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萝莉与猴神大叔》观后感
《小萝莉与猴神大叔》观后感范文(精选4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萝莉与猴神大叔》观后感范文(精选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萝莉与猴神大叔》观后感1
君君号外
时隔3年后,由卡比尔·汗执导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终于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讲述了一个虔诚信奉印度教的印度大叔帮助一个走丢的6岁巴基斯坦哑女回家故事。在印巴分治、宗教冲突、种姓歧视的大背景下,小萝莉、猴神大叔、热心记者等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但又热泪盈眶的温情故事。
播撒母爱VS留在舒适区
当6岁的小萝莉不慎跌入悬崖困在树枝上,却因不能说话,无法呼救,导致几乎失去生命的时候,小萝莉的母亲本可以选择留在家中安然的过养马牧羊的生活,但为了让女儿能说话,她还是选择到从未去过的陌生的对立的邻国、对立的宗教神殿去为女儿祈祷,这就是母爱的力量。
第六感VS交往规则
当小萝莉孤身一人到达一个陌生的城市,饥渴难耐、穿着邋遢,却凭借着第六感直接选定了向猴神大叔寻求帮助,对其依依不舍、紧紧跟随。当猴神大叔和女友拿出自己买婚房的钱去找所谓的地下出境渠道时,小萝莉凭借第六感觉察到危险,这个危险差点让小萝莉被卖作雏妓。这也让我们悲哀的看到成人社会的社交规则,即使有了金钱加持,也比不上孩子的第六感灵光。
爱VS宗教戒律
剧中小萝莉再度走失后,猴神大叔在清真寺门口看到她,但碍于宗教戒律,他没有进去找小萝莉,这时猴神大叔的女友批评了他,并直接带他进去找小萝莉,理由是罗摩神会宽恕拯救生命的行为。后来,清真寺的阿匐帮助异教徒的猴神躲过警察的追捕,阿匐说“真主的屋檐下,没有陌生人”,并使用印度教仪式给他们送行。后来,猴神为了让小萝莉回家也破坏了自己的坚守,说了善意的谎言。在全球宗教冲突加剧的情况下,影片给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番和谐的宗教共处模式,其实,不管是何种宗教,其初心都是爱,都是善。
利益VS良知
剧中的一个不光彩的角色,就是收了猴神帮小萝莉偷渡的钱,又把小萝莉卖去当雏妓的男人,最后这个泯灭良知的男人被猴神严惩。与其相对比的是剧中的记者,按照新闻界的惯例,大家都喜欢肮脏的东西而不喜欢爱与温情,当他发现猴神不是间谍而是一个突破重重困难送小萝莉回家的英雄时,他被感动了,义无反顾的舍弃利益帮小萝莉回家,最后收获了温情和收视率,助人又自助。
人道主义VS上级指令
剧中的警官原来一直以为猴神是间谍,按照职责要求,他穷尽各种办法把猴神抓捕归案,当记者告诉他和大众真像时,警官选择了坚守良知,坚持人道主义,他直接向上司建言放了猴神,但上司依旧坚持组织惯性不去改正错误,由此又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韦伯的科层制的弊端。但剧中警官和边界哨兵的举动让我们看到科层制之下的人性的灵光,他们的行为值得我们敬仰。当向上级抗议无效后,警官违反命令把猴神放了,并冒着被逮捕的危险亲自送他回印度。边界的哨兵没有完全遵守上级命令,选择了不流血的“你们人多势众,我们只能放弃抵抗”。警官和哨兵的行为或许就是那个“枪口拾高一厘米的主权”的印度版,也就是当法律和良知冲突之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法律。而这是否妥当,见仁见智。
总之,这是一部让人感动,给人温情的电影,值得一看。最后,唯愿好人一生平安。
《小萝莉与猴神大叔》观后感2
少看印度片,到目前为止有印象的就只有《三傻大闹宝莱坞》和《摔角吧爸爸》,而且也没有写过观后感,现在是第一次尝试写观后感,同时也希望自己在以后所观看的每一部电影都能写观后感。今天老板给我们看了一部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电影刚开始不久感觉画面很美,莎希达在草原上放羔羊,喜欢那里的风景。接下来莎希达的妈妈带着她返程回家时在火车上莎希达走丢了,后面就遇到了帕万就是猴神。猴神是在跳舞时出场的,他一出场就觉得还挺帅的(有点犯花痴),舞蹈和音乐结合起来觉得蛮有感染力和冲击力的。
