多次才能掌握基本动作,我把它做为重点让幼儿练习几次。在朗朗的儿歌声中,幼儿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走平衡木的要领。我再增加过桥摘苹果的游戏环节,小朋友情绪更加兴奋,活跃,在愉快的摘苹果活动中结束了游戏。
在这次的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高,对走平衡木的基本动作都掌握较好。达到了活动的目标,也突破了重难点,顺利完成了游戏活动。
小班口才表演儿歌小熊过桥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在高25cm,宽15cm的平衡木上走。
2.通过有趣的情境,感受体育游戏的快乐。
3.逐步养成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6.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平衡木,大积木若干,洋娃娃一个,小熊头饰一个。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出示洋娃娃,告诉幼儿“洋娃娃有许多好朋友,都是可爱的小熊,你们想不想来做她的小熊朋友啊?”
(2)放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老师拿着洋娃娃,幼儿随着音乐,围在老师身边自由地跳一跳。
2.游戏活动-小熊过桥。
(1)介绍游戏内容:这里有一座小桥,河对岸住着洋娃娃,小熊想到洋娃娃家去玩,就必须从桥上走过去,你们瞧,小熊是怎样过桥的教师戴上头饰边念儿歌,边走过平衡木。教师对小朋友说:你们敢过这个小桥吗?我们来试一试吧。
(2)幼儿排队一个跟着一个过平衡木,教师站在一旁观察。
(3)讨论:你是怎么走的?小结:两臂侧平举,眼睛看前面。
(4)幼儿再走一次平衡木,老师站在一旁重点帮助个别较胆小的幼儿。
(5)幼儿多次练习走平衡木过小桥。
3.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在河对岸,与洋娃娃一起手拉手,跳一跳圆圈舞。
评价:表扬大胆走过小桥、身体不摇晃的幼儿。
反思:
在这次的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高,对走平衡木的基本动作都掌握较好。达到了活动的目标,也突破了重难点,顺利完成了游戏活动。
小班口才表演儿歌小熊过桥教案3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间奏。
2、让幼儿创编动作自由的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并体验游戏的快乐。
3、学习自己找空间地方活动,不和他人发生碰撞。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图谱一幅;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引子,激发幼儿兴趣。
熊妈妈有两个熊宝宝,一个叫熊,一个叫熊小小。长得很胖,走起路来很慢,活动起来不太方便。小小很瘦,很可爱很活泼。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跟着音乐跳舞,听音乐响起来啦!它们要跟着跳舞啦!
2、倾听音乐,按照音乐节奏指挂图。
指图谱提问。
(1)指图(一)提问:告诉我这是谁在跳舞?()为什么?(因为音乐速度缓慢,听起来很笨拙。)
(2)指图(二)提问:这是谁在跳舞?(小小)为什么?
(3)指图(三)提问:现在又是谁在跳舞?()
小结:熊跳了两遍舞,因为他觉得自己有点胖,活动不太方便,想多活动要和小小一样灵活。小小跳了一遍舞。
3、分段听音乐,布置听音乐任务。
(1)听音乐A段。布置听音乐任务:和小小跳舞时的音乐一样吗?跳舞时的音乐是什么样的?(慢、重不欢快)
(2)听音乐B段。布置听音乐任务:小小跳舞时的音乐是什么样的?(欢快、让小朋友听了也想跳舞)
(3)用一个动作表示间奏是在休息。
(4)听音乐A段。布置听音乐任务:跳了两遍舞,跳两遍舞时的音乐一样吗?(一样)
小结:跳了两遍舞,而且音乐是一样的。音乐很慢、重不欢快。小小跳了一遍音乐欢快、活泼。
4、创编动作。
想象一下熊跳舞时是什么样的。熊小小跳舞是什么样的。
5、分角色游戏。
6、活动结束:和小小玩得真高兴,不过他们有些累了,想休息一下,我们下次再一块玩这个游戏好吗?
