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4-05 22:17: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训练”“情趣”两相和,教学无痕显芳醇

——《大禹治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大禹治水》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本课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民间传说,讲述的是在洪水泛滥成灾,百姓无家可归时,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文章共4个自然段,按起因、经过、结果安排故事情节。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从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挖开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的描写中体会到大禹的顽强意志。课文篇幅短小,选材精当,文中精准规范的语言,如“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挖通大河”“劈开大山”等动宾搭配的词组值得学生咀嚼品味积累;文中“九条”“九座”“十三年”“三次”“十多岁“等数量词的运用对表现人物的精神起到了渲染烘托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关注的重点。

大禹治水的故事距离学生很是遥远,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平原地区,对于洪水没有直观的认识,再加上年纪尚幼,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但这也正是对学生进行情操熏陶的良机,这些在蜜糖中长大的孩子普遍比较自私,不太会主动关心周围的人和事,通过教学本课,可以与现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相联系,培养学生悲天悯人的大爱之情。

教学设想:

识字写字,积累规范的语言,培养语感永远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针对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等特点,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有情有趣之中达成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本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逐层深入中走近大禹,走进文本,感悟语言。整个设计从字到词再到句直至文,学生在认、读、说、看、思、议等学习活动中习得语言,培养情趣,提升能力。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伟、雄、治、洪、害、姓、理”等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没、倒”,理解相关词语,如“洪水”“无家可归”等。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感悟洪水的凶猛,走进故事背景,初步了解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3、用心品读、积累语言,感受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丰富和规范口头语言。教学重点:字词教学和语言训练,感悟洪水的凶猛,体会老百姓的痛苦。

教学过程:

一、在识记练说中走近大禹。

(一)出示音节,同音字交流引出“禹”:

1、字卡出示音节“yǔ”,学生读。(指名读,齐读)

2、读着这个音节,你想到了哪些汉字呢?(学生自由说)

3、确实,我们中国的汉字奇妙无穷!同样一个读音,可以表示不同的字,不同的意思。像yǔ,可以是自然气象的“雨水的雨”,可以是动物身上的“羽毛的羽”,可以是包罗万象的“宇宙的宇”。而这个“禹”(板贴)又是指的——一(学生答)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为重的低年级,同音字学习是一大难点。导入环节运用“看拼音想汉字”引出课文主人公“禹”,既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掌握yǔ这个读音的相关同音字,积累词汇,同时还能使学生辨析判断能力得到增强,引出课文也显得水到渠成。】

(二)检查预习,一句话介绍初识“禹”

1、禹是谁呢?经过预习,你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禹吗?(学生自由说)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词卡“伟大英雄”、“治理洪水”和“很久很久以前”。(预设:

◆如果学生提到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则相机出示词卡“伟大英雄”,指名读准词语,要求学生了解:在名字前加上“大”其实是人们对禹的一种尊称。并相机在“禹”前板书“大”。

◆如果学生提到大禹治理了洪水,则相机出示词卡“治理洪水”。指名读准字音,尤其注意三个生字“治、理、洪”的读音,并齐读。

◆如果学生提到大禹的生活年代,则相机出示词卡“很久很久以前”,指名读准。相机了解这里的“很久很久”指的是4000多年前,并指导读好这个短语,读出年代的久远,可和“很久以前”作比较。

2、现在,你会用上这三个词介绍大禹吗?学生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渗透规范的句式训练:可以把名字放在前面,比如禹是——;还可以把名字放在后面,比如,什么时候,有一个怎样的人,名叫——)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板书——治水。相机教学生字: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相机板贴关键词组“伟大英雄、治理洪水、很久很久以前”,一方面引导学生读准读懂并读好,一方面又能通过检查预习和鼓励变换语序,引导学生懂得运用这些词语规范地介绍禹,进行浅层次地句式训练,从而做到触类旁通。】

二、在思考质疑中了解故事。

1、齐读课题。读着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为什么治?怎么治?结果怎样?)