前面剧情平平的,猴神想方设法的想要送走莎希达。之后去签证的那个人那里想要办签证,签证没有办到,那个人说有关系可以把莎希达送回家。当然,那个人是骗他的,猴神信以为真把莎希达留在那里了,不过好在猴神有回去找莎希达,当他看到莎希达要被卖时,就特别愤怒,看到这里我有被感动到同时又觉得猴神好(干)酷(得漂亮)。
慢慢的电影开始进入高潮,猴神要越镜送莎希达回家,这样他才放心。在魄力。送莎希达回家的路上,许许多多的巴基斯坦人知道猴神越镜只为送莎希达回家,一路上得到许许多多的人帮助,即使两国处于对峙状态,但是人们还是希望和平相处的。
看了这部剧之后就就觉得编剧导演等好吊,这本来就是一件小事就是送莎希达回家,可就是以这样的小事来表达国家之间的事,人们真正希望的是什么。
猴神是一个固执一根筋的人,信奉什么就只信什么。在他要越镜的时候,人们用地下通道帮助他们越镜,可猴神非要得到批准才过去,之后军长都默认他可以走了,可他还是非要等军长亲口说出批准才过去。他就是很死脑筋,到经历过种种之后猴神也不在那么死脑筋了,他也在慢慢接纳别的信仰,正如清真寺的一位说“我们这里欢迎任何信仰的人”,最后猴神回去的时候他是用巴基斯坦信奉的礼节跟他们道别的。
后面高潮部分有挺多泪点的,看的时候眼睛是有点湿润的,但正真心头一痛,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的有两个点,第一个是,莎希达与母亲重聚到镜头又来回切换猴神被警察打,最后又被开了一枪,当时心头一痛,觉得猴神死定了,不会是悲剧结尾的吧,好在不是,虚惊一场。第二个,全部人集体送猴神回家,莎希达最后开口说话了,一直在叫叔叔,莎希达一开口眼泪就不停的在眼睛里打转,难受。
忘记仇恨或许我们会生活的更好,这不正是他们所希望的吗。
《小萝莉与猴神大叔》观后感3
刚刚听到这个电影名字的时候会觉得很好奇,小萝莉和大叔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再一看电影海报上的小萝莉很萌,大叔很憨厚善良的样子,于是决定到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带着感动看完了这部电影,可以说这是继《我滴个神》、《摔跤吧爸爸》之后的又一部很好看的印度电影。
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巴基斯坦的六岁失语女孩跟随母亲去印度神殿祈祷,归来的途中走失了,之后在街上遇到了男主角,男主角便开始跨越国界送她回家的故事。故事主线很明显,是一个温情、治愈、充满爱与正义的,三观很正的美好故事。女主沙希达,是个天真的,充满爱心的女孩,她笑的时候,我感觉心都化了。男主帕万,外号叫猴神,是个虔诚的教徒,虽然上学的时候学习有些吃力,高中考试考了11次,才终于考过,但是他却从不自卑、不气馁,而且正直善良,从不撒谎,非常执着。男主角做得一些事情,看似有些滑稽,看的时候不禁会让人发笑,但是却很令人感动。比如,在送女孩沙希达回国的途中,得不到护照,只能通过穿地道跨越国界,当边疆警察发现他的时候,他站在原地不动,警察说让他和小女孩赶紧消失,要不再次巡视回来就会把他们打死,十分钟后警察巡视回来时,他和小女孩还在原地,他说他不能做偷偷摸摸的事情,要得到许可才能走,警察也被他弄得苦笑不得,觉得这个人一定是疯了,最后不得不破例特许他们走。在到巴基斯坦之后也是劫难重重,但是猴神不顾艰难,甚至身中数枪,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誓言,把小女孩送回了家。最后在两国人民的努力下,猴神被送回了印度。猴神走的时候,小女孩努力想叫他叔叔,几次张嘴之后,终于发出来声音,我想这就是爱的'力量吧。
这部电影向我们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传递出爱是不分国界不分的宗教,超越偏见和歧视的。战争不应该波及人民,一切都可以用爱去化解。
《小萝莉与猴神大叔》观后感4
这是一部印度影片,主要讲述了一名虔诚的印度教徒帮助一名巴基斯坦的哑女寻母回家的感人故事。这部影片里,有宗教,有亲情,有人与人之间淳朴无私的爱与关怀。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里不仅在讲人性和本真,还在讲宗教和国家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电影毕竟是电影,它运用幽默诙谐的叙事手段很好地烘托出这个主题,让我们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不自禁思考宗教、民族冲突这些激烈的字眼。无论是印度人民还是巴基斯坦人民,大家的信仰不同甚至有冲突和矛盾,但从人性角度而言,大家心底都有深厚的亲情在暗涌,都有关怀、呵护儿童、感恩的善心。和而不同、异族和睦是导演的美好祈愿,也是坐在屏幕前的我们的心愿。