第2篇:小熊过桥小班教案
小熊过桥小班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熊过桥小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熊过桥小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 练习在25厘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
2 知道一个个排队走,不推挤前面的朋友。
3 学念儿歌,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4 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 锻炼幼儿坚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重点难点
1。掌握走平衡木的要领。
2。遵守活动规则。
活动准备
平衡木 小熊头饰 报纸球。
活动过程
1。教师翻开教学大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讲述故事,朗诵儿歌。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熊是怎么样过桥的。
——教师示范走平衡木,告诉幼儿要领。
——熊妈妈是怎么样过桥的?(眼睛向前看,一步一步走平稳过来。)
——教师示范走平衡木,利用儿歌再次帮助幼儿明白走平衡木的要领。
3。鼓励幼儿大胆走平衡木,练习3到4次。
4。组织幼儿排队走平衡木,顺利安全走过后拿苹果【报纸球】吃。
5。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走平衡木 吃到苹果的心情。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教学活动。通过游戏与儿歌的相互使用,让幼儿轻松的掌握了走平衡木的要领。幼儿锻炼了肢体动作,也学习到了新儿歌。
根据我小班幼儿年龄偏小的特点,我准备了每人一个小熊头饰,激发幼儿的积极参与热情。活动前,阅读了教学大书的内容,了解了小熊过桥的故事,会朗读儿歌,然后带幼儿到准备好的场地练习走平衡木。小班的幼儿要练习好多次才能掌握基本动作,我把它做为重点让幼儿练习几次。在朗朗的儿歌声中,幼儿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走平衡木的要领。我再增加过桥摘苹果的游戏环节,小朋友情绪更加兴奋,活跃,在愉快的摘苹果活动中结束了游戏。
在这次的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高,对走平衡木的基本动作都掌握较好。达到了活动的目标,也突破了重难点,顺利完成了游戏活动。
小熊过桥小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 练习在25厘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
2 知道一个个排队走,不推挤前面的朋友。
3 学念儿歌,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4 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 锻炼幼儿坚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重点难点
1、掌握走平衡木的要领。
2、遵守活动规则。
活动准备
平衡木 小熊头饰 报纸球。
活动过程
1、教师翻开教学大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讲述故事,朗诵儿歌。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熊是怎么样过桥的。
教师示范走平衡木,告诉幼儿要领。
熊妈妈是怎么样过桥的?(眼睛向前看,一步一步走平稳过来。)
教师示范走平衡木,利用儿歌再次帮助幼儿明白走平衡木的要领。
3、鼓励幼儿大胆走平衡木,练习3到4次。
4、组织幼儿排队走平衡木,顺利安全走过后拿苹果【报纸球】吃。
5、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走平衡木 吃到苹果的心情。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教学活动。通过游戏与儿歌的相互使用,让幼儿轻松的掌握了走平衡木的要领。幼儿锻炼了肢体动作,也学习到了新儿歌。
根据我小班幼儿年龄偏小的特点,我准备了每人一个小熊头饰,激发幼儿的积极参与热情。活动前,阅读了教学大书的内容,了解了小熊过桥的故事,会朗读儿歌,然后带幼儿到准备好的场地练习走平衡木。小班的幼儿要练习好多次才能掌握基本动作,我把它做为重点让幼儿练习几次。在朗朗的儿歌声中,幼儿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走平衡木的要领。我再增加过桥摘苹果的游戏环节,小朋友情绪更加兴奋,活跃,在愉快的摘苹果活动中结束了游戏。
在这次的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高,对走平衡木的基本动作都掌握较好。达到了活动的目标,也突破了重难点,顺利完成了游戏活动。
小熊过桥小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 练习在宽25厘米的平衡木上行走。
2. 在儿歌的帮助下,掌握走平衡木的动作要领。
3. 知道一个一个排着队走,不推挤前面的同伴。
活动准备:
1. 教学大书、幼儿用书、教学CD、学习DVD。
2. 在场地的一端平行摆放4-5块平衡木。
3. 小熊的头饰或挂牌,人手一个。
4. 报纸球、篮子若干
活动过程:
1、 教师翻看教学大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教师:苹果园里的苹果熟了,小熊想到苹果园里摘苹果。可是到苹果园要过一条小河,而河上只有一座窄窄的桥,他敢过吗?