教师指着板书小结:这是一篇故事性的课文,这样的课文一般是按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

2、带着自己的思考再读一读课题。齐读。追问: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水?(洪水)

3、教学生字“洪”:齐读。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三、在情境交流中认识洪水

1、联系字义,理解“洪水”:在文中,“洪”是“大”的意思,那么洪水就是指——(很大很大的水)。

2、视频引入,认识“洪水”:洪水大到什么程度呢?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洪水视频)

2、交流发言,感受“洪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3、指导朗读,感悟“洪水”:像这样水势大而凶猛又对人类有灾害的洪水我们称为——“滔滔的洪水”(出示板贴)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评价,读出洪水的大,洪水的猛)

4、小结过渡,引出文本:是啊,这滔滔的洪水给老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传说,在4000多年以前,也就是禹生活的时代,就发生过这样的大洪灾。看看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来描写这次洪水灾害的。

【设计意图:理解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是本课时的难点,对洪水危害的认识越清晰,大禹的形象就越高大。学生也许会在课文的叙述中找到描写洪水的语言,但是他们感受不到洪水的凶猛。通过形象而富有感染力的视频带来的冲击,以及师生彼此的交流碰撞,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洪水泛滥的灾害带给老百姓的苦难,在滔滔的洪水声中,学生也更容易朗读出洪水的来势汹汹】

四、在文本语言中感悟洪灾

●教学第一自然段,屏显第一自然段文字

1、读通文本,纠正字音。

(1)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这一段文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漏字,不多字。

(2)指名读。重点指导多音字“倒”和“没”,后鼻音“姓”。

2、读懂文本,感受洪灾。

(1)这里的洪水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呢?指名说。交流并出示词卡: 淹没 农田 冲倒 房屋

(2)教师引读:你看,这滔滔的洪水一路咆哮而来,淹没了(),农田被(),冲倒了(),房屋被(),真是太——可怕了。

(3)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评价侧重于读出洪水的可怕)(4)理解“无家可归”

大水淹没了农田,就是说——(人们没有粮食吃)大水冲倒了房屋,这又是说——(没地方住)人们没有家住,这就叫——无家可归。

指导朗读——无家可归(指名读,齐读。读出可怜、悲惨的语气)

3、读好文本,升华情感。一读:可怕的洪水,令人们的生活痛苦不堪,就是因为——女生读第一自然段 二读:这样可怕的洪水,来了一次又一次,看,它又来了——男生读第一自然段 三读:洪水退了,老百姓刚开始种上庄稼,准备重建家园时,它却再次咆哮而来——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7、过渡:面对洪水带来的深重灾难,老百姓多么渴望有一位大英雄拯救他们啊,这时,谁出现了?他是如何治理洪水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教师变换次序引读“淹没农田”和“冲倒房屋”,旨在通过训练让学生初步感知动宾搭配结构,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到洪水的泛滥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为进一步理解大禹一心一意治水的奉献精神做好铺垫。最后在一次次的朗读训练中洪灾的危害震撼人心,大禹的形象呼之欲出,他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跃跃欲试中走进了文本。】

四、在图文趣读中走进文本

1、初读课文,扫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多字不漏字。(2)指名分自然段读,相机出示重点词语正音(2—4自然段)。

【设计意图:扎实过好字词关,是语文教学必须落实的基本目标。在这个环节上,通过引导学生读重点词语来检出预习效果,又借分自然段朗读感知课文大意,达到以课文为依托赋予词语生命活力的目的。】

2、图文联系,明内容。

(1)观察课文的四幅插图,思考分别对应的是哪一自然段。(以找朋友的游戏方式进行)

(2)指名回答,并能结合文字内容简单说说图意。

【设计意图:运用课文插图,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这篇课文有四幅插图,正好和四个自然段相对应。让学生凭借插图找文本,这种找朋友的游戏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再结合文字解说图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从而训练口语的规范性,促使口头语言进一步发展。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插图的独到作用,让它为理解文本内容而服务,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四、在观察比较中练写生字

1、出示要学的生字:治 洪 害 姓 指名读一读并找朋友(扩词)

2、记住字形。

3、学写字:先出示 “治 洪 姓 ”,仔细观察字形,发现什么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同高)观察“害”,说说怎么把它写漂亮。

4、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观察难写的笔画。

5、学生读帖,自己书写,老师巡视。

【设计意图:生字教学时,摒弃了对每个字字形结构的繁琐分析,采用观察比较三个结构相同的生字,来掌握这一类左窄右宽的生字在书写中的重点和难点,省时高效。在示范指导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帖,训练学生自己学写字的能力,有效地落实了低年级识字写字这一教学重点。】

