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拜年》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4-14 07:14: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小拜年教学设计

《小拜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小拜年》,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欢度春节的习俗。并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

二、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喜庆热闹气氛的表现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锣鼓打击乐、电子琴。

四、教学过程:

一、律动

| 随着《春节序曲》的音乐,教师带学生扭秧歌,感受喜庆的气氛。

二、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音乐、扭着秧歌,你们觉得什么日子要到了?学生回答:过年、国庆、…

(2)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学生回答:喜欢。风俗习惯有:包饺子、放鞭炮、…

(3)过年的风俗习惯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拜年,很有意思,很热闹。你们听,湖南的小朋友来给我们大家拜年了,请同学们仔细听,他们是如何拜年的。

学生听音乐。

(4)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谁来说说,他们是如何拜年的?

学生回答:热烈、欢快、活泼的气氛。他们拜年有耍狮子、舞龙灯…

三、重点练习

(5)同学们讲的很好,他们过年还敲锣打鼓呢!今天老师也带来了锣和鼓,想敲吗? 学生敲一敲,感受一下。

(6)同学们敲的很高兴,但如果有节奏的敲就更好了!下面听老师有节奏的敲一敲,你们来模仿。

×× × ∣ ×× ×∣ ×× ××∣ ×× ×∣

咚咚 呛 咚咚 呛 咚咚 呛呛 咚咚 呛

学生练习,再用锣和鼓敲一敲。

四、学唱歌曲

(7)同学们敲的很好,下面我们能不能用歌声把这首歌曲里欢快的情绪表现出来呢? 学生回答:能。

(8)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自己学唱这首歌曲,看哪位同学学的最快。

学生跟音乐学唱歌曲。

(9)下面,我们不跟音乐,自己练习唱,遇到不会的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学生练习唱

(10)刚才,有的同学唱的很好,但有的唱的还不够准确,下面我们跟着音乐再练习一次。学生随音乐唱。

(11)会唱了吗?请哪位同学来试试。

部分同学唱。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2)请同学们完整的跟琴唱一唱。

(13)同学们学的真快,要是把拜年时的高兴心情表现出来就更好了,想一想,怎样才能唱得更好?

学生回答:应欢快的唱,用有弹性的声音唱```````

(14)讲的很好,现在我们就按照你们所讲的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15)我们能不能跟着音乐,唱卡拉ok呢?

(16)跟伴奏音乐唱。

五、创作表演

(17)唱的真好,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更好的表现这首歌,使拜年的气氛更热烈? 学生回答:锣鼓伴奏、舞蹈表演、、、、、(18)现在我们分组合作表演。

学生分成舞蹈、唱歌、锣鼓伴奏三组自己创作表演。

(19)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唱起来、敲起来、跳起来吧!

学生随音乐表演。

六、拓展延伸

(20)同学们,我们唱的《小拜年》是一首具有中国特色的过年歌曲,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外国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

(21)听唱歌曲《新年好》。

(22)听唱了这两首有关过年的歌曲,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节奏不同、歌词不同、演唱速度不同、、、、、(23)同学们讲的真好,同样是过年,东西方文化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特点,需要我们用不一样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

五、小结

最后让我们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吧!随《小拜年》音乐扭秧歌走出教室。

第2篇:《小拜年》教学设计

《小拜年》教学设计

(聆听课)

一、教材分析

器乐曲《小拜年》是根据同名吉林民歌改编的。歌曲《小拜年》为4/4拍,F羽调式。它的节奏紧凑,变化比较多,旋律活泼欢快,抑扬有致。由于歌曲是后半拍起唱,带有东北地方戏曲“小帽”的特点,唱者边歌边舞,或扇子或手绢,别具一格。

《小拜年》在东北地区有很多种旋律,黑龙江、吉林、辽宁都有自己的《小拜年》若干首,是一种传统民歌,在民间广为流传。课本选用了由歌曲《小拜年》改编的器乐曲,使学生感受唢呐、锣鼓等民乐器所渲染的欢乐气氛及浓郁的东北民间音调。

二、教学目标

1.聆听《小拜年》感受小朋友过新年的音乐情趣和欢乐气氛。2.认识锣、鼓、唢呐三种乐器,能模仿乐器打节奏。

三、教学重、难点

感受东北民间音乐的豪放风格,体验锣、鼓、唢呐等乐器给音乐增添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国家有个传统节日春节,一年一度的春节是我们大家都期盼的日子。你们是不是也很喜欢过年?你们在过年的时候是怎样拜年的?过年的时候你见过哪些热闹的场面呢?请你跟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

(二)聆听

1.初听乐曲

过渡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器乐曲《小拜年》,现在老师来播放乐曲,听一听,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乐曲里都有哪些声音?