在这部影片里,从剧情角度看,我喜欢Pawan和Munni之间的爱和关怀;有一个镜头是Pawan在带Munni穿越巴印交界时遭到士兵毒打,Munni伤心无助地流泪,护卫的长官看到Munni的表情,心里柔软的地方大概也被触动了,挥手制止了手下的暴打。这个镜头让我看到了人们内心的柔软和善良,即使是守防的官兵看到陌生的小女孩无助也会心疼,怕吓到她;还让我看到了Pawan和Munni本是陌生的两个人,却互相关心着,心疼着彼此,努力呵护对方。这就是人性的光辉,永远不该遗忘。真情,最感人。
这部影片的风景拍摄不能再赞。让屏幕前的观众们着实享受了一把巴基斯坦的雪山美景,场面恢弘,画质极清,非常美。
看完这部影片,怎么能忘记它的歌舞片段和配乐。用豆瓣影友的话说,就是配得恰到好处。我个人的看法是歌舞都很欢快,气氛轻松活泼,配乐煽情又动听,大大烘托了这部影片的主题,是一大点睛之笔。
忘记说了,我很喜欢这部影片带给我的感动和美感体验。在欢笑和眼泪中把这部电影分几次看完了,2个半小时,实在是考验我可怜的耐心。这种剧情片也是我最喜欢的类型。豆瓣上有影友对此不以为然,说这部影片所呈现出的结局过于美好,实际的文化冲突和政局矛盾与之相差甚远,大概这只寄托了影片导演的一个美好的祈愿。总之褒贬不一,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吧。你要说从文化和政治深度上,我真不了解巴印文化,而且还是百度才知道两个国家原来是一个国家印度斯坦分裂开来的,高中历史课似乎学过这些,脑海里只有一个模糊的记忆了。
第2篇:小萝莉与猴神大叔观后感
小萝莉与猴神大叔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萝莉与猴神大叔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萝莉与猴神大叔观后感1
君君号外
时隔3年后,由卡比尔·汗执导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终于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讲述了一个虔诚信奉印度教的印度大叔帮助一个走丢的6岁巴基斯坦哑女回家故事。在印巴分治、宗教冲突、种姓歧视的大背景下,小萝莉、猴神大叔、热心记者等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但又热泪盈眶的温情故事。
播撒母爱VS留在舒适区
当6岁的小萝莉不慎跌入悬崖困在树枝上,却因不能说话,无法呼救,导致几乎失去生命的时候,小萝莉的母亲本可以选择留在家中安然的过养马牧羊的生活,但为了让女儿能说话,她还是选择到从未去过的陌生的对立的邻国、对立的宗教神殿去为女儿祈祷,这就是母爱的力量。
第六感VS交往规则
当小萝莉孤身一人到达一个陌生的城市,饥渴难耐、穿着邋遢,却凭借着第六感直接选定了向猴神大叔寻求帮助,对其依依不舍、紧紧跟随。当猴神大叔和女友拿出自己买婚房的钱去找所谓的地下出境渠道时,小萝莉凭借第六感觉察到危险,这个危险差点让小萝莉被卖作雏妓。这也让我们悲哀的看到成人社会的社交规则,即使有了金钱加持,也比不上孩子的第六感灵光。
爱VS宗教戒律
剧中小萝莉再度走失后,猴神大叔在清真寺门口看到她,但碍于宗教戒律,他没有进去找小萝莉,这时猴神大叔的女友批评了他,并直接带他进去找小萝莉,理由是罗摩神会宽恕拯救生命的行为。后来,清真寺的阿匐帮助异教徒的猴神躲过警察的追捕,阿匐说“真主的.屋檐下,没有陌生人”,并使用印度教仪式给他们送行。后来,猴神为了让小萝莉回家也破坏了自己的坚守,说了善意的谎言。在全球宗教冲突加剧的情况下,影片给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番和谐的宗教共处模式,其实,不管是何种宗教,其初心都是爱,都是善。
利益VS良知
剧中的一个不光彩的角色,就是收了猴神帮小萝莉偷渡的钱,又把小萝莉卖去当雏妓的男人,最后这个泯灭良知的男人被猴神严惩。与其相对比的是剧中的记者,按照新闻界的惯例,大家都喜欢肮脏的东西而不喜欢爱与温情,当他发现猴神不是间谍而是一个突破重重困难送小萝莉回家的英雄时,他被感动了,义无反顾的舍弃利益帮小萝莉回家,最后收获了温情和收视率,助人又自助。
人道主义VS上级指令