2、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熊怎样过桥,并年儿歌告诉幼儿走平衡木的要领
教师通过示范帮助幼儿明白走平衡木的要领,鼓励幼儿大胆的走平衡木,走完后拿起一个报纸球当作苹果放进篮子里。
(1) 教师边念儿歌,边演示走平衡木。
教师:熊宝宝们,现在熊妈妈要过桥了,看看我是怎样过的。
(2) 教师:熊妈妈是怎样走过小桥的?(眼睛向前看,一步一步的走过去)
(3)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吃到苹果后的愉快心情”
小熊过桥小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在高25cm,宽15cm的平衡木上走。
2、通过有趣的情境,感受体育游戏的快乐。
3、逐步养成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6、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平衡木,大积木若干,洋娃娃一个,小熊头饰一个。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出示洋娃娃,告诉幼儿“洋娃娃有许多好朋友,都是可爱的小熊,你们想不想来做她的小熊朋友啊?”(2)放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老师拿着洋娃娃,幼儿随着音乐,围在老师身边自由地跳一跳。
2、游戏活动—小熊过桥。
(1)介绍游戏内容:这里有一座小桥,河对岸住着洋娃娃,小熊想到洋娃娃家去玩,就必须从桥上走过去,你们瞧,小熊是怎样过桥的教师戴上头饰边念儿歌,边走过平衡木。教师对小朋友说:你们敢过这个小桥吗?我们来试一试吧。
(2)幼儿排队一个跟着一个过平衡木,教师站在一旁观察。
(3)讨论:你是怎么走的?小结:两臂侧平举,眼睛看前面。
(4)幼儿再走一次平衡木,老师站在一旁重点帮助个别较胆小的幼儿。
(5)幼儿多次练习走平衡木过小桥。
3、放松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在河对岸,与洋娃娃一起手拉手,跳一跳圆圈舞。
评价:表扬大胆走过小桥、身体不摇晃的幼儿。
小熊过桥小班教案5
设计思路:
我以小熊这一幽默、憨厚、幼儿喜欢的动物形象为线索,采取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明快的节奏,通过画面从而展现出小熊过桥的心理活动。有趣的情节画面,能触动幼儿的感情,扣住幼儿的心弦,使幼儿兴奋。小熊不敢过桥的时候在想谁?乌鸦和流水是怎样嘲笑小熊的?小熊最后能过桥吗?这些问题都会引起幼儿的好奇,促使他们仔细观察学习下去。浅显的诗歌构思和富有情节形象的画面,都非常适合幼儿的阅读水平。
这是一个通过小熊从不敢过桥,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敢于过桥,前后不同的心理活动对比,萌发幼儿坚强、勇敢的个性。结合幼儿在阅读学习方面的实际情况,不但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为幼儿积累了一定听故事和阅读图书的经验,我在设计中并从技能,能力和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遵循感受理解,体验迁移,想象创造的阅读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视听说等多种感官,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活动目标:
1、能用普通话有感情的朗诵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尝试创编动作。
2、感受小熊过桥的心情,懂得遇见困难要勇敢,并能克服困难。
活动准备:
背景图,小熊、鲤鱼、乌鸦、流水的胸饰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黄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它是谁?(小熊)小熊在来我们幼儿园的路上遇到了一些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熊遇到了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图。
二、出示背景图一
1、问:图上有些什么呀?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小河)上面有什么?(小竹桥)你有没有走过小竹桥?走在上面是什么感觉? (让幼儿自由回答)
2、师:仔细看一看,从哪里看出小熊过桥时心情很害怕?(汗都出来了)
3、今天,黄老师根据这幅图,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
4、师说第一段儿歌: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
5、问:当小熊准备过桥时,头上的乌鸦在干什么?桥下的流水怎么样?小熊是怎么说的?谁来学一学。(师指导朗读)
6、师过渡:那接下来小熊怎样呢?我们看第二幅图。
三、|出示背景图二。
1、教师边出示图片,边有表情地朗诵儿歌的第二段。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高声叫:“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二三,走过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2、问:谁听到小熊的声音?它又是怎么说的?
3、幼儿学习朗诵: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
4、教师:小熊走过桥了吗?它过桥后怎样?
5、指图帮助幼儿学习朗诵:一二三,走过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6、师:刚才我们把两幅图都编了几句好听的话,其实这首儿歌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师边说边板书:小熊过桥 (指认这几个字)
7、一起试着念儿歌。
8、讨论:你们喜欢儿歌中的哪一个小动物,为什么?
9、小结:小熊在小鲤鱼的帮助下,终于勇敢的过了桥。
(进行品德教育,让幼儿理解朋友有困难是需要帮助的,而帮助别人也是快乐的。)
四、创编动作。
1、以四人为一组,自由结合,尝试创编动作。
2、 教师出示胸饰,请四位幼儿分别扮演小熊、鲤鱼、乌鸦、流水,其他幼儿有节奏的念儿歌。
附儿歌:
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高声叫:“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二三,走过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活动反思:
《小熊过桥》这首儿歌虽然内容较长,但这首儿歌富有情趣。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在活动中运用了相应的图片,让孩子进行理解。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让孩子根据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进行讲述,让幼儿体会小熊过桥的心情来帮助幼儿学习,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启发引导,观察讨论,体验的过程来快乐学习。从而让幼儿懂得自己遇到困难要克服,别人遇到困难应鼓励帮助的道理。
第3篇:幼儿园小班口才表演用儿歌
七彩的太阳
春夏秋冬的太阳是什么颜色?
冬天的太阳是火红的,他能把冰雪融化,带走严寒。秋天的太阳是金色的,他把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我希望夏天的太阳是绿色的,它能为人们带来一丝清凉。春天的太阳是什么颜色?
它是赤橙黄绿青蓝紫。
噢!春天是七彩的太阳!