(播放音乐)

你们听出来了吗?音乐带给我们欢快热烈的感受,好像让我们看到人们敲锣打鼓欢庆新年的情景。乐曲里有鞭炮声、锣鼓声,还有一种乐器在和锣鼓一起演奏。这种乐器就是唢呐(课件出示图片)。

唢呐是中华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很早以前就在中国的民间流传了。唢呐的音色、高亢、嘹亮,音量大,所以也称喇叭。是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

2.复听乐曲

这首乐曲中有三种音响在交替出现,现在我们分别听一听这三种音响。第一种是鞭炮声(播放声音);第二种是锣鼓的合奏(播放音响);第三种是锣鼓和唢呐在对话(播放声音)。

现在我们再来完整的欣赏乐曲,听一听三种声音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出现的?(再次播放完整乐曲,课件用图片展示演奏顺序)

(三)加入伴奏

1.认识锣、鼓

过渡语:同学们,乐曲中用到的锣和鼓,都是我们国家传统的民族乐器中的打击乐器,使用非常广泛。(教师出示实物,分别敲一敲。)同学们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用身边的物品模仿鼓和锣的声音吗?比如,拍击桌面模仿鼓的声音,敲击空的铁制铅笔盒模仿锣的声音。

现在老师来播放乐曲,请你在音乐中锣鼓合奏的地方跟音乐一起敲击;在唢呐和锣鼓对话的地方,请你模仿吹唢呐的动作来表示。

2.随音乐表演

过渡语: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加入音乐的演奏吧。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器乐曲《小拜年》,从乐曲中你们感受到新年的热烈气氛了吗?这首器乐曲,是根据吉林民歌《小拜年》改变的,最后,让我们来欣赏吉林民歌《小拜年》。

第3篇:《小拜年》教学设计

《小拜年》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拜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拜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小拜年》了解湖南花鼓戏以及湖南的过年风俗。

2.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拜年》,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积极参与编创活动,用打击乐表现过年的气氛。

4.通过学唱歌曲《小拜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热烈氛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

教学重点: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拜年》。

教学难点:

唱出湖南花鼓调的风格特点。

教学用具 :

多媒体光盘磁带录音机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先来听一首戏曲!

播放湖南花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小拜年》教学设计资料

《小拜年》教学设计资料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拜年》教学设计资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小拜年》,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欢度春节的习俗。并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

二、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

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喜庆热闹气氛的表现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锣鼓打击乐、电子琴。

四、教学过程:

〈一〉律动

|随着《春节序曲》的音乐,教师带学生扭秧歌,感受喜庆的气氛。(幻灯1)

〈二〉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音乐、扭着秧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小拜年》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小拜年》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拜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拜年》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小拜年》,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欢度春节的习俗。并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

二、重点、难点:

1、学唱歌曲,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

2、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喜庆热闹气氛的表现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锣鼓打击乐、电子琴。

四、教学过程:

〈一〉律动

|随着《春节序曲》的音乐,教师带学生扭秧歌,感受喜庆的气氛。

〈二〉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音乐、扭着秧歌,你们觉得什么日子要到了?学生回答:过年、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小拜年

音乐

湘艺版第11课二年级上册 《小拜年》教学设计

课时:一课时 执教:赵卫廷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小拜年》了解湖南花鼓戏以及湖南的过年风俗。2.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拜年》,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3.积极参与编创活动,用打击乐表现过年的气氛。

4.通过学唱歌曲《小拜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热烈氛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教学重点: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拜年》。教学难点:

唱出湖南花鼓调的风格特点。教学用具:

多媒体光盘、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先来听一首歌《过新年》!播放提问:曲子熟悉吗? 简介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的一首湖南花鼓戏《小拜年》!

二、初步感受

1.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一遍《小拜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小拜年》教学反思

二年级第三册中有一首歌《小拜年》。这是一首湖南民歌,有着浓厚的花鼓戏味道。在初听这首歌曲的时候,让我想到了湖南人的语言。音乐的音调与湖南话得音调极其相似,这就让我在教授歌曲的时候有了突破口。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歌曲的旋律难度着实有点大。因为歌曲中的旋律跨度,装饰音的运用都是比较难的。可是通过了解湖南话的特点之后在去学习歌曲就显得简单多了。很多时候歌曲的旋律跟我们平时说话是的语音语调很接近,有人说,中国人学习音乐有着先天优势,因为我们的国语中就有四个音调。很多作曲家在写歌曲的时候也会按照歌词的音调来谱写旋律,我们常说,这首歌曲朗朗上口,就是说这首歌在唱的时候不用费多大劲在旋律上拐来拐去。

虽然,我们音乐课的教学以音乐为主,重在旋律的体验,但有时候在旋律并非那么容易体验的时候就可以结合语言来进行教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小拜年》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拜年》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