剧中的警官原来一直以为猴神是间谍,按照职责要求,他穷尽各种办法把猴神抓捕归案,当记者告诉他和大众真像时,警官选择了坚守良知,坚持人道主义,他直接向上司建言放了猴神,但上司依旧坚持组织惯性不去改正错误,由此又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韦伯的科层制的弊端。但剧中警官和边界哨兵的举动让我们看到科层制之下的人性的灵光,他们的行为值得我们敬仰。当向上级抗议无效后,警官违反命令把猴神放了,并冒着被逮捕的危险亲自送他回印度。边界的哨兵没有完全遵守上级命令,选择了不流血的“你们人多势众,我们只能放弃抵抗”。警官和哨兵的行为或许就是那个“枪口拾高一厘米的主权”的印度版,也就是当法律和良知冲突之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法律。而这是否妥当,见仁见智。
总之,这是一部让人感动,给人温情的电影,值得一看。最后,唯愿好人一生平安。
小萝莉与猴神大叔观后感2
在这一个全民静悄悄的时期,刷了好几部电影。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摔跤吧,爸爸》,从《起跑线》到《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刷过的每一部印度电影都印象深刻,影响持久。印度电影已不再是单纯的一言不合尬舞了,更多的揭示现实,立意宏大,成为电影中靓丽的风景线。
今天说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讲的是跨越种族,跨越宗教,传递爱的故事。在感动中明白,爱可以消融宗教信仰,国家矛盾,政治偏见。有极高的立意,而立意决定了这部电影注定成为佳作。
故事的内容是简单明了的,一个巴基斯坦的哑女和母亲在印度走散,哑女和拥有虔诚信仰的帕万相遇,帕万承诺帮助小姑娘回到巴基斯坦和父母重聚。
故事主线清晰,但是发生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巴关系一向紧张,在宗教信仰,政治文化,风俗习惯都存在很多不同,因此回家之路便困难重重。
小女孩真的机智又好看啊,虽然不会说话但是能听懂,并且很聪明又有主意。猴神是哈奴曼神的忠实信徒,至憨而近愚。一个萌萌哒小萝莉和一个傻乎乎大叔碰撞出来不一样的故事火花。上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大叔的故事还是《这个杀手不太冷》。大叔和萝莉的搭配真的太治愈了。
大叔有自己的信仰,视为生命的信仰。他诚实不偷偷摸摸做事,遇到猴子必会拜拜。所以考试十次没过也不会选择作弊。在偷越印巴边境之后,因为对哈奴曼的信仰而不肯悄悄离去,一定要等得到巴基斯坦边防军的允许之后才走,前前后后一共来回三次终于感动了边防军。而在之后他也因为不肯说谎,而遭到了巴基斯坦警察的逮捕。我们看到的是他的不变通,背后是他的忠诚和执着,是他的信仰。而正因为他的信仰,他才能把自己买房子结婚的钱拿出来亲自送小萝莉回家,才能没有吧小萝莉当作孤儿放到孤儿院。信仰即是爱。
电影中影响最深的最感人的几个情节。
1 .巴基斯坦把帕万当作间谍的记者在听到他为了送小姑娘回家的故事以后,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并且在最后号召所有的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将帕万送回家。
2.千辛万苦找到小萝莉的家时,小萝莉和他母亲相拥而泣,而帕万却被警察逼到山脚开了一枪,那个静止的画面。
3. 警长在受到命令让其逼供帕万说自己是间谍时,能够说出一番话。
4. 最后一幕至真至善,更是煽得几度泪。在印巴国界之下,大叔施以穆斯林礼,而小萝莉则以印度教礼回应;而她那句压抑许久突然喊出的叔叔更是让我潸然泪下。
在印巴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拍出了这样一部大爱的电影。只有爱能溶解一切,爱是守护一切的信仰。不管你是印度教徒还是基督教徒,不论是穆斯林还是无神论者,爱可以穿越一切屏障的。
一部好的电影应该能让人对于美好有所追求,或者是自省。应该能引导这个社会,反思这个社会。
最后其实我想说,惟愿和平。
小萝莉与猴神大叔观后感3
这是今年3月2日在国内上映的一部印度电影,导演为卡比尔.汗,男主角为萨尔曼.汗。20xx年7月17日该片在印度上映,讲述了一个拥有虔诚宗教信仰的印度男人克服种种阻挠,帮一个巴基斯坦哑女与父母重聚的故事。