淘气的孩子不是我小花猫,跳上桌,碰倒花瓶不认错。
我忙把它扶起来,清水喂喂小花朵。
奶奶一看就知道,淘气的孩子不是我。
小花猫,跳下桌,叼块手帕地上拖。
我忙把它捡起来,打上肥皂用力搓。
妈妈一看就知道,淘气的孩子不是我。
小白兔过桥
小白兔,过小桥,走到桥上瞧一瞧。
山羊公公过来了,摇摇摆摆走上桥。
小白兔,往回跑,站在桥头把手招,山羊公公您走好,山羊公公您先过桥。
河水听了哗哗笑,小鱼听了蹦蹦跳,都夸白兔有礼貌。
小熊过桥
小竹桥,摇摇摇,有个小熊来过桥。
走不稳,站不牢,
第4篇:幼儿园小班口才表演用儿歌
精品文档
七彩的太阳
春夏秋冬的太阳是什么颜色?
冬天的太阳是火红的,他能把冰雪融化,带走严寒。秋天的太阳是金色的,他把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我希望夏天的太阳是绿色的,它能为人们带来一丝清凉。春天的太阳是什么颜色? 它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噢!春天是七彩的太阳!
淘气的孩子不是我小花猫,跳上桌,碰倒花瓶不认错。我忙把它扶起来,清水喂喂小花朵。奶奶一看就知道,淘气的孩子不是我。小花猫,跳下桌,叼块手帕地上拖。我忙把它捡起来,打上肥皂用力搓。妈妈一看就知道,淘气的孩子不是我。
做最好的自己
精品文档
小白兔过桥
小白兔,过小桥,走到桥上瞧一瞧。山羊公公过来了,摇摇摆摆走上桥。小白兔,往回跑,站在桥头把手招,山羊公公您走好,山羊公公您先过桥。河水听了哗哗笑,小鱼听了蹦蹦跳,都夸白兔有礼貌。
小熊过桥
小竹桥,摇摇摇,有
第5篇:儿歌小熊过桥教案(精选23篇)
教案不仅包含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还可以设计适当的评价方式。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教案范文中的设计和组织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儿歌小熊过桥教案篇一
本班幼儿在遇到困难时不能很好的面对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父母的保护。因此本次在让幼儿学习儿歌的同时知道应该怎样面对困难,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
1、理解儿歌内容,能用普通话有感情的朗诵儿歌,体验对比小熊从不敢走过桥到勇敢过桥的心理活动。
2、感受小熊过桥的心情,懂得碰到困难要勇敢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
3、培养幼儿用音乐形式将儿歌表达出来。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要让幼儿理解并感受小熊过桥当时的心理变化。并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了解在
第6篇:公开课教案 儿歌:小熊过桥[材料]
中班语言教案:小熊过桥
中一班 李招梅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知道儿歌名称,理解儿歌大意,会初步完整跟念。2.学习词:哇哇叫、哗哗笑。3.教育幼儿做勇敢地孩子,同时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好品质。活动准备: 1.《小熊过桥》图片; 2.音乐《小熊过桥》; 3.一张可爱的小熊的图片。4.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律动
儿歌+动作:大拇哥
二、谈话引出儿歌。
师:有一天,小熊出去玩,来到了一条小河边。小熊要过桥了,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边看动画,边来听一首很好听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叫做《小熊过桥》。
三、教师完整念一遍儿歌 1.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2.儿歌中有谁?
四、幼儿(用图片)分句学习儿歌。
1.这是一座怎么样的小竹桥? 2.小熊怎么了?
3.看!谁来了?(乌鸦)乌鸦是怎么叫的?(请个别幼儿回答)那我们来听听看
第7篇:儿歌小熊过桥教案(优秀13篇)
教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案的编写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教案中的评价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儿歌小熊过桥教案篇一
本课是一首饶有情趣的儿童叙事诗。写的是小熊过桥的经历。诗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诗中的小动物几乎就是儿童身边的小伙伴。读起来很容易唤起儿童的生活回忆,激起儿童的情绪体验,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上要着重于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等。
1、认识14个生字,学写“不、心、鸟、叫、出、巴”6个字。了解象声词“哇哇”“哗哗
第8篇:儿歌小熊过桥教案(专业20篇)
教案需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案的设计要符合教育教学目标和教育教学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是一份精选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儿歌小熊过桥教案篇一
本班幼儿在遇到困难时不能很好的面对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父母的保护。因此本次在让幼儿学习儿歌的同时知道应该怎样面对困难,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
1、理解儿歌内容,能用普通话有感情的朗诵儿歌,体验对比小熊从不敢走过桥到勇敢过桥的心理活动。
2、感受小熊过桥的心情,懂得碰到困难要勇敢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
3、培养幼儿用音乐形式将儿歌表达出来。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要让幼儿理解并感受小熊过桥当时的心理变化。并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了解在小熊遇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