第2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大禹是怎样治水的,激励学生学习大 禹 一心一意为人民做事、不怕辛苦的精神。

3、正确认读本课1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本课1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教学难点:知道大禹是怎样治水的,激励学生学习大 禹 一心一意为人民做事、不怕辛苦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贴有生字的大转盘、印有“识字小博士”字样的小奖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次发大水,洪水滚滚,淹没了大地,冲倒了房屋,人们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到处流浪。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叫鲧,他带领百姓修坝堵水,但是都失败了。鲧的儿子禹看到这种情景,就整天想办法要为人民制伏洪水,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传说故事--《大禹治水》。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请学生自己先试着读课文,要求:(1)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2)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同桌之间交流互读。(1)两人一起读读课文;(2)向同学读读你圈出的字。

3、学生在小组里分自然段读文,要求:(1)认真听,帮同学指出没有读准的字音;(2)评选出小组的“朗读小状元”。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评议字音是否读准。

5、交流识字情况。(1)认读词语卡片。

洪水 淹没 农田冲倒百姓 父亲 带领

修筑 才能 制伏挖洞水势 辛苦 入学 a、小组合作认读。b、开火车检查。(2)做“大转盘”游戏认读生字。

〈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很多,在引导学生读文时,教师巡视可发现:有一些字是学生普遍认读困难的,如:“势、淹、伏、制、领”等。因此可以把这些字写在卡片上,贴在课前准备的转盘上。〉

三、指导朗读,了解课文内容。

1、用心读课文,想一想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不分日夜、走遍万水千山、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等词语的意思。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练习把故事讲下来。(1)自己练习讲故事。(2)小组内互相讲述。

(3)指名讲故事,其他同学仔细听,评议。

3、大禹为人们制伏了洪水,人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同学们,你认为大禹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四、总结。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三、识记字形。

1、请大家观察生字,想一想怎么记住字形,然后和小伙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一会儿我们来个“识字擂台赛”,看谁的办法最好,记住的生字最多,能成为今天的“识字小博士”。〈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生字。〉

2、同学们积极动脑,讨论得很热烈,一定想出了不少好办法,我们的“识字擂台赛”现在开始!〈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老师适时补充、鼓励、总结识字方法。〉

3、学生试着书写生字,注意要写得美观大方。

四、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1、阅读〈童年书架〉有关文章。

2、课下作业:

回家搜集传说故事,准备召开“民间传说故事擂台赛”。

第3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一。复习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很了不起的治水英雄大家还记得他是谁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这位大英雄的感人事迹。大家齐读课题。

大家的声音真响亮,大禹说想考考大家对上节课字词的掌握情况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生:开火车读字,去拼音读,放在词语里读。

师:大家的字词学的顶呱呱,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能用上洪水·淹没·毒蛇猛兽·恢复·安居乐业·这几个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说的真棒,其实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大家以后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可以抓住文中的一些关键词来概括。

二。学习第一段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样的洪水呢?快来读读课文的第一段,看看读完第一段你呢感受到什么? 生:洪水很凶猛。让人们生活很痛苦。

师:你是从哪些词体会到洪水的凶猛的,再读读第一段把你找见的词圈出来。哦你从泛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晋江灵源街道英塘小学 王世忠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想象,在想象中练习表达;

2.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重、难点:

1.抓好关键词语在朗读中想象、表达;

2.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质疑句子

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大禹治水》这篇课文,知道了禹的父亲鲧用什么办法来治理洪水?鲧把洪水治好了吗?

(指名说)

师:(播放视频)请看视频。看,洪水依旧肆虐,给人们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后来鲧因为治水失败,被处死了,禹继承父亲的遗愿,继续治水。在他的治理下,大地的景象发生了改变。再看。

(生观看视频)

师:课文中哪一段话描写了这样的景象呢?你们能把这一段找出来吗?(生找)

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教学难点: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按要求说出本课生字。

翘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边音的字。

3、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继续细读课文。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2、指名读第二、三句,说说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先了解情况,后治理洪水。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走遍、吃近)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说明大禹了解情况走的路多,范围很广,什么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大禹治水》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禹治水》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