发现印度比较出名的这几部电影,包括阿米尔汗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神秘巨星》、《PK》、《摔跤吧爸爸》,再加上这部《小萝莉与猴神大叔》,都是印度文化特色非常鲜明的片子,不论是服装、歌舞、生活方式、宗教还是故事等,都非常的本土化,并且具有社会现实意义。
该片讲述的故事是由巴基斯坦的一位母亲带6岁哑女前往印度拜神求医开始,有一个细节,要到印度去拜神,父亲直接表示拿不到印度的签证的,这也就为后续帕万穿越边境被当作间谍埋下了伏笔,不单单是巴基斯坦男人难以越境,就连印度人也是难以到巴基斯坦,双方都有很强的戒备,所以此次求医只能由母亲前往。
还有一个细节是,在母亲怀孕的时候就看板球比赛,以一名巴基斯坦板球女运动员的名字给女儿起名沙希达,他们对板球热爱,甚至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所以出生后,沙希达应该也不少看比赛,受其环境熏陶,所以在印度帕万的准岳父家才得以通过电视认出自己的国家队并予以支持。
母亲带着沙希达过边境拿签证时,很谨慎小心,但他们的善良让他们通过的很顺利,有一个镜头是沙希达对工作人员男人的笑容,包含着双方的善意。到达印度,各种朝拜,在返回巴基斯坦的火车上,因轨道维修,火车停靠半路,晚上大家都睡了,沙希达意外下车和小羊玩,而未能赶上启动的火车,爬上后续的火车,可是火车往反方向开去,也就是印度,从此母亲分别。
帕万十分敬仰哈奴曼神,是一名忠诚的信徒,被人称作“猴神”,小萝莉在印度偶然碰到了猴神,猴神给了小女孩饭吃,小女孩不知所去,便一直跟着猴神,自此寻求回家的路开始了。
在这部电影中,我意识到两个问题。
一、宗教问题
印度教在印度占比非常大,与伊斯 兰教分庭抗礼,双方的宗教信仰不同,生活方式各方面也很大不同。猴神及其准岳父家是印度教的信徒,而巴基斯坦人则是信奉伊 斯兰教,是地道的穆斯林。
起初猴神不知道小萝莉是巴基斯坦人,在看到小萝莉吃肉时,猴神只是认为小孩不懂事而已,还请求哈奴曼神饶恕她,而得知其为穆斯林时,十分震惊。到达边境后,猴神哪怕偷渡过去,但仍要光明正大得到允许才会离开,这是真正有信仰的人,不做偷偷摸摸的事。到达巴基斯坦,不问青红皂白,直接被当作间谍被全国通缉,当街被殴打,直到记着将真实故事向全国通报,才被理解和赞颂。
二、大爱无边
猴神是一个十分单纯善良且富有热情的人,他不是高富帅,也不是非常聪明的人,考高中考了十一次才考上,然而也没去上,直接把父亲惊吓致死。然而他的执着、虔诚与善良让他发光。未婚妻曾告诉他,正是因为他的善良和单纯才决定跟他在一起,其他的物质条件都可以被抹掉。
是他的善良,才会不辞劳苦、克服困难将小萝莉送回巴基斯坦的家里。有爱就没有宗教分离,有爱就没有国界阻隔,有爱可化解无数困难,当爱在身上,一切都会为你让路。
这部电影真的很感人,就如弹幕所说,看印度电影要备好纸巾。
第3篇:《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观后感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这是一部印度电影,看了之后感触良多。
小萝莉出生在巴基斯坦管辖的克什米尔山区一个牧羊家庭,那里风景美如画。人小鬼大、甜美的小萝莉六岁还不会开口说话,在一次“掉崖”挂到树上这一事件后,为了孩子有开口说话,上学的机会,母亲执意带小萝莉去印度的一个神庙里求愿。去时一切顺利,返程时,火车因路障在半路停了,妈妈睡着了,小萝莉听到火车上有人打呼噜声音,离开妈妈去看,发现车窗外有只小羊在坑里无助的叫着,小萝莉自己走下火车,当她把小羊抱在一边的时候,火车竟然发动了,小萝莉看到火车开了,匆忙起身追赶,披散着长发、奋力挥动着手臂、两眼焦急、看着车窗旁睡着的妈妈,欲喊不能的孩子,越是追赶火车越来越快,可怜的孩子没能追上。留在铁轨旁的她,看到身后有辆货车停了,她爬上去,可能想着这车会能带她去见妈妈
第4篇: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英语观后感
印度电影 《娃娃返乡任务》观后感
This movie tells a moving story about a poor mute Pakistani lolita and a Indian man.The 5-year-old lolita whose name is Shaxida lost in India.She cant speak.Luckily she meet Pavan a kind man.Pavan isn’t rich even a kind of poor.But he is still willing to help Shaxida.India and Pakistan is in a hostile.The people in these two county c
第5篇:电影《小萝莉和猴神大叔》观后感
电影《小萝莉和猴神大叔》观后感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影《小萝莉和猴神大叔》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于去年在中国各地的影院上映。这部电影讲述是一个心地纯洁与善良的猴神(男主人公)帮助走丢的六岁巴基斯坦哑女回家的故事。小女孩的母亲带她从巴基斯坦到印度看病,后来小女孩和妈妈失散,丢在异国印度。在这里,她遇见善良的猴神(帕万萨尔曼·汗)。“猴神”是来自印度教代号。时值印度教节日之际,猴神(帕万萨尔曼·汗)参加仪式表演,获得“猴神”的称号。可能是造物主的意欲,就这样,小萝莉认为猴神(帕万萨尔曼·汗)是好人,一直跟着猴神(帕万萨尔曼·汗)。
猴神(帕万萨尔曼·汗)不仅
第6篇: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观后感
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开始谈论之前还是先来谈一下发生的大背景。印度和巴基斯坦双发的战争形势非常紧张。到处是枪战和轰炸。民族冲突、宗教矛盾、种族歧视等等各种各样尖锐的问题,在一个爱中融化了很多人的心。
沙希达已经六岁了,可仍然不会讲话,心急如焚的母亲带着她去印度德里的大清真封朝圣祈愿。在乘火车返回巴基斯坦的途中,小沙希达在母亲沉睡之时下了火车,随着火车隆隆起动,母女两人就这样活生生生地被分隔在国境两端,虽近在眼前,可又不啻(chì)远在天边。
帕万是一位生活在印度德里的哈努曼神的忠实信徒,至憨而近愚。他逢哈
第7篇:《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观后感1000字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观后感1000字(共18篇)由网友 “不要问我的名字”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观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小萝莉与猴神大叔》观后感1000字
《小萝莉与猴神大叔》观后感1000字
原创: 栋解
这是今年3月2日在国内上映的一部印度电影,导演为卡比尔.汗,男主角为萨尔曼.汗。7月17日该片在印度上映,讲述了一个拥有虔诚宗教信仰的印度男人克服种种阻挠,帮一个巴基斯坦哑女与父母重聚的故事。
发现印度比较出名的这几部电影,包括阿米尔汗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神秘巨星》、《PK》、《摔跤吧爸爸》,再加上这部《小萝莉与猴神大叔》,都是印度文化特色非常鲜明的片子,不论是服装、歌舞、生活方式、宗教还是故事等,都非常的本土化,并且具有社会现实意义。
第8篇: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观后感作文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观后感作文
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电影当中的小女孩在印度和家人走失了,好在她遇到了猴神叔叔,猴神叔叔帮助小女孩克服了重重困难直到回家,对于这样直击人心的电影,大家看过之后一定会有所触动的,下面这篇观后感作文,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观后感作文 篇1
心潮澎湃,心中五味杂尘,似乎还有涓涓细流缓缓流过,除去污垢与灰尘,留下一片明亮纯净的天,这个星期天我又像以往一样追了一部电影,它真拔动了我的心弦,奏出了一首悠扬的歌,他的名字就叫《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巴基斯坦还不会说话的女孩,在印度与家人走失期间,她遇到了猴神叔叔,一个纯宗教信仰的男子,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女孩终于与家人团聚,看似普普通通的情节,实则十分感人。猴神叔叔,因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